-
尊严疗法与老年安宁疗护
编辑人员丨3天前
尊严疗法是一种新型的个体化心理治疗,其目的是提升临终患者的尊严感,减轻生命末期患者亲友的精神心理痛苦。尊严疗法在我国老年安宁疗护中的应用与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现对尊严疗法的相关应用研究进行概述,为尊严疗法在老年安宁疗护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急诊临终患者病例分析探讨急诊舒缓护理需求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通过分析急诊死亡和心肺复苏患者病历资料,探讨急诊临终患者舒缓护理需求与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7—2020年收治776例急诊临床死亡和心肺复苏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最终纳入687例数据,年龄(70.38 ± 16.57)岁;≥75岁患者占49.8%(342/687);其中36.0%(247/687)患者及家属在患者生命最后阶段选择不给予心肺复苏(DNR)。急诊临终DNR患者年龄≥75岁占63.2%(156/247),DNR患者按疾病进行分类统计,排名前4位的为脑出血、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院前心跳呼吸骤停。心肺复苏成功患者中有37.5%(45/120)的患者家属再次选择放弃治疗。选择DNR的患者在急诊抢救室停留中位时间为738.7 min。结论:急诊临终患者及家属选择DNR的对象主要为年龄≥75岁、疾病类型为脑出血、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院前心跳呼吸骤停的危重患者,这类患者滞留急诊增加了抢救室的拥堵,同时不能得到安宁的舒缓护理环境,建议急诊医护人员加强舒缓护理意识,提高舒缓护理能力,给予急诊临终DNR患者相对独立的区域和与之相适应的舒缓治疗和护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老龄化背景下安宁疗护在老年临终患者中应用的研究现况
编辑人员丨3天前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在"健康中国"大战略背景下,如何为全国的老龄人口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已成为全社会的一个重要议题。安宁疗护主要是针对疾病无法治愈处于临终阶段的老年患者,为其提供姑息护理、减轻疼痛和缓解症状,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使其有尊严、安详温暖地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老年人安宁疗护关乎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是建设健康中国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将安宁疗护在老年临终患者中应用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及实施策略的建议进行综述,以期为老年临终患者安宁疗护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急诊安宁疗护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对急诊安宁疗护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方法:系统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2012—2022年收录的急诊安宁疗护相关文献,借助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630篇,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发文量最多的国家为美国,发文量排名前10位的机构中8家来自美国;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为Grudzen;共被引频次排名前10位的期刊多为安宁疗护和急救专刊;关键词分析结果显示,共输出15个聚类标签、20个突现词,反映重点研究对象、主要研究类型和关注区域的改变。结论:目前国内该领域护理研究正处于发展阶段,可借鉴国外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探索基于我国国情的急诊安宁疗护模式和服务体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成人ICU患者体位变换频率影响因素的范围综述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对成人ICU患者体位变换频率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为制订成人ICU患者体位变换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范围综述指南的指导下,系统检索PubMed、ProQuest、CINAHL、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0月26日,对纳入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和汇总。结果:共纳入23篇文献,成人ICU患者体位变换频率影响因素包括患者的活动能力、移动能力、感知、潮湿、营养、摩擦力和剪切力、发热、皮肤状况、年龄、体重、既往史、意识、血流动力学状态、呼吸、氧需求状况、卫生自理能力、使用的支撑面、患者皮肤对体位变换频率的反应、体位变换过程中的疼痛情况、是否为临终/濒死阶段、睡眠、总体疾病状况、总体治疗目标、体位变换的角度。结论:护理人员为成人ICU患者制订体位变换方案时应全面考虑相关影响因素,以提高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效果,促进患者康复,提高体位变换的成本效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中国危重症儿童临终关怀专家共识(2022版)
编辑人员丨3天前
临终患儿的权利和生活质量已成为医疗机构关注的重点,收治在重症监护病房的危重症临终儿童是尤为需要关注的人群。临终关怀是为临终患儿及其家属提供的全面照顾,使患儿痛苦减轻并有尊严地走完生命的最后阶段,维护其家属的身心健康。为促进危重症儿童临终关怀的科学实施,特组织本领域的权威专家拟定了本专家共识,对多学科团队的组建及其职责、团队成员的培训、危重症临终患儿的识别和评估、预设临床关怀计划、症状管理、复苏抢救时的家属陪伴进行了详细描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国内外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研究热点的共词聚类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分析国内外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CP)的研究热点,了解该领域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我国ACP的开展提供借鉴。方法:通过PubMed和万方数据库检索近年ACP相关文献,利用书目信息数据挖掘系统和图形聚类工具包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检索到国内外文献2 717篇,提取累计占比50%以上的高频主题词,其中国内主题词35个,国外主要主题词+副主题词89个;国内研究热点包括:ACP和预先指示文化与价值研究、ACP的推行与实施现状、ACP相关研究进展、ACP接受程度调查、医护人员ACP态度及现状;国外研究热点包括:预先指示在ACP中的作用及评估和应用、影响终末患者ACP选择偏好的影响因素、代理决策的现状和方法、ACP与安宁疗护、临终选择对护理质量和生命质量的影响、ACP的辅助决策方式。结论:我国ACP相关研究虽已在探索阶段,但国内外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仍有差距,研究形式、研究对象以及研究内容都有待深入,今后研究应结合我国政策及文化背景积极探索ACP发展的新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我国安宁缓和医疗需求研究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分析我国安宁缓和医疗需求的研究现况及趋势,为更好地开展需求引导的安宁缓和医疗研究与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1999年2月至2023年2月与安宁缓和医疗需求相关的文献,应用CiteSpace 6.2.R3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结果:共检索到1 280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的共113篇。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2017年后快速增加;共涉及73本期刊、161家研究机构和247名作者;当前安宁缓和医疗需求的研究热点是服务需求方的护理、社区和生活质量需求,服务提供方的认知与培训需求,及质性研究、影响因素研究等研究方法;该领域研究趋势由临终关怀向安宁缓和医疗转变,呈现出多学科融合的态势,服务对象由肿瘤患者、老年患者扩展至非癌严重疾病患者,前沿研究主题包括社区、居家安宁疗护、生活质量等。结论:我国安宁缓和医疗需求研究目前处于探索阶段,随着研究与实践的深化,有望取得更大的突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老年人社区临终关怀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分析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老年人社区临终关怀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方法:运用多阶段抽样方法,于2020年9—11月对北京市朝阳区4个片区4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564例老年人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倾向特征、使能资源和需求因素3个维度,应用 χ2检验、秩和检验分析老年人社区临终关怀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同时基于安德森理论,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及效应大小。 结果:户籍、职业、社区养老服务了解程度、社区就医便捷认同度、社区卫生服务减轻家庭负担认同度、社区卫生服务改善自身健康认同度、社区临终关怀服务了解程度、家庭平均月收入、收入满足程度、前一年自付医疗费、居住状态、社区就诊费用接受度、社区医护人员数量满意度、健康状况自评、过去2周是否患病以及患慢病种类数均是老年人社区临终关怀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均 P<0.05)。在安德森模型3个维度中,使能资源可直接产生影响,也可通过需求因素间接产生影响,总效应值为0.404;需求因素可直接产生影响,效应值为0.193;倾向特征可通过使能资源和需求因素间接产生影响,总效应值为0.176。使能资源维度中社区卫生服务就诊费用接受度影响最大(FL=0.535),需求因素维度中患慢病种类数影响最大(FL=1.018),倾向特征维度中社区卫生服务减轻家庭负担认同度影响最大(FL=0.612)(均 P<0.05)。 结论:影响老年人社区临终关怀服务需求的因素和作用路径多样,其中社区卫生服务就诊费用接受度、患慢病种类数、社区卫生服务减轻家庭负担认同度影响较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临终前的5个阶段
编辑人员丨3天前
不应该老把死亡挂在嘴边,毕竟这个词不讨人喜欢。但不说不等于不死,天灾人祸要死人,生老疾病还是死;只是快慢不一样,方式不一样,痛苦不一样。不如理性面对,打开窗户说亮话,把死亡这事看透一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