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方青黛胶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复方青黛胶囊(国药准字Z20010157,国家医保乙类),有清热解毒、化瘀消斑和祛风止痒的功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优质产品称号,并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复方青黛胶囊保持了丸剂的良好疗效,但服用量减少,不良反应降低[1],得到了医患人员广泛认可. 多篇指南和共识推荐应用于银屑病及玫瑰糠疹等炎症性皮肤病[2-8],但对于临床适用人群、用药疗程等问题尚缺乏指南或共识的详细规范及指导. 为进一步规范复方青黛胶囊的临床应用,指导临床广大医师合理规范用药,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组织相关专家讨论并起草本共识,采用推荐分级评价、制定与评估(GRADE)体系评价证据等级,本共识专家组经多次研讨,形成《复方青黛胶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具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可视化网络分析治疗小儿癫痫古方的用药特点与配伍规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分析治疗小儿癫痫古方的用药特点,总结用药配伍规律,为临床对癫痫的中药治疗选择与相关成药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的中医方剂数据库中筛选治疗小儿癫痫的古方。采用Excel 2013对纳入方剂中的中药及其性味归经进行频次分析;采用R 3.6.3的arules包,基于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分析;采用R 3.6.3的sankey包及ggraph包绘制高频中药的性味归经所属及关联规则相关网络,实现数据可视化。结果:共纳入处方360首,剂型以丸剂为主;处方多由1~10味中药组成,共192首(53.33%,192/360);共涉及中药152味,使用较多的中药有甘草、麝香、防风、天麻、附子。高频用药(频次≥30)药性以温、平为主;药味以辛、苦、甘为主;归经以归脾、肝经为主。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常用的二联用药有牛黄-麝香、人参-茯苓、防风-甘草;常用的三联用药有天麻-附子-僵蚕、茯苓-甘草-人参、麝香-牛黄-雄黄。结论:治疗小儿癫痫的古方以平肝息风药、开窍药和补益药为主,核心组方思路主要为化痰息风、温经通阳、开窍止痉、清热开郁和益气和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填精益气法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诊治体会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在总结古代医家治疗“无子”经验基础上,提出“精”“气”是特发性少弱精子症(IO)发生发展之本,脾、肾是治疗关键所在,并认为临床中IO患者头胎不育与二、三胎不育在治疗上有一定差别。若头胎不育,可予玄冥汤,填精益气、补益脾肾,重在填精补肾;若二、三胎不育,可予育麟汤,固元填精、健脾益气,重在补气健脾。治疗可汤、丸剂结合,同时强调“男女同治”。内服中药治疗可以2个月为基础治疗周期,以治疗3个月为精液改善情况的评估周期,以治疗6个月为女方受孕的时间节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左归丸对睡眠剥夺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价左归丸对睡眠剥夺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8周龄,体重200 g左右,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5组( n=6):对照组(C组)、睡眠剥夺组(SD组)、左归丸低剂量组(L组)、左归丸中剂量组(M组)及左归丸高剂量组(H组)。采用多平台水环境法构建大鼠睡眠剥夺模型。L组、M组和H组左归丸剂量分别为2.42、4.84、9.68 g/kg,每天上午10点灌胃给药,灌胃液体量每次4 ml,C组和SD组大鼠采用纯水灌胃,L组、M组和H组按照左归丸相应剂量,配制成药液灌胃,1次/d,持续7 d。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大鼠认知功能,第2次行为学实验结束后,采集眼球血样,随后断头处死大鼠取海马,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IL-6和TNF-α浓度及海马组织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SOD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 结果:与C组比较,其余各组游泳总路程和逃避潜伏期延长,原象限停留时间缩短,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减少,血清和海马组织IL-1β、IL-6、TNF-α水平升高,MDA含量升高,GSH-Px和SOD含量降低( P<0.05);与SD组比较,L组、M组和H组大鼠游泳总路程和逃避潜伏期缩短,原象限停留时间延长,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增加,血清和海马组织IL-1β、IL-6、TNF-α水平降低,MDA含量降低,GSH-Px和SOD含量升高( P<0.05)。 结论:左归丸可改善睡眠剥夺大鼠的认知功能,其机制与抑制炎性反应和提高抗氧化能力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王子瑜教授从"血瘀"论治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经验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介绍王子瑜教授从"血瘀"论治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的经验.王子瑜教授认为此类疾病的病机为离经之瘀血阻滞胞宫冲任.根本治则是活血化瘀消癥,并研制院内制剂乌丹丸、妇科痛经丸、桂苓消癥丸,临床使用30余年,效果显著.总结瘀血之气滞、寒凝、热郁、痰凝、湿热、气虚、阳虚、肾虚八大成因并提出化瘀八法.王子瑜教授的治疗特色:化瘀为主,标本、虚实、寒热兼顾;按周期规律分期论治;汤剂与丸剂相结合并善于运用粉剂;药性平和、寒温适宜,药味精简、善用小方药对.附病案1则,以资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经方中丸剂的制备与应用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4/7/13
从组成、制备、服用与病症4个方面,考查《伤寒杂病论》中22首丸剂的应用规律,总结如下.①经方中土鳖虫等虫类药物主要用于丸剂和散剂,其在丸剂中的功效以活血化瘀为主,含虫类丸剂必配伍桃仁、大黄.②10首丸剂经方含有籽仁类药物;经方剂型改汤为丸时常需加入籽仁类药物,或将原方籽仁类药物加量,取其濡润之性,以化瘀、通下,兼具赋形剂的作用.③部分丸剂经方需煎煮.④丸剂经方治疗病症病位大多在里,病程较长;最常见的主治症状为腹部不适.⑤丸剂经方用于急重症、慢性发作性疾病,所治实证涉及的病理产物主要有瘀血和水饮.⑥12首丸剂经方中用到毒性药物,通过组方配伍、控制用量、制备过程中加热等方式减毒.⑦用于急重症的丸剂多含有毒性药物、虫类药物,药味数偏少,药丸重量较大,采用顿服或不下再服的方法,强调中病即止;缓图的丸剂补益药与活血行气药并行,药味数较多,药丸较小,服用时长可达数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浙派中医冯兆张诊治阳痿病学术思想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探索浙江医家冯兆张所著《冯氏锦囊秘录》中诊治阳痿病的学术思想,为阳痿病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以《冯氏锦囊秘录》中方脉阳痿篇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结合该书中其他篇章相关论述,对该书中治疗阳痿病的学术思想特色进行系统整理.[结果]冯氏推崇"命门"学说,尤其重视阴阳水火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其在方脉阳痿篇详细论述了阳痿病的病因病机,认为五脏受损可为病痿前兆,而多种原因引起的阴阳失调、郁火阻滞等均可导致本病发生.治疗上列举诸多方药,注重补益阴阳,且以丸剂为主,药物送服多以酒、姜汤、盐汤等,并记载了分时采用不同汤剂送服的方法及分节气服药的方法,颇具特色.[结论]冯氏对阳痿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论述颇详,认识特色鲜明,其学术思想对当今阳痿病的治疗亦具有现实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基于《中医方剂大辞典》的雷丸组方用药规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探究《中医方剂大辞典》中雷丸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为信息源,梳理含雷丸的方剂,构建雷丸方药数据库;采用文献分析和数据挖掘方法,探讨雷丸的增效减毒及其方剂主治病症类型、药物配伍情况;利用关联规则分析探寻其在常见病中的配伍特点;使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发掘药-证的相关性,总结其用药规律.结果 含有雷丸方剂的剂型主要为丸剂和散剂,高频用药为槟榔、大黄、木香等,与雷丸配伍的主要为驱虫药、泻下药及理气药等,且味多为苦、辛,归胃经、脾经.其中"槟榔-雷丸"出现的药对配伍频数最高,其次是"大黄-雷丸""木香-雷丸";雷丸方剂的主治病症为虫积的频数最高,其次为疳证、积滞等.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治疗虫积配伍槟榔、木香、使君子、芜荑、鹤虱等;治疗疳证配伍胡黄连、黄连、青皮等;治疗积滞配伍神曲、陈皮、牵牛子、三棱等.结论 雷丸与槟榔等配伍可加强杀虫消积的功效;与胡黄连、大黄等配伍可增加泻下攻积的作用,以上可能会引起轻微的胃肠道不良反应;与陈皮、神曲等配伍可保护胃黏膜,减轻胃肠不良反应.但雷丸毒性物质基础研究等未见报道,仍需深入研究,为雷丸临床应用提供更确切的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乳铁蛋白修饰的纳米凝胶滴丸的制备及药物转运入脑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改善天然药物的水溶性及将其转运入脑的效率,构建可负载难溶性药物的乳铁蛋白修饰的纳米凝胶滴丸剂并探究制备工艺,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开发提供参考.方法 以难溶性药物淫羊藿苷为负载药物,利用反相微乳法制备乳铁蛋白修饰的海藻酸锌纳米凝胶,采用HPLC法测定纳米凝胶中淫羊藿苷的载药率和包封率.以圆整度、丸重差异和溶散时限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和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滴丸的最佳制备工艺,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表征,转篮法探究滴丸中纳米凝胶的释放行为,荧光示踪法比较滴丸药物舌下含服和口服的入脑效率.结果 HPLC法测得纳米凝胶的载药率为(2.67±0.05)%,包封率为(84.74±0.03)%.乳铁蛋白修饰的纳米凝胶滴丸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基质与纳米凝胶的比例 5∶1,滴距 5.5 cm,冷凝温度8.5℃.以修饰物乳铁蛋白为标志物,纳米凝胶体外累积释放率达到 92.25%.荧光示踪研究表明,与口服给药相比,滴丸通过舌下给药时,能更快、更有效地协助药物穿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提升了制剂将药物转运入脑的效率.结论 所制备的乳铁蛋白修饰的纳米凝胶可作为难溶性药物的负载平台,改善药物水溶性,进一步制备成滴丸剂舌下含服后极大提升了药物转运入脑的效率,提高了神经退行性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满足了临床用药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朱丹溪应用生姜汁的经验浅析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生姜汁味辛性微温,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等功效.金元医家朱丹溪善用生姜汁,选方用药往往强调生姜汁的不可替代作用.通过研读丹溪及其弟子的著作,发现丹溪应用生姜汁的特色主要表现在:同诸药内服,借其通阳化气、温通化痰之功效,治疗痰证、血证、痛证等诸多内科疾病疗效显著;作为黏合剂制作丸剂,既顾护脾胃又加强原方的治疗作用;作为炮制辅料,或减毒或增效,扩充了生姜汁炮制药物的种类.丹溪对生姜汁的应用遵古又创新,拓展了生姜汁的适应证范围,有助于深入认识生姜汁药性和功用,为现代临床治疗疾病提供参考,为合理应用生姜汁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