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风通圣散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防风通圣散具有外散风热、内泻热结功效。回归刘完素学术思想本源,可知防风通圣散应以治风为标,治热为本,标本同治,表里双解,当为火热偏盛、内外俱实的病证而设。近年来,国内对本方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方向主要有皮肤病、内分泌代谢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而国外相关研究则集中于肥胖相关的代谢疾病。研究发现,防风通圣散具有抗过敏、调节免疫、改善代谢紊乱等作用。目前,国内防风通圣散基础研究相对不足,对本方的机制探讨还需更加深入,且需开展更多大样本、高质量RCT。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从肺胃相关论述麻杏石甘汤治疗发热咳嗽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基于肺胃相关理论,分析麻杏石甘汤主治疾病的病因病机及其方药组成,探讨其在治疗发热咳嗽中的临床应用,认为肺胃功能失常是导致营卫失和而汗出的直接原因;发热方面,从伤寒六经辨证来看,寒邪由表入里过程中,郁而化热,形成邪热壅肺证;从温病卫气营血辨证来看,温邪初袭,侵及肺卫,从而引起肺气宣降功能失常,卫气温分肉、充皮肤功能失常,进而出现发热;从三焦辨证来看,胃喜润恶燥,表邪误汗伤津,入中焦而从燥化,可出现胃与大肠的燥热证候,且表无大热而肺热较甚。咳喘则因胃的功能失常影响肺之宣降,而致咳嗽、咳喘等呼吸功能异常表现。附验案探讨该方的运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食疗方调治小儿积滞的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医食疗方调治小儿积滞的规律。方法:收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医食疗方全录》以及《中国药膳大辞典》中调治小儿积滞的食疗方,提取方名、组成等信息,应用SPSS 22.0进行频次分析,应用Weka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共纳入小儿积滞食疗方99首,涉及食物共62味,累计使用频次224次,其中使用频次较高的食物有鸡内金、粳米、山楂等。食物四性主要集中在平,五味主要集中在甘,归经主要集中在脾、胃经,功效主要集中在消食、补虚。小儿积滞食疗方主治证候以乳食内积、脾虚夹积为主,乳食内积型小儿积滞常用食物组合为"砂仁-鸡内金";脾虚夹积型小儿积滞常用食物组合为"扁豆-山药-粳米""粟米-山药"。结论:中医食疗方调治小儿积滞讲究和合调平,甘缓补益,强调重调脾胃,兼顾调肺,遵循"消补兼施,循因施治"的治则,提倡辨证施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知识史视野下黄芪性-效-用-忌的古今源流考证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黄芪是现代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补虚药,古今认识存在差异变化,为进一步去伪存真,甄别优劣,发掘其本来的长处,兹从药性、功效、应用和用药宜忌再做考辨.方法 借助文献挖掘技术对历代本草及现代相关文献进行溯源,系统整理黄芪药性、功效、主治和用药宜忌的文献记载情况.结果 黄芪味"甘或微甘",多为"微温或温"性,主入脾肺三焦及肾经.文献中有 47 条功效、83 条主治,主要可归为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毒生肌 3 个方面,用于治疗肺脾气虚、中气下陷、表虚自汗及痈疽久败疮,且均属衰弱性病证.但黄芪还有"补诸虚、益元气、退虚热、治风病、逐五脏间恶血、止血、止痛、补血、调经"等特殊功效,被广泛用于"小儿百病、虚喘、肾虚耳聋、癥瘕、肌热、消渴、骨蒸、中风发热、肠风、大风癞疾、妇人子脏风邪气、流产崩滞"等诸多病证,亟待进一步研究验证.黄芪的用药宜忌主要包括配伍宜忌 5 条和证候禁忌 17 条,值得甄别借鉴.结论 古代本草所载黄芪临床效用非常广泛,在预防、治疗、康复、保健等方面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以益于大健康背景下的中医药全周期干预,故从传统本草学和现代中药学结合的视角,对其性-效-用-忌进行挖掘、考订、整理和再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调肺汤治疗咳嗽临证思辨录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咳嗽是指由于外感或内伤等因素,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冲击气道,发出咳声或伴咯痰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调肺汤是山西刘绍武老先生创制的一首验方,原方由麻黄、杏仁、石膏、沙参、麦冬、五味子、罂粟壳、瓜蒌、柴胡、黄芩、党参、紫苏子、川椒、大枣和甘草组成,具有宣肺止咳、清热化痰、养阴润肺、收敛肺气、协调整体的功效,以之为基础方加减应用,在临床上对于各种咳嗽,疗效极佳.笔者对该方药物组成以及主治证候进行剖析,并附典型案例数则,详论思辨过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从象思维论生脉散防治糖尿病心肌病
编辑人员丨2024/7/6
"象思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隐喻的一部分与中医学发展的进程相伴相随,具有哲学和科学的双重内涵.中医借助"象思维"对诸病临床特征进行"观物取象""取象比类",从而辨证治病"立象尽意".该文通过梳理象思维与中医学的关系引出象思维视角下对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机制的认识,分别从肺、肝、脾3个方面阐述中医病机及相关意象.生脉散其功用主治与糖尿病心肌病的中医证候相契合,相关中医药研究已日臻完善,因此尝试借用象思维这一工具模型探讨人参、麦冬、五味子各自的药类法象.临床与实验研究的大量文献报道也为生脉散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的可行性提供了丰富而又充分的证据.通过回溯传统象思维方式以期更好地梳理认识糖尿病心肌病,从而为其防治提供新的切入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黄元御疫病诊疗思想解析
编辑人员丨2024/4/27
探讨黄元御对疫病、痘病、疹病的认识,总结黄元御关于疫病的诊疗思想.梳理寒疫、温疫、痘病、疹病的病因病机、传变预后、临床证治,以寒疫为例,详细列举了其证候、主治、用方、药物.黄元御疫病诊疗思想的特点主要为遵仲景而行六经辨证、依临床而简疫病分类、重中气而统病机演变、明营卫而善透发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中药复方组方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4/3/2
目的 探析中药治疗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感染的组方规律.方法 搜集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7月10日符合纳排标准的中药治疗HR-HPV感染的复方数据,运用Excel 2007、Cytoscape 3.9.1、Rstudio 4.3.2、R 4.3.2等软件对处方数据进行数据建模、证型分析、用药频次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数据可视化,探究中药治疗HR-HPV感染的组方规律.结果 最终纳入治疗HR-HPV感染的复方231首,涉及中药225味,药物使用总频次2450次;常见的临床主治证候为脾虚肝郁证(39.39%)和湿热下注证(37.67%);用药频率前10名的中药为黄柏、白术、黄芪、土茯苓、白花蛇舌草、甘草、薏苡仁、党参、苦参、苍术;进行药物功效类别分析,排名前3位的是清热类(38.98%)、补虚类(23.10%)和利水渗湿类(10.24%);聚类分析共得到7个药物组合,其中可提供临床处方与新药开发的新处方2个,对药3组;中药核心复杂共现网络筛选得到核心药物黄芪-白术-黄柏;关联规则分析共得到数据37条(对药组合6条、角药组合31条),常用对药组合有白术-党参、黄芪-党参、黄柏-苍术等,常用角药组合有白术-党参-黄芪、白术-黄芪-土茯苓、黄柏-白花蛇舌草-薏苡仁等.结论 HR-HPV的基本病机为脾虚肝郁、湿热下注,病性属本虚标实,处方多用白术、黄芪、党参等药补益中气以益其虚,防邪深入,再配伍土茯苓、黄柏、白花蛇舌草等清热祛湿药化其标,与临床用药相符.通过多元数据挖掘统计分析所得基础复方及药对组合,可为临床诊治HR-HPV感染用药及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
-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后中医证候特征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采用聚类变量分析方法分析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后中医证候特征.方法 选取2022年8-9月在徐州市中医院心血管科住院治疗的行PCI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2例,自制资料提取表,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中医证候因子.对中医证候因子进行Z-score标准化处理及聚类变量分析;最后,由4名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中医根据相关指南从聚类变量分析结果中筛选合适的聚类簇目,总结病性证素、病位证素及中医证候.结果 根据聚类变量分析结果,中医症状和舌脉体征可聚为24类,共归纳出15类证素,其中病性证素9个,分别为气虚、气滞、阴虚、阳虚、血虚、实热、痰浊、水湿、血瘀;病位证素6个,分别为心、肝胆、脾、肾、肺、胃.剔除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聚类变量,发现中医证候聚为5类时,各中医证候之间的相关系数绝对值均<1,提示聚类结果较好.5类中医证候分别为心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脾肾阳虚证、气滞血瘀证、瘀热互结证.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后属本虚标实,实证以气滞、实热、血瘀、痰浊、水湿为主,虚证以气虚、阴虚、阳虚、血虚为主,病位涉及心、肝胆、脾、肾、肺、胃等脏腑,中医证候可分为心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脾肾阳虚证、气滞血瘀证、瘀热互结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伤寒黄疸方"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候分析、方中连轺考证及对连翘药用价值和研究的启示
编辑人员丨2024/2/3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是伤寒黄疸三方之一,但未受重视,方中连轺来源不明,地位作用难辨.本文首先对方中麻黄功用和全方证候进行剖析,确定了本方主要用来"清利湿热"以退黄;在此基础上考证"连轺"为"连翘之根",而非"翘根",今人以连翘代连轺使用效果相当;接着分析了方中"连翘"的重要地位,并根据连翘作用广泛但缺乏主治病证的特点对连翘药用、研究开发指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方向,为深入开展连翘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了借鉴启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