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识指数2指导下术中镇痛对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应用意识指数(index of consciousness, IoC)2指导术中镇痛药物使用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拟择期实施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的患者102例,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和试验组(T组)。两组患者均使用丙泊酚、瑞芬太尼诱导和维持麻醉,并使用IoC1(40~60)监测镇静,C组患者麻醉中根据麻醉医师的经验调整瑞芬太尼用量,T组则根据IoC2值(30~50)调整瑞芬太尼输注速度。术中根据患者循环情况使用阿托品和血管活性药维持循环稳定。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手术前、手术开始1 min、手术开始30 min、手术结束和拔管后5 min时的MAP、心率,同时记录血压和心率波动幅度超过基础值20%的次数;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输液量、手术结束至拔管时间及围手术期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黄碱、阿托品、乌拉地尔及艾司洛尔用量;记录拔管后、PACU期间、术后1 d的数字分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评分和术前、术毕的血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手术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麻醉前比较,各时点MAP、心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手术开始1 min、手术开始30 min、手术结束和拔管后5 min C组MAP、心率明显高于T组( P<0.05);C组心动过缓发生率低于T组( P<0.05),高血压发生率高于T组( P<0.05)。与C组比较,T组术中瑞芬太尼、阿托品用量增加( P<0.05),乌拉地尔用量明显降低( P<0.05)。拔管后和术后1 d,T组NRS评分较C组低( P<0.05)。术毕时T组血糖低于C组( 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应用IoC2指导镇痛管理,血流动力学更平稳、血糖波动较小、术后疼痛的发生率降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乌拉地尔注射液不合理应用致低血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1例78岁女性患者因高血压[196/93 mmHg(1 mmHg=0.133 kPa)]予乌拉地尔注射液100 mg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缓慢静脉滴注以降压,控制滴速为40滴/min,滴注过程中若血压降至目标值时暂时停药。静脉滴注乌拉地尔注射液40 min、输入药液约80 ml时,患者血压降至152/70 mmHg,暂时停药。交班护士未对接班护士介绍患者病情和乌拉地尔使用情况,接班护士也未核对医嘱,误将剩余的170 ml乌拉地尔在60 min内(60滴/min)滴注完毕。5 min后,患者出现头晕、乏力并剧烈呕吐等低血压反应,血压降至136/66 mmHg。立即给予补液治疗,约2 h后患者血压升至158/76 mmHg,不适症状缓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致嗜铬细胞瘤患者高血压危象
编辑人员丨1周前
1例64岁副神经节瘤女性患者,使用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10 mg肌内注射预防化疗引起的呕吐,5 min后出现心悸、出汗、头痛、四肢无力等不适症状,血压升高至214/101 mmHg(1 mmHg=0.133 kPa),诊断为高血压危象,给予乌拉地尔25 mg静脉注射,并持续监测患者血压,约12 h后患者症状好转,血压逐渐恢复正常。说明书提示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患者禁用甲氧氯普胺。本例患者因使用该药发生高血压危象,延长了住院时间,属于F级用药错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改良型spray-as-you-go注药法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气道表面麻醉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改良型spray-as-you-go注药法用于纤维支气管镜(FOB)检查术气道表面麻醉的效果。方法:择期行FOB检查术患者120例,性别不限,年龄45~75岁,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 n=60):改良型spray-as-you-go注药法组(S组)和常规对照组(C组)。S组全麻后采用改良型spray-as-you-go注药法于鼻腔、后联合、声带上方、声门下及主气管、隆突和两侧支气管近端喷洒2%利多卡因(各部位1.0~2.0 ml),C组于全麻前给予2%利多卡因20 ml超声雾化15 min。记录FOB检查期间呛咳评分、体动评分、低氧血症发生情况、丙泊酚用量、艾司洛尔和乌拉地尔使用率、FOB检查时间和患者苏醒时间;术后随访患者对FOB检查的满意度评分。 结果:与C组比较,S组FOB检查期间低氧血症发生率降低,体动评分及呛咳评分升高,苏醒时间及FOB检查时间缩短,丙泊酚用量减少,乌拉地尔、艾司洛尔使用率降低,患者满意度提高( P<0.05)。 结论:对于FOB检查术患者,改良型spray-as-you-go注药法表面麻醉效果确切,不良反应较少,效果优于传统超声雾化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开颅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后实施短期深度镇静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常规开颅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后实施短期深度镇静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乐清市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行常规开颅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后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深镇静组和浅镇静组,每组30例。深镇静组给予较大剂量丙泊酚(0.6~1.2 mg·kg -1·h -1)镇静联合芬太尼镇痛达到镇静评分(RASS)-3~-4分,镇痛评分(CPOT)0~1分 ,维持时间48 h;浅镇静组给予中等剂量丙泊酚(0.2~0.5 mg·kg -1·h -1)镇静联合芬太尼镇痛达RASS评分-1~-2分,CPOT评分0~1分,维持48 h。两组患者均使用乌拉地尔静脉输入,控制目标血压120~160/60~90 mmHg,其余均按常规给予机械通气、脱水降颅压、抗感染、对症支持等治疗。观察患者术后0 h、6 h、12 h、24 h、48 h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颅内压及再出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术后6 h、12 h、24 h、48 h,深镇静组心率、MAP、颅内压水平均低于浅镇静组( P<0.05或 P<0.01)。深镇静组术后颅内再出血发生率、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分别为3.33%(1/30)、6.67%(2/30),均低于浅镇静组的10.00%(3/30)、20.00%(6/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1.071、2.307,均 P<0.05)。深镇静组VAP发生率、DVT发生率分别为30.00%(9/30)、10.00%(3/30),浅镇静组分别为23.30%(7/30)、6.67%(2/30),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 2=0.340、0.340,均 P>0.05)。 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常规开颅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后给予短期深度镇静能降低患者的心率及MAP,降低颅内压,能有效降低术后再出血发生率和消化道出血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CT引导经肋横突关节上缘穿刺椎间孔射频热凝治疗顽固性上胸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CT引导下经肋横突关节上缘穿刺椎间孔行射频热凝治疗顽固性胸1~胸3脊神经支配区(上胸段)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疗效。方法: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疼痛科和嘉兴市第一医院疼痛科收治的31例顽固性上胸段PHN患者,于俯卧位CT拍摄定位像后用脊柱模式层厚3 mm对上胸段行轴位扫描,从所得图像中选取含椎间孔和肋横突关节的层面并设计穿刺路径,将射频穿刺针按设计的穿刺路径穿刺至相应椎间孔,高、低频电流刺激测试确认后行90 ℃、180 s射频热凝治疗。术前、术后3 h、1周、1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疼痛程度和精神状态进行评估。结果:31例患者射频热凝术后均未发生感染。疼痛区皮肤感觉减退,VAS评分术后3 h、1周、1个月分别为(2.74±0.69)、(2.68±0.70)、(2.45±0.51)分,低于术前的(5.94±0.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18.80、18.80和16.44,均 P<0.01);术前VAS均≥5分,术后随访1个月均≤3分。SDS评分术后1周、1个月分别为(47.7±4.4)和(48.1±4.8)分,低于治疗前的(58.6±12.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6.75和5.86,均 P<0.01);术前中、重度抑郁者13例,术后1个月轻度抑郁者5例,无中、重度抑郁者。术中鼻导管吸氧下均未出现低氧血症;19例术中出现高血压经乌拉地尔(12.5~50.0 mg)治疗后血压<基础血压的20%并<180/100 mmHg(1 mmHg=0.133 kPa),无气胸及围术期心、脑血管意外发生。 结论:CT引导下经肋横突关节上缘穿刺椎间孔射频热凝治疗可有效改善顽固性上胸段PHN,安全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盐酸乌拉地尔注射液临床应用多学科专家共识(2023)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达27.5%[定义: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1 mmHg=0.133 kPa],18岁以上人群中有多达2.45亿高血压患者 [1]。1%~2%的高血压患者可能发展为高血压急症 [2],高血压急症介导的靶器官损害主要表现为肺水肿/心力衰竭(32%)、急性缺血性脑卒中(29%)、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8%)、脑出血(11%)、主动脉夹层(2%)和高血压脑病(2%) [3]。高血压急症起病急、预后差、病死率和再入院率高,需要及时降压治疗。乌拉地尔(urapidil, URA)是一种选择性α1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简称α1受体阻滞剂),广泛用于控制高血压急症、重度和极重度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以及围手术期高血压。2013年《中华急诊医学杂志》发布了《盐酸乌拉地尔注射液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4],随着指南的更新及URA在高血压急症应用的循证证据不断增加,进一步细化URA在高血压急症管理中的应用势在必行,在急诊科、神经外科和神经内科、心脏外科和心脏内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等多位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对2013版共识进行了更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腰部竖脊肌平面阻滞对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和早期转归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腰部竖脊肌平面阻滞(L-ESPB)联合喉罩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POD)和早期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8月至2021年5月择期喉罩全身麻醉下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行喉罩全身麻醉,观察组全身麻醉诱导前行L-ESPB,注射0.375%罗哌卡因30 mL。术毕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 4分,静脉注射地佐辛行补救镇痛。记录术中全身麻醉药用量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拔喉罩时间,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及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术后4、8、12、24、48 h静息VAS评分和患者舒适度评分(BCS),术后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镇痛补救率、镇痛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前1 d、术后1 d、3 d、5 d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术后5 d内POD发生率,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瑞芬太尼、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 t=-6.80、-5.23,均 P < 0.05),乌拉地尔、艾司洛尔使用率明显降低(χ 2=4.32、5.46,均 P < 0.05)。观察组术后拔喉罩时间、PACU停留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分别为(14±2)min、(21±2)min、(2.4±0.5)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8±2)min、(26±3)min、(2.8±0.7)d( t=-6.64、-7.18、-2.51,均 P < 0.05)。观察组苏醒期躁动、POD、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0.0%、3.3%、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26.7%、20.0%(均 P <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各时点静息VAS评分明显降低( t=3.32、2.97、4.33、3.81、3.10,均 P < 0.05),BCS评分均明显升高( t=9.20、8.62、5.73、5.72、6.28,均 P < 0.05)。观察组术后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镇痛补救率、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0(0,0)、10.0%、6.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2)、33.3%、30.0%( Z=-3.41,χ 2=4.81、5.46,均 P < 0.05)。与术前1 d比较,术后1、3、5 d两组PSQI评分均升高( F=116.80、325.64,均 P < 0.001),观察组术后1、3、5 d 的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t=-7.26、-6.41、-11.17,均 P < 0.001)。两组术后头晕、嗜睡、尿潴留、肺不张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 结论:超声引导下L-ESPB联合喉罩全身麻醉用于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可降低POD及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转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乌拉地尔对老年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溶栓后脑血再灌注、血压及血浆NO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乌拉地尔对老年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溶栓后脑血再灌注、血压及血浆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脑梗死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乌拉地尔,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及脑血再灌注率、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S100β)、血浆NO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和Barthel指数(BI),并观察其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 P<0.05);治疗后观察组脑血再灌注率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两组SBP、DBP均较治疗前下降,至治疗5、7 d SBP、DBP均复常,且观察组治疗1、3 d时SBP、DBP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NSE、S100β水平低于对照组,而血浆NO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NIHSS、mR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BI指数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乌拉地尔可促进老年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溶栓后脑血再灌注,改善患者血压、神经功能,上调其血浆NO水平,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甲氧明联合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老年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甲氧明联合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老年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1年6月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90例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氧明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液体输注维持每搏变异率(SVV)为7%~10%,中心静脉压(CVP)为4~8 cmH 2O。其中甲氧明组以3 μg/(kg·min)的速度持续泵注,对照组则等速泵入等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输液量、尿量、出血量、输血例数、术中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气分析结果,脑利钠肽(BNP)、肌酐、尿素氮水平和术后患者排气时间等指标。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甲氧明组患者输液量、尿量更少,术后BNP水平、心率均更低(均 P<0.05),术后排气时间更短(均 P<0.05),平均动脉压更高( P<0.05)。两组出血量、输血例数、PaO 2、PaCO 2、pH值、肌酐、尿素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此外,甲氧明组患者应用升压药物的例数少于对照组( P<0.05),出现心动过缓的次数多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出现心动过速及应用乌拉地尔的比例相当(均 P>0.05)。 结论:甲氧明联合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可减少老年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术中输液量,稳定循环,缩短术后排气时间,有助于胃肠功能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