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促进甲胎蛋白表达的分子机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编码X蛋白促进甲胎蛋白表达的分子机制。方法:非参数检验-秩和检验评估肝癌患者HBV感染与否与AFP表达水平间的相关性;在PLC/PRF/5肝癌细胞系中转染HBV、HBx及P53真核表达质粒,36 h Western blot和qRT-PCR分别在蛋白质和mRNA水平检测HBV和HBx对P53和AFP表达的影响,以及P53对AFP表达的影响;在PLC/PRF/5细胞中转染包含AFP基因启动子和沉默子的荧光素酶报告质粒,通过检测荧光素酶活性改变明确沉默子区域,再将包含沉默子的报告载体与HBV/HBx质粒共转染PLC/PRF/5细胞,通过检测荧光素酶活性的改变验证HBV/HBx对AFP基因沉默子区域的作用;用ChIP实验验证P53在AFP基因沉默子区域的结合,并证实HBx对P53与作用序列结合能力的影响。结果:统计分析发现HBV感染与AFP表达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HBV阳性肝癌患者的血清AFP值总体中位数为296.8 ng/ml,而HBV阴性患者的AFP总体中位数为71.5 ng/ml( P=0.02),HBV阳性肝癌患者的AF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HBV阴性肝癌患者;P53可以抑制AFP表达( P<0.001),而HBV和HBx均能抑制P53表达( P=0.0011、 P=0.0027),并促进AFP表达( P=0.0014、 P<0.001);HBV和HBx可以作用于AFP基因沉默子区域,促进基因转录( P<0.001、 P=0.0019; P=0.0046、 P=0.0015);P53与AFP基因沉默子的结合作用能够被HBx所够削弱。 结论:HBx可通过抑制P53表达,并且抑制P53在AFP基因沉默子区域的结合,以此促进AFP基因转录,并进一步促进AFP蛋白表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HBx基因突变及PLA 2R表达在乙肝相关膜性肾病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X基因突变在乙肝相关性膜性肾病(HBV-MN)M型磷脂酶2受体(PLA 2R)表达以及可能的致病机制研究。 方法:由肾穿刺活检证实的HBV-MN的患者103例,根据肾组织PLA 2R免疫荧光检测结果分为2组,PLA 2R阳性组66例,PLA 2R阴性组37例。采用 t检验比较两组间的临床生化指标;根据HBV-MN病理分期的不同,MNⅠ期(病理损伤较轻)和MNII-Ⅲ期(病理损伤重),采用One-way 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两组间肾脏病理损伤;Spearman相关分析比较PLA 2R表达强度与肾脏病理损伤的差别;最后分析两组患者HBx基因突变位点。 结果: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t=2.803, P=0.006);而血白蛋白水平( t=-0.313, P=0.755)、血肌酐( t=-0.332, P=0.741)、胆固醇( t=0.312, P=0.756)、补体C3( t=0.589, P=0.557)差别无统计学意义。MNⅠ期在两组所占比例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X2=7.449, P=0.006);MNII-Ⅲ期两组差别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 X2=10.15, P=0.034);其次,将PLA 2R阳性组根据不同PLA 2R荧光染色强度与不同MN病理分期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r=0.325, P=0.008)。最后,分析两组间HBx基因序列突变,发现nt1753位点突变可能与PLA 2R表达相关。 结论:研究中2/3的HBV-MN患者存在肾组织PLA 2R阳性表达,PLA 2R阳性组患者伴有尿蛋白排泄量增多以及肾脏病理损伤加重;同时,HBx基因中nt1753位点突变与PLA 2R的表达相关,可能是PLA 2R阳性HBV-MN重要的发病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乙肝病毒X蛋白可通过调控CXC趋化因子受体6表达促进肝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通过调控CXC趋化因子受体6(CXCR6)对肝癌HepG2细胞生长和凋亡的作用。方法:按处理方式不同将HepG2细胞分成Control组、NC组(转染阴性对照质粒)、HBx组(转染HBx mimics)、HBx+si-CXCR6组(共转染HBx-mimics和CXCR6 siRNA)。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流式细胞术、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凋亡率、迁移和侵袭情况,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CXCR6和HBx蛋白表达。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 q检验。 结果:HBx组CXCR6、HBx蛋白表达及细胞增殖水平高于Control组和NC组[(0.49±0.05)比(0.27±0.04、0.26±0.03)、(0.59±0.05)比(0.32±0.04、0.30±0.05)、(0.96±0.07)比(0.66±0.03、0.62±0.03), t=5.951、5.732、7.304、8.195、6.823、7.495, P<0.05]。HBx+si-CXCR6组CXCR6蛋白表达及细胞增殖水平低于HBx组(0.18±0.02比0.49±0.05、0.63±0.02比0.96±0.07, t=9.971、7.851, P<0.05)。HBx组细胞增殖水平、迁移率、侵袭数高于Control组和NC组[(0.96±0.07)比(0.66±0.03)、(0.62±0.03)、(46.38±0.06)%比(20.21±0.04)%、(23.23±0.03)%、(78.53±0.06)比(36.19±0.02)、(39.18±0.03), t=7.914、7.833、628.583、614.025、1 159.529、1 024.361, P<0.05],细胞凋亡率低于Control组和NC组[(1.33±0.16)%比(5.84±0.11)%、(6.63±0.39)%, t=40.232、51.381, P<0.05]。HBx+si-CXCR6组细胞增殖水平、迁移率、侵袭数低于HBx组[(0.63±0.02)比(0.96±0.07)、(19.41±0.05)%比(46.38±0.06)%、(33.51±0.04)%比(78.53±0.06)%, t=8.025、603.548、1 120.846, P<0.05],细胞凋亡率高于HBx组[(4.66±0.36)%比(1.33±0.16)%, t=45.715, P<0.05]。 结论:乙肝病毒X蛋白可通过提高CXCR6表达促进肝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Pre S1-Ag、HBV-LP、5'-NT与HBV-M、病毒载量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前S1抗原(pre S1 antigen,Pre S1-Ag)、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hepatitis B virus large surface protein,HBV-LP)、5'-核苷酸酶(5'-nucleoticlase,5'-NT)与常规的乙肝5项检测(HBV markers,HBV-M)、病毒载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85例乙肝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体检的5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Pre S1-Ag、HBV-LP、5'-NT、HBV-M和HBV-DNA水平。分析Pre S1-Ag、HBV-LP、5'-NT与HBV-M、HBV-DNA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Pre S1-Ag、HBV-LP和5'-NT高于对照组( t=26.713, P<0.01; t=48.669, P<0.01; t=15.067, P<0.01);185例患者共检出5种HBV-M模式,5种模式患者的Pre S1-Ag、HBV-LP和5'-NT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19.170, P=0.001; x2=17.365, P=0.002; F=14.655, P=0.001),其中HBeAg阳性患者血清Pre S1-Ag、HBV-LP和5'-NT表达高于阴性患者( x2=19.136, P<0.01; x2=17.105, P<0.01; F=5.882, P<0.01)。不同HBV-DNA载量(<500、500~<10 4、10 4~<10 7、≥10 7)患者血清Pre S1-Ag和HBV-L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96.523, P<0.01; F=733.041, P<0.01; F=18.994, P<0.01),HBV-DNA与Pre S1-Ag、HBV-LP呈正相关( r=0.647, P<0.01; r=0.753, P<0.01)。 结论:Pre S1-Ag、HBV-LP与病毒复制HBV-DNA呈正相关,与HBV-M密切相关,可作为HBV-DNA检测的有效补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通过调控活性氧/NLRP3信号通路介导乙肝相关性肾小球肾炎足细胞焦亡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HBx)是否通过调控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信号通路引起足细胞焦亡。方法:采用小鼠肾足细胞过表达 HBx基因来模拟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的发病机制。将足细胞分为以下5组:空白对照组(不予特殊处理)、阴性对照组(转染对照慢病毒)、HBx过表达组(转染HBx过表达慢病毒)、HBx过表达+NLRP3 siRNA组(共转染HBx过表达慢病毒和NLRP3 siRNA)、HBx过表达+ROS抑制剂组(转染HBx过表达慢病毒和添加ROS抑制剂)。电镜下观察足细胞的形态学改变;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dichlorodihydrofluorescein diacetate assay,DCFH-DA)法检测ROS的生成;Hoechst 33342染色观察足细胞细胞核的形态和数量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验分别检测胱天蛋白酶1(Caspase-1)酶活性、乳酸脱氢酶、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18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细胞焦亡相关蛋白如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Caspase-1、IL-1β和IL-18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TUNEL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焦亡细胞数量;免疫荧光染色检测Desmin和Nephrin的表达。 结果:HBx过表达慢病毒成功感染足细胞后,电镜下观察到细胞发生焦亡相关形态学改变;与阴性对照组相比,HBx过表达组ROS水平显著升高( P<0.05);Hoechst 33342染色发现HBx过表达后细胞核浓缩;TUNEL染色和流式细胞术证明HBx过表达后足细胞发生了焦亡;焦亡相关蛋白NLRP3、ASC、Caspase-1、IL-1β和IL-18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上调(均 P<0.05);Caspase-1酶活性、乳酸脱氢酶和Desmin表达水平升高(均 P<0.05)。而 NLRP3敲低或ROS抑制减弱了HBx过表达引起的足细胞焦亡以及相关蛋白表达增加(均 P<0.05)。 结论:ROS/NLRP3通路在HBx过表达引起的足细胞焦亡中起着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HBsAg阳性母亲C基因型HBV DNA CpG岛分布特点和宫内传播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HBsAg阳性母亲C基因型HBV DNA CpG岛的类型、长度、CG位点等的分布特点及其与HBV宫内传播的关系,为HBV宫内传播机制研究提供新视角。方法:连续收集2011年6月至2013年7月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HBsAg阳性母亲及其新生儿,通过面对面问卷调查及电子病历收集流行病学资料,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和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母亲及新生儿HBV血清学标志物及血清HBV DNA。以新生儿出生24 h内乙型肝炎(乙肝)疫苗/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前股静脉血HBsAg和/或HBV DNA阳性判定为HBV宫内传播。将HBV宫内传播者中HBV DNA载量≥10 6 IU/ml(满足克隆测序要求)的22例母亲及其新生儿作为宫内传播组,从未发生宫内传播者中随机选取HBV DNA载量≥10 6 IU/ml的22例作为对照组,以HBV DNA测序分型结果为C基因型的39例母亲进行HBV DNA CpG岛分布预测等分析。 结果:39例HBV C基因型的母亲中,宫内传播组19例,对照组20例。39例C基因型者HBV DNA均含有传统CpG岛Ⅱ、岛Ⅲ,而对照组中有传统CpG岛Ⅰ以及新型CpG岛Ⅳ、岛Ⅴ;HBV宫内传播组和对照组母亲携带的HBV DNA CpG岛Ⅱ、岛Ⅲ长度和CpG岛Ⅱ CG位点个数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HBV宫内传播组中CpG岛Ⅱ长度≥518 bp且其CG位点个数≥40个(11/19)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位于X基因启动子区的CpG岛Ⅱ长度和CG位点个数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HBV宫内传播组中大部分母亲(12/19)携带的HBV DNA CpG岛Ⅱ完全覆盖了Xp区,明显多于对照组(5/20),且其HBV DNA Xp区CG位点个数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HBsAg阳性母亲C基因型HBV DNA CpG岛分布与宫内传播有关,CpG岛Ⅱ长度长、CG位点个数多可能会增加HBV宫内传播的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司库奇尤单抗治疗儿童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2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例1 男,12岁10个月,全身反复红斑、脓疱9年,加重3个月于2020年12月入院。9年前无明显诱因全身出现弥漫性红斑、脓疱,伴高热,结合皮损病理表现诊断为脓疱型银屑病,先后使用阿维A、环孢素、甲氨蝶呤及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等治疗,病情可缓解,但仍反复发作。3个月前皮损复发,2周前皮损突然加重,伴持续性高热,最高39.9 ℃。无药物过敏史,个人史无特殊,无银屑病家族史。入院体检:体温39 ℃,身高143 cm,体重34 kg,心肺腹部等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躯干、四肢泛发性水肿性红斑,上覆米粒大小脓疱,融合形成脓湖,伴黄色云片状鳞屑(图1A);束发征、地图舌均阳性;关节无肿胀,活动自如。实验室检查:C反应蛋白77 mg/L(参考值:< 8 mg/L,下同),白细胞计数17.11 × 10 9/L(4 × 10 9/L ~ 10 × 10 9/L),中性粒细胞计数3.15 × 10 9/L(1.4 × 10 9/L ~ 6.5 × 10 9/L);白蛋白45.4 g/L(35 ~ 55 g/L)。肝肾功能、乙肝病毒抗原抗体、丙肝病毒抗体、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T-SPOT)、胸部X线片筛查均未见异常。脓疱皮损处分泌物培养阴性,血培养阴性。自身炎症性疾病相关基因检测:患儿IL-36RN基因存在c.115+6T>C纯合突变及c.227C>T杂合突变,其中c.115+6T>C纯合突变分别来自父亲及母亲,c.227C>T杂合突变来自父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肝神经鞘瘤影像学表现1例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病例 女,39 岁,CT发现肝脏囊性占位, 自述无明显不适,既往无牧区及疫区旅居史. 体格检查:腹部未触及包块,腹部无反跳痛、压痛及肌紧张. 实验室检查:铁蛋白(FER):175.66 ng/mL(参考范围:13.66~156.38 ng/mL),抗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及核心抗体(HBcAb)阳性,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 199(CA19-9)、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碱性磷酸酶均正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慢性肝病合并EB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分析慢性肝病患者合并EB病毒(EBV)感染的临床特征,初步探讨EBV对慢性肝病患者疾病进展可能的机制.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3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肝病区住院的慢性肝病患者221例,按纳入排除标准分为EBV阳性(EBV+)组和EBV阴性(EBV-)组,分析两组慢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并通过GeneCards网站进行生信分析筛选出EBV+组和EBV-组外周血中淋巴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选取4个显著差异表达的基因作为目标基因,分别为TNF、TGF-β1、STAT3、NPM1;采用qRT-PCR技术分别在EBV+组和EBV-组慢性肝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进一步验证目标基因的差异表达情况.结果 EBV+慢性肝病患者92例(41.6%),其中慢性乙型肝炎20例(21.7%);乙肝肝硬化42例(45.7%),非乙肝肝硬化30例(32.6%).EBV+组和EBV-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及其≥60岁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胆碱酯酶、甲胎蛋白、尿素、Na+、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x2/Z=3.416、4.203、-2.567、-2.214、-2.876、-2.632、-2.586、-3.534、-2.221、-3.529、-3.453、-3.632、-4.346,P 均<0.05).而在EBV+组的72例肝硬化患者中,乙肝肝硬化组与非乙肝肝硬化组外周血单核细胞绝对值、单核细胞百分比、丙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甲胎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纤维蛋白原、MELD模型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x2=-2.103、-2.004、-2.011、-3.248、-2.930、-1.985、-2.063、4.101,P 均<0.05).同时收集入组的EBV+患者11例,EBV-患者13例的外周血,根据GeneCards网站行生信分析筛选出的4个目标差异基因,经实验验证,两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TNF基因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06,P<0.05).结论 慢性肝病患者合并较高的EBV感染率,年龄是其感染的危险因素;EBV感染主要加重对肝脏合成功能的损伤,并可能通过上调外周血淋巴细胞中TNF基因的表达而影响机体的免疫状态,促进慢性肝病进展而影响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HBV-HCC中HBx与免疫微环境的交互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4/4/27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是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HBX)将自身DNA整合至人基因组,进而合成的多功能蛋白.HBX基因的表达受肝细胞免疫、微环境和机体免疫的监视和调控,其表达的蛋白也可通过激活肝星状细胞、参与机体免疫调节、调控炎性细胞因子和诱导细胞外基质重塑等参与肝细胞癌(HCC)抑制性免疫微环境的形成.HBx与免疫微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影响乙肝病毒相关肝细胞癌(HBV-HCC)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深入研究HBx与免疫微环境相互作用机制,探索促进HBV-HCC抑制性免疫微环境形成的机制,有助于开发新型抗HCC药物,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就HBx与HBV-HCC免疫微环境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