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脊液葡萄糖及乳酸水平与创伤后癫痫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发生创伤后癫痫(post-traumatic epilepsy,PTE)的主要原因[1].TBI后PTE患病率从1.3%到53.3%不等,随着TBI的严重程度增加,癫痫发作的风险也显著增加,但发生癫痫的潜伏期可以维持数年[2].PTE可以进一步加重脑水肿,因此,PTE发作不仅是TBI后早期发病率和病死率增加的原因,也是晚期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3].目前临床上的预防主要用于单次发生的急性PTE,对于复发性慢性癫痫效果较差.尽管给予预防性治疗但仍有15%~40%的TBI患者伴随有慢性癫痫发作[4].由于脑脊液提供了血液、炎症、感染以及退行性疾病的信息,可以对脑代谢有一些了解,具有一定的预后价值[5-6].因此,本研究目的是寻找TBI后发生PTE的危险因素,以及脑脊液中葡萄糖与乳酸水平对PTE的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药基于缺氧微环境调控糖代谢重编程干预胃癌前病变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胃癌前病变是胃癌发生和发展的关键阶段,糖代谢重编程是胃癌前病变的显著特征.缺氧微环境、低氧诱导因子是糖代谢重编程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基于缺氧微环境与胃癌前病变糖代谢重编程之间的关系,归纳中药有效成分及复方改善缺氧微环境,进而调控糖酵解治疗该病的相关研究,总结得出其机制可能是抑制血管生成、调控信号通路及糖酵解关键蛋白、多个酶类表达、减少乳酸分泌、抑制细胞恶性增殖和侵袭.探讨中药改善缺氧微环境进而调控糖酵解的作用机制,为防治胃癌前病变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急性乙二醇中毒患者临床特征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分析急性乙二醇(ethylene glycol,EG)中毒患者临床特征以及死亡相关危险因素,以期指导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3家医院201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急诊科以及ICU收治的43例急性EG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在院存活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比较两组之间各指标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相关指标预测急性EG中毒患者预后的能力.结果 43例患者中男性31例(占72.09%),误服32例(占74.42%),死亡9例(占20.93%);41例(占95.35%)患者发生了急性肾损伤.所有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GCS评分(9.767±1.900)分];动脉血乳酸、钾离子、阴离子间隙(anion gap,AG)、渗透压间隙(osmolar gap,OG)、血肌酐均高于正常参考值范围.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G越高,患者的死亡风险越高(OR=1.424,P<0.05);GCS评分越高,患者的死亡风险越低(OR=0.161,P<0.05);相比未使用乙醇治疗的患者,使用乙醇治疗的患者死亡风险降低(OR=0.003,P<0.05).ROC分析显示:AG联合GCS评分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18(95%CI:0.836~1),高于单独预测时 AG的AUC(0.886,95%CI:0.771~1)和 GCS 评分的AUC(0.842,95%CI:0.718~0.965).结论 急性EG中毒表现为AG升高型代谢性酸中毒合并OG升高或意识障碍,常导致急性肾损伤的发生.高AG、低GCS评分以及未使用乙醇治疗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AG联合GCS评分可进一步提高预测患者预后的准确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环磷酰胺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的损伤效应及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环磷酰胺(CTX)及其活性代谢衍生物4-氢过氧环磷酰胺(4-HC)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的损伤效应及其机制.方法 用CTX[0(细胞对照),0.01,0.1,1,5,10,20,40和80 mmol·L-1]和4-HC[0(细胞对照),0.01,0.1,1,5,10,20,40和80 μmol·L-1)]处理SH-SY5Y细胞48 h,应用IncuCyte ZOOM系统记录细胞形态变化和生长曲线;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检测细胞LDH释放率.CTX(0,1,5,10和20 mmol·L-1)和4-HC(0,1,5,10和20 μmol·L-1)处理SH-SY5Y细胞48 h,用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染色法检测细胞增殖;免疫荧光法检测DNA双链断裂标志物γ-H2AX的含量和线粒体膜电位变化.CTX(0,1,5和10 mmol·L-1)和4-HC(0,1,5和10 μmol·L-1)处理SH-SY5Y细胞48 h,SeaHorse XF检测细胞糖酵解及线粒体氧化磷酸化水平.结果 与细胞对照组相比,CTX组和4-HC组的细胞融合率曲线逐渐下降;细胞活力显著下降(P<0.01),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4.44 mmol·L-1和4.78 μmol·L-1;LDH释放率显著增加(P<0.01);EdU+细胞百分比显著降低(P<0.01);γ-H2AX+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P<0.05);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P<0.05);CTX和4-HC处理导致最大糖酵解能力、酵解储备、最大呼吸速率和ATP产生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CTX和4-HC对SH-SY5Y细胞具有细胞毒性作用,可降低细胞活力,破坏细胞膜结构,抑制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导致细胞DNA损伤、能量代谢紊乱和线粒体功能障碍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益生菌补充剂联合门冬胰岛素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和母婴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益生菌补充剂联合门冬胰岛素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和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3年4月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就诊的10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给予门冬胰岛素)和联合组(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益生菌补充剂),每组52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糖代谢指标、脐血流阻力、肠道菌群结构、母婴结局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前后脉搏指数、阻力指数、收缩期/舒张期比值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前后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大肠杆菌差值的差值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总不良妊娠率、不良新生儿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生菌补充剂联合门冬胰岛素的治疗方案能有效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肠道菌群状况,优化血糖控制,从而改善母婴结局,治疗过程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克莱恩费尔特综合征合并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抗体阳性皮肌炎1例报道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克莱恩费尔特综合征(KS)是一种男性常见的性染色体异常疾病,是先天性男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的最常见原因.本文报道1例KS合并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患者.该患者为44岁男性,临床表现为双侧肩关节、膝关节肿痛伴四肢乏力,双眼眶周围紫红色皮疹,阴毛稀疏,阴茎短小,无喉结,睾酮水平低,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水平升高,血清乳酸脱氢酶升高,抗MDA5抗体阳性,染色体核型为47,XXY,诊断为KS合并抗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同时该患者合并双侧股骨头坏死、骨质疏松症.本文对患者的诊疗过程进行回顾,着重探讨该类患者潜在的骨代谢疾病风险,提醒首诊医师预防及监测骨代谢疾病的发生,做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这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改性柑橘果胶对兔关节软骨细胞糖酵解代谢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改性柑橘果胶(MCP)对兔关节软骨细胞的糖酵解代谢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兔膝关节软骨细胞至第3代后,分别用含0、500 μg/ml MCP的培养液(MCP0和MCP500)培养3 d,设MCP0为对照组;连续传代培养软骨细胞,每代软骨细胞分别以MCP0和MCP500培养3 d;以白细胞介素-1β(IL-1β)处理软骨细胞1 d后,再分别用MCP0和MCP500培养3 d。以2-脱氧-葡萄糖(2DG)处理软骨细胞1 d后,再分别用MCP0和MCP500培养3 d;于培养3 d后,通过CCK-8方法检测软骨细胞的相对增殖情况;利用葡萄糖和乳酸检测试剂盒测定软骨细胞的葡萄糖摄取量和乳酸生成量;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方法考察连续传代软骨细胞的Ⅱ型胶原α1(COL2A1)合成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软骨细胞的 COL2A1、蛋白聚糖( ACAN)、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9( SOX9)、缺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葡萄糖转运蛋白-1( Glut-1)、丙酮酸激酶M2( PKM2)、乳酸脱氢酶A( LDHA)和葡萄糖转运蛋白-3( Glut-3)的基因表达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CP处理提高了软骨细胞的葡萄糖摄取量和乳酸生成量,上调了 ACAN、 HIF-1α、 Glut-1和 PKM2的基因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连续传代过程中,MCP可以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维持软骨细胞的表型,上调 COL2A1、 ACAN、 SOX9、 HIF-1α、 Glut-1、P KM2和 LDHA的基因表达,提高软骨细胞COL2A1合成量和乳酸生成量;在经IL-β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MCP处理提高了软骨细胞的葡萄糖摄取量,上调了 COL2A1、 ACAN、 HIF-1α和 Glut-1的基因表达。在经2DG处理后,MCP处理提高了软骨细胞的葡萄糖摄取量,上调 SOX9、 HIF-1α、 PKM2和 Glut-3的基因表达。 结论:MCP能够增强软骨细胞的葡萄糖摄取能力,提高软骨细胞糖酵解代谢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脓毒症患者膈肌功能障碍的床旁超声评估的应用价值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脓毒症及感染性休克患者膈肌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及床旁超声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入住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重症医学科(ICU)脓毒症及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普通术后患者及健康志愿者作为术后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动态观察脓毒症及感染性休克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水平、血乳酸、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并用间接测热法测量静息能量水平计算能量缺失值,床旁超声评估膈肌移动度(diaphragm excursion, DE)、吸气末膈肌厚度及呼气末膈肌厚度,计算相关参数。DE<10 mm或膈肌增厚分数(diaphragmatic thickness fraction, DTF)<20%诊断为膈肌功能障碍。结果:⑴感染性休克组、脓毒症组及术后对照组三组患者入ICU第1天,DE均低于正常对照组[10.3(9.0, 13.6) mm、12.3(9.1, 15.0) mm、12.9(10.5, 15.7) mm vs. 22.0(16.0, 24.6) mm,均 P<0.05];DTF<20%发生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32.7%、41.9%、33.3% vs. 0%,均 P<0.05);且感染性休克组和脓毒症组DE<10 mm发生率均高于术后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为36.7%、35.5% vs. 10.0%、0%,均 P<0.05)。入ICU第7天,感染性休克组DE较脓毒症组减低[10.5(6.8, 13.5) mm vs. 14.4(10.6, 18.6) mm, P<0.05]。⑵各指标相关性分析: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患者入ICU第1、3、7天的DE均与当天的hs-CRP呈负相关( r值分别为-0.253、-0.436、-0.455,均 P<0.05);入ICU第3天,DE还与IL-6呈负相关( r=-0.338, P=0.009),且DTF与hs-CRP呈负相关( r=-0.375, P=0.004)。入ICU第1天,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患者DTF与转铁蛋白呈正相关( r=0.221, P=0.049)。入ICU第3、7天,其DE与前白蛋白呈正相关( r值分别为0.318、0.408,均 P<0.05)。 结论: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患者入住ICU首日已出现膈肌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膈肌移动度及膈肌增厚分数减低,且与炎症反应和蛋白质高分解代谢程度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耳积液糖酵解代谢物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耳积液糖酵解代谢物变化及其与炎症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2月到2022年2年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7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和同期5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两组研究者的中耳积液,采用代谢组学分析与糖酵解相关的代谢物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中耳积液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水平。培养人中耳上皮细胞系(HMEEC),分为采用1 mmol/L和10 mmol/L乳酸处理24 h,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炎症因子mRNA和细胞因子水平。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分析组蛋白乳酸化水平。组间数据比较采用 t检验。 结果: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积液中糖酵解主要产物乳酸水平[(5.37±0.80) mmol/L]明显高于健康者[(1.41±0.25)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7.690, P<0.05)。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耳积液中TNF-α和IL-1β水平[(70.02±8.73)、(90.65±12.54) ng/ml]明显高于健康者[(26.09±6.76)、(11.69±1.63)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4.890、23.360, P<0.05)。1 mmol/L乳酸处理的HMEEC细胞TNF-α和IL-1β mRNA水平(1.46±0.14、2.14±0.12)明显高于对照细胞(1.05±0.09、1.20±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015、7.877, P<0.05)。10 mmol/L乳酸处理的HMEEC细胞TNF-α和IL-1β mRNA水平(2.14±0.12、2.29±0.11)明显高于1 mmol/L乳酸处理的HMEEC细胞TNF-α和IL-1β mRNA水平(1.46±0.14、1.73±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7.900、15.250, P<0.05)。1 mmol/L乳酸处理的HMEEC细胞TNF-α和IL-1β蛋白水平[(34.23±3.24)、(24.36±2.72) ng/ml]明显高于对照细胞[(15.33±2.52)、(11.86±2.31)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1.270、8.587, P<0.05)。10 mmol/L乳酸处理的HMEEC细胞TNF-α和IL-1β蛋白水平[(51.68±3.90)、(44.63±4.07) ng/ml]明显高于1 mmol/L乳酸处理的HMEEC细胞TNF-α和IL-1β蛋白水平[(34.23±3.24)、(24.36±2.72)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434、10.130, P<0.05)。1 mmol/L乳酸处理的HMEEC细胞组蛋白乳酸化水平(1.42±0.13)明显高于对照细胞(0.83±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9.246, P<0.05)。10 mmol/L乳酸处理的HMEEC细胞组蛋白乳酸化水平(1.96±0.19)明显高于1 mmol/L乳酸处理的HMEEC细胞(1.42±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789, P<0.05)。 结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耳积液中糖酵解产物乳酸水平显著增加,高乳酸影响了中耳上皮细胞炎症因子的分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血液净化治疗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和重症急性胰腺炎102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BP)治疗MSAP和SAP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9年3月间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收治的102例MSAP、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46例)和BP组(56例);根据预后不同两组又分别分为对照生存组(43例)与对照死亡组(3例)、BP生存组(37例)与BP死亡组(19例);根据每次治疗持续时间将BP组进一步分为BP短时组(4 h≤T<8 h,38例)和BP长时组(8 h≤T≤12 h,18例)。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发症、住院日平均费用、预后、BP持续时间对血尿素氮改善的情况等。结果:与对照生存组比较,BP生存组乳酸、尿素氮等代谢产物水平降低,SIRS持续时间缩短[12(7,16)d比5(3,9)d, HR=0.19,95% CI 0.11~0.35, P<0.0001]。BP短时组清除血尿素氮水平较BP长时组更明显(χ 2=4.44, P=0.035)。入院时APACHEⅡ评分( OR=1.33,95% CI 1.087~1.617, P=0.005)及功能衰竭的器官数量( OR=3.445,95% CI 1.426~8.323, P=0.006)是BP治疗下影响MSAP或SAP患者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对于预后极差的患者,BP治疗仍难以逆转MSAP或SAP病情发展趋势及预后。 结论:BP能有效清除MSAP、SAP患者急性期蓄积的代谢产物,缩短SIRS持续时间。每次BP治疗持续时间4~8 h可能更有利于改善病情严重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