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溶质载体家族3成员2表达与双硫死亡、铁死亡及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铁死亡和双硫死亡与多种疾病相关.铁死亡的特征是铁离子和脂质活性氧的异常累积,而双硫死亡则是二硫化物的异常累积.溶质载体家族3成员2(SLC3A2)作为溶质载体家族的一员,不仅参与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还参与细胞铁死亡和双硫死亡,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本文阐述了SLC3A2与双硫死亡、铁死亡和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癌症靶向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冠心病病人血清KAL、ENOX1水平与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预后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冠心病病人血清卡利他汀(KAL)、Ecto-NOX二硫化物硫醇交换器1(ENOX1)水平与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103例冠心病病人(作为冠心病组),根据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分为不稳定组(47例)和稳定组(56例);根据6个月后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分为预后不良组(34例)和预后良好组(69例).另选取同期50名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KAL、ENOX1水平.采用Spearman法分析冠心病病人血清KAL与ENOX1水平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KAL、ENOX1水平与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斑块不稳定、预后不良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KAL、ENOX1水平对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斑块不稳定和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冠心病组血清KAL水平低于对照组,ENOX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不稳定组血清KAL水平低于稳定组,ENOX1水平高于稳定组(P<0.001).预后不良组血清KAL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ENOX1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冠心病病人血清KAL与ENOX1水平呈负相关(r=-0.780,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KAL升高为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斑块不稳定和预后不良的独立保护因素,ENOX1升高为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KAL、ENOX1水平联合预测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斑块不稳定和预后不良的ROC曲线下面积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结论:冠心病病人血清KAL水平降低,ENOX1水平升高与冠状动脉斑块不稳定、预后不良有关,二者联合对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和预后的预测价值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二烯丙基三硫化物对人胃癌细胞株BGC823和AGS叶酸受体α表达的影响及相关调控机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二烯丙基三硫化物(DATS)对人胃癌细胞叶酸受体α(FRα)表达的影响及相关调控机制。方法:选择人胃癌细胞株BGC823、AGS,用10、20、40、80 μmol/L DATS处理BGC823细胞48 h,5、10、20、40 μmol/L DATS处理AGS细胞48 h,以6 μmol/L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SA)处理细胞作为表观遗传研究的阳性对照,以未经DATS处理的细胞作为阴性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ATS诱导胃癌细胞凋亡情况。在DATS处理BGC823、AGS细胞48 h后,换无DATS细胞培养液培养不同时间,检测FRα蛋白表达变化。采用6 μmol/L TSA或40 μmol/L DATS处理BGC823细胞和AGS细胞,蛋白质印迹法检测FRα、HDAC1和HDAC2以及组蛋白H3赖氨酸9位点乙酰化修饰(H3K9ac)和组蛋白H4赖氨酸5位点乙酰化修饰(H4K5ac)蛋白表达水平。应用BGC823细胞接种BALB/c裸鼠,建立移植瘤模型,DATS组裸鼠腹腔注射10 mg/kg DATS 16 d后,提取荷瘤组织蛋白,进行靶蛋白表达的检测;对照组注射等量0.9% NaCl溶液。结果:BGC823和AGS细胞经梯度浓度DATS处理后细胞FRα蛋白表达均呈剂量依赖性上调( F=65.68, P<0.01; F=26.65, P<0.01)。撤除DATS后,BGC823和AGS细胞FRα蛋白表达逐渐降低并恢复至初始水平( F=74.57, P<0.01; F=30.92, P<0.01)。随着DATS处理浓度的增加,BGC823、AGS细胞凋亡率均增加( F=32.95, P<0.01; F=38.97, P<0.01)。BGC823、AGS细胞经TSA处理后FRα蛋白表达分别上调约4.5倍( t=-12.62, P<0.01)和3.6倍( t=-10.00, P<0.01)。分别经40、20 μmol/L DATS作用后,BGC823和AGS细胞FRα蛋白表达水平上调(均 P<0.01),HDAC1、HDAC2的表达受抑制(均 P<0.01),H3K9ac和H4K5ac的乙酰化修饰水平升高(均 P<0.01)。裸鼠荷瘤实验显示,给药后第16天,DATS组移植瘤体积小于对照组[(214±39)mm 3比(577±98)mm 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86, P<0.01)。与对照组相比,DATS组移植瘤组织FRα蛋白表达上调约2倍( t=-5.29, P<0.01),HDAC1和HDAC2蛋白表达水平均下调( t=9.36, P<0.01; t=9.88, P<0.01)。 结论:DATS以剂量依赖和可逆性方式上调人胃癌BGC823、AGS细胞FRα蛋白表达,其机制可能与DATS影响肿瘤细胞组蛋白乙酰化修饰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二烯丙基硫化物在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组织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二烯丙基硫化物(DAS)对百草枯(PQ)中毒所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于2016年5月,将成年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3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PQ)组、DAS治疗组及地塞米松(DXM)治疗组,每组8只。一次性灌胃PQ溶液(70 mg/kg)制备PQ中毒大鼠模型;制模前后分别经腹腔注射DAS 100 mg/kg(DAS治疗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PQ组)及DXM 1 mg/kg(DXM治疗组)。24 h后处死大鼠,观察肺组织损伤程度并进行病理学评分;测定肺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分离获取肺泡巨噬细胞并培养,取其上清液测定NO含量;测定大鼠肺泡巨噬细胞中iNOS 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Q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损伤评分和iNOS表达明显增加,并且肺泡巨噬细胞分泌NO含量及iNOS mRNA表达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PQ组比较,DAS治疗组和DXM治疗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损伤评分和iNOS表达明显降低,肺泡巨噬细胞分泌NO含量及iNOS mRNA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DXM治疗组和DAS治疗组间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DAS可能对PQ中毒大鼠的急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3.0 T MRI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成像定量评估肾脏氧化还原代谢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3.0 T MRI化学交换饱和转移(CEST)成像在体外模型和实验动物中定量评估肾脏氧化还原代谢的可行性。方法:制备生理浓度的氧化还原代谢物体外模型,包括还原型代谢物(谷氨酸、丙氨酸、谷胱甘肽)和氧化型代谢物(2-酮戊二酸、丙酮酸、谷胱甘肽二硫化物、氢氧化铵),采用3.0 T MRI扫描仪进行CEST成像,成像方法为固定射频持续时间为2 000 ms,采集不同饱和脉冲强度(B 1)值(1、2、3、4 μT)的CEST图像;固定B 1值为2 μT,采集不同射频持续时间(1 500、2 000 ms)的CEST图像,获取最佳扫描参数。采用最佳扫描参数对7只正常实验兔左侧肾脏进行CEST成像,测量兔肾皮质和外髓的非对称磁化传递率(MTR asym),差异的比较采用配对 t检验。 结果:体外模型实验显示氧化还原代谢物CEST扫描最佳B 1值为2 μT、最佳射频持续时间为2 000 ms。谷胱甘肽二硫化物、谷胱甘肽、谷氨酸、丙氨酸的MTR asym峰值分别在3.75、3.5、3、1.5 ppm处,丙酮酸、2-酮戊二酸、氢氧化铵的峰值在1 ppm处,且还原型代谢物的MTR asym信号峰值高于氧化型代谢物。在B 1值为2 μT、射频持续时间为2 000 ms的条件下,在1、3、3.5、3.75 ppm处,兔肾皮质的MTR asym信号分别为(2.60±1.10)%、(2.86±1.32)%、(3.04±1.06)%、(2.98±0.91)%,兔肾外髓的MTR asym信号分别为(1.00±0.56)%、(2.43±0.94)%、(2.29±0.88)%、(1.98±0.58)%,兔肾皮质的MTR asym信号均高于外髓信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04, P=0.023; t=2.56, P=0.043; t=3.50, P=0.013; t=3.45, P=0.014)。 结论:3.0 T MRI CEST成像可用于定量评估体外模型及正常实验兔肾脏氧化还原代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PDIA3Ab与自身免疫甲状腺炎孕妇流产风险的关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究蛋白质二硫化物异构酶A3抗体(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 A3,PDIA3Ab)与自身免疫甲状腺炎(autoimmune thyroiditis,AIT)孕妇流产风险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江苏省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7例AIT孕妇,根据其是否发生流产分为未流产组(n=67)与流产组(n=60),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血清PDIA3Ab滴度,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血清PDIA3Ab滴度与AIT孕妇流产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IT孕妇流产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血清PDIA3Ab滴度预测AIT孕妇流产的价值。结果:流产组与未流产组患者年龄、孕周、体质量指数、吸烟史、饮酒史及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TPOA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流产组PDIA3Ab滴度较未流产组高[(53.49±18.77)IU/mL比(38.36±12.60)IU/mL; t=5.382, P=0.000];血清PDIA3Ab滴度与AIT孕妇流产呈正相关( r=0.476, P=0.000);血清PDIA3Ab滴度升高是AIT孕妇流产的危险因素( P=0.039);血清PDIA3Ab滴度预测AIT孕妇流产的AUC(95%CI:0.749~0.894)为0.821,敏感性为59.3%,特异性为98.5%,约登指数为0.578,最佳临界值为51.15 IU/mL。 结论:血清PDIA3Ab滴度升高可增加AIT孕妇流产风险,临床对于血清PDIA3Ab滴度升高的AIT孕妇应予以重视并及时干预,可能改善其妊娠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miRNA-4469靶向PDIA4基因调控肾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miRNA-4469(miR-4469)体外调控肾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机制。方法:基于OncomiR数据库分析miR-4469不同表达水平患者生存差异。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miR-4469在肾癌细胞株ACHN、OS-RC-2、SK-RC-20、769-P、A498和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中的表达,将miR-4469表达水平最低的肾癌细胞分为miR-4469组和对照组,分别转染miR-4469模拟物和阴性对照序列。采用CCK-8法检测两组细胞增殖能力(以吸光度值表示),采用Transwell实验分析两组侵袭细胞数。应用TargetScan Release 8.0软件预测miR-4469与蛋白二硫化物异构酶A4(PDIA4)mRNA的结合位点,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4469与PDIA4 mRNA的靶向关系。采用q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PDIA4 mRNA的表达量,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PDIA4蛋白和PI3K-AKT-m-TOR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分析OncomiR数据库相关数据显示,miR-4469高表达肾癌患者的总生存优于miR-4469低表达患者( P<0.001)。各肾癌细胞株中miR-4469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HK-2细胞(均 P<0.05),其中769-P细胞miR-4469表达量最低,选取769-P细胞进行后续实验。miR-4469组769-P细胞增殖能力低于对照组( P<0.01)。miR-4469组769-P细胞侵袭数少于对照组[(19± 3)个比(64±7)个, t=5.44, P=0.002]。与共同转染野生型PDIA4和miR-4469阴性序列组相比,共同转染野生型PDIA4和miR-4469模拟序列组细胞相对荧光素酶活性低(0.42±0.07比1.01±0.08, t=5.74, P=0.001);共同转染突变型PDIA4和miR-4469阴性序列组与共同转染突变型PDIA4和miR-4469模拟序列组间细胞相对荧光素酶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99±0.11比1.02±0.11, t=0.19, P=0.001)。miR-4469组769-P细胞PDIA4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0.98±0.23比7.19±2.23, t=2.77, P=0.032]。与对照组相比,miR-4469组769-P细胞PDIA4蛋白和PI3K-AKT-m-TOR通路相关的p-PI3K、p-AKT、p-mTOR、p-SGK1蛋白表达量均低(均 P<0.05)。 结论:miR-4469与肾癌患者生存可能有相关性,其在各肾癌细胞株中表达均下调。miR-4469可能通过PDIA4调节PI3K-AKT-m-TOR通路,从而抑制肾癌769-P细胞增殖和侵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硫氧还蛋白在血液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血液肿瘤是常见恶性肿瘤,目前大部分患者仍无法治愈,随着免疫治疗的发展,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成为目前血液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最近的研究发现,硫氧还蛋白(Trx)与血液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Trx是机体重要的氧化还原调节蛋白,广泛表达于人体组织细胞,通过清除活性氧簇(ROS)、结合对氧化还原敏感的蛋白,以及调节转录因子活性,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Trx在多种血液肿瘤细胞中高表达,可促进肿瘤细胞增殖、抑制肿瘤细胞凋亡,导致肿瘤耐药。笔者拟就Trx的生物学功能、Trx在血液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以及Trx抑制剂在血液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探索血液肿瘤治疗的新靶点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前列腺癌组织蛋白质组学及其差异表达蛋白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组织蛋白质组学及其差异表达蛋白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2例前列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12个癌旁组织和前列腺癌组织采用组织裂解液提取总蛋白,采用梯度重叠的固定化PH梯度胶对肿瘤样本和正常组织样本进行双向电泳,获得总蛋白质图谱,对两组图谱进行差异分析,选取差异表达的印迹点,切割后进行质谱鉴定和数据库检索,分析差异蛋白的生物学功能。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验证质谱筛选差异表达蛋白水平。计量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采用双向电泳共得到125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串联质谱分析,获得肽段指纹图谱,共获得54个显著表达的的蛋白,其中上调31个,下调23个。其中表达增加排名前5的蛋白分别为L-乳酸脱氢酶B、α-烯醇酶、内质网蛋白ERp29、转录激活因子6、高迁移率蛋白A2。表达下调排名前5的蛋白分别为蛋白质二硫化物异构酶、血小板反应素-1、WW结构域的氧化还原酶、内质网蛋白ERp29、乙醛脱氢酶。上述蛋白主要参与细胞中心碳代谢、蛋白质翻译、基因转录调控、内质网应激反应、细胞外基质重塑等生物过程。癌旁组织中L-乳酸脱氢酶B、α-烯醇酶、波形蛋白、转录激活因子6和高迁移率蛋白A2蛋白表达水平(0.87±0.09、1.05±0.15、0.75±0.06、0.76±0.09、0.62±0.09)明显低于前列腺癌组织(1.85±0.13、1.71±0.14、1.47±0.12、1.24±0.12、1.40±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1.530、11.090、18.930、11.450、11.460, P<0.05)。癌旁组织中蛋白质二硫化物异构酶、血小板反应素-1、WW结构域的氧化还原酶、内质网蛋白ERp29和乙醛脱氢酶蛋白表达水平(1.43±0.19、1.14±0.14、1.37±0.14、1.03±0.09、0.91±0.06)明显高于前列腺癌组织(0.42±0.12、0.74±0.11、0.79±0.07、0.69±0.07、0.60±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5.430、7.620、12.750、10.280、7.418, P<0.05)。 结论:前列腺癌组织细胞中心碳代谢、蛋白质翻译和基因转录调控等相关的蛋白表达异常,可能与前列腺癌的形成和进展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肝细胞癌患者新型双硫死亡相关预后模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双硫死亡基因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情况,研究双硫死亡对HCC的预后价值并构建预后模型,分析其影响HCC的生物学过程和对索拉非尼耐药的影响.方法 从TCGA-LIHC数据库中收集HCC患者的mRNA表达谱和相应临床数据.利用LASSO-Cox回归算法构建TCGA队列中的4基因预后预测模型.在外部数据集ICGC和GSE14520队列中验证模型的预后效能.基于癌症药物敏感性基因组学数据分析双硫死亡模型对索拉非尼治疗反应的预测作用.此外,进行GO和KEGG功能分析,以深入了解双硫死亡相关基因的生物学功能.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曲线和Log-rank检验评估预后差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研究风险评分是否独立影响患者预后.结果 在TCGA队列中行单因素Cox回归分析,7个已知的双硫死亡相关基因与HCC总生存期(OS)显著相关(P值均<0.05);进一步通过LASSO-Cox回归分析,构建双硫死亡相关的基因(DRG)预后模型,并计算风险评分(RS-DRG),RS-DRG=0.061 6×GYS1 表达水平+0.152 8×LRPPRC表达水平+0.268 3×RPN1 表达水平+0.183 5×SLC7A11表达水平.Log-rank检验表明双硫死亡模型中高风险评分患者的OS明显低于低风险评分患者(P<0.001).根据多因素Cox回归结果,在TCGA和ICGC队列中,风险评分都是OS的独立预测因子(TCGA:HR=1.869,P=0.002;ICGC:HR=3.469,P=0.004).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RS-DRG与肿瘤微环境中的多种免疫细胞类型(包括B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浸润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值均<0.05).高风险评分组患者索拉非尼IC50值更低,对索拉非尼更敏感(P<0.001).KEGG/GO富集分析显示双硫死亡风险差异基因显著富集于多种有丝分裂相关的分子功能.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一种新的双硫死亡相关基因预后模型,在预测HCC预后方面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双硫死亡基因为靶点可能是治疗HCC的一种很有前景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