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贵高原地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靶向治疗驱动基因的表达情况和突变特征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云贵高原地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驱动基因的表达情况及其突变分布特征,为高发区肺癌的个体化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云南省肿瘤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行肺癌8基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RAS)、RET原癌基因(RET)、鼠肉瘤病毒v-Raft同源致癌基因(BRAF)、肉瘤致癌因子(ROS1)、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细胞间质上皮转化因子(MET)]联合检测的2 249例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云贵高原地区NSCLC驱动基因的表达情况及其突变分布特征。结果:云贵高原地区NSCLC驱动基因表达的阳性率为67.05%(1 508/2 249),其中西双版纳、玉溪、宣威、红河和曲靖地区的阳性率较高,分别为76.92%、72.38%、71.88%、71.79%和71.24%;回族、哈尼族、壮族、布依族、满族、土家族和阿昌族患者的阳性率较高,分别为84.38%、85.00%、75.00%、100%、100%、100%和100%。NSCLC患者驱动基因的阳性率与性别( P<0.001)、吸烟史( P<0.001)、年龄( P<0.001)、病理类型( P<0.001)及是否宣威地区( P=0.027)有关,与民族( P=0.748)和肺癌家族史( P=0.676)无关。EGFR、RAS、BRAF、HER-2和MET基因突变率分别为44.46%、10.98%、1.24%、0.89%和0.76%,ALK、RET、ROS1基因重排率分别为4.67%、1.29%和0.89%。女性患者EGFR突变率为56.67%,高于男性患者(33.19%, P<0.001);男性患者RAS突变率为12.66%,高于女性患者(9.17%, P=0.010)。汉族患者RAS突变率为11.49%,高于少数民族患者(7.17%, P=0.032)。宣威地区患者RAS突变率为24.74%,高于非宣威地区患者(8.15%, P<0.001);而EGFR突变率为40.63%,低于非宣威地区患者(45.25%, P=0.045);ALK重排率为1.56%,低于非宣威地区患者(5.31%, P<0.001);宣威地区未检出HER-2突变患者。无吸烟史患者EGFR突变率为51.10%,高于有吸烟史患者(29.70%, P<0.001);无吸烟史患者ALK重排率为5.35%,也高于有吸烟史患者(3.16%, P<0.001);无吸烟史患者RAS突变率为9.34%,低于有吸烟史患者(14.63%, P=0.008)。 结论:云贵高原地区NSCLC驱动基因表达的阳性率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EGFR、RAS突变率与国内平均水平相近,ROS1、ALK和RET基因重排率以及BRAF、HER-2和MET基因突变率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EGFR、RAS、ALK基因在云贵高原地区NSCLC患者中阳性率较高,且具有不同的人口学特征和临床特征,在选择靶向治疗人群中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云南省曲靖地区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2019年)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2019年云南省曲靖地区手足口病(HFMD)病原学特征。方法:采集曲靖地区2019年HFMD患儿的粪便样本,从粪便悬液中直接提取病毒RNA,先用MD91/OL68-1引物扩增肠道病毒(EV)VP4区基因并测序,序列在GenBank确定病毒型别,用各型病毒的相关引物扩增病毒VP1区全序并测序,通过肠道病毒在线定型工具(Enterovirus Genotyping Tool Version 0.1)进行病毒型别初步鉴定,之后计算与原型株的核苷酸相似性并进行基因进化树分析定型。结果:470份样本中共检测到62株EV毒株,总阳性检出率为13.19%,其中EV-A组病毒42株(8.94%),EV-B组病毒9株(1.91%),EV-C组病毒11株(2.34%),全为脊灰病毒1型疫苗株(Sabin株),未检测到肠道病毒71型(EV-A71)和EV-D组病毒。检出率较高的病毒依次为柯萨奇病毒A10型(CV-A10,4.47%,21株)、柯萨奇病毒A16型(CV-A16,2.55%,12株)、脊髓灰质炎病毒1型疫苗株(2.34%,11株)和CV-A6(1.70%,8株)。结论:2019年云南省曲靖地区儿童HFMD病例的主要病原是CV-A10、CV-A16和CV-A6,未检出EV-A71。与往年国内其他省份相比,曲靖地区2019年HFMD病原体已经发生改变,今后要加强对CV-A10、CV-A16和CV-A6等病原的实验室监测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19 - 2021年云南省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云南省人间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布鲁氏菌病精准防控策略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系统中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云南省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资料和云南省各州(市)上报的布鲁氏菌病年度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概况,三间分布(时间、地区、人群)特征及血清学、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9 - 2021年云南省累计报告布鲁氏菌病病例1 408例,年均发病率为1.00/10万;发病数从2019年的321例增加至2021年的701例,发病率从2019年的0.68/10万增加至2021年的1.50/10万。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4 - 9月(857例)。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地区依次为昆明市(483例)、曲靖市(379例)、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281例),共占总病例数的81.18%(1 143/1 408)。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 ~ < 70岁,占89.70%(1 263/1 408);男性958例、女性450例,男女性别比为2.13 ∶ 1.00;职业以农民为主,占84.02%(1 183/1 408)。2019 - 2021年云南省共监测布鲁氏菌病重点人群血清26 280份,血清学检测阳性572份,阳性率为2.18%(572/26 280)。共从全省医院病例血液标本中分离出布鲁氏菌169株,其中羊种3型155株、羊种1型14株。结论:2019 - 2021年云南省人间布鲁氏菌病发病呈上升趋势,以夏秋季高发,发病人群主要为青中年男性农民,应加强高发季节重点人群的疾病监测与健康教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云南省农村育龄人群ABO和RhD血型的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以2013—2019年云南省接受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20~49岁农村育龄人群为研究对象,分析云南省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人群ABO和RhD血型的占比情况。在纳入的2 748 131名研究对象中,在ABO血型中,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A型(32.60%)、O型(30.60%)、B型(27.33%)和AB型(9.47%);在RhD血型中,RhD阳性占99.29%,RhD阴性占0.71%。云南省农村地区育龄人群中,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间血型占比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在参检人数超过3 000名的18个民族中,瑶族(42.75%)、布依族(40.58%)和傣族(40.37%)O型血占比高于其他民族,A型和AB型血占比最高的为佤族(分别为40.15%和11.23%),B型血占比中苗族(34.70%)、拉祜族(34.42%)高于其他民族;RhD-血型占比最高的为佤族(1.88%)。在云南省16个州、市中,O型血占比最高的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40.27%),保山市(36.39%)、临沧市(36.22%)和大理白族自治州(36.06%)A型血占比高于其他地区,迪庆藏族自治州(30.83%)和曲靖市(30.48%)B型血占比高于其他地区,AB型血占比最高的为昭通市(11.19%);RhD-血型占比最高的为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37%)。佤族A RhD+(39.36%)、A RhD-(0.78%)、AB RhD+(11.03%)、AB RhD-(0.20%)和O RhD-(0.48%)5种血型占比均高于其他民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18—2020年云南省手足口病病原监测及柯萨奇病毒A组4型VP1基因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阐明2018—2020年云南省手足口病优势肠道病毒感染类型及柯萨奇病毒A组4型(CVA4)VP1基因特征分析。方法:手足口病监测肠道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核酸阳性标本进一步病毒分离,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对VP1基因测序分析。结果:2018—2020年共采集手足口病标本21 757份,其中阳性标本16 457份,阳性检出率75.64%。共分离阳性标本4 114份,分离到毒株533份,其中肠道病毒71型(EVA71)共89例,占总病原的16.70%;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共180例,占33.77%;CVA10为76例,占14.26%;CVA6、CVA4分别占22.14%、4.88%;其他型别共44例,占8.26%。5岁以下儿童是手足口患者主要人群,男女性别比1.35∶1,气温较高的第二、三季度是手足口病高发季。云南省CVA4主要分布在曲靖和昆明等地,文山、红河零星分布,VP1基因全长915 bp,26株CVA4毒株均属于C基因型的C2亚型,与原始株AY421762-HighPoint之间遗传距离较远。VP1基因的18、23、34、102、148、164、200、262、174、275、285、303等位点均有不同程度的突变。核苷酸同源性为80.4%~99.0%,氨基酸同源性为95.6%~99.0%,核苷酸突变多为有义突变。结论:CVA16、EVA6、EVA71和CVA10为云南省2018—2020年手足口病的优势肠道病毒。CVA4渐成为引起手足口病不可忽视的病原体,云南省CVA4属于C基因型的C2亚型,主要流行于云南省的东部及东南部,渐成为持续共循环优势株,长期动态监测对于提高手足口病预警敏感性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21年云南省手足口病病例中柯萨奇病毒A2型的测序定型和基因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对2021年云南省昆明市及曲靖市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病例中非肠道病毒A组71型(enterovirus A71, EVA71)和非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 CVA16)的其他肠道病毒进行VP4/VP2区及VP1区基因测序检测,并对检测到的CVA2 VP1区基因进行基因进化分析,为CVA2的预防及控制提供实验室证据。方法:按《手足口病实验室手册(2018年版)》,对2021年昆明市和曲靖市送到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HFMD实验室的标本进行前处理,提取病毒RNA后,先用MD91/OL68-1引物扩增肠道病毒VP4/VP2结合区基因并测序,编辑后的序列在GenBank上搜索确定病毒型别,再用肠道病毒A组引物分两段扩增CVA2 VP1区基因完整序列并测序,通过肠道病毒在线定型工具(Enterovirus Genotyping tool Version 0.1)进行病毒型别确认。按文献下载CVA2 VP1区基因型/亚型代表株序列,Mega5.2软件构建基因进化树,分析病毒基因特征。结果:共检测749份非EVA71和非CVA16的肠道病毒标本,两地皆以A组肠道病毒为主,B组肠道病毒有少量报告,CVA16居病原谱第一位。其中CVA2 5份,检出率为0.67%(5/749),为HFMD的稀有病原。VP4/VP2和VP1两个基因片段的测序检测、定型结果一致。基因特征分析表明,昆明市3株为基因型A,曲靖市2株为基因型D。结论:2021年云南省HFMD监测网络中昆明市和曲靖市CVA2的检出率为0.67%,CVA2在这两个市是HFMD的稀有病原。基因进化分析表明,两个基因型分别在昆明市和曲靖市传播但尚未引起流行。昆明市CVA2基因型A为国内首次报道。加强云南省CVA2的实验室监测特别是分子流行病学监测,对追踪和分析病毒传染来源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IgA肾病患者血清补体C3、C4水平与肾病理损伤程度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患者血清补体C3、C4水平与肾病理损伤程度的相关关系。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19年12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经肾活检确诊的原发性IgAN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根据IgAN牛津病理分型标准将患者分为肾病理损伤轻度组(<3项病理分型)和重度组(≥3项病理分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C3、C4水平及其他临床指标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法分析肾活检时患者血清C3、C4水平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IgAN患者病理损伤程度(重度/轻度)的影响因素,森林图描绘危险因素效应的强弱。结果:共164例IgAN患者入选该研究,男性77例(47.0%),年龄(35.5±12.9)岁;轻度组60例,重度组104例。与轻度组比较,重度组患者年龄较大,血尿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4 h尿蛋白量、血清C4水平及合并高血压、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肾组织C3沉积、镜下血尿比例均较高,血红蛋白和血清C3水平均较低(均 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肾活检时血清C3水平与eGFR呈正相关( r=0.303, P<0.001),血清C4水平与eGFR呈负相关( r=-0.238, P=0.0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3(每增加0.01 g/L, OR=0.976,95% CI 0.957~0.996, P=0.018)、血清C4(每增加0.01 g/L, OR=1.091,95% CI 1.020~1.166, P=0.011)、血红蛋白( OR=0.969,95% CI 0.950~0.988, P=0.002)及血尿酸( OR=1.005,95% CI 1.001~1.009, P=0.012)是IgAN患者肾病理损伤程度(重度/轻度)的独立相关因素。 结论:血清C3和C4是IgAN患者肾病理损伤程度的独立相关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云南省埃可病毒30型VP1基因进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解析云南省埃可病毒30型(ECHO30)分离株的基因特征和遗传进化规律。方法:对云南省手足口病病原监测核酸阳性样本进行病毒分离,并进行VP1基因测序,利用MEGA 5.0软件对云南省8株ECHO30分离株和GenBank下载的ECHO30参考株VP1区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测算分离毒株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结果:云南省ECHO30分布在文山州、曲靖市、楚雄市和昆明市,文山州分布比较普遍。云南省ECHO30分离株均属于H基因型的H2亚型,和云南省本土参考株LC120939遗传距离较近,VP1基因在在5位点,氨基酸变化比较活跃,氨基酸多样,54、156、258等位点也发生了突变。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4.0%~100.0%、98.4%~100.0%。结论:云南省ECHO30分离株具有一定的地理特征,均属于H基因型H2亚型,各亚型间毒株序列核苷酸差异性较小,亲缘性较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08 - 2018年云南省人间布鲁菌病流行特征及灰色GM(1,1)模型预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云南省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流行特征,建立灰色GM(1,1)模型,预测云南省布病病情。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云南省统计局2008 - 2018年云南省布病疫情数据和人口资料,分析布病流行病学特征(包括时间、地区、人群分布),并以灰色GM(1,1)模型进行建模,预测2019、2020年云南省布病发病率。结果:2008 - 2018年云南省共报告布病病例1 216例,年均发病率为0.237 4/10万,呈逐年递增趋势(χ 2趋势 = 843.34, P < 0.01)。病例报告主要集中在3 - 9月份,占总病例数的69.41%(844/1 216)。病例报告数居前5位的州市分别为红河州(289例)、曲靖市(264例)、昆明市(258例)、大理州(160例)、玉溪市(134例),占总病例数的90.87%(1 105/1 216)。职业以农民为主,占79.03%(961/1 216)。建立灰色GM(1,1)模型预测2019、2020年云南省布病发病率分别为0.487 6/10万和0.481 7/10万。 结论:云南省布病发病较以往上升,应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进行针对性防控,并对预测结果进行前瞻性评价,逐步完善云南省布病预测模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云南省2004至2019年急性职业中毒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云南省急性职业中毒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全省的急性职业中毒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19年12月,收集云南省2004至2019年报告的急性职业中毒事件信息,对事件流行病学分布、事件分级、行业特点、毒物种类和中毒原因等要素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云南省2004至2019年累计报告47起急性职业中毒事件,中毒病例562例,死亡51例(病死率为9.07%)。报告事件数最多的地区为昆明市和曲靖市,分别为12起(25.53%)和10起(21.28%);以较大级别的事件居多(31起,65.96%),行业主要分布在化工(19起,40.43%)和冶金业(15起,31.91%)。引起中毒最多的毒物是一氧化碳(10起,21.28%)和砷化氢(9起,19.15%),导致中毒的主要原因包括未使用个人防护设备或设备效果不好(25起,53.19%)、未制定或违反安全操作规程(15起,31.91%)。结论:云南省急性职业中毒事件时有发生,病死率较高,应对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加强监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