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科输血治疗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为了规范产科出血患者的输血治疗和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和中国输血协会临床输血管理学专业委员会专家经共同讨论,制定了本专家共识。本专家共识包括产科患者备血、血液制品选择、输注指征和剂量、特殊情况的输血,以及输血反应的识别和防治等内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深圳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专病队列设计及建设概况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涉及母婴安全和重大慢性病防控两大公共卫生问题。HDP严重威胁母胎安全,是全球孕产妇和围产儿发病率及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增加母子心血管疾病(CVD)远期风险的重要危险因素。为探索降低HDP发病风险和CVD源头防控的有效策略,本研究团队建立了基于CVD“零级预防”的深圳市HDP专病队列。目前,深圳市HDP专病队列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HDP专病队列已招募2 239例HDP患者,已建立与之相关的数据管理平台和生物样本库,并启动了对HDP专病队列受试者产后心血管代谢疾病发病风险的随访和评估。为后续深入探讨HDP病理生理机制,尤其是子痫前期发病机制和精准分型,对子痫前期进行早期预测与预防,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探索HDP与母子心血管代谢疾病发病风险的相关性及防控策略,促进母子心血管健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死亡6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死亡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北京市妇幼保健监测数据中6例妊娠合并SLE死亡病例,收集孕产妇基本信息、现病史、既往史、产前检查情况、诊疗经过、评审意见及死亡诊断等内容进行分析。采用描述性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十年间北京市妊娠合并SLE死亡6例,死亡率为0.28/10万(6/214.3万)。这6例中,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神经精神和呼吸系统症状;均存在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降低及低补体血症。3例孕期血压增高,5例有尿蛋白,3例孕期合并感染。无SLE病史的3例中,主要脏器损害为血液系统、肺和肾脏;有SLE病史的3例中,神经精神、血液系统和肾脏是主要受累脏器。结论:本组妊娠合并SLE死亡病例的发病症状主要包括发热、神经精神和呼吸系统症状,高血压和感染为常见的并发症,PLT减少、尿蛋白以及补体降低也是重要的实验室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爱在人间:暖箱与新生儿医学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标准,衡量一个国家的人民健康水平主要有三大指标:人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为母婴的安全与健康保驾护航,是一代代围产医护工作者终生奋斗的目标。然而在两个世纪以前,西方医学界对于新生儿健康的观念和认知还几乎是一片空白,尤其在早产儿救护方面始终秉持着冷漠的态度,就连“早产儿”这个术语也是直到1870年才出现的 [1]。与今天的概念不同,当时的“早产儿”指“体弱者”,是早产和足月出生但体征虚弱的新生儿的统称 [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双胎妊娠的临床特点及妊娠结局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单绒毛膜单羊膜囊(MCMA)双胎妊娠的临床特点及妊娠结局。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终止妊娠的60例MCMA双胎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对其一般情况、产前检查情况及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MCMA双胎妊娠孕妇的年龄为(31.0±4.1)岁,其中,初产妇44例(73%,44/60)、经产妇16例(27%,16/60)。经产前诊断并在产后证实为MCMA双胎妊娠58例,中位超声确诊时间为12周(范围:8~30周)。60例MCMA双胎妊娠中,产前超声检查提示6例合并联体双胎、5例合并双胎动脉反向灌注序列征(TRAPS)、另有10例存在其他胎儿结构畸形。60例MCMA双胎妊娠孕妇中,19例孕28周内自然流产或由于胎儿畸形、胎死宫内等原因引产,41例进入围产期,共70例新生儿存活。围产儿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为胎儿发育异常。结论:MCMA双胎妊娠有较高的胎儿异常发生率和围产儿死亡率,早期诊断、加强孕期管理及监测、制订个体化诊疗方案是改善妊娠结局的关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重度子痫前期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妊娠结局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察并初步探讨重度子痫前期(S-PE)患者合并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的影响因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于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产科确诊为S-PE的89例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是否合并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将其分为网脱组、非网脱组,分别为43、46例。患者均行直接检眼镜检查,疑似及明确视网膜脱离者行光相干断层扫描或眼B型超声检查。收集患者年龄、病程、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实验室血清白蛋白水平、24 h尿蛋白定量、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清尿酸检查结果。两组患者平均年龄( t=-1.01 )、体重指数( t=-1.799)、病程( t=-1.657 )以及初产妇和经产妇构成比( χ2=1.41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回顾分析患者结束妊娠时间、全身并发症、胎儿结局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组间定量资料比较行独立样本 t检验;定性资料比较行 χ2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S-PE发生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的影响因素。 结果:网脱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非网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087、2.810, P=0.040、0.006 )。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 t=-10.404)、24 h尿蛋白定量( t=6.401 )、血清尿酸( t=3.910)、PLT ( t=-6.124)、PDW ( t=2.99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网脱组、非网脱组合并全身严重并发症分别为30 (69.77%,30/43)、14 (30.43%,14/46)例;结束妊娠平均时间分别为(34.66±3.29)、(38.25±1.62)周;新生儿出生时平均Apgar评分分别为(7.28±3.40)、(9.46±1.59)分。两组患者全身严重并发症发生率( χ2=13.755)、结束妊娠时间( t=-6.448 )、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 t=-3.82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0、0.000、0.000)。网脱组、非网脱组胎儿窘迫、死亡分别为8 (18.60%,8/43)、7 (16.28%,7/43)例和7 (15.22%,7/46)、1 (2.17%,1/46)例。两组胎儿窘迫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182, P=0.670);胎儿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2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白蛋白、血清尿酸与S-PE患者发生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相关( P<0.05 )。 结论:血清白蛋白及血清尿酸是S-PE患者发生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的影响因素;合并渗出性视网膜脱离者容易出现不良妊娠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流行前后美国孕产妇全因死亡率的变化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据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NCHS)报告,美国孕产妇死亡率(即孕期或产后42 d内死亡)在2019年至2020年间增加了18.4%。其中,西班牙裔死亡率的相对增长率为44.4%,非西班牙裔黑种人为25.7%,非西班牙裔白种人为6.1%。2020年美国总死亡率增加了16.8%,主要原因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2022年6月, JAMA Network Open 发表了一篇文章 [ 1] ,研究报道了COVID-19疫情对2020年孕产妇死亡率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妊娠期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胎儿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胰腺炎(APIP)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胎儿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6月间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APIP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MAP组(41例)、MSAP组(33例)、SAP组(16例),根据有无胎儿死亡分为胎儿死亡组(13例)和胎儿存活组(77例),比较各组患者临床特征及各项生物化学指标。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胎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90例APIP的主要病因是高三酰甘油血症(42/90,46.7%)。血LDH、CRP、血糖、D-二聚体、白蛋白、载脂蛋白A1(ApoA1)水平及新生儿1、5 min Apgar评分在不同严重程度APIP患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90例孕产妇无死亡,胎儿死亡13例(14.4%)。随着API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胎儿死亡率增加。APIP合并高血压( OR=14.742,95% CI 1.157~187.890, P=0.038)、酮症酸中毒( OR=19.587,95% CI 1.789~214.469, P=0.015)及CRP水平( OR=1.013,95% CI 1.001~1.025, P=0.031)是胎儿死亡的危险因素,ApoA1水平( OR=0.118,95% CI 0.021~0.664, P=0.015)是胎儿死亡的保护因素。ApoA1预测胎儿死亡的灵敏度为84.6%,特异度为79.2%,CRP预测胎儿死亡的灵敏度为76.9%,特异度为84.4%,两指标联合预测胎儿死亡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67.5%。 结论:APIP的病情严重程度与胎儿死亡密切相关,高血压、酮症酸中毒、CRP水平是胎儿死亡的危险因素,需特别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1992—2017年中国孕产妇死亡趋势及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1992—2017年中国孕产妇死亡趋势,并采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评估孕产妇死亡的年龄效应、队列效应和时期效应。方法:利用全球疾病负担研究项目中收集1992—2017年中国的孕产妇死亡数据。采用孕产妇死亡率描述死亡趋势,应用年龄-时期-队列(APC)模型和可估计函数算法评估年龄因素、时期因素和出生队列因素对我国孕产妇死亡风险的影响。结果:1992—2017年,中国孕产妇死亡率呈现先轻微波动然后持续下降最后略微回升的趋势,该时期内其全局偏移为-10.00%/年(95% CI:-10.92%/年,-9.08%/年),10~54岁所有年龄组的局部偏移值均<0( P<0.05)。APC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孕产妇死亡风险在其生命阶段均大体呈现出先快速降低再缓慢爬升最后再快速升高的趋势;孕产妇死亡风险的时期相 RR与队列 RR值均呈现单调递减趋势。 结论:1992—2017年间我国孕产妇死亡率大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孕产妇死亡风险存在显著的年龄、时期和队列效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凝血-免疫-炎症功能障碍在羊水栓塞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羊水栓塞(AFE)是一种发病率低但死亡率极高的产科危重症,其临床表现多样,病理生理机制复杂,导致其诊治十分棘手。目前,有研究表明,凝血-免疫-炎症功能障碍在AFE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以消耗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原发性纤溶亢进最为关键。此外,AFE与产科其他疾病如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和胎盘早剥,在凝血-纤溶方面具有类似的病理生理机制。本文从凝血功能障碍角度出发,对AFE病理生理、诊断和治疗进行综述,以期通过早期识别AFE,结合多学科合作和推进免疫-凝血相关药物在AFE中的应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从而获得良好的临床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