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多指标定量联合化学计量学及灰色关联度分析评价泻青丸综合质量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建立泻青丸多指标成分定量方法,同时借助化学计量学及灰色关联度分析(GRA)评价其综合质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Venusil MP C18 为色谱柱,乙腈-0.2%冰醋酸为流动相,同时测定泻青丸中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獐牙菜苷、山栀子苷、羟异栀子苷、京尼平龙胆双糖苷、栀子苷、升麻素苷、升麻素、亥茅酚苷、洋川芎内酯H、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A和藁本内酯含量.结合化学计量学挖掘影响泻青丸产品质量的差异标志物.以相对关联度为测度,对泻青丸综合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完成 14个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结果均符合中国药典要求.化学计量学分析显示栀子苷、龙胆苦苷、藁本内酯、京尼平龙胆双糖苷、洋川芎内酯A、升麻素苷和羟异栀子苷是影响泻青丸产品质量的主要因子.GRA结果显示相对关联度为0.385~0.584,可用于泻青丸质量优劣评价.结论 HPLC多组分定量与化学计量学及GRA方法结合可综合评价泻青丸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和电子眼的栀子姜炙工艺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对栀子姜炙过程中的外观性状、含量变化进行客观量化,以此优选出姜栀子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 建立Box-Behnken 设计-响应面法(Box-Behnken design-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BBD-RSM)考察炒制火力、炒制时间、姜汁用量3因素对姜炙过程的影响;采用CM-5型分光测色计(电子眼)从外在角度测定栀子姜炙后的颜色变化(同时辅以姜炙后的气味变化综合得分);选取栀子苷与西红花苷Ⅰ 2个指标性成分的含量作为内在指标,结合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变化进行组合加权评分,以评分作为响应值,在此基础上优选出姜栀子的最佳炮制工艺并用试验进行验证.结果 姜栀子的最佳炮制工艺为炒制功率400 W、炒制时间4.5 min、姜汁用量10%.最佳工艺的色度范围为L*:44.600~45.500,a*:21.800~22.700,b*:23.500~23.700,Eab*:55.300~56.600.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栀子饮片经姜炙后京尼平龙胆双糖苷、栀子苷的含量均有上升,西红花苷Ⅰ、Ⅱ的含量显著降低.结论 成功优化了姜栀子的炮制工艺参数,以仿生技术对栀子姜炙过程中的色泽变化进行研究,为基于外观性状研究中药饮片炮制工艺提供了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经典名方清宁散HPLC指纹图谱及其质量标志物(Q-Marker)预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 建立清宁散HPLC指纹图谱检测方法,并对其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s,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为清宁散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基于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方法,通过响应面优化法确定清宁散基准样品的最佳制备工艺;采用HPLC法建立清宁散指纹图谱,对共有峰进行归属和指认;基于可行性和可追溯性进行活性成分筛选,通过网络药理学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分析清宁散潜在的Q-Marker.结果 确定了清宁散中桑白皮、赤茯苓、甘草的最佳炮制工艺,清宁散HPLC指纹图谱共标定了 39个共有峰,通过对照品色谱及质谱,指认出18个共有成分,分别为1号峰异鼠李素、2号峰甘草苷、3号峰芥子碱硫氰酸盐、4号峰β-胡萝卜苷、10号峰松苓新酸、15号峰去氢土莫酸、16号峰甘草酸铵、19号峰槲皮素、20号峰绿原酸、21号峰甘草查耳酮A、22号峰桑黄酮G、24号峰京尼平苷酸、26号峰桑皮苷A、29号峰桑辛素、31号峰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34号峰毛蕊花糖苷、35号峰芹菜素、38号峰茯苓新酸A,相似度均大于0.93;经网络药理学分析,筛选出桑皮苷A、桑辛素、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茯苓新酸A、京尼平苷酸、毛蕊花糖苷、甘草苷、甘草酸铵8个活性成分,进行"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构建分析,富集的通路包括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3-hydroxy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信号通路等,根据连接度分析,初步预测8个活性成分可能通过调节相关信号通路达到清肺止咳的作用.结论 响应面优化结合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分析预测清宁散治疗疾病的Q-Marker,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捷,结果准确,稳定性好,可用于清宁散的质量控制评价,也为进一步研究清宁散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基于H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的鸡骨草胶囊质量控制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建立鸡骨草胶囊HPLC指纹图谱,同时进行多个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Waters Atlantis T3 C18(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 A版)"进行相似度评价,以 218、230 nm双波长测定 8 个成分的含量.结果:鸡骨草胶囊指纹图谱标定22 个共有峰,指认了 8 个成分,分别为 1 号葫芦巴碱、6 号京尼平苷酸、7 号京尼平-1-龙胆双糖苷、8 号绿原酸、10号京尼平苷、11 号维采宁-2、12 号芍药内酯苷、13 号芍药苷,10 批样品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分别为 0.988、0.990、0.992、0.991、0.994、0.995、0.994、0.986、0.995、0.991;葫芦巴碱、绿原酸、维采宁-2、京尼平苷酸、京尼平-1-龙胆双糖苷、京尼平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96.81%~101.30%,RSD为 1.85%~2.17%.结论:所建立的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同时测定方法稳定、可靠、准确性较好,可用于鸡骨草胶囊质量控制及评价,为质量标准的提升及产品的二次开发提供了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基于保肝降酶作用的舒肝宁注射液相对生物活性测定法的建立与生物均一性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目的 考察舒肝宁注射液(SGN)的保肝降酶退黄作用,并基于保肝降酶作用,以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抑制率为指标建立SGN相对生物活性测定法,评价其批内及批间的生物均一性.方法 采用120μg·mL-1脂多糖(LPS)刺激人正常肝细胞(L-O2)12h建立体外急性肝损伤模型,利用微板法考察SGN对谷草转氨酶(AST)、AL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评价其保肝降酶退黄作用,再通过考察SGN中12个主要成分(黄芩苷、黄芩素、绿原酸、新绿原酸、隐绿原酸、次黄嘌呤、L-亮氨酸、栀子苷、鸟苷、尿苷、腺苷、京尼平龙胆双糖苷)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筛选具有明显量效关系的成分与指标.通过可靠性检验筛选标准品和检测指标,并标定效价,按照"量反应平行线(3,3)法"计算SGN保肝降酶生物活性相对效价,并评价SGN批内和批间生物均一性.结果 与Control组比较,LPS组AST、ALT活性明显增强,TBIL、DBIL、MDA含量明显升高,GSH-Px活性明显减弱;与LPS组比较,SGN-M、SGN-H组AST、ALT活性明显减弱,TBIL、DBIL、MDA含量明显降低,GSH-Px活性明显增强;SGN-L组TBIL、DBIL、MDA含量明显降低.SGN的12个成分中同时具有保肝降酶退黄作用的为黄芩苷和绿原酸,并筛选出呈剂量依赖性的指标和成分.通过可靠性检验结果选择以SGN批次(20210112)为标准品,ALT活性抑制率为检测指标,建立基于保肝降酶作用的SGN生物活性测定法.利用"量反应平行线(3,3)法"计算SGN保肝降酶生物活性相对效价,同一批次10个不同SGN(批次:20210324)保肝降酶生物效价在95.6%~111.9%;不同批次的9个不同SGN保肝降酶生物效价在95.6%~103.8%.结论SGN能减轻LPS诱导的L-O2细胞急性肝损伤,改善肝功能,降低胆红素及氧化应激水平,从而发挥保肝降酶退黄作用.SGN的12个主要成分中黄芩苷和绿原酸可以同时抑制AST、ALT活性,降低TBIL、DBIL、MDA含量,增强GSH-Px活性,是其保肝降酶退黄的主要有效成分.建立的SGN生物活性测定方法精密度高、结果可靠,可用于SGN生物学质量控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
基于多元统计方法和成分差异分析栀子及其炮制品质量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目的 建立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的UPLC指纹图谱,比较栀子及其炮制品之间的差异.方法 收集2个产地10批栀子,使用不同方法炮制,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 μm),栀子及其炮制品用甲醇超声提取制备溶液,以乙腈-0.2%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进样量1μL,柱温30 ℃,体积流量0.2mL/min,检测波长为239 nm与440 nm,建立其UPLC指纹图谱.运用总量统计矩相似度、灰色关联度、TOPSIS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对栀子的UPLC特征指纹图谱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栀子及其炮制品的UPLC特征指纹图谱的共有标志峰20个,其中4个鉴定为栀子苷、京尼平龙胆双糖苷、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2产地的栀子经炮制成焦栀子后,栀子苷、西红花苷Ⅰ与西红花苷Ⅱ含量有所减少.湖南湘乡地区栀子经炮制后其京尼平龙单双糖苷含量有一定增加.结论 所建立的栀子不同炮制品特征指纹图谱共有20个标志峰,不同炮制品之间标志峰峰面积和含量存在差异,为栀子的不同炮制品的质量控制与评价提供了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乌兰-13味汤煎煮工艺优化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优化乌兰-13味汤煎煮工艺.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浸泡时间、加水量、煎煮时间为影响因素,没食子酸、京尼平龙胆双糖苷、栀子苷、荭草苷、鞣花酸、西红花苷Ⅰ含量及出膏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响应面法优化煎煮工艺.结果 最佳条件为浸泡时间30 min,加水量51倍,煎煮时间45 min,综合评分为98.33分.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煎煮乌兰-13味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达乌里芯芭化学成分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 研究达乌里芯芭Cymbaria dahurica L.的化学成分.方法 达乌里芯芭70%乙醇提取物采用大孔树脂、Sephadex LH-20、硅胶、聚酰胺、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3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梓醇(1)、京尼平-1-O-β-D-龙胆双糖苷(2)、栀子苷(3)、龙胆苦苷(4)、桃叶珊瑚苷(5)、cis-eurostoside(6)、eurostoside(7)、玉叶金花苷酸(8)、8-表马钱子苷酸(9)、小麦黄素(10)、木犀草素(11)、金圣草素(12)、芹菜素(13)、5,7-二羟基-3',4',5'-三甲氧基黄酮(14)、槲皮素(15)、反式咖啡酸(16)、咖啡酸乙酯(17)、trans-p-hydroxycinamic acid(18)、cis-p-hydroxycinnamic acid(19)、原儿茶酸(20)、对羟基苯甲酸(21)、香草酸(22)、丁香酸(23)、没食子酸(24)、3,4,5-三甲氧基苯甲酸(25)、acteoside(26)、isocrenatoside(27)、酪氨酸(28)、N,N,N-三甲基甘氨酸内盐(29)、β-谷甾醇(30)、胡萝卜苷(31)、stigmastanol-3β-p-glyceroxydihydrocoumaroate(32)、β-谷甾醇棕榈酸酯(33).结论 化合物 6、19、27~29、32为首次从芯芭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通过2D NMR及X射线单晶衍射首次确切归属了化合物9的8、9位碳氢信号的顺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HPLC法同时测定龙胆泻肝丸中8个活性成分的含量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龙胆泻肝丸中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京尼平苷、京尼平龙胆双糖苷、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SunFireTM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A)-0.1%磷酸水(B),梯度洗脱(0~6 min,10%A→15%A;6~7 min,15%A;7~10min,15%A→ 16%A;10~15 min,16%A;15~20 min,16%A→ 30%A;20~35 min,30%A→ 33%A;35~38min,33%A→38%A;38~60 min,38%A→48%A),流速为1.0 mL· min-1,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30℃.结果: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京尼平苷、京尼平龙胆双糖苷、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质量浓度分别在2.5~100 μg· mL-1(r=0.999 6)、2.5~100 μg· mL-1(r=0.999 6)、5~200 μg· mL-1(r=0.999 6)、2.5~100μg· mL-1(r=0.999 7)、5~200 μg· mL-1(r=0.999 5)、2.5~100 μg·mL-1(r=0.999 6)、1.25~50 μg·mL-1(r=0.999 8)和1.25~50 μg· mL-1(r=0.999 8)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99.4%、99.2%、99.3%、98.7%、99.6%、98.7%、98.2%和98.0%.6批样品中上述8个成分的含量范围分别为龙胆苦苷1.700~1.717 mg·g-1,獐牙菜苦苷0.524~0.544 mg·g-1,京尼平苷3.674~3.883 mg· g-1,京尼平龙胆双糖苷1.695~1.701 mg· g-1,黄芩苷7.235~7.440 mg·g-1,汉黄芩苷1.233~1.275 mg· g-i,黄芩素0.514~0.523 mg· g-1,汉黄芩素0.294~0.298 mg· g-1.结论:该方法可用于龙胆泻肝丸的质量控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HPLC-DAD法同时测定鼻窦炎口服液中6个成分的含量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鼻窦炎口服液中6种成分(川芎嗪、京尼平龙胆双糖苷、栀子苷、黄芩苷、阿魏酸、柴胡皂苷A)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DIKMA Platisil ODS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柱温30℃,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溶液,采用梯度洗脱,变换波长检测,检测波长分别为280 nm(川芎嗪、黄芩苷)、240 nm(京尼平龙胆双糖苷、栀子苷)、320 nm(阿魏酸)、210 nm(柴胡皂苷A),流速为1 mL· min-1.结果:鼻窦炎口服液中的川芎嗪、京尼平龙胆双糖苷、栀子苷、黄芩苷、阿魏酸、柴胡皂苷A6种成分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082~0.164 μg,0.027~0.54μg,0.02525 ~0.505 μg,0.046 ~0.92 μg,0.059 ~ 1.18 μg,0.00805 ~0.161 μg,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43%~101.24%,95.24% ~ 99.66%,97.31% ~ 101.58%,95.283% ~ 99.19%,95.78%~99.85%,96.23% ~ 100.79%,RSD分别为1.48%、1.53%、1.31%、1.30%、1.53%、1.46%.结论:该法检测简便、稳定、可靠,是鼻窦炎口服液质量控制的一个快捷有效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