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高效液相色谱全波长扫描法同时测定倍生颗粒中5种成分含量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全波长扫描法同时测定倍生颗粒中人参皂苷Rb1、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以下简称二苯乙烯苷)、阿魏酸、大黄酸5种活性成分含量。方法:采用Waters-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2.1 mm×100 mm,1.8 μm),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全波长扫描(190~400 nm);柱温30 ℃;进样量3 μl。结果:人参皂苷Rb1、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二苯乙烯苷、阿魏酸、大黄酸5种活性成分分别在203、260、320、316、254 nm波长段分离良好,线性范围分别为0.013~0.210 μg( r=0.999 4)、0.027~0.432 μg( r=0.999 9)、0.038~0.600 μg( r=0.999 9)、0.005~0.084 μg( r=0.999 9)、0.003~0.048 μg( r=0.999 2);精密度试验、重复性试验、稳定性试验的 RSD分别为0.17%~1.73%、0.40%~1.49%、0.21%~1.98%( n=6);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2.71%、92.44%、96.83%、105.71%、102.61%( n=6)。 结论:该检测方法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可为倍生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人参皂苷Rb1激活蛋白酪氨酸激酶2/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通路减轻川崎病小鼠心肌损伤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b1对川崎病小鼠心肌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其信号通路。方法:将5~6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阿司匹林组、人参皂苷Rb1低剂量组(50 mg/kg)和高剂量组(100 mg/kg),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均间断性腹腔注射10%牛血清白蛋白生理盐水溶液,以诱发川崎病心肌损伤病理模型,共计6 d,每天2次;阿司匹林组、Rb1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在造模后给予相应药物灌胃20 d。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6等炎症因子及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变化;酶偶联法检测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和谷草转氨酶酶活力;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酪氨酸激酶/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janus kinase/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JAKs/STATs)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Rb1高剂量显著改善了模型组的心肌纤维断裂和撕裂,以及细胞炎性浸润和坏死等症状。ELISA结果显示,和模型组相比,Rb1高剂量可以显著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及-1β的高表达,均恢复到对照组水平,且低、高剂量组之间有剂量依赖性( P<0.05)。Rb1高剂量组的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MB、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和谷草转氨酶五种酶均恢复到对照组水平,而且低、高剂量组之间有剂量依赖性( P<0.05)。同时,和模型组相比,Rb1高剂量组显著下调了肌钙蛋白I的表达水平( 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和模型组相比,Rb1高剂量显著上调了p-JAK2/JAK2、p-STAT3/STAT3和B淋巴细胞瘤蛋白-2/β-肌动蛋白(B-cell lymphoma-2/β-actin,Bcl-2/β-actin)的相对表达水平,同时显著下调了裂解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β-肌动蛋白(Cleaved caspase-3/β-actin)的表达水平,而且低、高两个剂量组之间有剂量依赖性( P<0.05)。 结论:人参皂苷Rb1可有效减轻川崎病小鼠的心肌损伤,Rb1高剂量组均恢复到对照组水平,且疗效与Rb1使用剂量有关。作用机制可能是人参皂苷Rb1激活JAK2/STAT3/Bcl-2信号通路,下调促凋亡相蛋白Cleaved caspase-3表达,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和炎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人参皂苷Rb-1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b-1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大脑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SD雄性大鼠56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Rb-1低剂量组(Rb-1 25 mg·kg -1·d -1)、Rb-1高剂量组(Rb-1 50 mg·kg -1·d -1),每组14只。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凋亡;通过免疫组化及Western印迹检测凋亡相关基因p53、Bax、Cyto C、caspace-3、caspace-9,及抗氧化应激相关基因Nrf2 、keap-1、血红素加氧酶1(HO-1)、NADPH醌氧化还原酶(NQO1)的蛋白表达水平;应用试剂盒检测抗氧化酶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应用方差分析及Tukey-Kramer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低于对照组大鼠( P<0.01);Rb-1高剂量组学习记忆能力均明显高于模型组[(80±8) s比(100±11) s, t=5.390, P<0.01]。凋亡相关基因p53、Bax、Cyto C、caspace-3、caspace-9在模型组大鼠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Rb-1低剂量组及Rb-1高剂量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 P<0.01)。模型组大鼠Nrf2、HO-1、NQO1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Rb-1低剂量组及Rb-1高剂量组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 P<0.01)。模型组抗氧化酶CAT、GSH-Px、SOD的表达活性低于对照组( P<0.01),Rb-1低剂量组及Rb-1高剂量组活性高于模型组( P<0.05)。 结论:Rb-1低剂量组及Rb-1高剂量组对AD模型大鼠记忆力及认知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可以降低海马神经元的损伤和凋亡,并通过下调p53、Bax、Cyto C、caspace-3、caspace-9蛋白的表达水平,上调Nrf2、HO-1、NQO1的表达以及增加抗氧化酶CAT、GSH-Px、SOD的活性发挥作用。Rb-1对大鼠大脑的保护作用可能呈剂量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人参皂苷Rb2通过抑制自噬促进肥胖小鼠白色脂肪棕色化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b2(Rb2)通过调节自噬信号通路,促进肥胖小鼠白色脂肪棕色化的作用。方法:利用高脂喂食建立肥胖小鼠模型,观察Rb2对实验小鼠体重和脂肪质量的影响,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印迹)检测脂肪组织自噬信号通路的表达变化。利用自噬信号通路激动剂雷帕霉素处理3T3-L1脂肪细胞和脂肪来源的基质血管组分,观察激活自噬对棕色化基因表达影响及Rb2干预后是否逆转雷帕霉素的作用。结果:Rb2减轻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体重和脂肪质量,抑制自噬相关基因(Atg)5、Atg7、Beclin-1基因和Beclin-1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LC3-Ⅰ的表达,上调p62蛋白的表达,提示Rb2可能通过抑制自噬缓解肥胖。进一步体外实验发现,雷帕霉素处理3T3-L1脂肪细胞,激活自噬并抑制棕色化基因表达,Rb2部分拮抗雷帕霉素对白色脂肪自噬的激活和棕色化的抑制作用。结论:Rb2可以减轻高脂诱导的肥胖小鼠体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脂肪组织自噬信号通路、上调棕色化相关基因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人参皂苷Rg1和Rb1改善慢性不可预测应激致大鼠抑郁、焦虑样行为的作用比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研究人参皂苷Rg1和Rb1改善慢性不可预测应激诱导大鼠的抑郁样和焦虑样行为的作用及比较.方法 SPF级SD雄性大鼠70只,适应5 d后进行糖水偏爱实验检测,根据糖水偏爱指数将动物分为7组,即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人参皂苷Rg1 24 mg/kg剂量组、人参皂苷Rg1 48 mg/kg剂量组、人参皂苷Rb1 33 mg/kg剂量组、人参皂苷Rb1 67 mg/kg剂量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大鼠每天随机接受1~2种不同的刺激,造模时间共35 d.于第36天进行糖水偏爱、旷场实验、新奇环境摄食抑制实验、大鼠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强迫游泳等行为学实验,考察其抗抑郁、抗焦虑作用.采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和海马IL-1β、IL-6、TNF-α炎症因子水平,血清皮质酮(CORT)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人参皂苷Rg1、Rb1组大鼠糖水偏爱指数提升,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减少,人参皂苷Rg1 48 mg/kg剂量组新奇抑制摄食潜伏期显著减少,人参皂苷Rg1(24和48 mg/kg)剂量组开臂时间的比例显著上升,人参皂苷Rg1、Rb1两个剂量组血清中皮质酮的含量显著减少,人参皂苷Rg1 24 mg/kg剂量组血清中IL-1β和IL-6的水平显著降低,人参皂苷Rb1 33 mg/kg剂量组血清中TNF-α和IL-6的水平显著降低,人参皂苷Rg1(48 mg/kg)、Rb1(67 mg/kg)剂量组海马中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显著降低.结论 两种人参皂苷均可能通过调节HPA轴、抑制神经炎症,从而改善慢性不可预测应激致大鼠抑郁、焦虑样行为,此外人参皂苷Rg1的抗焦虑作用优于Rb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血塞通片体外溶出行为研究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 建立血塞通片溶出度检验方法,测定血塞通片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和人参皂苷Rd的整合溶出度.方法 以小杯法进行溶出度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5种指标成分的溶出量,采用质量分数权重系数法进行溶出度整合.绘制溶出曲线,采用f2相似因子法比较各成分溶出曲线与整合溶出曲线的相似性,对整合溶出数据进行模型拟合,计算溶出参数T50、Td和T85.结果 以水为溶出介质,转速50 r/min,60 min取样.5种指标成分溶出曲线与整合溶出度溶出曲线的f2相似因子分别为64.5,61.6,79.8,60.0和68.2.溶出数据拟合模型以Weibull模型最优,溶出参数T50、Td和T85分别为12.29 min、18.09 min和56.09 min.结论 建立的溶出度检查方法准确、可行,采用质量分数权重系数法整合溶出度能较好地表征血塞通片的体外溶出行为,可为血塞通片的质量一致性评价研究及质量控制提供技术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补肾活血方防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活性成分的快速筛选及含量测定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筛选补肾活血方防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质量评价指标,同时建立活性成分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UHPLC-QqQ-MS/MS)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利用网络药理学筛选补肾活血方防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关键化合物和靶点.基于分子对接技术验证化合物和靶点的相关性,确定补肾活血方的活性成分作为质量评价指标.建立补肾活血方活性成分的UHPLC-QqQ-MS/MS含量测定方法.采用ZORBAX SB-C18(2.1 mm×50 mm,1.8 μm)色谱柱,甲醇(A)-0.1%甲酸水溶液(B)作为流动相,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进样量:1 μL.结果 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筛选出了 5 个核心靶点及 12 个活性成分(毛蕊花糖苷,松果菊苷,异类叶升麻苷,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I,人参皂苷Re、Rd和Rb1,葛根素,大豆苷,鹰嘴豆牙素A),其亲和力良好(结合能≤-5.0 kcal·mol-1).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各成分在线性范围内相关性良好(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在 97.57%~101.48%.8 批样品中 12个成分含量分别为 0.027 9%~0.050 6%、0.006 4%~0.022 0%、0.017 1%~0.041 5%、0.009 2%~0.015 4%、0.012 6%~0.020 5%、0.004 4%~0.007 6%、0.334%~0.643%、0.238%~0.530%、0.353%~0.693%、3.411%~6.048%、1.023%~1.352%和 0.000 8%~0.001 8%.结论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UHPLC-QqQ-MS/MS技术,建立了快速筛选并测定补肾活血方中 12 个活性成分的方法,为全面评价其质量及有效性提供了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日本落叶松根际土壤水浸提液对林下山参的化感作用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日本落叶松根际土壤水浸提液对林下山参的化感作用,为提高林下山参道地药材的品质以及规范化栽培与选址提供参考.方法 研究了3种不同浓度(0.25、0.05、0.01 g·mL-1)的日本落叶松根际土壤水浸提液对林下山参种子萌发(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3年生林下山参显微性状(主根木质部、韧皮部、周皮及皮层)、人参皂苷含量[人参皂苷-Rg1、-Re、-Rf、-Rb1、-Rg2、-Rc、-Rb2、-Rb3、-Rd以及原人参三醇型人参皂苷(PPT)、原人参二醇型人参皂苷(PPD)和9种人参皂苷总量]的影响,结合液质联用技术对化感物质进行分析,并查阅相关文献对化感物质进行筛选.结果 日本落叶松根际土壤水浸提液对林下山参的发芽指标有显著化感抑制作用,且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化感作用会导致林下山参主根发生腐烂病变、皮层木栓化程度增强;化感作用对人参皂苷含量的积累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通过结果分析结合文献查阅,认为根皮素等5种物质可能是日本落叶松对林下山参作用的化感物质.结论 结合上述研究结果,考虑到林下山参苗成活率、药材性状、劳动力成本、农药残留等因素,不建议在日本落叶松纯林下生产高品质林下山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人参生长过程对外源磷肥的需求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究农田参对外源磷肥的需求规律,为配方施肥和专用肥研发奠定基础.方法 以二年生和三年生人参苗为试验材料,采用过磷酸钙及无磷霍格兰德营养液(Hoagland溶液)为供试肥料,设置P2O5浓度分别为0 mmol·L-1、0.5 mmol·L-1、1.5 mmol·L-1、3 mmol·L-1、6 mmol·L-1、8 mmol·L-1,监测不同浓度磷肥对人参农艺指标、光合特性以及对人参皂苷Rg1、Rb1、Re积累的影响.结果 外施1.5-3.0 mmol·L-1磷肥对二年生及三年生人参的株高、茎粗、根重、叶面积、叶绿素相对含量及叶片净光合速率、总皂苷含量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二年生人参根重较无磷组提高16%,皂苷含量增加24%;三年生人参根重较无磷组可提高89%,皂苷含量可增加132%.P2O5适宜施用量分别为每株26.6 mg、53.3 mg.结论 外施适宜浓度磷肥,可提升人参外部形态特征、改善光合生理特性并增加活性成分含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三七总皂苷治疗脓毒症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三七总皂苷治疗脓毒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检索TCMSP、Swiss Target Prediciton和PharmMapper数据库得到三七总皂苷的作用靶点;在Genecard、Drugbank、Disgenet和OMIM数据库检索脓毒症的疾病相关靶点;将筛选出的三七总皂苷作用靶点与脓毒症疾病相关靶点取交集,作为三七总皂苷治疗脓毒症的潜在作用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潜在作用靶点的蛋白互作(PPI)网络,并筛选关键靶点;对潜在作用靶点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药物-疾病-靶点-通路网络;利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三七总皂苷 5 种单体皂苷成分与三七总皂苷治疗脓毒症的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获得三七总皂苷治疗脓毒症的潜在作用靶点 206 个;筛选得到 AKT1、TP53、SRC、STAT3、JUN、TNF、IL6、MAPK1、PIK3R1 和IL1B等关键靶点.潜在作用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 2 548 项生物过程(BP)条目,174 项分子功能(MF)条目,47 项细胞组分(CC)条目;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得到 171 条信号通路.三七总皂苷主要活性成分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d与关键靶点AKT1、TP53、STAT3、SRC、JUN具有较强的结合活性.结论 三七总皂苷可能通过AKT1、TP53、SRC、STAT3、TNF等关键靶点,作用于PI3K-Akt、AGE-RAGE等主要信号通路,进而影响脓毒症的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和凝血反应等生理过程,发挥治疗脓毒症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