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脂低糖肠内营养支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通气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高脂低糖肠内营养支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患者通气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诸暨市人民医院治疗的COPD患者9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传统营养液支持治疗,观察组采用高脂低糖肠内营养支持。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呼吸功能、免疫功能指标及脱机时间、脱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 2)[(10.08±0.49)kPa]、血氧饱和度(SpO 2)[(96.46±2.15)%]均高于对照组的(9.53±0.46)kPa、(95.04±2.08)%( t=5.670、3.289,均 P<0.05),二氧化碳分压(PaCO 2)[(6.42±0.27)kPa]低于对照组的(7.33±0.25)kPa( t=17.134, P<0.05)。观察组治疗后肺活量(FVC)[(3.03±0.52)L]、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1.61±0.33)L]、呼吸峰值流速(PEF)[(0.54±0.08)]均高于对照组的(2.78±0.45)L、(1.42±0.31)L、(0.49±0.07)( t=2.519、2.907、3.259,均 P<0.05)。观察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G(IgG)[(12.45±1.32)g/L]、免疫球蛋白M(IgM)[(1.88±0.34)g/L]、免疫球蛋白A(IgA)[(2.68±0.47)g/L]均高于对照组的(11.66±1.28)g/L、(1.65±0.37)g/L、(2.38±0.45)g/L( t=2.977、3.171、3.194,均 P<0.05)。观察组患者脱机时间[(6.94±1.55)d]短于对照组的(8.73±1.41)d( t=5.919, P<0.05);观察组脱机成功率(91.67%)高于对照组(72.92%)(χ 2=5.790, P<0.05)。 结论:高脂低糖肠内营养支持能改善COPD机械通气患者通气指标及免疫功能指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提高患者脱机成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Cr/CysC、DE-RSBI、DTF-RSBI对AECOPD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膈肌移动度浅快呼吸指数(DE-RSBI)、膈肌增厚率浅快呼吸指数(DTF-RSBI)、血清肌酐/胱抑素C(Cr/CysC)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预测作用。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9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和呼吸监护病房收治的163例AECOPD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并行自主呼吸试验(SBT)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撤机成功与否分为成功组(121例)与失败组(42例),记录2组患者SBT开始前1 h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氧合指数(P/F)、Cr/CysC、潮气量(Vt)、肺静态顺应性(CSt)、平台压力(Pplat)、气道阻力(Raw)、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和机械通气时间,监测SBT 5 min后所有患者RR、MAP、HR、DE-RSBI、DTF-RSBI。比较2组各指标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撤机失败发生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以评价AECOPD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成功的预测指标。结果:成功组121例,男55例,女66例,年龄(69.89±5.62)岁;失败组42例,男18例,女24例,年龄(71.67±4.41)岁。2组患者性别、年龄、P/F、Vt、RR、MAP、HR、CSt、Pplat、Raw、PEEP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失败组较成功组APACHEⅡ分值高、机械通气时间长,Cr/Cys比值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7.95±3.37)分比(16.05±3.23)分、(95.00±14.33)h比(69.14±18.84)h、(46.83±11.42)比(60.07±10.83);2组患者SBT 5 min后RR、MAP、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失败组DE-RSBI、DTF-RSBI较对照组增加,分别为(2.23±0.52)次·min -1·mm -1比(1.81±0.50)次·min -1·mm -1、(79.30±12.83)次/min比(66.94±12.81)次/min(均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APACHEⅡ分值、机械通气时间、Cr/CysC、DE-RSBI和DTF-RSBI均是影响脱机成功的危险因素(均 P<0.05);ROC曲线分析发现Cr/CysC比值、DE-RSBI和DTF-RSBI对AECOPD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撤机具有预测效能(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4、0.719、0.750),3项指标联合(平行试验)预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00%和71.90%。 结论:Cr/CysC、DE-RSBI和DTF-RSBI均是影响AECOPD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能否脱机成功的因素;Cr/CysC、DE-RSBI、DTF-RSBI联合可能为评价AECOPD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人工气道患者咳嗽强度评估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周前
咳嗽是机体的防御性神经反射,对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因子有重要作用.人工气道患者咳嗽强度评估与气道廓清、误吸预防、机械通气脱机及气管导管拔除等结局密切相关,如何根据患者病情和临床特征进行个性化、科学的咳嗽强度评估是实施精准干预及疗效评价的基础.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常见咳嗽强度评估工具的评估方式、特点及其应用现状进行综述,评估工具主要包括咳嗽呼气峰值流速、白卡试验、简化咳嗽试验、半定量咳嗽强度评分、反射性咳嗽强度分级、膈肌移动度、气囊压力变化值、腹内压变化值及胃内压变化值等,以期为人工气道患者咳嗽强度评估工具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借鉴,为科学评估咳嗽强度、制订个性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胎儿心脏超声智能导航技术联合虚拟智能超声辅助技术在胎儿右心室双出口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评价胎儿心脏超声智能导航(FINE)联合虚拟智能超声辅助(VIS-Assistance?)技术在胎儿右心室双出口(DORV)产前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超声科行胎儿心脏超声检查且诊断为胎儿DORV的孕妇30例。以超声心动图四腔心切面为初始切面,采集3~5个心脏三维容积数据并选取其中图像质量最佳者,运用FINE技术进行脱机分析,并利用VIS-Assistance?功能对诊断平面图像进行优化处理,获取9个标准诊断切面,分别对4个诊断切面(三血管气管切面、四腔心切面、左心室流出道切面、右心室流出道切面)的要素化信息进行评分,分析各诊断切面及其诊断要素的显示率,分别对同一位观察者在不同时间及不同观察者对相同诊断切面的评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对30例胎儿的容积数据进行FINE及VIS-Assistance?处理,其中25例胎儿容积数据能够用于分析,获取成功率为83.3%。4个诊断切面的显示率分别为84.0%、88.0%、72.0%、84.0%。比较同一位观察者在不同时间的评分结果、相对缺乏经验的2位医师的评分结果之间进行比较以及2位医师分别与经验丰富的医师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DORV病例中,FINE与VIS-Assistance?相结合,生成4个特异的心脏诊断切面成功率较高,并且具有较好的操作一致性及重复性,可用于胎儿DORV的筛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高流量湿化氧疗模式用于伴呼吸节律异常的高龄患者困难撤机两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分析两例呼吸节律异常伴多脏器功能不全高龄老年患者的撤机过程,评价高流量湿化氧疗在特定人群撤机过程中的价值. 方法 报道高流量湿化氧疗用于两例呼吸节律异常伴多脏器功能不全高龄老年患者的撤机参数及临床过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 结果 两例患者均有高龄、多脏器功能不全、呼吸节律异常等多种困难撤机因素,使用多种撤机模式均未成功脱机,后采用高流量氧疗模式,逐渐增加脱机时间,恢复自主呼吸功能,最后成功脱机. 结论 高流量湿化氧疗对于保留人工气道、需要呼吸肌肉功能锻炼(长期上机)及呼吸节律异常老年患者的撤机过程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气道湿化方法对人工气道脱机患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ICU人工气道患者脱机后不同气道湿化方法对湿化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80例ICU脱机后保留人工气道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40例序号单数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T管吸氧气道湿化方法,40例序号双数者为观察组,采用呼吸湿化治疗仪进行气道湿化,比较2种气道湿化方法对痰液黏稠度、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等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痰液黏稠度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士对呼吸湿化治疗仪的满意度高于普通T管湿化方式(P<0.05).结论 采用呼吸湿化治疗仪对保留人工气道脱机患者进行气道湿化,效果优于普通T管吸氧气道湿化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人工气道患者脱机后湿化氧疗的最佳实践策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人工气道患者脱机后至拔管期间的最佳氧疗湿化策略,以提高氧疗效果,降低带管时间及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2016年3-12月行人工气道脱机氧疗的13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试验组69例和对照组64例,试验组脱机后采用"文丘里+加热湿化器+呼吸机管道改良组合装置"的氧疗温湿化策略,对照组脱机后采用常规气管导管内吸氧加持续微量泵泵入0.45%氯化钠溶液的人工气道湿化氧疗法,比较2组患者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脱机后带管时间、脱机失败、痰液黏稠度、痰痂形成、呛咳和肺部感染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脱机后带管时间分别为(80.50 ± 7.07)次/min、(17.38 ± 1.92)次/min、0.98 ± 0.01、(1.58 ± 1.06)d,对照组分别为(88.50 ± 3.07)次/min、(21.38 ± 1.51)次/min、0.96 ± 0.01、(3.00 ± 1.09)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8~4.782,均P<0.05或0.01);试验组发生脱机失败、痰痂形成、刺激性呛咳和肺部感染分别为2、3、4、4例,对照组分别为8、12、20、12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2~14.545,均P<0.05或0.01);试验组痰液的湿化效果中Ⅰ、Ⅱ、Ⅲ度痰液黏稠度分别为5、52、12例,对照组分别为13、11、40例,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85,P<0.01).结论 改良后的氧疗湿化策略既能够维持气道有效的温湿化,保证氧疗效果,还能提高脱机成功率,减少带管时间和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超声引导下经皮气管切开术在危重症患者人工气道建立中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气管切开术(PDT)在危重症患者人工气道建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90例重症监护室(ICU)危重症患者,均行PDT建立人工气道,利用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A组采取超声引导方式,B组采取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方式,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气管插管情况、术后恢复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P<0.05),出血量少于B组(P<0.05),且气囊漏气率低于B组(P<0.05);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低氧血症发生率、首次插管成功率、气管插管退至间隔门齿距离、术后脱机时间、拔管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相较于纤维支气管镜,人工气道建立中实施超声引导下PDT,具有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与气管插管气囊漏气率的优势,具有较高安全性、精准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呼吸湿化治疗仪对气管插管患者机体应激及脱机安全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呼吸湿化治疗仪对气管插管患者机体应激及脱机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纳入收治的危重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均为留置气管插管的机械通气脱机患者,不需要机械通气治疗时间≥72 h.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各25例,观察组应用AIRVO2呼吸湿化治疗仪提供合适氧浓度、流量及加温湿化气道,对照组应用气道内给氧及人工鼻的方式加温湿化气道.对比两组湿化72 h后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SpO2) 、动脉血氧分压(PaO2);湿化不同时点痰液黏稠度、血常规、外周血C 反应蛋白(CRP) 水平;拔管后管壁可见痰痂及导管堵塞须重插例数.结果 湿化72 h后,观察组呼吸频率及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 05) ,SpO2、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 05) ,痰液黏稠度分级明显好于对照组(P < 0. 05) .开始湿化后,所有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P 均呈明显下降趋势(P < 0. 05) ,观察组湿化48 h、72 h时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 05) .观察组拔管后8. 0% 管壁可见痰痂,对照组32. 0%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 .观察组无患者因导管堵塞需重插,对照组12. 0%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 .结论 AIRVO2呼吸湿化治疗仪能有效降低气管插管脱机患者应激反应,减少痰痂形成,提高脱机成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参苓白术散预防呼吸机依赖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30例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笔者对呼吸机依赖患者采用参苓白术散汤剂进行鼻饲治疗,以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收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监护(ICU)病房连续收治呼吸机依赖成年患者60例.这些患者使用人工气道呼吸机辅助通气大于2周,病情稳定并存在脱机困难.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中男24例,女6例;平均年龄69.43 ± 13.01岁;气管插管5例,气管切开25例;平均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20.00 ± 3.50分.对照组中男22例,女8例;平均年龄71.10 ± 9.30岁;气管插管6例,气管切开24例;平均APACHEⅡ评分19.OO±4.28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5),具有可比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