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级心理护理联合人性化照护对膀胱癌患者围术期心理应激及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分级心理护理联合人性化照护对膀胱癌患者围术期的心理激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8年10月济宁医学院附属湖西医院进行治疗的120例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入院时、术前及术后采用分级护理联合人性化照护。通过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比较两组患者应激反应。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出现情况。通过PSP-CAN评价患者社会功能,通过简明健康测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DS及SAS的分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患者的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分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出现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对膀胱癌围术期患者进行分级心理护理联合人性化照护,明显缓解患者心理应激反应,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增强患者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Watson人性照护理论的护理模式在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Watson人性照护理论的护理模式在终末期心力衰竭(ESH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城北院区进行治疗的ESHF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 n=135)和对照组( n=123)。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基于Watson人性照护理论的护理模式。采用心力衰竭自我护理指数(SCHFI)、心力衰竭相关知识测试问卷(HFKT)、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干预效果。 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HFKT、SCHFI评分高于对照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基于Watson人性照护理论的护理模式能够提高ESHF患者的知识掌握情况和自我护理能力,降低患者焦虑、抑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Watson人性照护理论的护理模式在髋关节置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以Watson人性照护理论为指导的人文护理模式在髋关节置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行髋关节置换术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基于Watson人性照护理论的人文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关怀行为评价(CBM)评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髋关节Harris量表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CBM、GSE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时观察组CBM、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前观察组髋关节Harris量表评分优良率为94.3%(33/35),高于对照组的71.4%(2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Watson人性照护理论的护理模式有利于提高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关怀感受及自我效能,促进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肝癌晚期患者生命末期姑息护理模式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本文以肝癌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提高其生命末期的生命质量为切入点,构建肝癌晚期患者生命末期姑息护理模式,并评价姑息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3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199例肝癌晚期患者,基于一般系统理论、人性照护理论、舒适护理理论、需求理论为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进行肝癌晚期患者生命末期姑息护理模式的构建。该模式的设计和构建遵循必要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和实用性原则。参与肝癌晚期患者生命末期姑息护理的团队主要是多部门共同护理,包括管床医生、管床护士、家属、护工和志愿者等。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姑息护理组。密切关注患者的腹胀症状,在进行姑息护理的同时,记录病情并统计患者腹胀情况。姑息护理的过程中,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肝性脑病发病率和发病后的病情改善情况。采用数字评分法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分,护士根据患者描述的疼痛程度,分别进行评估打分。每天及时测量患者体温,记录发热情况,并统计姑息护理模式下患者体温改善情况。结果:姑息护理组腹胀患者比例低于常规护理组,腹胀发生的患者在护理和治疗过程中,两组改善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姑息护理组肝性脑病发病率低于常规护理组,肝性脑病发病患者在护理和治疗过程中,改善比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姑息护理模式能够缓解肝癌晚期患者的腹胀症状,控制患者的身体疼痛问题,降低了肝性脑病等并发症的发病率,减少了发热患者比例,并显著改善了肝癌晚期患者的心理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人性照护理论的共情能力培训在护理专业基础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人性照护理论的共情能力培训在护理专业基础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21年3至7月以某职业院校2019级两班级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以班为单位进行整群分组。在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中,试验组78名学生采用基于人性照护理论的共情能力培训方式进行授课,对照组74名学生采用常规课堂教学。培训后采用相关量表比较两组学生共情能力和临床沟通能力,组间评分比较采用 t检验。 结果:培训后试验组学生共情能力为(112.09±12.49)分,对照组为(107.04±15.84)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31);试验组学生临床沟通能力总分为(54.82±12.06)分,对照组为(53.73±10.55)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903),但在验证感受维度的评分[(10.77±3.10)分比(9.80±2.7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24)。 结论:将基于人性照护理论的培训方式应用于基础护理学课程,有助于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共情能力,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经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后的护理方法与效果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经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后的护理方法与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3年 3月收治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 6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术后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自我管理能力、髋关节功能、舒适度、心理、睡眠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总依从率为 93.75%,高于对照组的 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自我管理能力各个维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对照组,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4、8、12 h,研究组术后疼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髋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舒适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入睡潜伏期均短于护理前,实际睡眠时长长于护理前,睡眠质量评分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入睡潜伏期短于对照组,实际睡眠时长长于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开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而言,落实人性化护理措施可增强患者对于医护工作的配合度,增强其自我照护能力,有利于减轻术后疼痛感,并改善髋关节功能,有利于消除患者的躯体不适感和心理不良情绪,对夜间睡眠和生活质量起到改善作用,使患者对于护理服务更加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居家安宁疗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建立居家安宁疗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提升居家安宁疗护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在三维质量结构模式、舒适理论与人性照护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文献回顾,初步形成居家安宁疗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 13 名专家进行两轮德尔菲函询确定指标内容,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 两轮专家函询的有效问卷回收率为 100.00%和 92.31%,专家权威系数为0.915、0.933,肯德尔和谐系数为 0.153、0.170,最终形成的居家安宁疗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 3 个一级指标,15 个二级指标,50 个三级指标.结论 构建的居家安宁疗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全面,可为居家安宁疗护服务质量提供评价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奥斯勒患者观与叙事医学中的医患叙事共同体理念
编辑人员丨2024/7/13
在现代医学语境中,缺乏叙事思维的医者难以走进患者内心,为患者提供高品质医疗服务.精确的分类术语和去语境化的抽象语言成为医患之间的沟通障碍,在医疗过程中制造出异常冷漠和恐惧的氛围.现代医学之父奥斯勒强调医者尊重患者的个体性,倡导医者采用生活化语言向患者提供人性化照护,当代中国叙事医学体系构建中的"医患叙事共同体"观念与此遥相呼应.作为一种全新的临床人文实践路径,叙事医学聚焦于"叙事"这一关键词,围绕医疗语境下的"主体间关系"这一主题词,倡导医者在科学和生活两个参照系中灵活切换,与患者及其家属实现视域融合,关注患者的生活经验,与其建立叙事连接,在此基础上实现双向叙事互动,构建和谐的医患叙事共同体,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早期康复护理对其预后的影响分析——评《新生儿专科护理服务能力与管理指引》
编辑人员丨2023/12/2
《新生儿专科护理服务能力与管理指引》一书由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胡雪、刘雪莲、黄英编写,共 21 章,分别从新生儿专科的护理管理、护理质量指标体系、医院内感染管理、疾病筛查、护理常规、护理技术操作及考核评分、护理安全、营养干预、发育支持、健康宣教、康复指导、安宁照护和护理队伍建设、人力资源管理、仪器设备管理、应急管理、人性化护理等方面入手撰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2
-
基于华生人性照护理论的护理干预联合正念冥想训练在尿道下裂患儿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9/23
目的 探索基于华生人性照护理论的护理干预联合正念冥想训练对尿道下裂患儿心理状态、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0 年 9 月—2021 年 2 月医院收治的 126 例尿道下裂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63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基于华生人性照护理论的护理干预联合正念冥想训练,比较两组患儿的心理状态、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儿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HAMA及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儿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F-36 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华生人性照护理论的护理干预联合正念冥想训练应用于尿道下裂患儿,能够改善其心理状态,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其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