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数据和AI技术在江西省药品智慧监管中的探索和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深入剖析大数据与AI技术在江西省药品智慧监管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提升药品监管效率和公众用药的安全性.方法:通过详细分析国家和江西省内的相关政策,总结江西省药品智慧监管现状,全面探讨了大数据与AI技术在药品监管领域的实际应用.结果及结论:大数据和AI技术已在江西省药品监管中有所应用,但仍存在信息孤岛、监管资源短缺和技术更新缓慢等问题.为此,本研究认为应构建药店智慧监管大数据平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电子政务网络等先进技术,并引入YOLO算法模型和Level大模型等AI手段,以增强药品监管的科学性、精确性和整体效率.本研究为江西省药品监管的现代化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也为全国范围内的药品智慧监管贡献了实践经验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参考.通过整合大数据和AI技术,可有效解决当前药品监管面临的挑战,从而提升监管水平,确保公众用药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综合商城内不同功能区域在差异化送风条件下的污染物分布情况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了解中央空调送风条件下各功能区的污染物分布现状,为建筑差异化送风提供参考.方法 以某综合商城为例,在差异化送风条件下分别对其不同功能区内的污染物浓度进行测试分析.结果 只开送风条件下室内污染物浓度较低,在送风和回风均开后,室内污染物浓度相对较高,此时甲醛、PM10、PM2.5、CO2、TVOC、CO浓度差异分别为0.028 mg/m3、0.018 mg/m3、0.036 mg/m3、0.017%、0.208 mg/m3、1.279 mg/m3.除 CO 浓度外,各个功能区内甲醛、PM10、PM2.5、CO2、TVOC浓度均超标.只开送风、送风+回风均开这两种模式下服装区污染最严重,此时空气质量指数为2.72和3.28;餐饮区次之,为2.28和2.98;电子和首饰区污染最轻,为1.82和2.52.结论 服装区污染最严重,餐饮区次之,电子和首饰区污染最轻.建议从污染物源头及送风策略角度出发,进行污染物控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大语言模型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中医诊断学作为中医学的重要课程,其复杂的理论体系和高度实践性的特点对传统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当前教学模式主要依赖于课堂讲授和临床实习,存在学生参与度低、实践资源有限等问题.大语言模型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和实践能力,同时增强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和丰富的虚拟实践资源,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医诊断学的复杂理论体系,并在模拟环境中积累临床经验.本研究阐述大语言模型的技术基础和优势,提出利用大语言模型进行教学改革的思路,并通过实际应用案例展示其在个性化辅导、虚拟病例生成和模拟诊断训练中的具体应用,提出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多样化、师资培训与技术支持的重要性,强调通过灵活多样的课程设计和互动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大语言模型的优势,探索大语言模型与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的结合,开发智能学习平台,以提供更精准的个性化辅导和反馈.以期为大语言模型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西南某化工园区周边室内空气中苯系物和卤代烃的污染特征和来源及其健康风险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研究化工园区周边家庭室内空气中典型苯系物(苯、甲苯、乙苯、邻二甲苯和间+对二甲苯)和卤代烃(三氯甲烷、三氯乙烯、四氯化碳和四氯乙烯)的污染特征、来源和健康风险.方法 选择西南某典型化工园区周边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对区域15户家庭连续3年室内空气中夏、冬两季样品进行分析.结果 园区附近居民室内空气中苯系物和卤代烃(benzene series and halocarbons,BSHs)普遍检出,浓度范围分别为2.35~6.68 μg/m3和0.26~7.43 μg/m3,四氯化碳和四氯乙烯的浓度超过了《国际WELL健康建筑标准TM第2版》的标准限值.室内空气中BSHs既有室内来源,也有室外传输.对于单个污染物而言,四氯乙烯无明显的致癌风险,苯、乙苯、三氯乙烯和四氯化碳存在可接受的致癌风险,三氯甲烷存在不可接受的致癌风险,甲苯、邻二甲苯和间+对二甲苯均无明显的非致癌风险,但污染物累计致癌风险超过了风险阈值.结论 化工园区附近室内空气中BSHs普遍检出,来源复杂,其风险值得长期关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某地区孕产妇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病调查、临床特征及对分娩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究某地区孕产妇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病的临床感染特征及分娩情况,并对感染病例开展危险因素调查确定高危食品及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和改善妊娠结局提供资料.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1月某地区确诊的10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病孕产妇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病进行调查,并对病例临床特征、妊娠结局的影响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0名孕产妇发病前曾食用过冰箱内存放的水果、过夜饭菜及各类凉拌菜;10名孕产妇家中环境样本检测结果显示,涂抹样本共检出18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主要来源于厨房菜板、冰箱内食物.10例孕产妇感染病例的孕周16~38周,平均(27.10±7.09)周,9例出现发热症状,8例胎动减少,并伴有腹痛、恶心等消化道症状.10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病孕产妇中,1例胎死宫内,2例流产,3例早产,4例足月,85.71%(6/7)新生儿出现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感染.结论 孕产妇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病常发生在妊娠中晚期,与孕产妇饮食习惯、食物及环境交叉感染有关,孕产妇感染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后不具有特征性临床表现,抗感染后仍会出现不良妊娠结局,且可能会引起新生儿感染;应加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病健康宣教,提升孕产妇对该病的警惕度及重视度,防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骨髓移植病房净化空调系统配置探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骨髓移植病房的净化空调系统如何科学、合理配置.方法 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新建骨髓移植病房为例,从病房环境要求、通风系统、冷热源、空气处理、气流组织等设备配置方面进行举例、图示、计算总结和说明.结果 通过研究和探讨,得出了骨髓移植病房净化空调系统科学配置的具体参数标准.结论 骨髓移植病房净化空调通风系统的科学配置和合理布局能有效减轻建设施工难度、降低工程造价、方便后期运维,为避免和降低应急处置风险及难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可行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广安市人民医院2019年11月—2022年11月收治的210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根据急性脑卒中Org10 172试验(TOAST)分型将病人分为心源性脑卒中(42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73例)、腔隙性脑卒中(66例)、不明原因脑卒中(29例),比较不同TOAST分型脑卒中病人超声心动图参数,分析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影响因素,评价超声心动图参数联合D-二聚体对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结果: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左心房内径(LAD)大于其他TOAST分型脑卒中病人,左室射血分数(LVE F)及每搏输出量(SV)均小于其他TOAST分型脑卒中病人,D-二聚体及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水平均高于其他TOAST分型脑卒中病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二聚体、LAD及SV均是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D-二聚体、LAD、SV诊断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7,0.751,0.711,截断值分别为291.32 ng/mL、37.57 mm、70.16 mL,三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853,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3.81%、91.07%.结论: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LAD增大,LVEF及SV均降低;D-二聚体、LAD及SV均是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LAD、SV联合D-二聚体对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有一定诊断价值,可辅助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快速筛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肉制品中牛源性成分芯片数字PCR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为了对肉制品中牛肉源性成分进行准确定量,本文采用数字PCR(dPCR)技术对牛肉的线粒体Cytb基因进行定量检测,根据基因拷贝数建立了肉制品中牛肉源性成分PCR的定量检测方法.方法 参照标准设计的牛源性特异性引物、探针,猪源性特异性引物、探针,鸭源性特异性引物、探针以及动物源性成分通用引物、探针,建立了双重数字PCR体系.结果 在一定范围内生鲜牛肉质量与DNA含量、DNA含量与DNA拷贝数之间均呈现明显的线性关系,并以DNA含量为中间值计算出DNA拷贝数(C)与生鲜牛肉质量之间的换算公式:M 牛=0.020 9C+0.676.应用建立的dPCR方法对构建的肉样模型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牛肉定量检测值与实际质量基本一致,且受外源物种的干扰小.运用该方法对抽取的10份市售牛肉样品检测,同时通过特异/通用引物扩增的拷贝数之比(%)辅助判断肉制品中是否存在非牛源性的其他动物源性成分掺假,检测出部分样品不符合标签规定.结论 该方法可实现对牛源性成分的量化检测,能够作为区分故意添加和无意污染的依据,为执法监管部门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重庆市某高校一起鼠伤寒沙门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溯源调查和病原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对重庆市某高校一起鼠伤寒沙门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实验室病原学分析.方法 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4789.4-2016)对11株沙门菌分离株进行生化和血清型鉴定;使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测试;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全基因测序(WGS)进行分子分型、毒力和耐药基因分析.结果 11株沙门菌全部为鼠伤寒沙门菌;在测试的15种抗生素中,所有菌株仅对四环素耐药;所有菌株的PFGE带型一致;WGS鉴定与血清学表型实验结果一致,所有菌株均携带2个四环素类耐药基因和10个毒力岛;溯源分析结果显示所有菌株的ST型相同,wgSNP进化树显示所有菌株可聚为一簇.结论 11株鼠伤寒沙门菌序列高度同源,说明患者、环境和食品分离株来源相同,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判定此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是由食品加工人员使用器皿生熟不分引起食品污染所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骨代谢生化指标实验规范(2024)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骨是具有新陈代谢的活组织,由骨吸收和骨形成完成骨重建,骨重建也是贯穿生命始终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参与和维持骨代谢的生化物质决定骨质量和骨密度,调控骨代谢的内环境及生物活性.骨代谢生化指标分别来源于骨、软骨、软组织、皮肤、肝、肾、小肠、血液及内分泌腺体,可以通过体外实验方法获得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变化,在骨质疏松临床诊断、诊断分型、诊断及鉴别诊断,以及治疗评估、科学研究等,提供了重要的分子生物学依据.为提高诊断质量,推广新技术的应用,应完善实验方法互认、检测结果稳定、数据共识的实验规范.该文对实验方法原理、样本采集保存、检测结果分析及实验的影响因素进行论述,旨在提供应用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