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危孕妇孕产保健服务方案的临床实施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评价以助产士为主导的低危孕妇孕产保健服务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在上海市某三甲妇产科医院预约初诊建卡的低危孕妇随机分为干预组485例和对照组499例.对照组接受以产科医生为主导的常规孕产保健服务;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以助产士为主导的低危孕妇孕产保健服务方案,包括孕期8次助产士门诊访视、微信群组干预及电话访视、产时陪伴分娩及产后访视.结果 干预组助产士门诊访视中位数为7次,分娩计划制定率和执行率分别为76.70%和84.68%.干预组剖宫产率为27.6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25%(P<0.05).干预组硬膜外镇痛率、人工破膜率、会阴切开率、新生儿转入NICU率、第三产程出血量、产后2 h出血量及总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孕期保健服务体验、分娩体验、产后保健服务体验、孕晚期生殖健康素养、产前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分娩自我效能评分及出院前纯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以助产士为主导的低危孕妇孕产保健服务方案的临床实施有利于促进正常妊娠分娩,提升孕产保健服务体验,实现孕产妇和助产士之间的双重赋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腹腔镜Parks手术治疗慢性放射性直肠损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放射性直肠损伤(RP)是盆腔放疗最常见并发症之一。当RP出现梗阻、穿孔、瘘、顽固性直肠出血等严重晚期并发症时,需要手术治疗。由于放疗后腹盆腔可能广泛粘连,解剖层次消失,手术难度大,目前病变肠管切除术(尤其是腹腔镜下)在慢性RP(CRP)中的应用仍缺乏经验借鉴。本研究初步探讨腹腔镜Parks手术治疗CRP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2013年7月至2019年3月期间,因CRP晚期并发症行腹腔镜Parks手术的19例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病例纳入标准:(1)盆腔放疗后出现CRP严重晚期并发症,包括:重度顽固性便血(血红蛋白<70 g/L)、重度顽固性肛门疼痛(疼痛数字评分>7分)、直肠狭窄、直肠穿孔和直肠瘘;(2)术前行结肠镜、盆腔MRI和(或)胸腹盆CT等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变。排除标准:(1)术前或术中诊断肿瘤复发;(2)腹腔镜探查后仅行造口术;(3)直肠癌新辅助放疗后;(4)病历资料不完整。Parks手术步骤:(1)腹腔镜探查:排除肿瘤复发,明确放射性损伤肠管范围,于肉眼判断近端无明显水肿增厚、无放射性损伤改变的近端乙状结肠处做标记。(2)腹部操作:打开乙状结肠直肠右侧系膜,离断肠系膜下动、静脉,向内侧头侧拓展Toldt间隙,游离左半结肠外侧,打开胃结肠韧带,充分游离脾曲,从后方、两侧及前方分离直肠至最低点,转会阴部操作。(3)会阴部操作:于病变下缘1 cm全层切开直肠壁,充分分离直肠周围间隙至与腹腔相通,将直肠及乙状结肠经肛门拖出,于肉眼评估正常肠管处切断,移除病变肠管,行结肠肛管吻合。(4)行保护性造口。对入组病例总结手术、并发症以及症状缓解情况。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用 ± s或 M( P25, P75)表示。 结果:全组19例患者均为女性,中位年龄53(50,56)岁,18例患者原发肿瘤为宫颈癌。因放疗致直肠阴道瘘9例,顽固性肛门疼痛9例(其中合并直肠深溃疡7例),顽固性便血合并直肠深溃疡1例。18例完成Parks手术,中转开腹1例。中位手术时间215(131,270)min,中位出血量50(50,100)ml,术后中位住院时间12(11,20)d。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10例发生并发症,严重并发症(Clavien-Dindo并发症分级Ⅲb级及以上者)3例,其中1例为直肠阴道膀胱尿道瘘导致盆腔感染、急性肾衰(Ⅳa级),是术后30 d内并发症;另有2例为造口脱垂并旁疝(Ⅲb)。7例出现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其中A级吻合口漏4例,吻合口狭窄3例。全组患者手术1年后CRP症状均明显缓解或消失。5例实现造口回纳。结论:腹腔镜Parks术治疗CRP晚期并发症是安全可行的,能有效改善直肠症状;但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需严格把握手术指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男性生殖器硬化性苔藓样变致尿道狭窄合并尿道癌诊治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男性生殖器硬化性苔藓样变导致尿道狭窄合并尿道癌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6月至2019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治疗的16例男性生殖器硬化性苔藓样变导致尿道狭窄合并尿道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平均53.7(45~69)岁,生殖器硬化性苔藓样变病程平均15(6~35)年;因前尿道狭窄排尿困难接受尿道扩张或内切开治疗时间平均10(8~15)年。所有病例均表现为阴茎头白斑或硬皮样变,尿道串珠样瘢痕,尿道内出血,有血性分泌物。5例合并阴囊部实质性肿块伴局部疼痛,平均直径4.5 (3~7) cm;11例合并会阴部肿块或脓肿,平均直径6.0(4~10)cm,其中9例有尿道皮肤瘘或破溃。阴囊、会阴肿块组织活检病理诊断为浸润性尿路上皮癌12例,鳞状细胞癌4例。盆腔CT、MRI检查示,9例肿瘤侵犯尿道和阴茎海绵体,未见淋巴结肿大;5例肿瘤侵犯尿道和阴茎海绵体,伴一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2例肿瘤累及阴茎海绵体、前列腺包膜外及膀胱颈部,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其中1例累及左侧睾丸。TNM分期:9例T 2~3N 0M 0期,5例T 2~3N 1M 0期,1例T 3N 2M 0期,1例T 4N 2M 1期。5例尿道癌合并阴囊部实质性肿瘤患者中,2例行保留阴茎的阴囊肿瘤和尿道肿瘤切除+尿道近端造口术;3例行阴茎部分切除+远端尿道肿瘤切除+尿道会阴造口术。11例尿道癌合并会阴部感染性肿块患者中,2例行肿瘤组织扩大切除+耻骨上膀胱造瘘术;8例会阴肿瘤感染合并尿道皮肤瘘,其中2例行尿道肿瘤、窦道及周围肿块切除+膀胱造瘘术,4例有一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行尿道肿瘤、窦道及周围肿块切除+一侧腹股沟淋巴结切除+膀胱造瘘术,2例合并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行阴茎、尿道全切+双侧腹股沟淋巴结切除+膀胱造瘘术。1例会阴部感染性肿块伴尿道皮肤瘘及一侧淋巴结转移患者(T 2~3N 1M 0期),对手术顾虑大而放弃肿瘤切除。 结果:阴茎头和尿道病变组织的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上皮角化,基底细胞空泡变性,真皮层淋巴细胞浸润等典型生殖器硬化性苔藓样变表现。尿道和尿道周围肿瘤组织的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高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癌12例,P53、Ki-67、GATA3表达阳性;鳞状细胞癌4例,Ki-67、P40、GATA3表达阳性。所有患者接受平均4.8(2~6)个疗程化疗(顺铂+吉西他滨)和局部放疗[照射剂量(50~70)Gy/5周]。患者术后平均生存时间26(3~48)个月,尿道尿路上皮癌和尿道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分别为29(18~48)个月和18(3~24)个月。所有患者均死于肿瘤远处转移,6例肺转移,2例骨转移,3例肝转移,2例脑转移,3例肺和骨转移。结论:男性生殖器硬化性苔藓样变可进展导致尿道狭窄和尿道癌,临床表现为排尿困难、尿道肿块、反复感染和尿道瘘等,可行肿瘤切除和尿流改道治疗,尿道尿路上皮癌和鳞状细胞癌是常见的病理类型,术后可联合放化疗,但总体预后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腹腔镜在小儿先天性肛门闭锁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与经骶会阴肛门成形术治疗中、高位小儿肛门闭锁的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肛门成形术的中、高位肛门闭锁9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49例为观察组,经骶会阴矢状位切开肛门成形术42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儿的围手术期并发症、疗程及术后控便、排便能力。结果:观察组一期肛门成形术比例高于对照组(22 %比10%,χ 2=4.306, P=0.038),分期手术末次手术年龄小于对照组[(9.9±6.5)比(13.4±5.1) d, t=2.823, 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0%比50%,χ 2=8.817, P=0.003);排便、控便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7.419, P=0.025)。 结论: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治疗中、高位肛门闭锁一期根治率高,围手术期并发症明显减少,术后肛门功能更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长期随访结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康复研究中心2002年4月至2022年4月行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治疗46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5例,女1例;年龄19~80岁,平均45.6岁;患者病程8个月至33年。其中尿道外伤术后尿失禁24例,神经源性尿失禁9例,前列腺术后尿失禁13例。术前每日尿垫使用量(3.5±1.0)片,尿失禁对生活质量影响的视觉模拟症状(VAS)评分(7.1±1.2)分。46例均行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其中20例植入术前行药物治疗或尿路相关手术(口服抗胆碱能药物5例,尿道狭窄切开术2例,括约肌切开术3例,尿道扩张术5例,尿道结石碎石术1例,肠道膀胱扩大术4例)。45例男性中25例经会阴入路,20例经阴囊入路;1例女性采用经腹入路。根据术中测量球部尿道周径选择袖套,其中男性16例袖套周径为4.5 cm,29例为4.0 cm;1例女性患者袖套周径为8 cm。随访手术长期疗效,观察患者术后控尿情况(社交控尿定义为每日使用尿垫≤1片,完全干燥定义为无需使用尿垫),装置使用状态及并发症。对比不同病因、手术入路及袖套周径患者手术效果的差异。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19年,平均7.1年。截至末次随访,32例(69.6%)仍正常使用初次安装的括约肌装置,3例(6.5%)行1次修复手术植入新装置后可维持控尿,11例(23.9%)因术后并发症取出装置。术后35例(76.1%)达到社交控尿,其中16例(34.8%)达到完全干燥。术后患者尿垫使用量为(1.2±0.6)片/日,较术前显著下降( P <0.001);尿失禁对生活质量影响的VAS评分为(2.6±1.9)分,较术前显著下降( P <0.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2.6%(15/46),其中感染4例,局部侵蚀5例,机械故障3例,排尿困难2例,尿道萎缩1例。尿道外伤术后尿失禁、神经源性尿失禁、前列腺术后尿失禁患者术后社交控尿率[75.0%(18/24)与66.7%(6/9)与84.6%(11/13)]、并发症发生率[37.5%(9/24)与33.3%(3/9)与23.1%(3/13)]及装置修复手术率[37.5%(9/24)与33.3%(3/9)与15.4%(2/1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经会阴入路患者与经阴囊入路患者,术后完全干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8/25)与40%(8/20), P=0.76],术后装置使用无故障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15/25)与80%(16/20), P=0.20]。袖套周径为4.5cm与4.0cm患者的术后社交控尿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12/16)与65.5%(19/29), P=0.74]。 结论: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为尿道括约肌功能不全导致压力性尿失禁的有效治疗方式。不同病因、手术入路及袖套周径患者术后控尿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意愿阴道分娩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labor epidural analgesia, LEA)对意愿阴道分娩产妇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 PPD)发生的影响。方法:纳入705例意愿阴道分娩的产妇,宫口开至2~3 cm时由产妇自主选择是否接受LEA。对试产中出现紧急剖宫产指征的产妇,由产科医师做出转剖决策。根据试产期间接受LEA情况和最终分娩方式将产妇分为4组:分娩镇痛阴道分娩组(V/LEA组,302例)、自然阴道分娩组(V/NLEA组,143例)、分娩镇痛试产转剖组(T/LEA组,85例)、自然试产转剖组(T/NLEA组,47例)。收集产妇的人口统计学数据、孕前病史、孕期状况、产前数据(包含心理学量表)和产妇配偶数据,记录分娩过程中最高疼痛数字分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评分、出血量、家人陪产及新生儿情况,产后第1天记录母婴同室及母婴亲密接触情况、NR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产后第3个月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the 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 EPDS)评估PPD发生情况。分别探讨LEA对阴道分娩成功和转剖产妇PPD发生的影响,采用Logistic回归对PPD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绘制森林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评价模型拟合效果。结果:4组产妇年龄、初产妇占比、产时出血量、最高NR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V/LEA组和V/NLEA组产妇产程时长、会阴切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T/LEA组和T/NLEA组产妇转剖前宫口开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产后第3个月随访结果显示产妇PPD总发生率为28.4%。在二次分析和调整组间混杂因素后,未发现接受LEA与PPD发生率降低相关[校正后优势比(odds ratio, OR)0.774,95%CI 0.469~1.276, P=0.31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意愿阴道分娩产妇PPD的危险因素有:孕期慢性疼痛、产前EPDS得分较高、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the Zung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得分较高、社会支持评定量表(the 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 SSRS)得分较低、无家人陪产、产后第1天NRS评分较高。将上述因素拟合成逻辑回归模型,绘制ROC曲线,AUC=0.881,95%CI 0.851~0.911。 结论:接受LEA并不能降低意愿经阴道分娩产妇PPD的发生风险。孕期慢性疼痛,较高的EPDS、SAS得分,较低的SSRS得分,产时无家人陪产,产后第1天NRS评分较高等是PP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会阴部和/或臀部烧伤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流行病学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会阴部和/或臀部烧伤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2018年1月—2022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烧伤与创面修复科收治2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会阴部和/或臀部烧伤且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其中男192例、女68例,年龄20~93岁。统计会阴部和/或臀部烧伤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总发病率、病原菌检出情况、主要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根据是否发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43例)和非感染组(217例)。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性别、年龄、烧伤总面积、会阴部烧伤深度、臀部烧伤深度、烧伤部位等基本情况,合并糖尿病、吸入性损伤、低蛋白血症情况,气管切开、非会阴部/臀部的清创/植皮手术等有创操作情况,以及导尿管留置时间、导尿次数、膀胱冲洗情况。筛选影响会阴部和/或臀部烧伤患者发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该研究中会阴部和/或臀部烧伤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总发病率为16.5%(43/260)。检出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次为真菌;主要革兰阴性菌为肺炎克雷伯菌,主要革兰阳性菌为屎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曲南、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高于70.0%,对头孢西丁、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为56.3%~68.8%,对头孢他啶、替加环素的耐药率均低于50.0%;屎肠球菌对环丙沙星、青霉素的耐药率均为85.7%,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莫西沙星、四环素的耐药率为14.3%~57.1%,对利奈唑胺、替加环素、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均为0。2组患者性别、合并低蛋白血症情况、会阴部烧伤深度、非会阴部/臀部的清创/植皮手术情况、膀胱冲洗情况、导尿次数、导尿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分别为7.80、4.85、10.68、9.11、16.48, Z值分别为-4.88、-5.42, P<0.05);2组患者年龄、烧伤总面积、合并糖尿病和吸入性损伤情况、烧伤部位、臀部烧伤深度、气管切开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会阴部深Ⅱ度烧伤、非会阴部/臀部的清创/植皮手术、膀胱冲洗、导尿管留置时间均为影响会阴部和/或臀部烧伤患者发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分别为2.86、2.63、2.79、2.34、1.04,95%置信区间分别为1.21~6.73、1.03~6.71、1.03~7.59、1.05~5.22、1.02~1.06, P<0.05)。 结论:会阴部和/或臀部烧伤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病率较高,其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且该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性别、会阴部深Ⅱ度烧伤、非会阴部/臀部的清创/植皮手术、膀胱冲洗、导尿管留置时间为会阴部和/或臀部烧伤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序贯式健康教育的助产模式对产后盆底功能修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序贯式健康教育的助产模式对产后盆底功能修复的影响。方法:以2017年1~12月,于广州医学院附属深圳沙井医院即将分娩的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的分阶段的常规孕期产检、常规产时助产技术和常规的产褥期护理。干预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序贯式健康教育。分别比较两组产妇会阴切开率、产后出血率及第二产程时间,会阴裂伤程度,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盆底Ⅰ、Ⅱ类肌纤维评分,产妇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组会阴切开率及第二产程时间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干预组会阴无裂伤人数占比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而会阴Ⅱ度裂伤人数相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干预组产妇产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的盆底Ⅰ、Ⅱ类肌纤维评分相比对照组均明显更高。干预组产妇满意度相较对照组明显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序贯式健康教育的助产模式有利于促进产妇产后盆底功能修复,同时有效降低会阴切开率、出血率,且有利于减轻会阴裂伤程度,提高产妇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椎管内镇痛联合导乐服务分娩在初产妇阴道分娩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椎管内镇痛联合导乐服务分娩在初产妇阴道分娩中效果。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2019年7月至2020年2月期间产科接收的计划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2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35例产妇进行椎管内镇痛,观察组135例产妇在椎管内镇痛的基础上在产妇进入产程时进行导乐服务,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长、分娩疼痛情况、分娩结局、产后出血量、会阴切开率、母乳喂养率、新生儿窒息率和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第二产程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产妇在分娩期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 P<0.05);观察组产妇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阴道助产率和顺转剖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后2 h内出血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产妇会阴侧切率、新生儿窒息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母乳喂养率、产妇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椎管内镇痛联合导乐服务可有效缩短初产妇阴道分娩产程,减轻产妇分娩期疼痛,改善分娩结局,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会阴侧切率,改善新生儿状况,提高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自体脂肪填充术后并发坏死性筋膜炎患者救治成功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者,女,23岁。因"全身麻醉下行双下肢吸脂、自体脂肪填充双侧膝关节外侧皮下组织层术后2 d、双下肢肿痛、血压下降1 d"入院,诊断为感染性休克、心功能不全。血培养+水疱渗出液培养提示为无乳链球菌感染,入院13 d行切开引流清创术确诊坏死性筋膜炎。入院时白细胞1.02×10 9/L(参考值3.5~9.5×10 9/L),血红蛋白63 g/L(参考值115~150 g/L),心率118次,血压50~68/31~46 mmHg,脉搏血氧饱和度90%,继而下腹部、髋部、会阴区、双下肢至足部出现多处大面积红斑坏死伴双下肢肿胀,坏死创面主要在左侧髋部和双膝环周共4处,最小4 cm×3 cm,最大17 cm×12 cm,伴黑痂及脓性分泌物,红斑10余处,面积2 cm×2 cm~6 cm×5 cm,质硬、皮温稍高,双侧大阴唇肿胀伴大疱。经抗休克、抗感染治疗后病情稳定,于入院13 d行切开引流清创、26 d行负压封闭引流、45 d行双膝部植皮术,60 d患者植皮区成活出院。见图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