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用全外显子结合全基因组低深度测序诊断2q37缺失综合征一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1例2q37缺失综合征患儿的临床及遗传学特征。方法:采集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样,提取基因组DNA,进行全外显子组及全基因组低深度测序,并采用染色体核型分析及荧光定量PCR对基因组拷贝数异常区域进行验证。结果:测序结果显示患儿在染色体2q37区存在6 Mb的杂合性缺失,涉及 GBX2、LINC01881等98个基因。对其父母的检测提示,该缺失为新发变异。患儿染色体核型分析未发现异常。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与测序结果一致。 结论:通过临床及基因测序分析,患儿被诊断为2q37缺失综合征。全外显子组测序结合全基因组低深度测序技术具有高分辨、高通量、高灵敏度等优点,能够显著提高智力障碍、多发畸形及临床疑似综合征患者的诊断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MYRF基因新发变异致心脏-泌尿生殖综合征胎儿1例的遗传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1例心脏-泌尿生殖综合征(CUGS)胎儿的临床特征及基因变异特点。方法:选取2019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胎儿心脏病母胎医学中心诊断的1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为研究对象。收集胎儿的临床资料,应用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CNV-seq)和家系全外显子组测序(trio-WES)技术对胎儿及其父母进行遗传学分析,对候选变异进行Sanger测序家系验证。结果:胎儿超声心动图提示主动脉弓发育不良。trio-WES检测发现胎儿携带 MYRF基因c.1792-2A>C剪接变异,其父母均为野生型;Sanger测序验证该变异为新发变异。根据美国医学遗传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相关指南,评估为可能致病性变异。CNV-seq检测未发现非整倍体或与胎儿表型相关的致病性拷贝数变异。结合胎儿的临床表型及遗传学检测结果,考虑诊断为CUGS。 结论:MYRF基因c.1792-2A>C新发剪接变异可能是导致胎儿心脏畸形的遗传学病因。本研究丰富了 MYRF基因的致病变异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一例5q14.3微缺失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表型及遗传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1例5q14.3微缺失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表型和遗传学病因。方法:应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及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技术(low-coverage massively parallel 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CNV-seq)对患儿进行可能致病变异及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分析,对检测到的微小基因组拷贝数异常区域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验证。结果:患儿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全面性发育迟缓、癫痫、特殊面容、肌张力低下。WES检测提示患儿chr5:86 564 268-88 119 605区可能存在杂合缺失。CNV-seq检测提示患儿5q14.3区存在大小为4.76 Mb的杂合缺失。对缺失区域内的 MEF2C基因和 RASA1基因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验证,结果显示 MEF2C基因和 RASA1基因杂合缺失,与测序结果相符。 结论:通过临床及基因测序分析,患儿被诊断为5q14.3微缺失综合征。该患儿的 MEF2C基因单倍体不足可能是导致5q14.3微缺失综合征神经精神发育障碍相关临床表型的主要原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应用CNV-seq技术分析217例鼻骨发育不良胎儿的基因组拷贝数变异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评估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技术(copy number variations sequencing,CNV-seq)在鼻骨发育不良胎儿遗传学病因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本院发现的217例鼻骨发育不良胎儿为研究对象,分为孤立型鼻骨发育不良组及合并其他异常组,进行CNV-Seq检测,并分析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的情况。结果:在217例胎儿中共检出40例异常,异常率为18.4%,其中包括31例非整倍体(14.3%,31/217)和9例CNVs(4.1%,9/217)。孤立组共检出5例21三体(3.5%, 5/144)和2例临床意义未明CNVs(1.4%,2/144)。合并组检出26例非整倍体(35.6%,26/73),包括19例21三体、6例18三体及1例13三体,另发现5例致病性CNVs(6.8%,5/73)以及2例临床意义未明CNVs(2.7%,2/73)。经卡方检验,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CNV-Seq技术对于鼻骨发育不良的胎儿的染色体异常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尤其在合并其他超声异常的病例中检出非整倍体及致病性CNVs的概率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Y染色体拷贝数变异致性发育异常的临床和遗传学特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Y染色体拷贝数变异致性发育异常(DSD)患儿的临床表型和遗传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3例Y染色体拷贝数变异致DSD患儿的临床资料,应用染色体核型分析、全外显子测序(WES)、低深度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性腺组织病理活检技术对患儿进行临床分析和遗传学检测。结果:3例患儿就诊年龄分别为12、9、9岁,均表现为身材矮小和性腺发育不良,社会性别均为女。均为正常女童外阴,例1伴脊柱侧弯,余未见明显异常。3例患儿均报告为46,XY核型,WES未发现相关基因变异。CNV-seq确定例1为47,XYY,+Y(2.12),例2为46,XY,+Y(1.6),即Y染色体拷贝数增加。FISH最终确定2例患儿Yq11.2附近断裂后发生重组,为携带拟双着丝粒Y染色体idic(Y)的嵌合体DSD。例1核型重新诠释为mos 47,X,idic(Y)(q11.23)×2[10]/46,X,idic(Y)(q11.23)[50],例2为45,XO[6]/46,X,idic(Y)(q11.22)[23]/46,X,del(Y)(q11.22)[1]。例3为46,XY,-Y(mos),即Y染色体拷贝数减少,可能为45,XO/46,XY嵌合体。结论:Y染色体拷贝数变异致DSD的女童表现为身材矮小和性腺发育不良,CNV-seq检测到Y染色体拷贝数增加,可采用FISH明确Y染色体结构变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罕见特纳综合征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检测一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特纳综合征是较常见的性染色体异常疾病。本文报道了1例罕见性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的特纳综合征,并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全基因组低深度测序(CNV-seq)等遗传学技术明确了结构异常染色体的性质,为临床医生和遗传分析人员提供诊断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一例嵌合型染色体数目与结构异常胎儿的产前筛查与诊断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联合应用多种技术对一例高龄孕妇进行产前筛查与诊断。方法:采用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技术对胎儿进行非整倍体筛查,抽取羊水细胞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和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拷贝数变异检测(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CNV-seq),对孕中期胎儿进行系统超声检查;对孕妇夫妇的外周血细胞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NIPT提示胎儿性染色体异常;羊水核型提示为嵌合型性染色体异常45,X[53]/46,X,+mar[7];胎儿羊水细胞DNA CNV-seq显示seq[GRCh37]del(Yq11.1q12) chrY:g.13 104 553-28 819 361del,seq[GRCh37]del(Yp11.32p11.2) chrY:g.10 001-9 873 915del(嵌合比例30%);超声检查提示胎儿肾脏发育异常;引产儿外生殖器表现为男性;孕妇夫妇外周血染色体核型未见异常。结论:NIPT可筛查部分胎儿性染色体异常疾病,后续的产前诊断与遗传咨询将有赖于胎儿核型分析、拷贝数变异检测以及超声检查等多种技术的联合应用。嵌合型性染色体异常胎儿的生后表型难以准确评估,产前遗传咨询应全面告知其可能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限制性胎盘嵌合对无创产前检测的影响及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限制性胎盘嵌合(confined placental mosaicism, CPM)对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 NIPT)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应用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 CNV-seq)和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技术(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array)对8例NIPT假阳性病例进行胎盘多个位置的遗传学检测,结合临床资料分析CPM对NIPT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在8例NIPT假阳性病例中,5例为CPM,分别为9号三体、13三体、21三体、22三体以及X三体CPM;胎盘不同区域的染色体异常比例差异明显(4%~80%)。5例CPM中,2例表现为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 FGR)合并其他超声异常,1例表现为孤立性FGR,其余2例生长发育正常。结论:CPM是NIPT假阳性的重要原因,NIPT对CPM有较高的敏感性;CPM可能与FGR相关。重视CPM对于NIPT检测前后的遗传咨询以及妊娠管理有重要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一例Smith-Magenis综合征新生儿的临床特点及遗传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1例Smith-Magenis综合征新生儿病例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病因。方法:应用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 CNV-seq)技术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遗传诊断,并分析疾病表型与遗传缺陷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患儿出生后第二天出现病理性黄疸伴免疫缺陷,头颅磁共振提示脑室增宽、枕大池扩大等。3月龄时面容表现为方脸型、前额突出、眼睛深陷、眼睑裂向上倾斜、眼距增宽、鼻梁低平等。经基因诊断结果提示患儿17p11.2区段存在约2.9 Mb杂合缺失,seq[GRCh37]del(17)(p11.2) (chr17:16 836 379-19 880 992),其父母为野生型。结论:Smith-Magenis综合征多发现于儿童期及成人期病例,新生儿期病例较为罕见,Smith-Magenis综合征新生儿神经系统及行为异常特征暂时未表现,但病理性黄疸、头颅影像学异常及免疫缺陷等可能为该综合征新生儿特征,值得新生儿医师关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一例嵌合型8号三体综合征患儿的临床及遗传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一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儿的遗传学病因。方法: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采集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样,对患儿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并应用低深度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CNV-seq)技术进行家系验证。结果:患儿为女性,6岁龄,主要表现为反复发热、口腔溃疡、外阴和肛周溃疡。全外显子组测序未发现致病变异,对测序数据进行染色体拷贝数分析发现患儿为嵌合型8号三体,CNV-seq验证其嵌合比例为73%,患儿父母检测均未见异常。结论:确诊了一例以复发性口腔溃疡为首发症状的嵌合型8号三体综合征患儿,丰富了该综合征的表型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