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外源糖对根区亚低温下山定子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编辑人员丨5天前我国北方春季土温回升慢,常使苹果根系遭受亚低温胁迫.糖在根系响应低温胁迫过程中充当着营养成分和信号分子的双重功能.为探究不同外源糖对根区亚低温下山定子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本试验设置对照(CK)、根区亚低温(L)、根区亚低温+蔗糖(LS)、根区亚低温+果糖(LF)和根区亚低温+葡萄糖(LG)5个处理,分析了山定子幼苗生长参数、叶片光合特性和不同组织矿质元素含量.结果表明:与CK相比,L处理后山定子株高、根系生长参数、地上部生物量、叶片光合和荧光参数及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降低;除根系钙(Ca)含量显著升高外,山定子幼苗中的氮(N)、磷(P)、钾(K)、钙(Ca)和镁(Mg)含量均显著降低.与L处理相比,外源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处理后,山定子叶片光合和荧光参数、叶绿素含量、生长参数均不同程度升高;根中N和P含量显著增加;茎中N、P和K含量显著增加,茎中Ca含量只在蔗糖处理后显著增加;叶中N、P、K、Ca和Mg含量均显著增加.综上,根区亚低温下外源糖处理可提高山定子叶片光合效率,促进矿质元素吸收,进而缓解根区亚低温对植株生长发育的抑制,且蔗糖处理效果好于果糖和葡萄糖处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焦虑对雌性成年斑马鱼热耐受和游泳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编辑人员丨5天前为研究焦虑对鱼类热耐受和游泳能力的影响,以雌性成年斑马鱼(Danio rerio)为研究对象,将实验鱼随机分为焦虑组和对照组,焦虑组通过2周慢性不可预测应激(Unpredictable chronic stress,UCS)处理建立焦虑斑马鱼模型,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2周后测定两组实验鱼的焦虑行为相关指标、全身皮质醇及雌二醇水平,热耐受[临界高温(CTmax)、临界低温(CTmin)、致死高温(LTmax)和致死低温(LTmin)]及游泳能力(最大匀加速游泳速度,Ucat).结果显示:焦虑组实验鱼的焦虑水平、皮质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雌二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焦虑组实验鱼的CTmin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LTmin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实验鱼的CTmax、LTmax和Ucat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表明:2周UCS处理能建立焦虑斑马鱼模型,焦虑引起的雌性成年斑马鱼雌激素分泌减少可能对斑马鱼后期的繁殖产生消极影响;另外,焦虑降低了斑马鱼的低温耐受能力,可能与皮质醇水平升高和焦虑导致的体质下降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孕妇脂血对生化检验的影响及其与不良妊娠结局关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编辑人员丨1周前目的:探究高脂血症孕妇脂血标本生化检验时的影响及处理效果,分析高脂血症与不良妊娠结局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2月—2023年12月本院接受产前检查并分娩的高脂血症孕妇102例纳入高脂血症组,同期产前检查并分娩的正常孕妇102例纳入健康组.将观察组血液标本采取低温高速离心法处理,对比标本处理前后生化检验指标血肌酐(Cr)、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空腹血糖(FBG)、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变化;对比两组不良母婴结局;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高脂血对不良妊娠结局的评估价值;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脂血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性.结果:高脂血症组血标本处理后Cr、ALP、CK-MB、FBG、AST和ALT水平均较处理前降低,且血TC、TG、HDL-C和LDL-C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均P<0.05).不良妊娠结局高脂血症组(23.5%)高于健康组(6.9%)(P<0.05),但不同孕期诊断高血脂症孕妇其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未见差异(P>0.05);脂血检测评估不良妊娠结局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0、特异性57.2%、敏感度90.3%,孕妇血脂水平与母体、胎儿不良结局均存在正相关性(均P<0.001).结论:孕妇脂血对其他生化检验项目均有影响,采用低温离心再处理有一定效果.存在脂血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RAPN与LPN治疗孤立肾肾肿瘤的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编辑人员丨1周前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APN)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PN)治疗孤立肾肾肿瘤的效果,并分析患者术后肾功能和远期生存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22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行手术治疗的67例孤立肾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8例,女19例;年龄(58.6±10.1)岁。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RAPN组(43例)和LPN组(24例)。RAPN组较LPN组的R.E.N.A.L.评分更高[(8.7±1.5)分与(7.9±1.7)分, P=0.042],两组年龄[(57.4±10.2)岁与(60.9±9.8)岁, P=0.185]、体质量指数(BMI)[(25.7±3.5)kg/m 2与(25.1±3.6)kg/m 2, P=0.518]及术前血肌酐[(102.9±31.6)μmol/L与(102.3±22.4)μmol/L, P=0.93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2例术中采用低温处理,其中RAPN组9例(20.9%),LPN组3例(12.5%, P=0.596)。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热缺血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禁食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血肌酐等指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术后血肌酐的影响因素。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患者预后生存情况,并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差异;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病理切缘均为阴性,RAPN组与LPN组手术时间[(136.6±47.6)min与(125.3±34.4)min, P=0.311]、术中热缺血时间[23.0(16.0,30.0)min与19.0(13.5,27.5)min, P=0.260]、术中失血量[50.0(50.0,100.0)ml与50.0(22.5,100.0)ml, P=0.247]、术后住院时间[(6.6±3.5)d与(7.7±4.2)d, P=0.244]、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4(3,5)d与5(3,6)d, P=0.175]、术后禁食时间[(2.1±0.7)d与(2.2±1.0)d, P=0.729]、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18.6%(8/43)与16.7%(4/24), P=1.000]、术后血肌酐[145.2(128.3,191.3)μmol/L与157.8(136.2,196.3)μmol/L, P=0.229]及病理分期[T 1a/T 1b/T 2a/T 3a/T 4期:32/7/1/3/0例与17/5/0/1/1例, P=0.80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RAPN组术后1、3、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94.7%、84.9%、84.9%,LPN组分别为100.0%、95.5%、95.5%,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116)。除去术前已发生肿瘤转移的10例患者(RAPN组7例,LPN组3例),RAPN组术后1、3、5年的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4.8%、81.1%、81.1%,LPN组分别为100.0%、95.0%、90.0%,log-rank检验结果示两组无进展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142)。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中采用低温处理能够显著降低术后血肌酐( B=-72.191, P=0.048)。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 HR=0.743, P=0.044)、病理T分期( HR=4.235, P=0.018)、术前存在转移( HR=18.829, P=0.035)是患者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BMI越小、病理分期越高、术前存在转移患者预后越差。 结论:尽管RAPN组肿瘤R.E.N.A.L.评分更高,手术难度更大,但可达到与LPN组相似的围手术期结果和预后,RAPN治疗孤立肾肾肿瘤更有优势。适当的术中低温处理可更好地保护术后肾功能。BMI、病理T分期、术前转移是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BMI越小、病理分期越高及术前存在转移患者预后越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象鼻支架开窗+覆膜分支支架植入重建左锁骨下动脉技术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编辑人员丨1周前目的:探讨象鼻支架开窗+覆膜分支支架植入重建左锁骨下动脉技术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荆州市中心医院因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行孙氏手术治疗的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左锁骨下动脉不同的手术处理方式分为A组(26例)和B组(29例)。A组患者行标准孙氏手术(升主动脉、全主动脉弓置换+象鼻支架植入术);B组患者行改良孙氏手术并象鼻支架开窗+覆膜分支支架植入重建左锁骨下动脉。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及深低温停循环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喉返神经损伤、乳糜胸、肾功能损伤、肺部感染、截瘫发生率。结果:B组患者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及深低温停循环时间均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B组机械通气时间、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B组患者术后喉返神经损伤及乳糜胸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患者术后肾功能损伤、肺部感染及截瘫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全弓替换术中,采用象鼻支架开窗+覆膜分支支架植入重建左锁骨下动脉技术简化了手术操作流程,降低胸导管、喉返神经损伤及内漏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氟西汀对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刺激抑郁症模型小鼠外周及海马脑区NOD样受体家族3炎症小体活性影响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编辑人员丨1周前目的:探讨NOD样受体家族3(NOD-like receptors3,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炎症反应与抑郁症发病的相关性,并研究氟西汀对该过程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 C57BL/6J(野生型)小鼠12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组)及CUMS+氟西汀组。另取雄性 C57BL/6J(NLRP3基因敲除,NLRP3-/-)小鼠30只,作为NLRP3-/-组。对照1组及对照2组:不做处理;CUMS组、CUMS+氟西汀组及NLRP3-/-组给予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刺激,连续6周。造模后,对照2组、CUMS+氟西汀组小鼠经腹腔注射氟西汀[10 mg/(kg·d)],其他3组小鼠每天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续4周。各组小鼠在应激前即刻及应激后每周进行1次行为学测试。应激前即刻、应激后3周、应激后6周抽取尾静脉血,3 000 r/min离心10 min,留取上清液冻存备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水平。各组小鼠在给予药物干预[10 mg/(kg·d)氟西汀或等量生理盐水]后每周进行1次行为学测试,包括糖水偏好实验、强迫游泳实验(forced swimming test,FST)及悬尾实验(tail suspension test,TST),每组小鼠在给药后1、3、4周抽取尾静脉血,离心留取上清液冻存备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1β及IL-18水平,并分别于上述时间点每次每组处死5只小鼠,收集新鲜海马组织低温冻存备用,采用Western-Blot检测海马脑区NLRP3、胱冬肽酶-1(caspase-1)、诱导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IL-1β及IL-18的表达。结果:(1)造模情况:CUMS 6周后,与对照1组和对照2组相比,CUMS组及CUMS+氟西汀组小鼠糖水消耗量明显降低,FST及TST不动时间明显延长,造模成功。NLRP3-/-组小鼠经CUMS后,在FST、糖水偏好实验及TST中均未表现出抑郁样改变,造模失败。(2)经腹腔注射氟西汀后,对照2组小鼠与对照1组小鼠相比,糖水消耗量、FST及TST不动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CUMS+氟西汀组小鼠相较CUMS组小鼠糖水消耗量明显增加( P<0.05),FST及TST不动时间明显缩短( P<0.05)。(3)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结果显示,给予CUMS后,与对照1组及对照2组相比,CUMS组及CUMS+氟西汀组小鼠血清 IL-1β、IL-18水平显著升高( P<0.05),NLRP3-/-组小鼠则变化不明显( P>0.05)。给药后,CUMS+氟西汀组小鼠血清中IL-1β、IL-18较CUMS组下降( P<0.05)。(4)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结果显示,给予CUMS后,与对照1组及对照2组相比,CUMS组及CUMS+氟西汀组小鼠海马脑区NLRP3的表达、胱冬肽酶-1的活化及诱导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IL-1β、IL-18的表达增加( P<0.05),氟西汀治疗后,CUMS+氟西汀组小鼠海马脑区NLRP3的表达、胱冬肽酶-1的活化及NF-κB、IL-1β、IL-18的表达显著下降(分别恢复至对照1组的99%、91%、97%、95%及97%)。 结论:(1)CUMS可引起小鼠海马区NLRP3、胱冬肽酶、NF-κB、IL-1β、IL-18蛋白表达增加以及血清上述炎症指标水平升高,而NLRP3基因敲除小鼠未发现此现象;(2)氟西汀治疗可显著降低抑郁症模型小鼠NLRP3、胱冬肽酶-1、NF-κB、IL-1β、IL-18蛋白表达及血清水平,改善小鼠抑郁样表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蛋白质类泛素修饰角度解读亚低温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保护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编辑人员丨1周前目的:从蛋白质类泛素化修饰角度解析亚低温对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的保护机制,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亚低温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原代分离培养小鼠NSCs,分为对照组、缺氧组、亚低温组、缺氧+亚低温组并予相应处理,Western Blot法检测小泛素相关修饰蛋白2/3(small ubiquitin-related modifier 2/3,SUMO2/3)、低氧诱导因子1 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 α,HIF-1α)、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 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coactivator 1 α,PGC-1α)和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amer-bind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4,Oct4)的蛋白水平;比较NSCs克隆球直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荧光法检测NSCs向神经元细胞分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缺氧组NSCs中SUMO2/3、HIF-1α和PGC-1α的蛋白水平分别升高至1.33、2.26和2.40倍,亚低温组NSCs中SUMO2/3和PGC-1α的蛋白表达水平分别升高至1.52倍和6.36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缺氧组相比,缺氧+亚低温组NSCs中SUMO2/3、HIF-1α、PGC-1α和Oct4的蛋白表达水平分别升高至1.44、1.40、3.30和1.59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缺氧组、亚低温组、缺氧+亚低温组细胞克隆球直径明显小于对照组,缺氧+亚低温组细胞克隆球直径明显小于缺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亚低温组与对照组LD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缺氧+亚低温组LDH水平明显低于缺氧组( P<0.05)。亚低温组细胞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缺氧+亚低温组细胞死亡率明显低于缺氧组( P<0.05)。与对照组相比,缺氧组和亚低温组巢蛋白表达水平均有所升高,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明显下降( P<0.05);与缺氧组和亚低温组相比,缺氧+亚低温组巢蛋白表达水平进一步增强,同时NSE表达水平进一步下降( P<0.05)。 结论:亚低温可能通过强化蛋白质的SUMO化修饰方式增加NSCs对缺氧的耐受,进一步为亚低温治疗HIE提供了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供肾结石工作台碎石手术技巧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编辑人员丨1周前目的:总结对供肾结石在移植前进行工作台输尿管镜取石的经验与技巧。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泌尿外科共有7例器官捐献供者在捐献前评估时发现存在供肾结石,并且均在修肾结束后行工作台输尿管镜激光碎石取石术。回顾性总结此7例供肾的基本情况、结石大小、位置、手术相关并发症以及清石效果。7例供者年龄为(49.6±6.8)岁。其中6例供肾为单纯肾盂结石,1例为输尿管上段结石。结果:7例结石直径为(1.2±0.5)cm(0.4~2.1 cm)。5例肾盂结石及1例输尿管结石均使用半硬性输尿管镜检查并行钬激光碎石,另外1例供肾在术中未发现结石。所有供肾平均手术时间为(23.0±6.1)min,并在碎石后对所有供肾均行常规低温机械灌注。结石侧供肾起始阻力指数高于同一供者对侧供肾( P<0.05),但两侧供肾的终末阻力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例受者手术开放循环后均未发生严重血尿,且术后肾功能恢复良好。术后1个月复查CT显示,7例受者均无明显结石残留。 结论:工作台手术是处理供肾结石的微创方法,比较安全有效。半硬性输尿管镜即可处理大部分供肾结石,但其中远期效果仍需进一步评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双马甲包裹法根部重建技术用于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近端修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编辑人员丨1周前目的:回顾性分析双马甲包裹根部加固重建方法近端修复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近期疗效。方法:2018年1月到2019年10月,455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中,双马甲包裹根部加固重建(DJW)343例(其中11例同时行瓣叶悬吊),Bentall手术81例,Wheat手术15例,未处理根部12例, David手术4例。对比分析接受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的患者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和术后近期生存情况。结果:全部患者无手术死亡,DJW组和Bentall组术后30天死亡比例分别为10.5%和7.4%( P=0.403);体外循环(218.8±68.4)min对(240.2±59.8)min, P=0.011;主动脉阻断(150.6±47.9)min对(181.3±45.6)min, P=0.000。手术时间和深低温停循环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随访(11.7±6.4)个月,随访期间9例死亡,DJW组7例,Bentall组2例,死因均与主动脉根部无关。DJW法术后主动脉瓣反流度为0.7±0.5,较术前显著降低( P=0.000)。 结论:DJW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根部修复方法,早期疗效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小儿扁桃体低温等离子射频切除术行ERAS对患儿VAS及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编辑人员丨1周前目的:探讨小儿扁桃体低温等离子射频切除术行加速康复外科(ERAS)对患儿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行双侧扁桃体低温等离子射频切除术患儿20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n=100)和对照组( n=100),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围手术期处理,观察组采取ERAS模式下进行围手术期处理,对比两组术后情况、术后不同时点疼痛VAS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术前及术后2 d血清免疫球蛋白及炎症指标。 结果:观察组术后伪膜脱落时间、白膜形成时间、饮食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 P<0.05);观察组术后不同时点VAS均低于对照组(均 P<0.05);术后2 d两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均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小于对照组(均 P<0.05);术后2 d两组白细胞介素-8(IL-8)、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显著升高,观察组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均 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0%(5/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00%(13/100, P<0.05)。 结论:扁桃体低温等离子切除术患儿围手术期行ERAS干预后,能加快患儿康复进程,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疼痛VAS及炎症指标,减少对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