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潜水生命支持员培养问题探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随着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推进,深远海救助打捞、海洋工程施工等任务越来越多,对大深度潜水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深度潜水时,潜水生命支持是保障大深度作业潜水员生命安全与健康的关键环节。作者对潜水生命支持员(LST)分类、体格条件、学历要求、培训内容和要求、培训机构条件及《潜水生命支持员培训与考核要求》(JT/T 1382)制定中争议的问题、实施的预期效果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理清了潜水生命支持员培训与考核的相关问题。需加强体系化培养和潜水作业队伍建设,并从整体上提高大深度潜水作业安全保障考核标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PDCA循环模式进行生物样本全过程质量控制应用探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彭州市项目点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调查中,基于PDCA循环模式构建了由国家项目办、省级指导办公室、地区项目办、实验室及现场调查队组成的四级质量控制体体系.该体系构建了以项目实施方案为纲领性文件,地区项目办公室操作手册为管理制度文件,现场调查手册及实验室标准操作手册为作业指导书,原始记录及流转表格为记录文件的四级文件体系,对生物样本采集、登记、分装、储存、运输实施了全过程质量控制.本文所探讨的质量控制方法,最大程度地避免了人员变动、设备设施、环境条件等对生物样本采集、登记、分装、储存、运输的影响,确保在时间跨度长达17年的4次调查中,每次调查收集到的生物样本均能达到质量要求,为类似的调查项目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氯乙烯暴露人群职业健康检查状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天津市氯乙烯单体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情况。方法:于2021年12月,通过《职业病及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系统》收集天津市7家存在氯乙烯单体危害的企业信息和478名氯乙烯单体作业工人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定量资料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用 ± s表示,用 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数据采用中位数[ M( Q1, Q3)]表示,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定性资料用构成比(%)描述,χ 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用单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氯乙烯单体作业工人个人一般信息、职业史、企业信息与氯乙烯单体作业工人检出异常的关系。 结果:滨海新区氯乙烯单体作业工人异常检出率高于其他区(χ 2=5.20, P=0.023),非制造业氯乙烯单体作业工人异常检出率高于制造业(χ 2=7.74, P=0.005),内资企业氯乙烯单体作业工人异常检出率高外商投资企业(χ 2=22.38, P<0.01),与氯乙烯单体作业工人正常组比较,异常组工人年龄较大、工龄较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3.32、-3.54, P=0.001、<0.01)。氯乙烯单体作业工人用人单位在滨海新区,经济类型为内资企业,行业分类为非制造业,年龄大于40岁,工龄大于20年均是工人检出异常的影响因素( OR=1.875,95% CI:1.279~2.749; OR=1.657,95% CI:1.071~2.563; OR=3.562,95% CI:2.057~6.170; OR=2.166,95% CI:1.245~3.768; OR=1.968,95% CI:1.345~2.879;均 P<0.05)。 结论:应重点加强本市内资企业生产环境中氯乙烯单体作业的管理,从而更有针对性地保护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GSR基因多态性与噪声性听力损失易感性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GSR)基因多态性与噪声性听力损失(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NIHL)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2019年7月采用1∶1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河南省某钢铁厂的6 297名接触噪声作业工人为队列研究人群中,筛选接触噪声工龄≥3年、双耳高频(3 000、4 000、6 000 Hz)平均听阈≥40 dB的研究对象选择为听力损失组;并按照同性别、同工种、年龄相差≤5岁,接触噪声工龄相差≤2年,听力测试中任一耳语频(500、1 000、2 000 Hz)的任一频段听阈≤25 dB的匹配标准选择为对照组,筛选出听力损失组和对照组各276人。对调查对象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进行纯音听力测试和作业场所噪声测量。采用中高通量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检测技术(SNPscan TM法)对研究对象的GSR基因的3个核苷酸位点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并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NIHL的关系,及调整协变量后不同多态位点与NIHL发生风险的关系;以不同累积噪声暴露量(cumulative noise exposure,CNE)分层后,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位点与NIHL发生风险的关系。 结果:研究对象的年龄为(40.28±8.00)岁,接噪工龄为(18.71±8.92)年,研究对象接触噪声水平为80.05~93.35 dB(A),CNE为86.83~107.92 dB(A)·年。与对照组比较,听力损失组、CNE、饮酒和噪声接触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年龄、接噪工龄、吸烟、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和双耳语频平均听阈水平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调整吸烟、饮酒、高血压等因素后,在共显性模型下,与携带GG基因型比较,携带rs1002149 GT、rs2251780 GA基因型患NIHL的风险更高( OR=1.558,95% CI:1.028~2.361; OR=1.550,95% CI:1.020~2.355, P<0.05);与携带TT/GT基因型比较,携带rs1002149TT基因型患NIHL的风险更高( OR=1.494,95% CI:1.002~2.228, P<0.05);rs3779647位点基因型与患NIHL风险无关( P>0.05)。在L Aeq,8 h>85 dB(A)分层下,与携带GG基因型相比,携带rs1002149 GT基因型、rs2251780 GT基因型发生NIHL风险更高( OR=1.801,95% CI:1.093~2.967; OR=1.720,95% CI:1.050~2.817, P<0.05)。对rs1002149和rs2251780两个位点进行单体型分析,未发现与NIHL的易感性有关( P>0.05)。 结论:GSR基因多态性可能与NIHL发生的易感性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北京市某区女性乳腺癌职业危险因素调查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北京市女性乳腺癌与职业危险因素的关系,为制定预防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9年6至12月,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调查方法,选取北京市8家医疗机构,以调查医疗机构确诊的乳腺癌患者(495人)为病例组,以相同医疗机构非乳腺癌患者(478人)为对照组。采用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制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人口学基本特征、职业危险因素和应对方式(包含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用 χ2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asso回归筛选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将筛选出的危险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 结果:调查对象中大专及以上占49.64%(483/973);体重指数以18.4~23.9 kg/m 2为主(占48.82%,475/973);婚姻状态以已婚为主(占84.48%,822/973)。与无夜间轮班作业史者比较,有夜间轮班作业史者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OR=1.70,95% CI:1.25~2.30, P<0.05);与工作姿势为大多数坐着、有时站立者比较,大多数站立、有时坐着者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OR=2.01,95% CI:1.40~2.90, P<0.05)。 结论:职业危险因素中夜间轮班作业、工作姿势与女性乳腺癌发病有关,建立良好的作息规律,同时避免久站等措施可以预防和减少乳腺癌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CDH23基因多态性与噪声性听力损失发生风险关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CDH23基因多态性与噪声性听力损失(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NIHL)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从2006年1月1日起,以河南省某钢铁企业的6 297名接触噪声作业工人为队列研究人群,随访至2015年12月31日。于2019年7月,以1:1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在队列研究对象中按照年龄、接噪工龄、性别、工种因素选择双耳高频(3 000、4 000、6 000 Hz)平均听阈≥40 dB者选为听力损失组,选择双耳高频平均听阈<35 dB任一耳语频的任一频段(500、1 000、2 000 Hz)听阈均≤25 dB者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各286例。对调查对象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进行纯音听力测试和作业现场噪声测量,采用中高通量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检测技术(SNPscanTM法)对研究对象的CDH23基因18个位点进行检测。并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NIHL的关系,及调整协变量后不同多态位点与NIHL发生风险的关系;以不同累积噪声暴露量(cumulative noise exposure,CNE)分层后,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对不同位点与NIHL发生风险关系进行分析。采用广义多因子降维法(generalized multifactor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GMDR)分析不同SNP组合与NIHL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听力损失组在年龄、接噪工龄、CNE、饮酒习惯、高血压患病情况和体育锻炼情况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听力损失组研究对象吸烟人数多,听力损失组双耳高频平均听阈位移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在调整了CNE、吸烟、饮酒、体育锻炼、高血压混杂因素的条件下,分析结果显示CDH23基因rs3802711、rs3752751、rs3752752、rs11592462、rs10762480、rs3747867多态位点在总体或CNE分层分析结果与NIHL发生风险均有关( P<0.05)。rs3802711位点总体分析结果和CNE≥97 dB(A)·年分层分析结果均显示,与携带GG基因型的噪声作业工人比较,携带AA/GA或GA+AA基因型的噪声作业工人更易发生NIHL( OR=3.121,95 CI%:1.054~9.239, P=0.04; OR=2.056,95 CI%: 1.226~3.448, P=0.006; OR=2.221,95 CI%: 1.340~3.681, P=0.002);rs11592462位点总体分析结果中,与携带CC基因型或CG+CC基因型的噪声作业工人比较,携带GG基因型的噪声作业工人更易发生NIHL( OR=3.951,95 CI%:1.104~14.137, P=0.035; OR=4.060,95 CI%: 1.145~14.391, P=0.030)。在调整了CNE、吸烟、饮酒、体育锻炼、高血压混杂因素的条件下,CDH23 rs1227049、rs10999947、rs3752752、rs3752751、rs10762480、rs3802711、rs11592462、rs10466026、rs4747194、rs4747195位点在构成的单体型与NIHL发生风险均无关联( P>0.05)。本研究在调整了CNE、吸烟、饮酒、高血压和体育锻炼因素后GMDR分析结果均未见SNP组合与NIHL发生风险有关联( P>0.05)。 结论:CDH23基因位点变异可能与NIHL的发生风险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某汽车配件制造企业噪声暴露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天津市某汽车配件制造企业噪声暴露和作业工人健康状况,分析影响噪声作业工人健康结果的因素。方法:于2020年9月,对某汽车配件制造企业开展职业卫生学现场调查、噪声暴露水平检测,收集噪声作业岗位工人职业健康检查资料,采用 χ2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361名作业工人噪声暴露情况和听力损失等的影响因素。 结果:噪声作业岗位噪声暴露水平超标率69.39%(34/49),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检出率和高血压检出率分别为33.24%(120/361)和11.36%(41/361)。随年龄、接噪工龄增长,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检出率和高血压检出率呈上升趋势(χ 2趋势=-5.95、-6.16、-2.81、-2.74, 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35岁、接噪工龄>10年和8 h噪声暴露等效声级>85 dB(A)均为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 OR=3.57,95% CI:1.09~11.75; OR=4.05,95% CI:1.97~8.25; OR=1.75,95% CI:1.00~3.05), P=0.036、0.001、0.047]。 结论:该企业岗位噪声超标率高,噪声暴露工人听力损失较为严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不同压力暴露和不同应激对大鼠唾液腺sIgA和皮质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估不同压力和不同应激条件下大鼠血清和唾液中皮质醇、唾液内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gA)的变化规律,为筛选高气压作业环境下的无创应激监测指标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暴露压力不同将54只大鼠分为0 kPa组、175 kPa组、350 kPa组、500 kPa组、600 kPa组、700 kPa组,按照应激条件将另外36只大鼠分为生理应激组、心理应激组、身心应激组和空白组,每组9只。2组实验结束后采集血清,取舌下腺组织匀浆后取上清液,分别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唾液和血清中皮质醇、sIgA含量。结果:500 kPa组、600 kPa组和700 kPa组sIgA浓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0.961, P<0.001; F=4.693, P=0.001; F=4.353, P=0.003),175 kPa组、350 kPa组、600 kPa组血清皮质醇显著高于0 kPa组,350 kPa组显著高于500 kPa组和700 kPa组,350 kPa组、700 kPa组舌下腺组织皮质醇浓度显著高于0 kPa组、500 kPa组和600 kPa组。不同应激条件下,心理应激组、生理应激组和身心应激组的血清sIgA浓度显著低于空白组( F=4.852, P=0.007; F=4.918, P=0.007; F=3.967, P=0.017)。心理应激组、身心应激组血清和舌下腺皮质醇水平显著高于空白组,生理应激组的血清和舌下腺皮质醇水平显著低于心理应激组。研究结果显示,唾液腺皮质醇和血清皮质醇在不同应激条件下的变化呈现正相关( r=0.609, P<0.01)。 结论:皮质醇作为应激监测指标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唾液指标亦可作为高气压环境下应激监测的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儿科学早临床长学制医学生开展临床课程的可行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儿科学早临床长学制医学生开展临床课程的可行性,为后续课程改革提供依据。方法:纳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长学制儿科学医学生90人,包括早临床组(G1,二年级第三学期, n=47)和临床见习组(G2,四年级第七学期, n=43)。对两组进行问卷调查,从临床兴趣、学习方法、学习能力进行对比。两组分别抽取24名、20名学生参与一次临床课程教学,对比组间形成性评价和随堂测试得分,以了解两组学习表现和学习效果的差异。运用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不满足卡方检验条件时采用Fisher精确检验。计量资料进行正态性检验,正态分布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偏态分布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 结果:两组学生临床兴趣及早临床兴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252、1.000)。学习方法有部分差异:G1组课后学习时间更长( Z=-2.36, P=0.018),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更多( Z=2.53, P=0.011),学习方式更依赖于作业( P=0.020),预习率更高( Z=-5.07, P<0.001)。学习能力有部分差异:G2组文献检索能力更强( χ2=10.57, P=0.001),G2课堂及延展课堂表现得分更高( t=-3.18, P=0.004; t=-10.14, P<0.001)。学习效果方面,G2仅一道多选题正确率高于G1( t=-2.46, P=0.022)。 结论:儿科学早临床长学制医学生有一定的兴趣和能力接受临床课程。充分的课前准备和恰当的课程设计有助于学生临床思维的早期培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海上100 m氦氧饱和-108 m巡潜潜水员的机体负荷监测及保障建议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对海上大深度氦氧饱和潜水高气压暴露过程中潜水员的机体负荷进行监测,为保障潜水员的健康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心率与自我运动强度感觉量表(RPE)相结合的方法监测潜水员的机体负荷状态,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名潜水员整体心率平稳,减压第3天6∶30(63 m)1号潜水员出现极低心率(43次/min),3号潜水员心率为53次/min。潜水员饱和暴露及减压各阶段心率与入舱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潜水员整体RPE评分为6~16分,整体变化趋势与高气压暴露过程相吻合,100 m稳压至巡潜结束阶段潜水员的机体负荷最大,其余阶段负荷较小。RPE评分在入舱前略高于加压阶段,巡潜阶段达到高峰,减压阶段处于平稳状态,第2钟潜水员巡潜结束时的RPE评分显著高于入舱前( t=-4.700, P=0.018)。 结论:高压条件下,对潜水员进行机体负荷的监测对保障作业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心率与RPE的联合监测能更精准地反映机体负荷,有助于更好地保障潜水作业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