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护性睡眠护理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临床疗效的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保护性睡眠护理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4—8月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2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保护性睡眠护理,比较2组患儿临床效果、睡眠时间、不适反应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睡眠时间、哭闹时间、胆红素水平分别为(18.67 ± 1.45)h/d、(0.82 ± 0.12)h/d、(191.58 ± 12.74)μmol/L,对照组分别为(17.63 ± 1.33)h/d、(1.05 ± 0.15)h/d、(202.42 ± 13.08)μmol/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3.343、7.573、3.755, P<0.05);观察组患儿黄疸持续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分别为(5.26 ± 1.24)、(8.70 ± 2.12)d,对照组分别为(7.14 ± 1.18)、(12.95 ± 2.31)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6.946、8.573, P<0.05);观察组睡眠质量优良率、呕吐发生率、皮肤损伤发生率、针头脱落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0.00%(36/40)、7.50%(3/40)、5.00%(2/40)、10.00%(4/40)及100.00%(40/40),对照组分别为72.50%(29/40)、27.50%(11/40)、22.50%(9/40)、32.50%(13/40)及87.50%(35/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4.021~6.050, P<0.05)。 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中应用保护性睡眠护理,可有效延长新生儿睡眠时间,提高其睡眠质量,有助于患儿症状的改善,减少不适反应情况,家属满意度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风险管理联合保护性睡眠干预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护理质量、症状改善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联合保护性睡眠干预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护理质量、症状改善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将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两组患儿均接受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研究,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风险管理联合保护性睡眠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护理质量、症状改善情况及睡眠质量。结果:实施风险管理联合保护性睡眠干预后,观察组皮肤损伤、呕吐、针头脱落、体温异常等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黄疸消失时间、第一次胎便排出时间及首次排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胆红素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哭闹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风险管理联合保护性睡眠干预可显著提升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护理质量,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有效改善症状和睡眠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睡眠保护策略护理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睡眠保护或睡眠支持是早产儿发展性照顾中的一项重要护理措施.文章基于国内外早产儿的睡眠研究成果,综述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保护性睡眠策略的定义、睡眠相关概念、睡眠评估方法,总结分析了早产儿睡眠问题及原因,并提出早产儿睡眠保护策略,即提供环境支持、给予合理睡眠体位、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提高睡眠保护意识、提供出院延伸教育,以期为临床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进一步运用该护理保护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和行为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社区老年居民认知功能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调查社区老年居民认知功能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 以郑州市盛和社区≥60岁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认知障碍相关因素调查、认知功能评估、睡眠障碍和营养状态评估.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老年居民认知障碍发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对1 050名郑州市盛和社区≥60岁居民进行调查,调查对象年龄60~87岁,男女性别比1.27∶1,婚姻状态以在婚为主,占54.5%,文化程度以中专及以下为主,占62.4%.认知障碍老年居民共138例,发生率为13.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独居(OR=1.726)、睡眠障碍(OR=1.937,)、患病≥4种(OR=1.946)是盛和社区≥60岁居民发生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而经常体育锻炼(OR=0.599)和参与社会活动(OR=0.434)是其保护性因素.结论 盛和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率较高,其中独居、睡眠障碍、患病≥4种是老年发生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社区医护人员应予以重视,加强认知功能的早期筛查,尽早识别并针对性制定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保护性睡眠护理对新生儿睡眠质量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保护性睡眠护理对新生儿睡眠质量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2020年6月30日经阴道分娩的77例新生儿154例,采用分段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7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给予保护性睡眠护理.比较两组出生后3 d、30 d的身长、体重、神经行为[采用新生儿神经行为量表(NBNA)]、疼痛程度[采用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NIPS)]、睡眠时间及睡眠质量.结果:出生后30 d,观察组身长、体重优于对照组(P<0.01);出生后30 d,观察组NBNA中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原始反射、主动肌张力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出生后30 d,观察组NIPS评分、睡眠时间及睡眠质量优良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保护性睡眠护理可有效延长新生儿的睡眠时间,改善其睡眠质量,并可减轻操作引起的疼痛,有利于新生儿神经行为的发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1例剖宫产术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患者继发脾破裂的护理
编辑人员丨2023/8/5
总结1例剖宫产术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患者继发脾破裂的护理经验.包括脾破裂后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密切监测血压、腹内压变化;减少输血时的溶血反应并做好栓塞的观察与预防;血浆置换的管理;依库丽单抗注射液的应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行保护性隔离,降低感染风险;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经过精心的治疗及护理,患者于入院后16 d出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2月1日~2021年5月31日收治的9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可能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影响因素、睡眠结构异常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研究75例(78.95%)患者出现睡眠结构异常,其中深慢波睡眠减少36例,睡眠潜伏期延长16例,夜间觉醒增加10例,睡眠效率下降13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焦虑、社会支持低分、透析龄≥3年、肌酐水平升高、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升高为睡眠结构异常的危险因素(P<0.05,P<0.01),血红蛋白水平升高为保护性因素(P<0.01).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主要以深慢波睡眠减少为主,其年龄、焦虑、社会支持等因素均可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睡眠结构,提示护理人员在关注患者睡眠质量的同时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增加其社会支持,正确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给予充足的营养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关节外科护士对患者术后谵妄管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深入了解关节外科护士在患者术后谵妄管理中的体验及困难,为提高关节外科护士谵妄管理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2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12名关节外科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分析得出关节外科护士对患者术后谵妄管理体验的4个主题,分别为预防高危人群的术后谵妄存在难度(模糊认知谵妄易感因素、预防意识与行为欠缺)、经验性识别术后谵妄(总结并应用临床经验判断谵妄、谵妄筛查缺乏应用工具)、保守等待术后谵妄痊愈(强烈的患者安全意识、谨慎用药处理激越行为、渴望家属的理解与支持、引导睡眠节律存在困难)以及期待谵妄管理培训和工具应用.结论 需要明确关节外科护士在谵妄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强化培训以提升谵妄预防意识及能力,关注谵妄患者的非药物干预,减少保护性约束,鼓励照护者参与,促进证据转化,落地谵妄筛查工具的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人口学与生活方式行为因素对孕妇孕期增重情况的影响——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了解孕妇孕期增重(GWG)现况,探讨社会人口学因素及孕期生活方式行为因素对孕妇GWG的影响.方法 2020年4-7月招募1 200例孕12~14周且单胎的孕妇开展前瞻性的队列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孕妇孕期生活方式相关资料,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收集孕妇建卡人口学资料并追踪随访GWG情况,随访过程中剔除非足月分娩或体质量记录不完整者228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孕期增重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972例单胎活产孕妇,GWG为(14.28 士 4.71)kg,其中增重适宜、不足和过多分别为419例(43.1%)、229例(23.6%)和324例(33.3%).增重不足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研究生学历、进餐次数增加或减少、供餐方式为家人或保姆做饭及锻炼时长增加,而睡眠质量变好是其保护性因素;增重过多的危险因素为中专及以下学历、孕前超重或肥胖、总体进食量增加及户外活动时间减少,而孕前偏瘦为其保护性因素.结论 孕妇GWG不适宜比例较高且问题突出,孕期生活方式的改变对GWG具有较大的影响,GWG不足和过多具有不同的危险因素.对有GWG不足/过多风险的孕妇,建议在临床孕期保健中增加对其牛活方式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给予针对性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保护性睡眠护理联合水疗在新生儿黄疸患儿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新生儿黄疸(NG)患儿采用保护性睡眠护理联合水疗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100例NG患儿,运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给予常规干预,对照组加用保护性睡眠护理,观察组加用保护性睡眠护理联合水疗干预,干预1周.比较两组黄疸消退时间、胆红素水平(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睡眠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周时,两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周时,观察组夜间觉醒次数低于对照组,夜间睡眠时间、睡眠总时间长于对照组,入睡潜伏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护性睡眠护理联合水疗干预可缩短NG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改善睡眠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