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草酸调控水通道蛋白4表达影响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元活性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究甘草酸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神经元损伤的作用,以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每组20只.假手术组仅进行颅脑开孔处理;其余5组大鼠用体外冲击法建立TBI模型.于建模后的0、24、48 h,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分别腹腔注射10、50、100 mg·kg-1甘草酸溶液,对照组腹腔注射2 mg·kg-1尼莫地平;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在同样时间点腹腔注射等体积磷酸盐缓冲溶液.用脑水肿和改良的神经功能损害评分法(mNSS)评价大鼠神经功能障碍程度,用细胞凋亡染色法评估大鼠脑组织神经元凋亡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和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水平.结果 中、高剂量实验组和对照组、模型组、假手术组的mNSS 评分分别为(6.98±0.82)、(5.28±0.37)、(5.91±0.52)、(13.28±1.59)和(0.36±0.01)分,脑水肿程度分别为(63.27±10.33)%、(60.09±9.38)%、(66.86±9.91)%、(85.92±11.93)%和(52.17±8.53)%,神经元凋亡率分别为(6.81±0.73)%、(5.39±0.25)%、(5.87±0.62)%、(15.13±3.29)%和(2.56±0.03)%,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49±0.06、0.68±0.15、0.62±0.03、0.13±0.03 和0.95±0.13,Bcl-2 关联 X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 0.61±0.08、0.55±0.17、0.39±0.09、0.92±0.19 和0.16±0.02,AQP4 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 0.69±0.15、0.38±0.03、0.47±0.09、0.86±0.13和0.13±0.09;模型组的上述指标与中、高剂量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甘草酸能够减轻创伤性大鼠脑损伤的水肿程度和神经功能障碍,抑制神经元的损伤和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AQP4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肝反应性淋巴样组织增生 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表现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肝反应性淋巴样组织增生(RLH)的 18F-氟脱氧葡萄糖(FDG) PET/CT双时相显像表现。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21年7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 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并经手术标本或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确诊为肝RLH的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其中男性2例、女性5例,年龄(60.4±3.7)岁。观察肝RLH的 18F-FDG PET/CT显像表现,分别测量及计算病灶长径、病灶与邻近肝脏的CT值、早期显像及延迟显像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 max)、肝本底SUV max、滞留指数(RI)。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7例肝RLH患者中,71.4%(5/7)患者为单发病灶、28.6%(2/7)患者为多发病灶,共11个病灶,均位于肝包膜下,其形态呈类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模糊,长径5.5~19.2(14.9±1.2) mm。CT平扫结果显示,11个病灶密度均匀,其中2个病灶呈等密度,9个病灶呈低密度,其CT值为(42.1±3.1) HU,低于邻近肝实质的CT值(55.9±1.5) HU,且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36, Ρ<0.001)。 18F-FDG PET/CT显像结果显示,63.6%(7/11)病灶的 18F-FDG摄取高于肝实质,其中85.7%(6/7)病灶延迟显像的SUV max升高,14.3%(1/7)病灶延迟显像的SUV max降低,早期、延迟显像病灶的SUV max分别为6.2±0.4和6.8±0.7,RI为12.2%(8.9%,15.5%);36.4%(4/11)病灶的 18F-FDG摄取低于或邻近肝实质,延迟显像病灶的SUV max无明显变化,早期、延迟显像病灶的SUV max分别为2.2±0.4和2.1±0.4。 结论:肝RLH病灶多位于肝包膜下,呈均匀稍低密度灶,边界模糊。 18F-FDG PET/CT显像显示多数病灶 18F-FDG高摄取,少数病灶呈等摄取或低摄取,延迟显像SUV max多升高,多发病灶 18F-FDG摄取相近或相差很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子宫颈原发性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宫颈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arge cell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LCNEC)非常罕见,占宫颈恶性肿瘤的比例不足0.2%。由于其具有高度恶性、进展迅速、预后差等特点,临床过程及治疗不同于常见类型的宫颈癌,所以早发现、早治疗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目前为止,对于宫颈LCNEC细胞学特征的报道较少,细胞病理医师对其普遍认识不足。本文报道1例宫颈原发性LCNEC,通过分析其细胞学特征及时发现诊断线索,经组织活检予以诊断证实。本例细胞学特征表现为偏大的肿瘤细胞形成特征性假菊形团和失黏附性散在分布,异型裸核常见,多形性核及显著的单个大核仁,形态上易与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低分化腺癌、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神经外胚层肿瘤和淋巴瘤等肿瘤混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过表达生存素对颅脑外伤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和神经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过表达生存素(Survivin)对颅脑外伤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Survivin组。模型组和Survivin组大鼠采用自由落体法构建颅脑外伤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不做颅脑损伤。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经颅内注射对照线相关病毒1×10 11 vg,Survivin组大鼠经颅内注射携带Survivin基因的腺相关病毒1×10 11 vg。治疗4周后,采用神经行为学评分评价3组大鼠神经功能状态,采用Morris水迷宫分析3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分析3组大鼠神经元凋亡水平。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分析Survivin、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Survivin组大鼠脑组织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3.17±0.32)明显高于假手术组(1.15±0.22)和模型组(1.10±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088、3.591, P<0.05)。Survivin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6.88±1.01)分]明显低于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10.79±1.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319, P<0.05)。Survivin组大鼠逃避潜伏期[(7.88±0.93) s]低于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10.98±2.21)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114, P<0.05)。Survivin组大鼠穿台指数(5.27±0.99)高于模型组大鼠穿台指数(3.01±0.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891, P<0.05)。Survivin组大鼠神经细胞凋亡比例[(14.21±3.25)%]明显低于模型组大鼠神经细胞凋亡水平[(25.91±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972, P<0.05)。Survivin组大鼠脑组织bax和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1.79±0.24、1.44±0.17)明显低于模型组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2.19±0.38、1.95±0.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528、2.107, P<0.05)。Survivin组大鼠脑组织bcl-2 mRNA水平(0.91±0.13)明显高于模型组(0.49±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027, P<0.05)。 结论:过表达Survivin可显著降低颅脑外伤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提高神经功能和认知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异鼠李素保护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损伤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异鼠李素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建立AMI大鼠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法舒地尔组(30 mg/kg)及异鼠李素低、中、高剂量(25、50、100 mg/kg)组,每组各5只,灌胃给药,1次/d,连续处理14 d。采用心脏彩超仪检测心脏功能指标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短轴缩短分数(FS),TTC染色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IL)-6、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心肌组织中Caspase-3活性,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中B细胞淋巴瘤-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FS、SOD含量和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均 P<0.05),且LVEDd、LVESd、心肌梗死面积、MDA水平、IL-6水平、TNF-α水平、IL-1β水平、细胞凋亡指数、Caspase-3活性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均 P<0.05);与模型组相比,低剂量异鼠李素处理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但给予法舒地尔和中、高剂量异鼠李素处理后上述改变均明显得到逆转(均 P<0.05)。 结论:异鼠李素可通过减轻心肌细胞氧化应激和炎症损伤、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改善心功能保护AMI大鼠心肌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内镜医师快速现场评估在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胰腺实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内镜医师快速现场评估(ROSE)对内镜超声引导下不同穿刺类型获取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的胰腺实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2018年8月至2022年10月间北京协和医院内镜中心1 573例行内镜超声引导下组织取样(EUS-TA)的胰腺实性病变病例,收集65例依赖IHC染色诊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46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13例,淋巴瘤及间叶源性肿瘤6例。根据EUS-TA术中有无内镜医师开展ROSE,将患者分为ROSE组(36例)和非ROSE组(29例);根据穿刺类型,进一步分为FNA-ROSE(26例)、FNB-ROSE(10例)、FNA-非ROSE(24例)、FNB-非ROSE(5例)亚组,比较两组及亚组间的诊断准确率及IHC成功率。采用二项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ROSE及穿刺类型对诊断准确性和IHC成功率的影响。结果:ROSE组与非ROSE组的患者年龄、性别、胆红素水平、CA19-9水平、病灶部位、病灶大小、诊断构成比、外科手术率等临床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亚组间EUS病灶平均大小及穿刺针径、穿刺点位置、穿刺针道数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ROSE组的诊断准确率为88.9%,非ROSE组为7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23)。FNA-ROSE组较FNA-非ROSE组诊断准确率高(88.5%比7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100),FNB-ROSE组与FNB-非ROSE组的诊断准确率及各组的IHC成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二项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未发现影响诊断准确率的独立因素。 结论:内镜医师开展ROSE提高了EUS-TA在需要IHC明确诊断的胰腺实性病变中的诊断准确率,对于提升EUS-TA对该类疾病的诊断效率具有潜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高迁移率族蛋白B1/核因子-κB通路介导小胶质细胞极化在创伤性颅脑损伤后神经损害中的作用及机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核因子-κB(NF-κB)通路介导小胶质细胞极化在创伤性颅脑损伤后神经损害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120只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以随机抽签法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溶剂组以及拮抗剂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大鼠均建立创伤性颅脑损伤模型。拮抗剂组按50 mg/kg的剂量行腹腔注射甘草酸干预。溶剂组则予以等剂量的溶解剂二甲基亚砜(DMSO)注射。模型组与假手术组予以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注射。比较各组HMGB1/NF-κB通路相关指标表达,不同时间点的改良神经功能评分(mNSS),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ax)、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蛋白表达。分析大鼠HMGB1/NF-κB通路相关指标与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模型组、溶剂组、拮抗剂组大鼠的HMGB1(0.80±0.21、0.79±0.22、0.48±0.10),NF-κB(1.24±0.26、1.22±0.24、0.43±0.08),Toll样因子受体4(TLR4,0.95±0.18、0.96±0.19、0.71±0.11),Caspase-3(1.27±0.23、1.28±0.21、0.60±0.14),bax(1.43±0.25、1.45±0.26、0.87±0.17),bcl-2(0.38±0.03、0.37±0.02、0.64±0.10)蛋白表达与假手术组(0.24±0.04、0.21±0.03、0.23±0.05、0.41±0.05、0.44±0.06、0.78±0.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4.348、13.472、12.205、21.555、22.872、14.103、21.110、20.351、21.758、20.013、22.074、7.000、21.091、20.732、13.064、17.712、18.459、4.909, P<0.01)。且拮抗剂组大鼠的HMGB1、NF-κB、TLR4、Caspase-3、bax、bcl-2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溶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535、7.026、16.309、17.104、6.231、6.237、13.629、14.757、10.146、10.226、13.640、14.501, P<0.01)。拮抗剂组3、7、14 d时的mNSS评分为(11.40±1.54)、(8.12±1.06)、(7.11±0.07)分,均显著低于模型组[(13.62±1.88)、(10.94±1.24)、(8.41±1.08)分]及溶剂组[(13.50±1.87)、(10.48±1.39)、(8.36±1.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003、4.748、9.468、7.395、6.579、6.632, P<0.05)。大鼠HMGB1/NF-κB通路相关指标与伤后3 d时的Caspase-3、bax蛋白表达均呈正相关( r=0.581、0.619、0.633、0.742、0.705、0.652, P<0.05),而与bcl-2蛋白表达均呈负相关( r=-0.563、-0.627、-0.646, P<0.05)。 结论:HMGB1/NF-κB通路介导小胶质细胞极化在创伤性颅脑损伤后神经损害中的作用机制可能和调控Caspase-3、bax、bcl-2表达水平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盐酸羟考酮预先给药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细胞凋亡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预先给药对脊髓缺血再灌注(I/R)损伤时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2019年8月至2019年12月,选取无特定病原体(SPF)级健康雄性大鼠36只,体重200~270 g,来源于吉林大学动物实验中心,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3组( n=12):假手术组(Sham组)、脊髓缺血再灌注(I/R组)和盐酸羟考酮组(Oxy组)。I/R组夹闭腹主动脉制备脊髓缺血再灌注模型;Oxy组大鼠于缺血前15 min静脉注射盐酸羟考酮0.5 mg/kg;Sham组和I/R组给予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灌注后6、12、24 h评价后肢功能运动评分。再灌注24 h时取脊髓组织,光镜下观察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病理学结果,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进行细胞凋亡率测定,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和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与Sham组(7.00、7.00、7.00分)比较,I/R组和Oxy组在再灌注6 h[(2.67±0.52)、(4.33±0.52)分]、12 h[(3.33±0.52)、(4.83±0.41)分]、24 h[(4.17±0.75)、(5.67±0.52)分]时后肢运动功能评分降低( F=161.250、141.150、43.400, P<0.05),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病理学损伤较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Sham组[(3.42±0.90)%]比较,I/R组[(29.58±6.40)%]和Oxy组[(9.42±2.11)%]细胞凋亡率升高( F=146.260,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Sham组(6.83±1.27、7.08±1.56、4.58±1.08)比较,I/R组和Oxy组脊髓组织中bcl-2(36.75±5.17、36.75±5.17)、bax(50.92±7.03、29.42±5.37)和Caspase-3蛋白(45.25±5.22、30.58±3.40)的表达水平升高( F=308.000、214.530、381.670,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I/R组比较,Oxy组在再灌注6 h(2.67±0.52、4.33±0.52)、12 h(3.33±0.52、4.83±0.41)、24 h(4.17±0.75、5.67±0.52)时后肢运动功能评分升高( F=152.460、126.480、46.750, P<0.05),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病理学损伤较轻,细胞凋亡率[(29.58±6.40)%、(9.42±2.11)%]降低( F=109.320, P<0.05),脊髓组织中bcl-2(36.75±5.17、36.75±5.17)表达上调( F=165.310, P<0.05),bax(50.92±7.03、29.42±5.37)和Caspase-3蛋白(45.25±5.22、30.58±3.40)的表达下调( F=159.350、142.130, 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盐酸羟考酮预先给药减轻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肾周及肾窦黏液性假瘤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肾周及肾窦黏液性假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的分别发生在肾周及肾窦的黏液性假瘤2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光镜下观察HE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查MDM2基因扩增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男女各1例,年龄分别为49岁和69岁,病变部位分别位于肾周及肾窦内。镜下观察:肿瘤由成熟脂肪、黏液样基质、梭形或星芒状纤维母细胞及间质炎性细胞混合组成,间质炎性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可见淋巴滤泡形成。肿瘤细胞形态温和,染色质细腻,缺乏核分裂象及坏死。免疫组织化学:肿瘤细胞表达平滑肌肌动蛋白和CD34,不表达S-100蛋白、SOX10、STAT6、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上皮细胞膜抗原、PAX8、MUC4、结蛋白及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p80),Ki-67阳性指数约为5%。FISH法检测显示肿瘤细胞MDM2基因无扩增。2例患者术后随访均未复发。结论:肾周及肾窦黏液性假瘤是一种少见病变,可伴有肾脏基础性疾病,认识到此病变的意义在于避免误诊,特别容易误诊为脂肪肉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隆乳术后乳房假体相关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乳房假体相关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非常罕见。该例女性患者,39岁,行假体隆乳术后10年余,近1年多左乳持续肿胀疼痛来诊。经手术取出原假体(国产水滴型硅胶假体,260 ml),并完整切除左侧乳房假体包膜。术后病理确诊为乳房假体相关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该病例在中国大陆为首次报道,提示医生应该对此类疾病高度重视,及时准确予以诊断及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