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赋权理论用于中青年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健康赋权理论对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康复自我效能及创伤后成长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中青年脑卒中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采纳传统护理,观察组44例采用健康赋权理论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脑卒中康复自我效能量表(SSEQ)评分、简体创伤后成长评定问卷(C-PTGI)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SEQ评分、C-PTGI评分分别为(82.62±5.44)分、(83.65±5.98)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25±4.15)分、(61.58±4.0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1.687、22.286,均 P<0.00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5.45%,42/44)高于对照组(70.45%,3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9.724, P=0.002)。 结论:健康赋权理论应用于中青年脑卒中患者护理中,可显著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促进创伤后成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家庭赋权护理对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质量、喂养率及早产儿发育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家庭赋权护理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质量、喂养率及早产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NICU收治的8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照两组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的原则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和指导,试验组采用基于家庭赋权理论进行护理干预指导,评估两组早产儿母亲干预前后母乳喂养知识、技巧和效能,统计两组早产儿干预前后母乳喂养率,对比两组早产儿出生时、出生1 w后和3 w后的体重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母乳喂养知识、母乳喂养技巧和母乳喂养效能评分以及母乳喂养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试验组母乳喂养知识、母乳喂养技巧和母乳喂养效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试验组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早产儿出生时体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早产儿出生1 w后和出生3 w后的体重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家庭赋权护理可有效提高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知识、技巧和效能水平、母乳喂养率,促进早产儿健康生长发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团体自我表露理论指导的团体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照顾者心理负担、生活质量及情绪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团体自我表露指导的团体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照顾者心理负担、生活质量及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对脑卒中患者照顾者162例,采用号码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1例。对照组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赋权理论的团体自我表露指导自我表露理论指导的团体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脑卒中病人照顾者心理负担、生存质量及不良情绪的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脑卒中患者照顾者4 w与8 w后的心理负担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患者照顾者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正性情绪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脑卒中患者照顾者实施基于赋权理论的团体自我表露指导自我表露理论指导的团体护理后,可有效减轻其心理负担与痛苦、困惑等负性情绪,在精力旺盛、处于快乐的正性情绪中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健康赋权增能多维健康教育策略对白血病患儿照顾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健康赋权增能多维健康教育策略对白血病患儿照顾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湖南省儿童医院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白血病患儿照顾者140名为本次研究对象。对照组实施血液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在血液科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赋权增能理论护理。对比两组白血病患儿照顾者照护能力、照顾负担及情绪状态。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照护能力(CTI)各维度平均评分均较对照组低,照护负担(ZBI)评分平均为(21.54±2.58)分,SAS、SDS评分分别为(43.33±4.82)、(45.41±8.23)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对白血病患儿照顾者实施健康赋权增能理论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其照护能力,改善照顾负担,并有效缓解负性情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延续性护理健康赋权方案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基于健康赋权理论构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延续性护理健康赋权方案,以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延续性护理中的参与和自我管理。方法:2019年1—6月通过文献检索、结合质性访谈结果,初步构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延续性护理健康赋权方案。2019年7—8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心血管内科护理、老年护理、社区护理、护理管理15名专家进行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构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延续性护理健康赋权方案。结果:2轮专家咨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15/15),专家权威系数为0.90。第1轮结果显示专家对条目的修改率为66.67%(10/15),增加22个条目,修改10个条目,合并13个条目,删除7个条目。第2轮结果显示专家对条目的修改率为20.00%(3/15),增加1个条目,修改2个条目。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后确定了5个一级条目、18个二级条目和75个三级条目。结论:本研究基于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延续性护理健康赋权方案,有助于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参与和自我管理,提高延续性护理的开展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影视教育联合健康赋权理论在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影视教育联合健康赋权理论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康复训练积极性与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行TKA治疗的老年患者1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影视教育联合健康赋权理论的康复训练指导,干预时间3个月,采用患者积极度量表(PAM)评价2组参与康复训练的积极性,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系统(HSS)评价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PAM认知、技能、行动、信念维度和总分分别为(11.24 ± 1.49)、(31.94 ± 3.59)、(22.59 ± 3.02)、(16.82 ± 2.34)、(82.59 ± 6.2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42 ± 1.47)、(29.48 ± 4.29)、(20.24 ± 3.31)、(14.29 ± 2.57)、(73.43 ± 5.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4.102~10.121,均 P<0.01)。观察组干预后HSS评分为(79.24 ± 3.7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45 ± 3.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12.905, P<0.01)。 结论:基于影视教育联合健康赋权理论的康复训练指导能够提高老年TKA患者参与康复训练的积极性,显著改善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健康赋权理论护理联合多模式镇痛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中的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基于健康赋权理论护理干预联合多模式镇痛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中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 1月—2022 年 12月我院收治 72例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基于健康赋权理论护理干预联合多模式镇痛护理.对比2组在干预前和干预后 3个月后的效果差异.结果:干预 3个月后,观察组一般自我效能、健康促进生活方式-Ⅱ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 2周后,2 组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功能、活动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健康赋权理论护理干预联合多模式镇痛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效果显著,可提升患者自我效能,降低疼痛带来的应激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远期髋关节功能恢复,使其生活方式更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社区老年人互助养老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从健康赋权理论出发了解老年人对社区互助养老需求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更好地提供社区互助养老服务以及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参考,同时为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社区互助养老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22年6月-9月选取湖南省3个社区 ≥60岁的256名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使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社区居家互助养老需求量表、老年人健康赋权量表(Elders Health Empowerment Scale,EHES)进行调查,通过单因素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社区老年人互助养老需求的相关因素.结果 社区居家互助养老需求总分为32.97(30.24,38.01)分,需求由高到低分别是人文关怀、娱乐学习、生活服务和医疗保健.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居住方式、睡眠质量、锻炼情况、所患慢性病数量及健康赋权得分是社区老年人对互助养老需求的影响因素(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住方式、睡眠质量、锻炼情况及健康赋权得分是社区老年人对互助养老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解释了互助养老需求总变异的17.2%.结论 社区老年人互助养老需求水平呈中等偏下水平,提示应积极采取覆盖健康全过程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以需求为导向,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且差异化的健康养老需求,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和幸福感.同时政府及社区工作者应重点关注其影响因素,在健康赋权视角下,制订精准有效的干预措施,加大互助养老政策的宣传力度,适当开展社区活动,增设娱乐设施,拓宽其社交网络,加强人文关怀与社会支持,提高社区老年人互助养老需求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护理对急性白血病患儿及其照顾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探讨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沟通护理对急性白血病患儿治疗情绪及照顾者知识认知、心理状态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条件的 150 例急性白血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均经免疫组化染色、骨髓形态细胞学等检查确诊.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将其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75 例,每例患儿纳入 1 名主要照顾者.对照组患儿及其照顾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及其照顾者接受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健康教育,包括分级护理、家属赋权、家属正念减压三个方面,两组患儿及照顾者均持续护理干预1 个月.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的治疗情绪[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SCARED)]、患儿照顾者干预前后的知识认知评分及心理状态(Herth希望量表).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儿DSRSC、SCARE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DSRSC、SCARE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儿照顾者认知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照顾者认知评分高于对照组患儿照顾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儿照顾者Herth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照顾者Herth评分高于对照组患儿照顾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沟通护理应用于急性白血病患儿及照顾者中效果较好,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急性白血病患儿负性情绪,还可以丰富照顾者自身知识认知水平,提高其希望水平,使其积极辅助患儿配合医护人员,促进和谐医护患关系,确保治疗护理相关工作顺利实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慢性心力衰竭照顾者准备度双向赋权方案构建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基于健康赋权理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照顾者进行双向赋权,构建慢性心力衰竭照顾者准备度双向赋权方案,以期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健康结局.方法 采用文献回顾结合质性访谈结果,初步构建慢性心力衰竭照顾者准备度提升干预方案.选取心血管护理、老年慢性病护理、康复护理、护理管理中15位专家进行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确定最终慢性心力衰竭照顾者准备度双向赋权方案.结果 共进行 2 轮函询,2 轮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 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2,第1轮专家函询结果显示专家对条目的修改率为80.00%(12/15),条目新增15处,修改 47 处,删除 8 处,合并 3 处,拆分 6 处.第 2 轮结果显示专家对条目的修改率为 53.33%(8/15),修改条目 14 处.2 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后确定了 6 个一级条目、14 个二级条目和 53 个三级条目.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照顾者准备度双向赋权方案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可为慢性心力衰竭照顾者准备度提升提供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