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团体自我表露理论指导的团体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照顾者心理负担、生活质量及情绪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团体自我表露指导的团体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照顾者心理负担、生活质量及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对脑卒中患者照顾者162例,采用号码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1例。对照组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赋权理论的团体自我表露指导自我表露理论指导的团体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脑卒中病人照顾者心理负担、生存质量及不良情绪的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脑卒中患者照顾者4 w与8 w后的心理负担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患者照顾者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正性情绪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脑卒中患者照顾者实施基于赋权理论的团体自我表露指导自我表露理论指导的团体护理后,可有效减轻其心理负担与痛苦、困惑等负性情绪,在精力旺盛、处于快乐的正性情绪中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自我表露理论指导下的团体心理干预在乳腺癌根治性切除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探讨自我表露理论指导下的团体心理干预在乳腺癌根治性切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2 年 4 月 1 日~2023 年 4 月 30 日接受乳腺癌根治性切除的 112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借助完全随机化方法将符合标准的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 56 例,常规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自我表露理论指导下的团体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效果,干预前后心理负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应对方式(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希望水平[采用Herth希望量表(HHI)],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1);干预后,两组SAS、SDS、消极应对方式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两组积极应对方式、HHI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将自我表露理论指导下的团体心理干预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性切除患者,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引导其积极应对疾病,提升希望水平,满意度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团体自我表露的心理干预对胃癌照顾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探讨团体自我表露的心理干预对胃癌照顾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2月1日~2022年2月1日收治的140名肿瘤科胃癌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团体自我表露的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照顾者自我表露水平[采用痛苦自我表露指数量表(DDI)]、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照顾能力及心理负担[采用照顾者负担量表(ZBI)].结果:干预后,两组DDI评分高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SAS、SDS、ZBI、照顾能力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团队自我表露的心理干预应用于胃癌照顾者中效果满意,可提高照顾者的自我表露能力和照顾能力,改善心理状态,降低其心理负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团体咨询成员相互共情的影响因素——基于社会关系模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采用社会关系模型探究团体咨询过程中成员相互共情的变异来源及影响因素.方法:共收集53名成员,10个团体的数据,考察共情能力、共情动机、情绪表达性、自我表露、相似性与相互共情的关系.结果:①共情水平和被共情水平的变异主要来源于知觉者变量;②共情水平与观点采择、共情动机、相似性显著正相关;相似性更能够预测共情水平;③被共情水平与相似性显著正相关.结论:成员的共情水平及被共情水平受自身因素影响.相似性是相互共情中重要的有利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自我表露团体干预疗法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启示
编辑人员丨2023/8/5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中应用自我表露团体干预疗法的文章进行系统综述,从内容、形式、实施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旨在改善目标人群的心理健康,为我国群体心理干预方法的应用研究提供新思路和参考依据.综述结果表明,自我表露作为人们进行正常社会交往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亲密关系的维系与发展、个体的情感与身心健康有很重要的影响作用;相较于个体干预,自我表露团体干预疗法具有可操作性强、性价比高、省时省力等诸多优势;未来应聚焦于对传统自我表露技术的延续和创新,针对不同群体建立个性化的自我表露干预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自我表露理论的团体干预模式对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基于自我表露理论的团队干预模式对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担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及神经康复科接受住院治疗的60名脑卒中患者的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名.观察组接受基于自我表露理论的团队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指导.在干预前及干预5周后分别采用Zarit护理者负担量表(ZBI)、WHO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负担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干预前后ZBI总分、个人负担及责任负担2个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ZBI总分及2个维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ZBI总分及2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前后WHOQOL-BREF总分、心理、社会关系2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WHOQOL-BREF总分、社会关系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WHOQOL-BREF总分及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3个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我表露理论的团体干预模式对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进行干预,可有效降低照顾者负担,提高其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以自我表露为中心的团体心理疗法对肾移植患者心理痛苦病耻感及创伤后成长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2/6/18
目的 探讨以自我表露为中心的团体心理疗法对肾移植患者心理痛苦、病耻感及创伤后成长的影响.方法 将104例肾移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2例.两组均给予对症治疗及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以自我表露为中心的团体心理疗法,观察1个月.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末采用心理痛苦温度计评定两组心理痛苦情况,社会影响量表评定两组病耻感情况,创伤后成长量表评定两组创伤后成长情况,自测健康评定量表评定两组健康状况,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个月末两组心理痛苦程度及社会影响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1个月末两组创伤后成长量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1),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以自我表露为中心的团体心理疗法有助于降低肾移植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缓解患者病耻感及心理痛苦,进一步提升创伤后成长水平,改善健康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2/6/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