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惠然运用经方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经验
编辑人员丨3天前
高惠然教授将中医思维与西医病理相结合,认为脾肾两虚是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基本病机,阴阳亏损贯穿病程始终,湿浊、瘀血是主要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临证针对患者不同情况,以标本兼治为原则,重视脾肾同调,灵活运用经方,主要治以温阳补肾健脾以祛湿,或养阴化瘀通络以利水,或扶正降浊以固本,并兼顾日常调护以内养正气,可取得良好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三大典册及现代文献产后缺乳中医食疗方调护规律的关联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究古今文献中产后缺乳食疗方的常用食物及中医食疗干预产后缺乳的调治规律,为产后缺乳的食疗实践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查阅古代文献《中国药膳大辞典》《中医食疗方全录》《中医方剂大辞典》,现代文献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维普和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0月1日。收集调治产后缺乳的食疗方,并提取其方名、组成等信息,采用Excel 2019进行频数分析,采用SPSS 18.0分析食物配伍关联规则,采用SPSS 26.0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151首食疗方,含119味食物,其中以猪蹄、粳米、酒酿的使用频次较高。食物的性以平、温为主;味以甘为主;归经以脾、胃、肝、肾为主。在支持度≥2.0%、置信度≥60.0%的条件下,核心食物组合为19个,食物间关联规则为8条。基于聚类运算分析,得到核心食物组合4类。结论:中医食疗调治产后缺乳时,讲究以补气养血为主,补气为先,注重调护产妇脾胃,强调甘缓平补、固本培元之法。遵循补益肝肾、健脾利水、滋阴养血、清热化痰等治法,虚当补之,盛当疏之的治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肾者,胃之关也"理论探讨裴正学教授治疗胃癌的学术思想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裴正学教授认为胃癌的病机总属本虚标实,脾肾两虚,临床治疗当以"十六字方针"为指导原则,谨遵《黄帝内经》曰:"肾者,胃之关也"之理论,标本兼治、攻补结合、以补助攻,后期以健脾补肾为法,始终将扶正固本大法贯穿于治疗胃癌的全程.裴正学教授临床用药融兵法寓治法于一炉,据正邪矛盾,加减进退,擅用复法大方,创制的乌附理中汤(胃癌1号方)在临床中取得良好的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健脾疏肝固本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的方法探讨健脾疏肝固本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作用机理.方法 分别在TCMSP数据库以及各疾病数据获取健脾疏肝固本方的活性成分和靶点以及IBS-D的疾病靶点.利用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绘制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筛选出核心靶点.将核心靶点导入Metascape平台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采用在体实验方式论证网络药理学结果.结果 健脾疏肝固本方方共有108个活性成分,563个药物靶点,IBS-D共有1285个疾病靶点."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提示健脾疏肝固本方治疗IBS-D的核心成分包括槲皮素、山柰酚、异黄酮烷、β-谷甾醇等.由PPI网络构建及核心靶点筛选可知TP53、EGFR、AKT1、IL6、TNF、IL1B、JUN为健脾疏肝固本方治疗IBS-D的核心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提示JAK-STAT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NF-Kappa B信号通路、钙离子信号通路为潜在通路.动物实验表明健脾疏肝固本方降低了内脏高敏感性和粪便含水量,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结果显示PIK3CA、AKT1、JAK2 mRNA的相对表达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 健脾疏肝固本方可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发挥对IBS-D的治疗作用,其潜在机制之一与下调PIK3CA、AKT1、JAK2的表达,抑制肠道炎症及调节肠道免疫功能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姚新苗运用四辨理论治疗骨质疏松经验介绍
编辑人员丨2024/8/17
介绍姚新苗教授运用四辨理论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经验.姚新苗教授认为,骨质疏松症的病机为"因虚致瘀,亏瘀致痿",以亏虚为本,虚瘀夹杂,脾虚为始,肾虚为渐.临证以辨病、辨证、辨部、辨度为要诀,即在注重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必须兼顾骨痿之病、骨痿之位和骨痿之脏腑演变.以补肾健脾活血为治法,创益骨汤化裁施治.临证标本兼施,脾肾同治,固本以强筋骨,延缓骨痿进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7
-
固本培元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编辑人员丨2024/8/10
强直性脊柱炎病机复杂,病情缠绵难愈,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新安医学对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与治疗有其独到见解,认为脾肾亏虚是该病发病的本因,治疗上多从脾肾二脏出发,采用健脾滋肾、益气固元之法脾肾并治,调养后天以培养先天,使脾肾功能正常,气血津液运行得畅,元气得充,痰瘀自消,病亦得治.固本培元作为新安医学最具代表性的学术理论之一,不仅是一种治疗原则,更是一种哲学思想、学术理论.故在临证应用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时,固本培元法不仅指导了健脾滋肾的治则治法,还对强直性脊柱炎基本病机的认识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
王成祥治疗变应性鼻炎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8/10
变应性鼻炎发病首在于风,发病主要病位在肺,根本在肝脾肾,主要病机为正气不足,外风侵袭,引动内风,外感和内伤多相兼而发病.临证应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急性期以脱敏治疗为要,在抗过敏的基础上辨证论治,同时针对其主要症状,专病专药.缓解期则从肝脾肾论治,以扶正固本为主,增强机体抗邪能力,提高对过敏原刺激的反应阈值.同时,要注重内风在变应性鼻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发病时多为外风引动内风,治疗时需内外风并调.缓解期虽无明显表现,但内风潜伏,缠绵难愈,需补肾健脾以熄风散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
从脾肾关系探讨糖尿病肾病防治思路
编辑人员丨2024/8/10
糖尿病肾病是临床常见糖尿病并发症,为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糖尿病肾病归属于中医学消渴病继发的水肿、尿浊等范畴,其病因为禀赋不足、饮食不节等,以多食、多饮、多尿和体质量减少、尿浊为主要表现,病机虚实错杂.基于脾肾相关理论探讨糖尿病肾病发生之病因病机,认为脾肾虚损、水津失制是该病发生的根本病机,多伴随脾肾两虚,或有水液代谢失常、血脉瘀滞.从健脾制水、温土制水、固本培元三个角度系统总结脾肾二脏在糖尿病临床辨治过程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中医防治糖尿病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
艾儒棣从"皮积"论治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8/10
总结艾儒棣教授从"皮积"论治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PCA)的临证经验.PCA的皮损形态、病理特点与中医积病具有相似性,据此提出"皮积"的概念,认为正虚邪犯、痰瘀锢表为PCA的核心病机,多属本虚标实证,其中正气虚馁、腠理空疏为发病之本,邪留肌表、津血失布、痰瘀胶结为致病之标.治疗上以固本清源为核心,内治以健脾补肾、祛痰化瘀、软坚散结为法,自拟二仙四参汤、桂枝茯苓丸合化坚二陈丸、加味消瘰丸加减治疗;外治以驱邪消积、疏通津血为要,予自拟润肌膏热烘促进皮损软化剥脱、猪胆汁药浴开腠驱邪、牛脊髓封包濡养肌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
从五体痹和五脏痹分层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中医药治疗具有一定优势.本文从五体痹、五脏痹病因、症状角度出发,分层论治SLE各种系统表现.皮肤红斑(皮痹)当以养阴清热为先,血管炎表现(脉痹)重在活血化瘀,筋挛节痛(筋痹)治以祛邪柔肝;肌肉麻木、痿软不利(肌痹)应健脾固本;关节表现(骨痹)重视平补肝肾;肝脏受累(肝痹)需辨虚实,实则疏肝,虚则养肝;心脏受累(心痹)养心同时不忘疏肝;消化系统受累(脾痹)全程注意固护后天之本;肺脏受累(肺痹)应根据不同阶段及临床表现,分别施以祛风散寒、清热化痰、宣肺止咳、养阴润肺之法;肾脏受累(肾痹)注意分期辨治,早期清肾益肾,后期补肾填精兼祛痰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