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MDT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微信群支持的多学科协作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诊疗模式的流程和方案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10月湖南省人民医院、祁东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80例SHPT患者,按照完全随机原则分为MDT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其中MDT组女21例,男19例,年龄(48.80±9.08)岁,范围为26~74岁;对照组女23例,男17例,年龄(47.90±8.89)岁,范围为24~74岁。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方案,MDT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微信MDT流程,比较2组的围手术期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持续性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及血钙、血磷水平,同时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本研究数据均应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MDT组的术前准备时间(4.35±1.12)d、手术时间(130.00±32.58)min、术中出血量(15.75±7.89)ml、术后拔管时间(3.80±0.82)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术前准备时间(6.86±1.85)d、手术时间(162.57±41.65)min、术中出血量(60.75±11.5)ml、术后拔管时间(5.97±1.25)d( P<0.05);术后1周MDT组的iPTH(20.86±1.52)pg/ml及血钙水平(2.23±0.24)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iPTH(103.47±8.27)pg/ml及血钙水平(2.87±0.21)mmol/L( P<0.05)),同时MDT组的血磷水平(1.52±0.56)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血磷水平(1.18±0.25)mmol/L( P<0.05);MDT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人次(20人次)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人次(48人次)( P<0.05);且MDT组治疗的满意度(100.00%)显著优于对照组(80.00%)( P<0.05)。 结论:微信MDT诊疗流程及治疗方案安全有效,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增加患者满意度,可进一步在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老年人肾性骨病血液透析患者联合血液灌流对甲状旁腺激素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老年肾性骨病血液透析患者联合血液灌流对甲状旁腺激素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在烟台山医院进行治疗的160例老年肾性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每周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血液灌流(每月2次)治疗。连续透析及灌流治疗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钙、血清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肾功能指标、骨代谢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2.5%(74/80)高于对照组81.3%(65/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699, P=0.03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钙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59、8.96、9.21, P=0.023、0.001、0.001);治疗后观察组β 2微球蛋白(β 2-M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29, P=0.036)。治疗后观察组骨代谢指标:N端中段骨钙素(N-MIDOs)、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7.26、6.16、8.23, P=0.007、0.018、0.003)。治疗期间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00%(16/80)、18.75%(15/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725、 P=0.615)。 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用于治疗老年人肾性骨病疗效显著,可提升血清钙水平、降低血清磷和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还可降低β 2-MG水平和骨代谢指标N-MIDOs、β-Crossl、PINP,提示此种疗法可以有效地改善老年患者钙磷代谢状态,延缓肾性骨病的发展,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探究骨化三醇联合钙受体激动剂治疗慢性肾衰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 β2-MG、FGF-23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chronic renal failure-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CRF-SHPT)患者给予骨化三醇联合钙受体激动剂治疗的有效性及对其血清 β2-微球蛋白( β2-microglobulin, β2-MG)、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3,FGF-23)水平的影响。 方法:纳入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湖州市中医院肾内科收治的86例CRF-SHPT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骨化三醇治疗)和联治组(43例,骨化三醇+钙受体激动剂治疗),评估治疗效果,测量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血磷(P 3-)、血钙(Ca 2+)、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 β2-MG、FGF-23及肾功能、血脂指标水平,统计给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χ 2检验。 结果:联治组总有效率(90.70%)显著高于对照组(72.09%)( χ 2=4.91, P=0.027);治疗后联治组iPTH、P 3-水平[(220.16±23.76)ng/L、(1.22±0.14)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301.25±31.71)ng/L、(1.64±0.18)mmol/L],联治组Ca 2+水平(2.59±0.41)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2.26±0.34)mmol/L( t=13.42、12.08、4.06, P均<0.001);治疗后联治组血清 β2-MG、FGF-23水平[(34.67±4.12)mg/L、(71.36±8.05)ng/L]显著低于对照组[(40.36±4.87)mg/L、(78.97±8.73)ng/L]( t=5.85、4.20, P均<0.001);治疗后联治组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水平[(1.51±0.19)mmol/L、(4.11±0.51)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1.74±0.24)mmol/L、(4.75±0.59)mmol/L]( t=4.93、5.38, P均<0.001);治疗后两组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水平无明显变化( P>0.05);治疗期间联治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给予CRF-SHPT患者骨化三醇联合钙受体激动剂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iPTH水平,改善钙磷失衡及脂代谢紊乱,下调血清FGF-23及 β2-MG水平,且未损伤患者残余肾功能,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血液透析患者血浆硬骨素水平与骨转换标志物和炎性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血浆硬骨素(SOST)水平与骨转换标志物及炎性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收治的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108例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入院时及透析3、6、12个月时血浆SOST水平,以SOST均值为界分为低SOST组(56例)与高SOST组(52例),比较两组血清骨转换标志物β-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骨钙素(OC)、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N-端骨钙素(N-MID-OC)及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进行腹主动脉钙化评分(ACC),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血液透析患者SOST水平与骨转换标志物、炎性因子及ACC评分的关系。结果:低SOST组基线(入院时)血清β-CTX、OC、PINP、iPTH、N-MID-OC水平均高于高SOST组[(976.03 ± 205.27)ng/L比(781.34 ± 150.45)ng/L、(175.31 ± 50.49)ng/L比(125.75 ± 40.17)ng/L、(321.45 ± 82.14)μg/L比(259.41 ± 75.36)μg/L、(345.26 ± 102.65)ng/L比(198.52 ± 45.71)ng/L、(19.96 ± 5.01)μg/L比(17.41 ± 4.23)μg/L]( P<0.05);低SOST组基线血清IL-1β、IL-6、CRP、TNF-α水平及ACC均高于高SOST组[(19.31 ± 6.01)ng/L比(15.23 ± 4.75)ng/L、(76.85 ± 20.34)ng/L比(57.98 ± 15.02)ng/L、(8.15 ± 2.36)mg/L比(7.23 ± 1.79)mg/L、(178.37 ± 55.52)ng/L比(157.42 ± 10.15)ng/L、(5.96 ± 1.78)分比(5.11 ± 1.15)分]( P<0.05)。治疗3、6、12个月,血液透析患者骨转换指标β-CTX、OC、PINP、iPTH、N-MIC-OC均上升,SOST降低,炎性因子IL-1β、IL-6、CRP、TNF-α均上升,ACC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血液透析患者SOST水平与骨转换标志物β-CTX( r = - 0.465, P<0.001)、OC( r = - 0.498, P<0.001)、PINP( r = - 0.511, P<0.001)、iPTH( r = - 0.396, P = 0.012)、N-MID-OC( r = - 0.323, P = 0.031)及炎性因子IL-1β( r = -0.305, P = 0.046)、IL-6( r = - 0.318, P = 0.041)、CRP( r = - 0.327, P = 0.034)、TNF-α( r = - 0.378, P = 0.024)均呈负相关,与腹主动脉钙化积分呈负相关( r = - 0.301, P = 0.048)。 结论:血液透析患者血清SOST水平较低,与骨转换标志物及炎性因子、ACC呈负相关,低SOST水平可通过介导骨代谢紊乱,加重机体炎性反应等途径引起血管钙化,增加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钙化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甲状腺结核伴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 18F-FDG PET/CT显像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者女,59岁,因腰痛于外院发现胸、腰椎骨质破坏。2021年10月就诊本院,诉腰痛,无胸闷、午后潮热、盗汗等其他不适,精神、食欲及睡眠尚可,大小便正常,体质量无明显变化。既往史:慢性肾功能不全5期,尿毒症并规律维持性血液透析4年余;有肾性高血压,血压正常稳定;否认有传染病史、糖尿病等其他慢性病史、手术、外伤史等。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9 ℃,脉搏91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8/75 mmHg(1 mmHg=0.133 kPa)。实验室检查(括号内为正常参考值范围):尿素24.9(2.6~7.5) mmol/L,肌酐818(41~73) μmol/L,糖类抗原125 37.92(0~35.00)×10 3 U/L,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3.00(3.10~6.80) pmol/L,游离甲状腺素13.44(12.00~22.00) pmol/L,促甲状腺激素5.24(0.27~4.20) mU/L,甲状腺球蛋白56.57(1.40~78.00) μg/L,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5.00(0~34.00)×10 3 U/L,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13.31(<115.00)×10 3 U/L,降钙素3.65(≤9.81) ng/L,全段甲状旁腺激素409.1(14.9~56.9) ng/L,其他肿瘤标志物、生化指标未见明显异常。颈胸腹盆增强CT示左侧甲状腺内见数个最大径在7 mm内的稍低密度影结节影,边缘尚清,增强扫描呈均匀强化;双侧腋窝多发淋巴结显示伴部分肿大;第3胸椎、左侧第9后肋可见骨质破坏。甲状腺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多发实性、混合性结节,最大25 mm×8 mm。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矿物质与骨代谢异常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矿物质与骨代谢异常相关临床资料,为临床制定精准治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2年6月在北京怀柔医院及怀柔区中医医院进行规律血液透析的267例患者,分为老年组(年龄≥60岁)129例和年轻组(年龄<60岁)138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用药情况、化验资料包括血常规、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等,并对患者高磷血症及饮食用药相关知识进行调查问卷,比较两组患者钙磷达标率、用药情况、问卷得分等的差异。结果:(1)老年组血钙[(2.3±0.2)mmol/L]、血磷[(1.9±0.6)mmol/L]、全段甲状旁腺激素[213.5(93.5,359.9)ng/L]的达标率分别为(84/129)65.1%、(56/129)43.4%、(66/129)51.2%,与年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老年组高磷血症患病率(66/129,51.2%)低于年轻组(90/138,65.2%)( χ2=5.422, P=0.020)。(2)与年轻组比较,老年组血肌酐[(796.6±225.2)μmol/L比(1025.6±281.4)μmol/L]、血尿酸[(416.9±97.0)μmol/L比(445.0±106.6)μmol/L]、白蛋白[(37.9±2.9)g/L比(39.0±3.0)g/L]、血磷[(1.9±0.6)mmol/l比(2.1±0.6)mmol/l]水平均低于年轻组( t=7.289、2.238、2.941、2.820, P<0.05),老年组血糖[6.9(5.2,9.8)mmol/L]高于年轻组[6.1(4.9,8.2)mmol/L]( Z=2.314, P=0.015)。(3)与年轻组比较,老年组非含钙磷结合剂的应用比例[12.4%(16/129)比23.9%(33/138)]、拟钙剂的应用比例[2.3%(3/129)比10.9%(15/138)]更低( χ2=5.895、7.742, P<0.05)。(4)老年组高磷血症及用药问卷总分[(36.8±6.6)分比(39.5±6.0)分]、高磷知识[(4.7±3.1)分比(6.0±2.8)分]、饮食知识[(2.8±2.2)分比(4.0±1.9)分]、用药知识[(2.1±1.9)分比(3.1±1.8)分]分值低于年轻组( t=3.442、3.694、4.677、4.398,均 P<0.05),而依从性得分(17.3±1.9)高于年轻患者(16.4±2.4)( t=3.390, P=0.001)。(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透前尿素氮( OR=1.082,95% CI:1.011~1.159, P=0.024)、透前血肌酐( OR=1.002,95% CI:1.001~1.005, P=0.036)是老年患者高磷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白蛋白、血磷水平低于年轻组,应用非含钙磷结合剂及拟钙剂的比例偏低,老年患者高磷血症相关知识问卷总分低于年轻患者,但依从性得分优于年轻患者,我们应针对相关薄弱环节,加强老年患者的饮食用药宣教及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HDF、HD联合帕立骨化醇治疗CKD-MBD对其肾功能、炎症状态、矿物质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滤过(HDF)、血液透析(HD)联合帕立骨化醇治疗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KD-MBD)患者对其肾功能、炎症状态、矿物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90例CKD-MB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研究组行HDF、HD联合帕立骨化醇治疗,对照组行HDF、HD联合骨化三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矿物质指标[磷(P)、钙(Ca)、骨碱性磷酸酶(BALP)]、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血管钙化评分与治疗后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的CRP、PCT、P、Ca、BALP、iPTH水平与血管钙化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两组的CRP、PCT、P、BALP、iPTH水平较治疗前下降,而血管钙化评分和Ca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研究组的CRP、PCT、P、Ca、BALP、iPTH水平与血管钙化评分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44% vs. 8.89%, P>0.05)。 结论:HDF、HD联合帕立骨化醇治疗CKD-MBD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改善其炎症状态、矿物质,降低iPTH水平与延缓血管钙化,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尿毒症肿瘤样钙质沉着症10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10例尿毒症肿瘤样钙质沉着症(UTC)患者的临床资料,提高临床医生对其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9年2月中日友好医院肾内科6例和北京市垂杨柳医院肾内科4例UTC患者,分析总结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资料、治疗及随访预后。结果:10例UTC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6例,年龄(39.90±8.57)岁,均为规律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龄(5.90±2.57)年。3例表现为一侧关节单发病灶,7例为肩关节、髋关节、肘关节等大关节周围多发病灶。2例血钙升高>2.75 mmol/L。10例患者不同程度血磷升高[2.22(1.94,2.44) mmol/L]。10例患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均升高,其中9例iPTH明显升高[1 348.0(854.8,1 800.0) ng/L],1例iPTH轻度升高(92.4 ng/L)。10例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均升高[35.81(17.60,74.20)mg/L]。治疗前影像学表现为关节附近软组织内大量不规则团块状钙化影,边缘清晰,周围骨质未见明显吸收、破坏。9例合并严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行甲状旁腺外科治疗,共切除32枚甲状旁腺,病理结果显示弥漫性增生7枚,弥漫性/结节状增生11枚,结节状增生14枚,每例患者有1枚以上甲状旁腺为结节状增生。1例未合并严重SHPT,予内科保守治疗。术后随访17(8~84)个月。影像学显示,行甲状旁腺外科治疗的9例患者包块均有不同程度缩小或消失,1例内科综合治疗者包块变化不明显。结论:UTC是规律血液透析患者少见的并发症,通常与合并严重SHPT相关,积极的甲状旁腺外科治疗可改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血清校正钙及iPTH对甲状腺全切术后发生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血清校正钙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对甲状腺全切术后发生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池州市人民医院行甲状腺全切术+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8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为观察对象,分析患者术后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依据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组和无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1、3 d及随访期间(术后6个月)血清校正钙及iPTH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患者术后1 d血清校正钙及iPTH水平对甲状腺全切术后发生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预测价值。结果:在纳入的8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69例,年龄为(46.3±5.6)岁;术后发生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者42例,发生率为48.84%;其中,有不同程度的低血钙症状者32例(37.21%),出现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者2例(2.3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腺外侵犯[比值比( OR)=19.28,95%置信区间( CI):2.63~136.81]、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OR=1.84,95% CI:1.36~9.13)为甲状腺全切术后发生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危险因素。在术前、术后6个月,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组和无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组患者血清校正钙、iPT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 0.05);术后1、3 d,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组患者血清校正钙及iPTH水平均显著低于无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组( P均< 0.01)。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校正钙的曲线下面积(AUC)=0.724,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68%、62.14%;iPTH的AUC=0.947,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68%、92.14%。 结论:腺外侵犯、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为甲状腺全切术后发生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iPTH水平是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可靠的预测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腹膜透析治疗急进性肾炎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用腹膜透析(PD)治疗并脱离透析的急进性肾炎(RPGN)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8年8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脏病中心诊断并接受PD治疗的RPGN患者临床资料,入选者原发病因包括狼疮肾炎、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及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所有入选者均脱离透析及肾功能恢复。按照脱离透析时间分为早期脱离透析组(维持PD时间≤183 d)和晚期脱离透析组(维持PD时间>183 d)。比较两组患者进入透析时和脱离透析时临床指标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两组患者累积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48例RPGN患者被纳入本研究,患者维持透析时间中位数为178(76,378)d。与晚期脱离透析组比较,早期脱离透析组患者进入透析时的尿量、血清白蛋白、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较低;肉眼血尿及合并高血压占比亦较低(均 P<0.05)。早期脱离透析组患者脱离透析时血肌酐、血钙、血白蛋白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显著低于晚期脱离透析组,采用激素冲击、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及用血液透析过渡等治疗措施的占比高于晚期脱离透析组(均 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累积不良预后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检验 χ2=3.485, P=0.062)。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脱离透析时血肌酐≥209 μmol/L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HR=5.253,95% CI 1.757~15.702, P=0.003)。 结论:PD可用于狼疮肾炎、ANCA相关性血管炎和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所致RPGN患者的治疗。脱离透析时血肌酐≥209 μmol/L是RPGN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