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风痰入络证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评价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风痰入络证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9年1-12月濉溪县中医医院96例脑梗死风痰入络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8例。对照组静脉注射川芎嗪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养血清脑颗粒。2组均连续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评价患者生活质量,以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检测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46/48)、对照组为70.8%(34/4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9.08, P<0.01)。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 t=3.51, P<0.01),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 t=34.41, P<0.01),ADL评分高于对照组( t=57.88, P<0.001)。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5.04±0.93)mPa?s比(5.64±1.13)mPa?s, t=2.84]、全血低切黏度[(11.32±1.74)mPa?s,比(13.39±2.23)mPa?s, t=5.07]及血浆黏度[(1.51±0.33)mPa?s比(1.73±0.47)mPa?s, t=2.65]低于对照组( P<0.05或 P<0.01)。 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川芎嗪注射液可有效改善脑梗死风痰入络证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及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慢性不完全睡眠剥夺对小鼠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慢性不完全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对小鼠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16只SPF级7~8周龄雌性C57BL/6小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简单随机化分为对照组和SD组,每组8只,其中SD组小鼠每天7∶00~10∶00采用剥夺杆进行慢性不完全SD,共计40 d。在实验开始前与结束前的9 d内每天进行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检查,记录动情周期。于第40天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雌二醇、孕酮、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和褪黑素(melatonin,MT)水平。取卵巢,计算卵巢指数,并通过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计数原始卵泡数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灌注取脑后小鼠视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SCN)脑区神经元c-Fos表达情况。结果:相比于对照组,SD组小鼠动情周期出现紊乱趋势。SD组小鼠雌二醇[(20.19±3.67)ng/L]、孕酮[(2.88±0.53)μg/L]、FSH[(13.42±2.36)U/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小鼠[(24.66±2.15)ng/L, P=0.010;(3.43±0.49)μg/L, P=0.049;(17.01±1.49)U/L, P=0.003]。SD组小鼠LH和MT水平低于对照组小鼠,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SD组小鼠卵巢原始卵泡数量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是SD组卵母细胞形态不佳,颗粒细胞排列紊乱,闭锁卵泡数量减少,卵巢纤维化明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到SD组小鼠SCN区神经元c-Fos蛋白表达上调。 结论:连续40 d每天进行3 h SD后小鼠卵巢储备功能受损,可能与SCN过度激活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探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生物信息学探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BATMAN-TCM数据库、GEO数据库、OMIM数据库等获取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活性成分及潜在靶点;应用R语言绘制GEO数据集相关热图,使用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中药-活性成分-潜在靶点”网络,并采用CytoNCA插件进行PPI网络拓扑分析;使用Metascape网站对潜在靶点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采用AutoDock Vina 1.5.6软件将活性成分与潜在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筛选得到养血清脑颗粒活性成分135个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潜在靶点186个。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主要涉及蛋白激酶结合、转录因子结合等生物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主要富集于PI3K-Akt信号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养血清脑颗粒主要活性成分与潜在作用靶点有良好的结合活性。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具有靶点多、通路广的特点,可通过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减轻炎性反应等机制发挥治疗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滋肾丸方调控胆汁酸代谢改善糖尿病脑病作用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考察滋肾丸方对糖尿病脑病小鼠胆汁酸代谢的影响,探讨其改善糖尿病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雄性C57BL/6J小鼠,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单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120 mg/kg)复制T2DM小鼠模型,在高血糖持续刺激8周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筛选糖尿病脑病模型小鼠,并将造模成功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和滋肾丸方组,每组12只,另设12只为对照组。滋肾丸方组小鼠灌胃滋肾丸方粗提取物9.36 g/kg,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蒸馏水,1次/d,持续8周。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认知功能,采用甲酚紫染色检测海马区颗粒神经元数量,采用液质联用技术检测血清及粪便胆汁酸含量,采用荧光定量PCR实验检测肝脏胆汁酸合成酶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甾醇-27-羟化酶(CYP27a1)、法尼醇X受体(FXR)、成纤维生长因子15(FGF15)、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4(FGFR4),回肠顶端钠依赖性胆汁酸转运蛋白(ABST)mRNA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滋肾丸方组小鼠逃避潜伏期缩短( P<0.05或 P<0.01),首次到达平台时间减少( P<0.01),穿越平台次数增加( P<0.01),海马区神经细胞损伤减轻;滋肾丸方组小鼠血清及粪便总胆汁酸含量降低( P<0.05或 P<0.01);肝脏中CYP7a1、CYP27a1 mRNA水平增加( P<0.01),FXR、FGF15 mRNA水平降低( P<0.01);回肠ABST mRNA水平降低( P<0.01)。 结论:滋肾丸方可能调控胆汁酸代谢,抑制FRX-FGF15/FGFR4信号和ABST表达从而促进新胆汁酸合成和结合型胆汁酸重吸收,进而发挥改善糖尿病脑病小鼠认知功能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养血清脑颗粒(四物汤加味)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课题组前期对养血清脑颗粒的化学成分分析结果作为活性化合物筛选的基础,以口服生物利用度≥30%及类药性≥0.18 为筛选条件,结合文献补充入血成分.利用TCMSP平台、化学专业数据库和SWISS数据库预测养血清脑颗粒潜在活性化合物的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及DiGSeE数据库获得高血压疾病相关靶点.将高血压疾病相关靶点与养血清脑颗粒潜在活性化合物的作用靶点取交集(共同靶点),即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高血压的潜在作用靶点.将潜在作用靶点与养血清脑颗粒的潜在活性化合物进行匹配,得养血清脑颗粒的降压活性化合物.通过STRING数据库对养血清脑颗粒治疗高血压的潜在作用靶点进行PPI分析,并根据度值筛选出核心靶点.采用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选择度值排前 6 位的核心靶点作为对接靶蛋白,分别与降压活性化合物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得到养血清脑颗粒 32 个潜在活性化合物,161 个活性化合物作用靶点,1 539 个高血压疾病相关靶点,取交集后得到 88 个养血清脑颗粒治疗高血压的潜在作用靶点(共有靶点),涉及 29 个降压活性化合物.PPI分析筛选出 14 个核心靶点:PPARG、ACHE、IL4、CCL2、JUN、NOS3、APP、IL1B、CAT、PTGS2、CASP3、TP53、TNF、IL6,涉及 158 个GO条目、13 条信号通路.通过分子对接得到绿原酸、迷迭香酸、芍药苷、儿茶酸、芦荟大黄素等 5 个关键活性成分,分别与PTGS2、CASP3、TNF、CAT、TP53、IL6 结合稳定.结论 养血清脑颗粒可能通过绿原酸、迷迭香酸等关键活性成分,作用于PTGS2、CASP3 等核心靶点,调控TNF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关键通路,通过抗炎作用发挥治疗高血压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23种常用中成药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证据图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运用证据图系统检索和梳理中成药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证据,了解该领域证据分布特点,发现中成药治疗失眠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检索3个国家药物目录中明确提及治疗失眠的中成药,检索建库至2023年8月的中、英文文献.采用图、表展示结果.最终纳入中成药23种,相关文献299篇,包括随机对照试验(RCTs)236篇,非随机对照试验(non-RCTs)35篇,回顾性研究7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17篇,指南和专家建议或共识4篇.文献占比较大的是百乐眠胶囊、乌灵胶囊、养血清脑颗粒;结局指标包括睡眠评定量表、临床有效率、安全性指标、焦虑抑郁评分等.结果表明,中成药治疗失眠研究整体呈增长趋势,但研究证据相对较少,研究以单中心、小样本和短周期为主;临床定位宽泛,中医优势不足;结局指标对生活质量、随访及复发率方面关注度不够;RCT整体偏倚风险偏高,系统评价/Meta分析整体质量较低,回顾性研究总体评分不高,non-RCT均未提及随访时间、失访率及样本量估算,结果可信度降低.建议以中医药临床研究规范来设计治疗失眠的中成药研究方案,将中医证候积分评价作为重要结局指标,多关注患者生活质量、随访及复发情况,提高有效治疗失眠中成药的可及性和经济性,加强医保政策与中成药政策的衔接,合理提升具有明确疗效和安全证据支持的中成药在医保甲类目录中的占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中成药治疗脑出血术后疗效的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 基于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Bayesian Network Meta-analysis,BNMA)方法,评价临床常用的口服或鼻饲中成药治疗脑出血(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ICH)术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中文期刊(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建库至 2023 年 8 月 25 日有关中成药干预ICH术后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使用ROB 2.0 进行偏倚风险评估,运用R 4.2.2 加载BUGSnet 1.1.0程序包进行BNMA.结果 共纳入 28 项RCT,总样本量 2 530 例,涵盖 9 种口服中成药[安宫牛黄丸(AGNH)、苏合香丸(SHX)、脑血疏口服液(NXS)、脑心通胶囊(NXT)、脑血康片(NXK)、消瘀康胶囊(XYK)、养血清脑颗粒(YXQN)、通天口服液(TT)、三七通舒胶囊(SQTS)],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和术后常规西医治疗(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CWMT),试验组加用口服或鼻饲中成药.BNMA结果显示,AGNH+CWMT 组在降低短期病死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和脑血肿周围水肿量方面排第 1 位,与CWMT组比较P<0.05;SHX+CWMT组在提高总有效率方面排第 1 位,与CWMT组比较P<0.05;TT+CWMT组在增加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方面排第 1 位,与CWMT组比较P<0.05;YXQN+CWMT组在提高巴塞尔指数(Barthel index,BI)方面排第 1 位,与CWMT组比较P<0.05;NXS+CWMT组在促进脑血肿吸收量方面排第 1 位,与CWMT组比较P>0.05;NXT+CWMT组在缩短平均住院时间方面排第 1 位,与CWMT组比较P>0.05.结论 与CWMT组比较,脑出血术后患者在CWMT基础上联用中成药治疗在提高总有效率,降低病死率、NIHSS评分,提高GCS评分、BI指数方面疗效确切,但在促进血肿吸收和缩短平均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GNH综合疗效较好,可能为治疗ICH术后综合疗效最优的中成药.但由于纳入研究质量和方法学的局限性,所得结论仍需进一步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口服中成药治疗眩晕的网状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基于网状Meta分析对不同种类的口服中成药治疗眩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Scopus、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时间限定为建库至 2023年7月31日,运用 Review Manager 5.3、Stata 15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08篇RCTs,涉及12种中成药,总样本量10639例,其中试验组5368例,对照组5271例.网状Meta分析显示: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方面,累积排序曲线下面积(surface under the cumulative ranking curve,SUCRA)排名前3的干预措施为眩晕灵+西医常规、舒颈定眩颗粒+西医常规、养血清脑颗粒+西医常规;在降低眩晕障碍调查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评分方面,SUCRA排名前3的干预措施为强力定眩片+西医常规、银杏叶片+西医常规、清眩醒脑颗粒+西医常规;在加快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收缩峰流速方面,SUCRA排名前3的干预措施为脑得生丸+西医常规、眩晕宁+西医常规、定眩颗粒+西医常规;在加快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收缩峰流速方面,SUCRA排名前3的干预措施为眩晕宁+西医常规、脑得生丸+西医常规、银杏叶片+西医常规;在降低血浆黏度(plasma viscosity,PV)方面,SUCRA排名前3的干预措施为眩晕灵+西医常规、强力定眩片+西医常规、银杏叶片+西医常规.结论 口服中成药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眩晕能够提高临床总有效率,降低DHI评分,增加基底动脉、椎动脉血流速度,降低血浆黏度.受纳入研究的质量限制,仍需要更多的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RCTs加以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口服中成药治疗卒中相关睡眠障碍效果的网状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通过网状Meta分析探讨口服中成药治疗卒中相关睡眠障碍(SSD)的效果.方法 使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口服中成药治疗SS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设定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06-18.由2名研究员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采用Stata 1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网状Meta分析,采用累积排名曲线下面积(SUCRA)分析各结局指标中干预措施的优劣.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40篇,总样本量为4 157例(其中试验组2 087例,对照组2 070例).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接受养血清脑颗粒+常规西药、百乐眠胶囊+常规西药、乌灵胶囊+常规西药、舒肝解郁胶囊+常规西药、稳心颗粒+常规西药治疗的SSD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低于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的SSD患者(P<0.05);接受养血清脑颗粒+常规西药、百乐眠胶囊+常规西药、乌灵胶囊+常规西药、舒肝解郁胶囊+常规西药、稳心颗粒+常规西药、甜梦口服液+常规西药治疗的SSD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的SSD患者(P<0.05).SUCRA分析结果显示,接受不同口服中成药/常规西药治疗的SSD患者PSQI评分的SUCRA从大到小依次为:稳心颗粒+常规西药(82.4%)、养血清脑颗粒+常规西药(77.6%)、舒肝解郁胶囊+常规西药(74.3%)、乌灵胶囊+常规西药(52.4%)、百乐眠胶囊+常规西药(48.2%)、宁神补心丸+常规西药(31.4%)、天智颗粒+常规西药(29.8%)、常规西药(4.0%);接受不同口服中成药/常规西药治疗的SSD患者临床总有效率的SUCRA从大到小依次为:舒肝解郁胶囊+常规西药(71.2%)、乌灵胶囊+常规西药(69.9%)、甜梦口服液+常规西药(69.0%)、养血清脑颗粒+常规西药(64.7%)、稳心颗粒+常规西药(52.5%)、天智颗粒+常规西药(35.6%)、百乐眠胶囊+常规西药(36.3%)、常规西药(0.7%).结论 当前研究证据表明,养血清脑颗粒、百乐眠胶囊、乌灵胶囊、舒肝解郁胶囊、稳心颗粒联合常规西药在提高SSD患者睡眠质量方面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西药,其中稳心颗粒最有优势;养血清脑颗粒、百乐眠胶囊、乌灵胶囊、舒肝解郁胶囊、稳心颗粒、甜梦口服液联合常规西药在提高SSD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方面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西药,其中舒肝解郁胶囊最有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口服中成药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分析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口服中成药的用药特点及组方规律,为临床治疗和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等中英文数据库,筛选中成药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相关文献.建立数据库并提取有效信息,统计中成药剂型、使用频率、证型、单味中药使用频次及性味归经、高频药对;利用SPSS Modeler软件对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共收集481篇文献,涉及86种中成药,中成药剂型以胶囊剂为主,养血清脑颗粒用于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使用频次最高,慢性脑供血不足涉及多个证型;使用频次较高的单味中药有川芎、丹参、当归、黄芪、牛膝、甘草、天麻等,药物性味以温药、苦味为主,归经以肝、心、脾为主,功效以活血祛瘀、补血为主;高频药对为川芎-当归、川芎-丹参、川芎-红花、川芎-黄芪,功效以补血活血、活血祛瘀、活血通经、益气活血为主;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核心组方为黄芪、川芎、当归、红花、丹参.结论 中成药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涉及多个证型,川芎是其核心用药,益气活血通络为其基本组方思路,黄芪、川芎、当归、红花、丹参为其核心处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