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归因方式在挫折情境与青少年内隐、外显攻击性之间的调节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一般攻击模型框架下挫折情境、归因方式对青少年内隐、外显攻击性的影响机制。方法:使用多维-多向归因量表筛选出具有内、外归因倾向的青少年各3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2(有挫折、无挫折)×2(内归因、外归因)混合试验设计,并使用挫折情境任务、Buss-Perry攻击性量表、单类内隐联想测验进行研究。使用E-prime 1.0编写SC-IAT的试验程序,使用SPSS 17.0进行描述性统计、双因素方差分析、简单效应分析以及事后检验。结果:挫折情境对个体的外显、内隐攻击性的影响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58)=6.78, P<0.05,偏 η2=0.11和 F(1,58)=17.59, P<0.01,偏 η2=0.23)。挫折的情境中被试的外显攻击性[(83.43±15.05)分]和内隐攻击性[(-0.06±0.35)分]高于无挫折的情境中的外显攻击性[(80.54±12.40)分]和内隐攻击性[(-0.33±0.49)分]。挫折情境对不同归因方式被试的外显、内隐攻击性的影响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58)=4.90, P<0.05,偏 η2=0.08; F(1,58)=8.68, P<0.01,偏 η2=0.13)。挫折情境对内归因被试( D<0)的外显攻击性有较大影响[有挫折:(82.90±12.98)分;无挫折:(77.56±10.16)分],而对外归因被试( D>0)的内隐攻击性有较大影响[有挫折:(0.07±0.35)分;无挫折:(-0.40±0.45)分]。 结论:挫折情境对青少年的外显、内隐性攻击的影响受到归因方式的调节,一般攻击模型适用于解释外显攻击性和内隐攻击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联合微种植钉内收上前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联合微种植钉内收上前牙时,先远移尖牙与整体内收两种方式内收时上颌前后牙生物力学效应。方法:采集患者上颌骨及上牙列的CBCT数据信息,使用Mimics、Geomagic Studio、HyperMesh等软件,采用逆向工程方法建立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联合微种植钉整体内收上前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①矫治器加力远移尖牙;②矫治器加力+矫治器牵引钩处150 g牵引力远移尖牙;③矫治器加力+尖牙舌钮处150 g牵引力远移尖牙;④矫治器加力整体内收上前牙;⑤矫治器加力+矫治器牵引钩处150 g牵引力整体内收上前牙;⑥矫治器加力+尖牙舌钮处150 g牵引力整体内收上前牙,六种工况下前后牙的牙周膜等效应力和初始位移。结果:只远移尖牙时,尖牙所受牙周膜等效应力最大,分别为5.23E-02 MPa、5.65E-02 MPa、5.87E-02 MPa;上中切牙的唇侧位移量分别为-5.08E-03 mm、-9.67E-04 mm、-1.68E-03 mm,第一磨牙牙冠近移量分别为-1.53E-02 mm、-1.40E-02 mm、-1.51E-02 mm。整体内收上前牙时,中切牙所受牙周膜等效应力最大,分别为4.69E-02 MPa、6.26E-02 MPa、4.84E-02 MPa;中切牙的冠根位移差分别为1.44E-01 mm、1.35E-01 mm、1.29E-01 mm,第一磨牙牙冠近移量分别为-2.93E-02 mm、-2.61E-02 mm、-2.33E-02 mm。结论:只远移尖牙时,切牙会为尖牙的远移提供支抗,在矫治器上牵引能够更有利于前后牙支抗的保护;整体内收上前牙时,在尖牙上牵引更有利于后牙支抗的保护和切牙的整体移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HFMEA模式在泌尿外科内镜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内镜手术中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对手术器械进行管理的效果。方法:2017年6~12月该院手术室采用两种不同的手术器械管理方法,其中2017年6~9月,泌尿外科手术共使用内镜器械1 950件(对照组),2017年10~12月,泌尿外科手术共使用内镜器械2 210件(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手术器械管理方法;实验组运用HFMEA对泌尿外科内镜器械使用的各环节进行操作流程改进管理。通过建立HFMEA小组,制定泌尿外科内镜手术器械在各个操作环节使用中的流程图,查找各环节存在及潜在的高风险因素,并进行分析制定改善措施。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质量管理、RPN和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质量管理、RPN和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HFMEA对该院手术室泌尿外科内镜器械在各环节使用中进行流程改进,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规范了操作流程,降低了手术的风险隐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隐形与固定矫治后上前牙区牙槽骨改建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固定矫治和隐形矫治治疗拔牙患者内收上前牙后,上前牙区牙槽骨改建情况。方法:本回顾研究选取2017至2022年在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就诊的骨性Ⅰ类成人患者55例,年龄18~35岁,其中固定组30例接受唇侧固定拔牙矫治(男性3例,女性27例),隐形组25例接受无托槽隐形拔牙矫治(男性1例,女性24例)。采集治疗前后的锥形束CT影像,测量正畸治疗前、后上前牙区唇腭侧牙槽骨高度及沿牙长轴方向距离釉牙骨质界3 mm、6 mm、9 mm处唇腭侧牙槽骨厚度(S1、S2、S3),以分析上前牙区牙槽骨改建情况。配对 t检验用于分析固定组、隐形组治疗前后不同牙位牙槽骨改建情况;成组 t检验用于分析两组间不同牙位牙槽骨改建量的差异, 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结果:拔牙病例大量内收前牙后,腭侧牙槽骨高度均明显降低:固定组上颌中切牙降低(0.94±1.54) mm ( P<0.001),上颌侧切牙降低(2.71±2.79) mm ( P<0.001),上颌尖牙降低(1.29±1.33) mm ( P<0.001);隐形组上颌中切牙降低(1.51±2.06) mm ( P<0.001),上颌侧切牙降低(2.53±3.19) mm( P<0.001),上颌尖牙降低(1.07±1.42) mm ( P<0.001),但固定组和隐形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隐形组上颌中切牙唇侧牙槽骨高度增加(0.32±0.44) mm ( P<0.001),而固定组此处牙槽骨高度降低(0.05±0.55) mm ( P>0.05),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 P<0.001)。内收前牙后唇侧牙槽骨普遍变厚,腭侧牙槽骨普遍变薄。隐形组上颌中切牙S1水平唇侧牙槽骨变厚(0.35±0.38) mm高于固定组(0.11±0.58) mm ( P<0.05);隐形组上颌侧切牙S1水平唇侧牙槽骨变厚(0.23±0.52) mm高于固定组(0.03±0.66) mm ( P<0.05);隐形组上颌尖牙S3水平腭侧牙槽骨变厚(0.41±1.31) mm高于固定组(0.23±1.56) mm ( P<0.05),提示隐形矫治前牙内收容易发生倾斜移动,测量固定组治疗后上颌中切牙冠舌向倾斜9.22°±9.51°( P<0.001),隐形组治疗后上颌中切牙冠舌向倾斜12.85°±6.78°( P<0.001),与前述结果相符。 结论:正畸治疗拔牙患者前牙大量内收时,牙槽骨不能随牙齿移动完全同步改建,且隐形矫治的力学系统对牙根的转矩控制能力较差,更容易出现钟摆效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以秀丽隐杆线虫为模型的电离辐射损伤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秀丽隐杆线虫(简称线虫)作为一种经典模式生物,已被广泛应用于辐射损伤研究领域。电离辐射在线虫体内造成的损伤与脊椎动物相似,主要体现在DNA损伤、活性氧水平上升、衰老加速和生殖系统受损等。以线虫作为电离辐射动物模型的研究已经在辐射损伤领域中取得很多突破。电离辐射引起的线虫衰老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错误的蛋白表达、脂质代谢的改变等。电离辐射可诱导线虫生殖细胞凋亡、细胞周期阻滞和DNA损伤。以线虫作为电离辐射动物模型的研究对高等生物的辐射效应研究有重要意义。笔者简要综述了以线虫为模型的辐射损伤研究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艾司氯胺酮混合芬太尼用于肥胖患儿隐匿性阴茎矫正术后PCIA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隐匿性阴茎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在学龄期偏肥胖儿童中常见,一般需在适度控制体重后及时行手术矫正治疗。阴茎手术后疼痛剧烈,患儿对术后疼痛耐受性较差,难以配合后续治疗。术后采取有效的镇痛措施,有助于促进该类手术患儿的临床康复。阿片类药物作为缓解术后疼痛的常用药物,可导致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及镇静过度等不良反应。艾司氯胺酮是氯胺酮的右旋异构体,通过作用于NMDA受体和阿片受体发挥麻醉与镇痛作用。与氯胺酮相比,艾司氯胺酮效价高,受体亲和力强,具有更强的镇痛效应,更高的体内清除率以及更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 1, 2, 3] 。研究表明,术后采用艾司氯胺酮行PCIA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降低恶心呕吐等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情绪,且不增加呼吸抑制的发生率 [ 4, 5] 。本研究拟评价艾司氯胺酮混合芬太尼用于肥胖患儿隐匿性阴茎矫正术后PCIA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HLA-Cw*0602和LCE3B_LCE3C-del基因交互作用与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人群寻常型银屑病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HLA-Cw*0602和LCE3B_LCE3C-del基因交互作用对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人群寻常型银屑病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诊治的蒙古族寻常型银屑病患者365例(病例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284例(对照组)。经过性别、年龄匹配和质量控制后,应用SPSS 20.0软件分析HLA-Cw*0602和LCE3B_LCE3C-del等位基因分别与蒙古族寻常型银屑病人群的关联性;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两等位基因交互作用(校正包括年龄、性别在内的潜在混杂因素)。结果:通过对HLA-Cw*0602与LCE3C_LCE3B-del等位基因进行交互作用分析发现,显性遗传模式HLA-Cw*0602等位基因与隐性遗传模式LCE3C_LCE3B-del等位基因logistic回归交互项Int结果示 OR=2.38, P=0.033,且交互作用指数 S=1.21,表明两者效应增强具有协同作用。 结论:HLA-Cw*0602和LCE3B_LCE3C-del同时存在可能增加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人群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病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研究生课程"生物技术药物"课程思政隐性融入的探索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根本保证."生物技术药物"是药学类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必修课程,加强其课程思政建设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培养高素质药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索课程思政隐性融入"生物技术药物"的问题,以期实现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的有机统一和协同效应.基于"生物技术药物"教学内容设计,深入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并通过教学手段的丰富和考核体系的完善,保障"生物技术药物"课程思政的隐性融入与实施,实现研究生"生物技术药物"教学内容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在药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协同效应,为健康中国培养有担当、高素质的药学人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变频相位干涉电场刺激对运动皮层兴奋性及运动学习表现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探究变频相位干涉电场刺激(temporal interference electrical fields stimulation,TI)对健康成年人运动皮层兴奋性及运动学习能力的影响,为TI刺激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交叉双盲设计,研究对象为健康成年人.试验1:20例受试者完成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测试,评估刺激前后皮层兴奋性指标的改变,包括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静息运动阈值(resting motor threshold,RMT)、短时距皮层内抑制(short-interval intracortical inhibition,SICI)、皮质内促通(intracortical facilitation,ICF).试验2:16例受试者完成随机反应时任务(random reaction time task,RRTT)和序列反应时任务(serial reaction time task,SRTT),测试指标包括平均反应时(reaction time,RT)、第一内隐学习(first implicit learning,FIL)、第二内隐学习(second implicit learning,SIL).通过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评价TI刺激对受试者运动皮层兴奋性及运动学习能力的影响.结果:试验 1:刺激条件和时间对 MEP(F=28.787,P<0.001,ηP2=0.602)和RMT(F=23.524,P<0.001,ηP2=0.580)具有显著交互作用,而SICI和ICF无显著交互效应.试验2:与假刺激相比,TI刺激后SRTT中的FIL有显著提升(F=4.601,P=0.049,ηP2=0.235),而 RRTT任务则无显著交互效应.结论:变频TI刺激可以显著增加初级运动皮层的兴奋性,这种调控效应可能有助于促进健康成年人运动学习表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棍棒底下出孝子?父母粗暴养育与青少年孝道信念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探讨父母粗暴养育、青少年责任心、内隐人格观与青少年孝道信念的关系.方法:使用粗暴养育量表、大五人格量表中的责任心分量表、内隐人格观问卷及双元孝道信念量表对562名初中生进行施测.结果:①父母粗暴养育与青少年责任心、互惠孝道、权威孝道均呈显著负相关;责任心与互惠孝道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权威孝道的相关不显著.②父母粗暴养育不仅能够直接负向预测青少年的互惠孝道,而且能够通过责任心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青少年的互惠孝道;而责任心在父母粗暴养育与青少年权威孝道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③父母粗暴养育对青少年互惠孝道的直接效应以及责任心的中介效应均能够被内隐人格观调节,即该直接效应及中介效应在持人格实体观的青少年群体中更加显著.结论:责任心是父母粗暴养育损害青少年互惠孝道的纽带,而人格增长观是父母粗暴养育导致青少年责任心和互惠孝道降低的缓冲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