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HGF/PI3K/Akt信号轴研究赤芍-附子药对促进慢加急性肝衰竭肝细胞再生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基于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磷脂酯肌醇 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信号轴研究赤芍-附子药对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肝细胞再生的影响.采用牛血清白蛋白皮下及尾静脉注射联合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D-氨基半乳糖(D-galactosamine,D-GalN)腹腔注射构建ACLF大鼠模型,实验设置正常对照(NC)组、模型(vehicle)组、赤芍-附子药对(SFYD,5.85 g·kg-1)组、促肝细胞生长颗粒(HGFG,4.05 g·kg-1)组.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amino 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ELISA 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炎症因子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细胞增殖相关抗原(antigen identified by monoclonal antibody,Ki67)及细胞周期蛋白(cell cycle protein B1,CyclinB 1)阳性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法、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HGF、结合蛋白Gab1(grb2 associated binding protein 1,Gab1)、PI3K、Akt、磷酸化 PI3K(phosphorylation PI3K,p-PI3K)、磷酸化 Akt(phosphorylation Akt,p-Akt)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vehicle组比较,SFYD组大鼠肝组织病理评分降低,肝功能及炎症反应改善,PCNA、Ki67、CyclinB 1荧光表达增强.同时与模型组相比,SFYD组HGF、Gab1蛋白表达上调,PI3K、Akt磷酸化激活.以上研究表明赤芍-附子药对通过减轻肝细胞炎症损伤以及促进肝细胞再生来达到抗肝衰竭的效应,其具体调控机制可能与激活HGF/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在小儿脑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常见的小儿脑损伤主要包括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创伤性脑损伤、脑瘫、脑出血等,这类疾病在临床上较难治疗,可引起不可逆的损伤,导致严重的后遗症.脑损伤发病机制复杂,普遍认为神经炎症、缺血、细胞凋亡是引起脑损伤的关键因素.基于小儿大脑未成熟时有强大的神经重塑性,故小儿脑损伤已成为再生医学上有吸引力且有发展前景的研究方向.来自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hUMSC-Exos)在无细胞治疗方面隐藏着巨大的潜能,在不久的将来是替代细胞和药物治疗的新策略和新突破.本文将以hUMSC-Exos通过介导不同的信号通路及表达因子等分子机制减少神经炎症、促进神经再生、刺激血管生成、抗细胞凋亡修复脑损伤的过程展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桃仁红花煎联合康复训练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MDA、bFGF、PTX3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桃仁红花煎联合康复训练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丙二醛(MDA)、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正五聚蛋白3(PTX3)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5月在定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00例CIR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桃仁红花煎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及各指标水平差异,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6.00%(43/50)]显著高于对照组[68.00%(3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降低,ADL评分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NIHSS评分显著降低,ADL评分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MDA和PTX3水平显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bF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2.00%(6/50)]显著低于对照组[30.00%(1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桃仁红花煎联合康复训练对CIRI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失神经支配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失神经支配与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心室重塑等多种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失神经支配在心脏移植早期影响患者的静息心率和对运动的反应性.因此,本文就失神经支配在心血管疾病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阐述失神经支配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心血管疾病治疗提供新的补充治疗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外泌体减轻出血性脑血管病后继发性损伤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对于出血性脑血管病,目前临床上采用外科手术干预较多,但是患者在治疗后仍不可避免地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损伤.因此,寻求一种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继发性损伤的治疗手段至关重要.随着再生医学的发展,外泌体概念的引入为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疗提供了新的理念与方向.外泌体作为一种细胞外囊泡,能够携带细胞内物质,在细胞间发挥信息传递功能,更重要的是外泌体能自由穿过血脑屏障,在神经系统相关疾病中发挥调控作用.本综述主要介绍外泌体减轻出血性脑血管病后继发性损伤的4种病理生理机制——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细胞程序性死亡、保护血脑屏障以及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并总结了其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应用趾腓侧与第二足趾胫侧皮瓣修饰性再造拇手指末节缺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应用趾腓侧与第二足趾胫侧皮瓣修饰性再造拇、手指末节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们共收治拇手指末节组织缺损患者30例,12例拇指、2例示指、2例中指末节缺损病例采用趾腓侧皮瓣修复,6例示指、3例中指末节缺损采用第二趾胫侧皮瓣修复,5例2个及以上手指指端缺损采用趾腓侧与第二足趾胫侧皮瓣联合应用修复.术后予显微外科常规护理,记录皮瓣存活情况.出院后定期随访皮瓣外观、皮瓣两点分辨觉、手指甲板外观、指关节屈伸活动功能、手功能评分、足部供区恢复情况.结果 本组30例皮瓣全部存活.末次随访时再造拇手指外观与对侧拇手指相似,皮瓣质地良好,指腹两点分辨觉为3~10 mm.手功能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评分:优26例,良4例.30例病例再造指指间关节屈伸活动良好.所有病例足部供区切口愈合良好,足部行走、跑跳无影响.本组所有患者对手术效果均满意.结论 应用趾腓侧与第二足趾胫侧皮瓣修饰性再造拇手指末节各类组织缺损,再造拇、手指外形美观,感觉功能良好,足部供区损伤小,且两种皮瓣优势互补,血供同源,切取方法类似,是各类拇、手指末节缺损的理想修复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云南白药对凝血功能及抗炎症反应的作用及展望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曲焕章医生在1902年发明云南白药[1].它对外伤、手术、支气管扩张、结核、胃溃疡穿孔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出血均有明显的止血效果[2],并且不增加血栓风险.除此之外,云南白药通过对血小板的功能的影响、改善微循环、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而具有抗炎症反应的作用.1云南白药对凝血功能的影响1.1止血功能与机制云南白药在发挥有效止血作用的同时并不增加血栓形成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非手术治疗方法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是女性常见病,由于妊娠、分娩等因素导致盆底损伤时可引起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尿失禁、肛门失禁、性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一系列病症.随着人口老龄化进展,这类疾病的负担将会继续加重.目前的治疗策略是首选非手术治疗,尤其是对于轻、中症患者.非手术治疗方法众多,如盆底肌肉训练(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PFMT)、电刺激、生物反馈、磁刺激、子宫托、尿道填充剂和再生医学等.随着医学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与治疗此类疾病相关的新材料、新技术.在为患者选择治疗方案时需充分考虑每种治疗方法的特点,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综述上述几种PFD的非手术方法,为治疗该疾病选择方案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丙泊酚通过Fox O1/TXNIP信号通路介导自噬对高糖诱导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丙泊酚(Pro)通过叉头盒蛋白O1(Fox O1)/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信号通路介导自噬对高糖(HG)诱导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H9c2细胞分为空白组(5.5 mmol·L-1葡萄糖)、高葡萄糖(HG)组(30 mmol·L-1葡萄糖)、HG+Pro 组(30 mmol·L-1 葡萄糖+25 μmol·L-1Pro)、HG+Pro+阴性对照(OE NC)组(先转染 OE NC,再以 30 mmol·L-1 葡萄糖+25 μmol·L-1Pro处理)、HG+Pro+Fox O1过表达质粒(Fox O1-OE)组(先转染Fox O1-OE,再以30 mmol·L-1葡萄糖+25 μmol·L-1 Pro处理).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透射电镜、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细胞存活率、凋亡率、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以及自噬体、Fox O1/TXNIP及自噬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空白组、HG组、HG+Pro组、HG+Pro+OE NC 组、HG+Pro+Fox O1-OE 组细胞活力分别为(100.00±0.00)%、(48.15±4.82)%、(79.66±7.98)%、(78.89±7.91)%和(49.22±4.93)%,凋亡率分别为(12.04±1.21)%、(42.34±4.25)%、(26.22±2.63)%、(27.02±2.71)%和(38.29±3.86)%,SOD 水平分别为(62.24±6.25)、(28.21±2.85)、(55.37±5.58)、(55.09±5.53)和(30.66±3.08)U·mg-1 pro,MDA 水平分别为(0.38±0.04)、(1.43±0.15)、(0.67±0.07)、(0.72±0.08)和(1.34±0.14)U·mg-1 pro,自噬体数量分别为(6.24±0.63)、(13.05±1.32)、(8.31±0.84)、(8.55±0.86)和(12.22±1.23)个,磷酸化 Fox O1(p-Fox O1)/Fox O1 比值分别为 0.34±0.04、0.86±0.09、0.48±0.05、0.43±0.05 和0.74±0.08,TXNIP 表达分别为 0.24±0.03、0.62±0.08、0.38±0.04、0.36±0.04和 0.58±0.06,Bcelin-1 表达分别为 1.12±0.12、0.53±0.06、1.02±0.11、1.05±0.11 和 0.62±0.07,p62 表达分 别 为 0.56±0.06、1.56±0.16、0.82±0.09、0.86±0.09 和 1.44±0.15.HG 组的上述指标与空白组比较,HG+Pro组的上述指标与HG组比较,HG+Pro+Fox O1-OE组的上述指标与HG+Pro+OE NC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Pro通过抑制Fox O1/TXNIP信号通路抑制自噬,改善HG诱导心肌细胞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三种游离皮瓣修复指端Ⅱ度缺损的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三种游离皮瓣修复指端Ⅱ度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科自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根据损伤的性质、严重程度、受伤指别以及患者的治疗意愿,采用三种游离皮瓣修复45例指端Ⅱ度缺损患者,并通过统一的检测标准进行检测.结果 45例皮瓣均存活,皮瓣质地良好,外形及功能满意.术后随访6、12、18个月时,全形再造组、腕横纹皮瓣组以及游离静脉皮瓣的2PD(m2PD和s2PD)与健康对照组2PD(m2PD和s2PD)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皮瓣仍是修复手指缺损的主要手段,三种游离皮瓣是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且成活率高,感觉功能恢复良好,应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