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队医院聘用护士工作投入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调查河南省军队医院聘用护士工作投入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提高军队聘用护士工作投入水平提供参考。方法:于2022年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对河南省4所军队医院的聘用护士进行调查。共收回问卷663份,其中有效问卷632份,有效回收率95.32%。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护士的基本信息,用《工作投入量表》调查护士工作投入情况,用《护士情绪劳动量表》调查护士情绪劳动,用《工作家庭冲突量表》调查护士工作家庭冲突情况。用独立样本 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军队聘用护士的工作投入,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情绪劳动、工作家庭冲突与工作投入的相关性,应用分层回归分析探讨相关变量对军队聘用护士工作投入的影响。 结果:军队聘用护士工作投入总均分为(3.68±1.13)分,活力、奉献、专注纬度得分分别为(3.64±1.15)、(3.74±1.25)、(3.67±1.21)分。护士情绪劳动总得分为33~80(62.95±8.12)分,总均分为(3.93±0.51)分;工作家庭冲突总得分18~94(55.16±13.53)分,总均分为(3.06±0.75)分。专业化的情绪调控、以患者为中心的情绪抑制、规范化的情绪扮演与工作投入均呈正相关( r=0.46、0.41、0.22, P<0.01);基于时间的冲突、基于压力的冲突、基于行为的冲突与工作投入均呈负相关( r=-0.12、-0.23、-0.20, P<0.01)。分层回归分析中,在控制人口学变量后,情绪劳动和工作家庭冲突分别解释工作投入变异的17.2%、4.2%。 结论:军队聘用护士工作投入趋于中等水平,情绪劳动和工作家庭冲突可影响其工作投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军队先遣护理人员突发传染病应急救援核心胜任能力体系构建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构建军队先遣护理人员突发传染病应急救援核心胜任能力指标体系,为评估军队医疗救援先遣护理人员核心应急能力提供参考。方法:初步拟定突发传染疾病事件中军队先遣护理人员应急核心能力指标体系,运用改良德尔菲(Delphi)函询法,基于循证理论,对20名权威专家发放2轮函询问卷,整理分析后最终形成有效问卷,使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分配权重。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的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792、0.846;专家协调系数(Kendall′s W)均靠近于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最终确定了包含突发传染病预防相关知识、专业护理技能、卫勤保障能力共3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52项三级指标。 结论:初步构建的军队先遣护理人员应急救援核心能力体系指标内容专家意见集中,权重分配较为合理、有较高的实用性,有利于提升军队先遣护理人员甲级防护实践技术能力和核心应急能力,提升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水平和军队医院整体卫勤保障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某军队三甲医院护理人员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指南的认知调查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对某军队三甲医院中心从事静脉导管置管、维护的临床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指南和运用的认知情况。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该院的7个临床科室共208位直接参与中心静脉导管护理的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49.04%从事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维护和拔管操作的临床护理人员对 CLABSI 及其预防措施认知情况较低;影响临床预防CLABSI措施展开的主要障碍分别是护理人员工作量过大、缺乏降低院感的必要设备设施、缺乏CLABSI相关定期培训。结论: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应加强中心静脉导管护理人员对CLABSI预防和知识的相关培训,减低护士工作量,提供必须的院感防控设备设施,提高CLABSI相关培训的质量,以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深度教学理念在眼战伤早期急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深度教学理念引导下的眼战伤早期急救护理教学应用效果。方法:64名参加眼战伤早期急救护理培训的眼科护士被分为两组,对照组26人,观察组38人。对照组理论部分采用清单式自主学习,操作技能采用传统示教法;观察组基于深度教学的理念,从促进理解、启发反思、沉浸式体验3个维度进行教学设计并实施理论和实践教学。对比分析两组护士一般资料和实施前、后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及护士核心能力得分情况。采用SPSS 22.0进行 t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两组护士在年龄、眼科工作年限、学历、职称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施前两组护士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和护士核心能力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实施后观察组护士理论成绩[(90.13±5.87)vs.(81.73±4.68), P<0.001],两项操作成绩[(95.63±2.81)vs.(87.31±4.51), P<0.001];[(96.24±2.74)vs.(89.08±4.50), P<0.001]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士核心能力量表的评判性思维得分[(34.00±1.93)vs.(30.58±3.01), P<0.001]和临床护理能力得分[(32.13±1.65)vs.(28.35±2.28), P<0.001]优于对照组。 结论:基于深度教学理念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眼科护士关于眼战伤早期急救的相关知识、急救技能、临床反思及护理能力,利于提高军队临床护士的思想觉悟和练兵备战意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军队护士执行高原军事对峙任务情感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军队护士执行高原军事对峙任务的情感体验,为今后执行高原保障任务的护士和管理者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参加高原军事对峙任务的12名军队护士在军事对峙任务抽组前、任务期及任务结束后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通过Colaizzi分析法对提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提炼主题.结果 执行高原军事对峙任务的护士根据3个任务阶段研究得出各阶段的心理主题,任务抽组前为期待及紧张、荣誉感及使命感、陌生感及焦虑感;任务期为想念家人、归属感、职业认同感及成就感、心理负担重、睡眠质量差;任务结束后为不舍及难忘、收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及价值观.结论 军队护士执行高原军事对峙任务前后情感体验不同,应该针对不同的阶段提出重视心理疏导干预、提高军事综合素质、完善激励政策机制等措施,以加强护理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军队护士高原卫勤保障能力,为圆满完成高原军事对峙任务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军队医院护士结构性授权和职业尊重对工作嵌入的作用路径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6/1
目的 了解军队医院护士结构性授权、职业尊重感和工作嵌入的关系,并分析职业尊重感在结构性授权和工作嵌入间的作用.方法 2022年5-9月,选取北京市271名军队医院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工作效能条件量表、护士职业尊重感量表、工作嵌入量表进行电子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军队医院护士结构性授权总分为(53.35±7.05)分,职业尊重感总分为(99.06±8.02)分,工作嵌入总分为(21.74±5.56)分.结构性授权、职业尊重感和工作嵌入均呈正相关(均P<0.01).结构方程模型显示,结构性授权和职业尊重感对工作嵌入有直接正向效应(β=0.872、0.493,均P<0.01),且职业尊重感在结构性授权和工作嵌入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430,占总效应的43.43%.结论 结构性授权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军队医院护士工作嵌入,还能通过职业尊重感间接作用于工作嵌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666名军队医院护士医学叙事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调查军队医院护士医学叙事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 2023 年 9-10月在西安市 3 所军队综合医院的临床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医学叙事能力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及工作相关生活质量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军队医院护士医学叙事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 军队医院护士医学叙事能力总分为(155.06±18.30)分.医学叙事能力与一般自我效能感(r=0.576)、家庭关怀度(r=0.252)、工作相关生活质量(r=0.443)呈正相关(P<0.01).单因素结果分析显示:婚育状况、工作年限、住院或陪护经历、叙事护理知识储备、叙事护理培训经历在医学叙事能力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叙事护理知识储备(B=0.161)、一般自我效能感(B=0.458)、家庭关怀度(B=0.101)及工作相关生活质量(B=0.259)进入回归方程(P<0.01),共解释总变异的 40.4%.结论 军队医院护士的医学叙事能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叙事护理知识储备、一般自我效能感、家庭关怀度及工作相关生活质量均对医学叙事能力有显著影响.护理管理者需重视这些因素,提供针对性培训和支持,进一步提升护士的医学叙事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上海市3所军队教学医院急诊护士心理暴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调查上海市3所军队教学医院急诊科护士同事间心理暴力现况,分析导致心理暴力的影响因素,为医院管理人员制订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2023年3月4日上海3所军队教学医院急诊科护士共382名,应用一般资料统计表与心理暴力调查量表进行资料统计,并对护士遭受心理暴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急诊科护士心理暴力总分为(70.46±14.85)分,高于全国三甲医院常模(62.29±25.89)分;单因素分析性别、年龄、工作年限、文化程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工作年限和文化程度是护士遭受心理暴力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医院管理工作者要对急诊科护士心理暴力现状予以关注,特别注重高学历、男护士这两大群体,从而降低急诊科护士遭受心理暴力伤害带来的不良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基于Delphi法构建战创伤伤口战术区域处理技术流程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构建适用于军队护士的战创伤伤口战术区域处理技术流程.方法 检索 2013 年 4 月至 2023 年 4 月国内外有关战创伤伤口战术区域处理的指南、临床决策及系统评价等,结合军队卫勤保障现况,拟定战创伤伤口战术区域处理技术流程各级条目的初稿.邀请战创伤救治、战创伤护理/教学、灾害救援、伤口治疗/护理等领域的 20 名专家进行函询,每轮间隔 2 周,直至意见趋于一致,根据专家意见修改、确定终稿.结果 共有 18 名专家参与了 2 轮函询,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各占 38.9%和 55.6%.两轮专家权威程度系数分别为 0.88 和 0.92,两轮专家函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 90%和 100%,条目重要性Kendall'W系数分别为 0.267(P<0.05)和 0.345(P<0.05),条目可操作性Kendall'W系数分别为 0.226(P<0.05)和0.420(P<0.05).经过 2 轮修改,最终确定了"环境与伤口评估、伤口止血、伤口冲洗、伤口微清创、伤口包扎、全身保温"6 个一级条目、24 个二级条目及 72 个三级条目.结论 函询专家的权威程度、积极程度较高,专家意见协调性较好,结果可信.所构建的战创伤伤口战术区域处理技术流程为规范化培训军队护士提供了参考,有助于提高军队护士战术区域批量伤员伤口护理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军队骨科专科护士培训方案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1/13
由于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有着越来越高的生活水平,民众对健康更加重视,这也对医疗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护理理念逐渐向精细化、专业化发展,在未来的护理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持续地推进护理团队的专业化。国家卫计委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重点做好“护理学科建设和护理人才培养”2项工程。骨科护理学专业化、专科化及专家化发展也是重中之重。当拥有更多专科护士之后,病人住院的时间能够得到相应的减少,避免医疗并发症的出现,同时也能够使住院费用得到进一步的降低,让病人更加满意护理工作[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