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右心室改良心肌做功指数评估产科抗磷脂综合征累及胎儿右心室功能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观察右心室改良心肌做功指数(RV-Mod-MPI)评价产科抗磷脂综合征(OAPS)累及胎儿右心室功能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 45例OAPS孕妇(OAPS组)及 60名健康孕妇(对照组),应用脉冲波多普勒(PW)分别采集胎儿三尖瓣、肺动脉瓣血流图像,获取其RV-Mod-MPI;记录晚孕期孕妇及新生儿资料并进行组间比较,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以胎儿RV-Mod-MPI预测OAPS组不良妊娠结局的效能.结果 相比对照组,OAPS组胎儿RV-Mod-MPI较高,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及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较低,而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高(P均<0.05).以胎儿RV-Mod-MPI预测OAPS组不良妊娠结局的AUC为 0.726.结论 胎儿RV-Mod-MPI可用于评价OAPS累及胎儿右心室功能并预测不良妊娠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尿nephrin对危重新生儿急性肾损伤的早期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尿nephrin对危重新生儿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10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NICU住院期间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和非AKI组。检测患儿入NICU第1个24 h尿nephrin水平,并于入NICU 24 h内行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SNAP)。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评估尿nephrin与各变量的关系。以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在校正混杂因素后尿nephrin与AKI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尿nephrin对新生儿AKI的早期预测价值。 结果:共纳入156例新生儿,16例(10.2%)在NICU住院期间发生AKI。AKI组尿nephrin、尿白蛋白及SNAP评分的中位数分别为0.27 μg/mg uCr、0.48 g/g uCr、9分,而非AKI组尿nephrin、尿白蛋白及SNAP评分的中位数分别为0.16 μg/mg uCr、0.16 g/g uCr、7分。AKI组尿nephrin( Z=-3.201, P=0.001)、尿白蛋白水平( Z=-2.652, P=0.008)及SNAP( Z=-2.611, P=0.009)显著高于非AKI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新生儿尿nephrin水平与尿白蛋白显著相关( B=0.488, SE=0.117, P<0.001)。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胎龄、出生体质量、性别、SNAP、机械通气、呼吸暂停后,尿nephrin与AKI显著相关( P=0.018),其预测新生儿AKI的AUC值为0.746(95% CI:0.606~0.886, P=0.001)。 结论:尿nephrin作为肾小球损伤的生物标志物与AKI的发生显著相关,对危重新生儿AKI的发生有早期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母亲所分娩新生儿贫血原因的初步探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母亲所分娩新生儿贫血的原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纳入2010年1月至2019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就诊的HIV感染母亲分娩的42例新生儿。根据出生时新生儿血红蛋白水平分为贫血组和无贫血组。比较两组新生儿胎龄和出生体质量,以及其母亲妊娠期贫血和服用抗病毒药物情况、孕早期/服药前HIV RNA阳性比例和不同CD4 +T淋巴细胞计数的比例、分娩前HIV RNA阳性比例和不同CD4 +T淋巴细胞计数的比例等。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评估相关因素预测新生儿发生贫血的效能。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 结果:42例新生儿中,贫血组14例,无贫血组28例。两组新生儿的胎龄、出生体质量,以及母亲妊娠期贫血情况、分娩前HIV RNA阳性比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χ2=2.211、1.025、1.362、3.783, P=0.283、0.763、0.181、0.092)。贫血组11例母亲妊娠期服用齐多夫定,无贫血组为12例(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359, P=0.037)。孕早期/服药前贫血组母亲HIV RNA阳性8例,无贫血组为11例(3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490, P=0.011)。孕早期/服药前贫血组13例母亲CD4 +T淋巴细胞计数≤500/μL,无贫血组为20例(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6.396, P<0.01);孕早期/服药前贫血组13例母亲CD4 +T淋巴细胞比例≤0.28,无贫血组为19例(6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9.908, P<0.01)。分娩前贫血组14例母亲CD4 +T淋巴细胞计数≤500/μL,无贫血组为15例(53.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9.536, P=0.008);分娩前贫血组14例母亲CD4 +T淋巴细胞比例≤0.28,无贫血组为15例(53.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9.750, P=0.006)。根据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示,分娩前母亲CD4 +T淋巴细胞计数预测新生儿贫血的曲线下面积、最佳临界值、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08、476.0/μL、100.0%和50.0%;分娩前母亲CD4 +T淋巴细胞比例预测新生儿贫血的曲线下面积、最佳临界值、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19、0.275、100.0%和53.6%。 结论:妊娠期服用齐多夫定、孕早期/服药前HIV阳性及分娩前低CD4 +T淋巴细胞水平可能与HIV感染母亲分娩新生儿发生贫血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早产儿广泛坏死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早产儿广泛坏死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totalis,NEC-T)的临床特点及发生全肠坏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42例于手术中证实的NEC-T早产儿临床资料,设为NEC-T组;收集同期收治的644例非广泛坏死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o-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totalis,NEC-nonT)早产儿临床资料,设为NEC-nonT组,其中362例采取手术治疗,为NEC-nonT手术组。总结NEC-T组早产儿临床特点,并与NEC-nonT手术组患儿比较,分析手术患儿发生全肠坏死的相关因素。结果:42例NEC-T患儿占同时期NEC收治总人数的6.1%(42/686)。与NEC-nonT组相比,NEC-T组患儿出生体质量较低[(1 501±740)g比1 709±1 102)g],窒息发生率较高[76.2%(32/42)比25%(161/644)],发病年龄较小[(7.8±7.6)d比(14.6±13.4)d],发病至手术的时间较短[(6.6±6.5)d比(30.4±24.4)d],Bell Ⅲ期患儿所占比率较高[85.7%(36/42)比62.7%(404/644)],发病后休克的发生率较高[76.2%(32/42)比36.6%(236/644)],死亡率较高[100%(42/42)比6.6%(32/6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因NEC需术中判定是否存在全肠坏死,遂将NEC-T组与NEC-nonT手术组进行比较,分析NEC全肠坏死相关因素,结果显示,NEC-T组急性期严重肠壁下积气[52.4%(22/42)比21.0%(76/362)]、低血压[69.0%(29/42)比40.3%(146/362)]、气腹[66.7%(28/42)比40.3%(176/362)]、低钠血症[85.7%(36/42)比51.4%(186/362)]、腹壁红斑[88.1%(37/42)比18.2%(66/362)]及血小板减少症[85.7%(36/42)比15.5%(56/362)]的人数比例均明显高于NEC-nonT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腹壁红斑、严重肠壁下积气、低钠血症、血小板减少症是NEC-T的独立相关因素( P<0.05)。手术患儿NEC-T评分达到3分时,预测NEC-T的敏感性为92%、特异性为68%;达到5分时,预测NEC-T的敏感性为54%,特异性为98%。 结论:NEC-T早产儿临床症状重,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对于存在NEC-T相关因素的新生儿,需要密切观察,科学分析,尽早干预,以降低NEC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分娩前过氧化物还原酶3水平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子代出生体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分娩前过氧化物还原酶3(PRX3)水平与子代出生体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北京市昌平区医院126例GDM初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子代出生体质量将患者分为巨大儿(新生儿体质量≥4 000 g)组(32例)和非巨大儿组(94例)。记录患者一般资料,测定孕12、20、28、32、36、38和39周PRX3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RX3对GDM患者子代出生体质量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年龄、孕前体质量指数、白细胞、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血小板及妊娠期贫血、胎膜早破、胎位不正、胎儿窘迫、羊水过少、前置胎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巨大儿组孕12、20、28、32、36、38、39周PRX3水平和子代出生体质量明显高于非巨大儿组[(12.25 ± 2.36) μg/L比(10.11 ± 2.25) μg/L、(13.86 ± 2.33) μg/L比(11.95 ± 2.01) μg/L、(15.02 ± 2.58) μg/L比(12.69 ± 2.32) μg/L、(17.98 ± 3.69) μg/L比(14.79 ± 3.22) μg/L、(20.25 ± 2.94) μg/L比(16.55 ± 2.84) μg/L、 (22.65 ± 3.88) μg/L比(18.06 ± 3.29) μg/L、(24.52 ± 3.59) μg/L比(19.57 ± 3.87) μg/L和(4 329.21 ± 300.58) g比(3 256.58 ± 330.47) 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根据分娩前PRX3水平将GDM患者分为高PRX3组(71例,PRX3>20 μg/L)和低PRX3组(55例,PRX3≤20 μg/L)。高PRX3组巨大儿发生率明显高于低PRX3组[30.99%(22/71)比18.18%(1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GDM患者子代出生体质量与PRX3水平呈正相关( r = 0.226, P = 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RX3预测GDM患者子代出生体质量的曲线下面积为0.865,灵敏度为86.2%,特异度为79.8%,约登指数为0.660,最佳截断值为19.35 μg/L。 结论:GDM患者分娩前PRX3水平与子代出生体质量呈正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超声心排出量监测仪对早产儿有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动脉导管未闭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超声心排出量监测仪(USCOM)对早产儿有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动脉导管未闭(hsPDA)的诊断及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医疗中心收住的胎龄<34周、出生72 h内入院的165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出生72 h内超声心动图(ECHO)结果、临床表现及是否口服布洛芬关闭动脉导管,分为无动脉导管未闭(PDA)组(77例)、非hsPDA组(59例)和hsPDA组(29例)。ECHO检查0.5 h内完成USCOM测定。hsPDA组口服布洛芬,期间每隔24 h连续动态监测USCOM,口服布洛芬结束后24 h内复查ECHO及USCOM。结果:与非hsPDA组、无PDA组比较,hsPDA组胎龄[(31.51±1.62)周、(32.09±1.27)周比(30.82±1.61)周, F=8.425, P<0.001]、出生体质量[(1 154.49±192.55) g、(1 195.58±182.02) g比(1 094.66±153.69) g, F=3.366, P=0.037]明显减小;平均血压明显减低[(38.37±2.20) mmHg、(38.53±2.37) mmHg比(30.52±2.31) mmHg,1 mmHg=0.133 kPa, F=142.860, P<0.001];心率[(129.68±7.11)次/min、(130.34±7.27)次/min比(164.76±7.65)次/min, F=271.790, P<0.001]、B型钠尿肽明显增高[(203.76±108.68) ng/L、(152.43±54.24) ng/L比(3 385.31±856.26) ng/L, F=931.300, P<0.001];左心房内径/主动脉内径明显增大(1.32±0.12、1.29±0.09比1.60±0.12, F=84.970, P<0.001)。USCOM参数:hsPDA组较非hsPDA组、无PDA组的左心室排出量(LVCO)[(0.40±0.08) L/min、(0.40±0.08) L/min比(0.51±0.04) L/min, F=26.760, P<0.001]、心脏指数(CI)[(3.76±0.48) L/(min·m 2)、(3.54±0.30) L/(min·m 2)比(4.43±0.36) L/(min·m 2), F=56.060, P<0.001]、每搏量[(3.75±0.28) mL、(3.70±0.23) mL比(4.22±0.36) mL, F=40.170, P<0.001]、每搏指数[(34.42±2.66) mL/m 2、(34.47±3.29) mL/m 2比(38.45±3.32) mL/m 2, F=20.080, P<0.001]、主动脉峰流速[(1.12±0.12) m/s、(1.11±0.10) m/s比(1.23±0.09) m/s, F=14.890, P<0.001]、校正流动时间[(379.02±22.69) ms、(376.51±27.95) ms比(403.69±39.04) ms, F=10.120, P<0.001]明显增大,而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1 109.49±115.67) ds·cm -5·m 2、(1 070.01±133.55) ds·cm -5·m 2比(861.31±115.22) ds·cm -5·m 2, F=41.130, P<0.001]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CI和SVRI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6、0.905。CI的最佳诊断界值为4.05 L/(min·m 2),CI>4.05 L/(min·m 2)预测hsPDA敏感性为0.828,特异性为0.860;SVRI的最佳诊断界值为1 002.5 ds·cm -5·m 2,SVRI<1 002.5 ds·cm -5·m 2预测hsPDA的敏感性为0.660,特异性为1.000;二者联合,对hsPDA预测的敏感性为0.966,特异性为0.949。 结论:USCOM对hsPDA有较好的诊断和预测价值,联合应用CI和SVRI能够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于早产儿PDA早期诊治方案的制定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新生儿黄疸筛查手机软件临床交叉对照试验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价新生儿黄疸筛查手机软件基于图像胆红素值(IBB)与经皮胆红素值(TcB)相比的相关性、一致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10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住院及产科病房的日龄≤28 d、胎龄≥ 35周,且未经蓝光治疗的新生儿,随机分组交叉对照检测胸骨前皮肤黄疸值。试验Ⅰ组先用试验器械(iPhone 6手机和哪吒保贝?手机软件),后用对照器械(JM-103经皮测黄疸仪);试验Ⅱ组先用对照器械;后用试验器械。记录性别、日龄、胎龄、出生体质量和连续检测3次的均值。采用积矩相关性分析、Bland-Altman图一致性分析、 t检验及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共纳入185例新生儿,其中男99例、女86例,日龄中位数5 d(3~8 d),胎龄(37.6 ± 1.7)周,出生体质量(2 950±645) g。IBB与TcB有较好的相关性( r=0.860, P<0.05)和较强的一致性(95.1%的样本落在95%一致性区间内)。在不同性别、日龄、胎龄和出生体质量等亚组也均有较好的相关性和较强的一致性。≤7 d、>37周和>2 500 g亚组的一致性相对更好。IBB预测TcB>256.5 μmol/L的能力好于预测TcB>171.0 μmol/L的能力,ROC曲线下面积为0.93,最佳预测界值为232.6 μmol/L,敏感性96.7%、特异性82.6%。IBB与TcB检测3次的均值的差值,小于IBB与TcB第1次检测值的差值[(12.0±34.4) μmol/L比(14.4±38.6) μmol/L, P=0.038]。未出现医疗不良事件,未发生器械本身缺陷。 结论:IBB与TcB有较好的相关性及较强的一致性,IBB预测TcB>256.5 μmol/L的能力好于预测TcB>171.0 μmol/L的能力,使用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与白细胞介素-6在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中表达的意义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早产儿的外周血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MALAT1、白细胞介素-6(IL-6)及凋亡诱导因子(AIF)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上海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选择标准为胎龄(GA)≥28周且≤32周、出生体质量(BW)<1 500 g的早产儿,根据诊断分为BPD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采集分析两组早产儿的临床相关资料,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方法检测这40例早产儿外周血中MALAT1、IL-6及AIF的水平。两组间胎龄、BW、MALAT1、IL-6及AIF的比较采用 t检验。 结果:1.BPD组与对照组早产儿比较,两组性别( χ2 =1.76)、出生胎龄( t= 0.17)、BW( t=1.2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2.与对照组相比,BPD组早产儿外周血中MALAT1的表达显著增加(0.273 4±0.067 3比0.375 5±0.081 9, P<0.05)。3.与对照组相比,BPD组早产儿外周血中IL-6表达显著增高(1.448 8±0.191 8比4.444 6±0.165 7, P<0.05)。4.与对照组相比,BPD组早产儿外周血AIF显著降低(0.006 8±0.002 0比0.004 5±0.001 9, P<0.05)。 结论:BPD及非BPD早产儿lncRNA MALAT1与IL-6存在差异,两者可能与BPD的发病相关。IL-6可作为BPD的一个预测因子,MALAT1对早产儿BPD可能起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未足月胎膜早破患儿呼吸系统病变预测及高危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建立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患儿呼吸系统病变的预测模型并探讨其高危因素。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住院分娩孕28~36周PPROM患者15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呼吸系统病变分为2组,并发呼吸系统病变65例,未并发呼吸系统病变85例。构建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检验其区分度和校准度后利用R语言绘制Nomogram图。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PPROM患儿并发呼吸系统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PPROM患儿并发呼吸系统病变模型为:logitP=18.660+0.041Age-0.519Week-0.006Time+0.107WBC1-0.125WBC2+0.045NE1-0.063NE2-0.009CRP1+0.021CRP2。绘制Nomogram图可根据母亲年龄、孕周、破膜时间、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评估患儿并发呼吸系统病变的概率,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母亲年龄>30岁、新生儿出生体质量<1.5 kg、胎龄<35周、孕晚期发热、宫内窘迫、多胎、剖宫产为PPROM患儿并发呼吸系统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母亲年龄>30岁、新生儿出生体质量<1.5 kg、胎龄<35周、孕晚期发热、宫内窘迫、多胎、剖宫产是导致PPROM患儿并发呼吸系统病变的危险因素。通过建立Nomogram图可预测PPROM患儿发生呼吸系统病变的危险性,从而更好地加以防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N端脑钠肽前体及B型脑钠肽在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预测中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生后早期N端脑钠肽前体(NT- pro BNP)及B型脑钠肽(BNP)在早产儿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sPDA)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入住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早产儿60例,胎龄26~32周,出生体质量<1 500 g。生后第3天依据超声心动图,分为动脉导管未闭(PDA)组(40例)、对照组(20例);PDA组分为sPDA组(20例)和无症状(asPDA)组(20例);sPDA组分为治疗组(10例)与非治疗组(10例);asPDA组分为自闭组(10例)和未自闭组(10例)。分别于生后第3、7天测血NT-pro BNP及BNP。结果:sPDA组、asPDA组与对照组生后第3、7天NT-pro 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生后第7天治疗组NT-pro BNP[4 082(111~7 566)ng/L]与非治疗组[9 643(2 362~25 000)n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自闭组[603(27~1 698)ng/L]与未自闭组[4 595(896~9 873)n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生后第3天NT-pro BNP与动脉导管(DA)直径、左心房/主动脉根部内径比值、DA直径与左肺动脉内径比值呈正相关( r=0.358~0.455, P<0.05);NT-pro BNP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83。 结论:早产儿生后第3天血NT-pro BNP可作为预测sPDA的参考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