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时机理论的分阶段干预对舌癌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基于时机理论的分阶段干预对舌癌术后患者预后结局的影响,旨在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颌面外科行手术治疗的60例舌癌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基于时机理论的分阶段护理,均干预至患者出院后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功能康复程度(吞咽功能、语音清晰度、颈肩功能)及情绪状态.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FACT-H&N)、洼田饮水试验结果、语音清晰度、颈肩功能评分(CMS)及焦虑抑郁评分(HADS)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时机理论的分阶段干预方案能帮助舌癌患者改善生活质量、促进术后功能恢复、减轻负性情绪,有助于加速康复进程、促进患者预后改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一例高致敏合并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行多次肾移植患者的护理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总结1例高致敏合并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行多次肾移植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多学科联合诊疗实施分阶段护理干预。结果:患者移植肾功能恢复良好,免疫制剂药物浓度稳定,住院治疗30 d,痊愈出院。结论:术前精确的抗体筛查、有效的脱敏治疗是手术成功的前提,术后做好睡眠呼吸暂停、排斥反应及免疫抑制剂药物的观察及护理,全程实施个性化康复指导和心理护理;加强宣教,重视延续性护理,有效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量化评估策略框架下分阶段康复训练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量化评估策略框架下分阶段康复训练对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困难状况、运动功能及肺功能的影响,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104例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基于对照组给予量化评估策略框架下分阶段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足量肠内营养达标时间、护理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入ICU时、ICU转出时、出院时的呼吸困难评分量表(MRC)评分、运动功能及肺功能[呼吸峰流量(PEF)、1 s用力呼气容积(FEV 1)、FEV 1/用力肺活量(FVC)]。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ICU入住及足量肠内营养达标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ICU转出时、出院时,观察组患者的PEF、FEV 1、FEV 1/FVC、运动功能高于对照组,MRC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62%(5/52),低于对照组的25.00%(13/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在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管理工作中,量化评估策略框架下分阶段康复训练能通过针对性规范化训练减轻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改善肺功能,增强运功能力,并有助于降低并发症风险,加速疾病康复进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多学科模式下阶段性康复训练在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多学科模式下阶段性康复训练对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运动耐力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搏器植入术后患者10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常规术后护理和运动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构建由心内科、康复科、心电图室组成多学科心脏康复团队,采取分阶段的康复治疗方法(包括被动运动、主动运动和抗阻运动)。2组患者均于术后第二天(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进行运动耐力和心功能评价,运动耐力采用6 min步行试验,心功能评价指标包括N端前脑钠肽(NT-proBNP)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NT-proBNP、LVEF、6 min步行距离分别(261.10±68.11)pg/ml、(68.84±4.72)%、(291.16±34.18)m,与组内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多学科模式下的阶段性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运动耐力和心脏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特重型爆震伤患者的液体管理策略实践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总结特重型爆震伤患者在急诊监护室治疗期间通过精准化液体管理经验,帮助患者平稳度过危险期顺利康复。方法:基于2020年6月14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接收的6例槽罐车爆炸事件中患者的液体管理经验,其主要策略包括最佳液体容量管理方案的制订和阶段性调整;精准评估出入量、尿量和动态调整输液量和速度;监测肺部氧合功能、及时调整液体复苏策略;借助多种监测指标为液体管理提供护理管理策略依据。结果:最终6例特重型爆震伤患者中5例经过分阶段精细化液体管理平稳度过休克期和感染期,病情好转康复出院;1例患者因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采用个体化分阶段精细化液体管理策略对特重型爆震伤患者平衡度过危险期具有临床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一例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合并压疮患者的护理
编辑人员丨5天前
2019年2月11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1例37岁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女性患者,其因多处压疮创面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急性骨髓炎。对其进行多学科协作诊疗,护士重点做好激素减量治疗期间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症候群的严密观察,警惕病情反跳;根据诊疗方案,分阶段落实创面护理,保持有效引流,确保负压合适,加强营养以促进创面愈合。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于入院后第39天康复出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TTM理念6S管理模式联合康复护理在脊柱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念(TTM)的6S管理模式联合康复护理在脊柱脊髓损伤(SC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丽水市中心医院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SCI患者116例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组(56例)和联合组(60例)。常规组予以康复护理干预,联合组予以基于TTM理念6S管理模式联合康复护理干预,两组干预2个月。比较两组护理质量、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脊髓损伤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联合组环境管理(87.59±4.03)分、基础护理(85.42±4.18)分、操作技能(86.05±4.09)分、护理安全(84.12±4.21)分、健康教育(82.47±4.38)分、康复效果(88.69±3.89)分,均高于常规组的(73.25±5.36)分、(75.12±5.48)分、(76.12±5.38)分、(77.49±5.24)分、(72.52±5.33)分、(77.75±5.59)分( t=16.36、11.43、11.24、7.54、11.02、12.30,均 P < 0.001);两组ASIA运动、触觉、针刺痛觉及MBI评分均高于同组干预前,且联合组均高于常规组( t=8.92、7.96、7.03、10.58,均 P < 0.001)。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4/60),低于常规组的21.43%(12/56)(χ 2=5.31, P < 0.05)。联合组护理满意率为95.00%(57/60),高于常规组的82.14%(46/56)(χ 2=4.81, P < 0.05)。 结论:基于TTM理念的6S管理模式联合康复护理能显著提高SCI患者的康复护理质量,促进活动能力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分阶段健康教育联合图示工具的呼吸道管理在慢性鼻窦炎患者术后康复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围术期分阶段健康教育联合图示工具的呼吸道管理对慢性鼻窦炎(CRS)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2018年5月至2020年9月诊治的91例CRS患者,均在该院接受鼻内镜手术,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给予围术期分阶段健康教育路径联合基于图示工具的呼吸道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结局、自我管理能力、术后疼痛程度、康复情况和嗅觉功能。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各项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两组患者各项维度评分均显著上升,且研究组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 P<0.05);手术当日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各时间点研究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研究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术前两组患者鼻部症状、鼻窦炎症状、情感障碍和睡眠障碍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研究组上述项目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术前以及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嗅觉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3个月、6个月研究组患者嗅觉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 P<0.05)。 结论:围术期分阶段健康教育联合基于图示工具的呼吸道管理应用于CRS行鼻内镜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缓解术后疼痛,改善手术结局,促进嗅觉功能恢复,进而利于整体术后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眼科日间手术患者就医体验及分阶段照护需求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眼科日间手术患者的就医体验以及患者不同阶段的照护需求。方法:本研究为质性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2年2—6月选取河南省立眼科医院的21例眼科日间手术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采用Colaizzi分析法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分析资料共提炼出4个一级主题,包括就医体验、术前准备相关信息需求、术后并发症护理需求、居家康复护理及复诊需求,其中就医体验包括节约就医时间、术前准备不充分、焦虑。结论:针对眼科日间手术患者,需增强信息支持、提供日间手术针对性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和情感支持,且进一步完善术后康复管理流程,提升日间手术护理服务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个体化的分阶段护理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康复、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个体化的分阶段护理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康复、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该院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联合个体化的分阶段护理干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功能康复、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基于个体化的分阶段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上肢和下肢的功能康复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及生活能力等四个维度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将个体化的分阶段护理模式应用于脊髓患者的康复训练中,不仅能显著提升患者功能康复的进程及效果,而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抗拒程度和稳定程度,对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