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内脏脂肪含量与心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内脏脂肪(VAT)含量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就诊的18~70岁初诊T2DM患者,按体质指数(BMI)分为肥胖组(BMI≥28.0 kg/m 2)、超重组(24.0 kg/m 2≤BMI<28.0 kg/m 2)及正常体重组(18.5 kg/m 2≤BMI<24.0 kg/m 2)。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VAT质量、面积,采用心脏彩超测量右心室前壁脂肪、心尖脂肪及心功能[射血分数、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等指标。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和秩和检验,心功能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共入组患者142例,其中男77例,女65例,年龄51(42,59)岁;失访3例。分为肥胖组(48例)、超重组(45例)及正常体重组(46例)。(1)三组间比较BMI、腰围、腰臀比、VAT质量、VAT面积、右室前壁、心尖脂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2)单因素分析显示,射血分数与BMI、腰围、VAT面积、右室前壁脂肪、心尖脂肪相关(β=-0.590~-0.023,均 P<0.05),EDV与VAT面积、心尖脂肪相关(β=0.196、4.357,均 P<0.05),ESV与VAT面积、心尖脂肪相关(β=0.113、2.675,均 P<0.05)。(3)多元线性回归显示,在模型Ⅰ(未调整)和模型Ⅱ(调整年龄和性别)中,心尖脂肪每增加1 mm,射血分数分别下降0.590%、0.645%,EDV依次增加4.357%、4.835%,ESV依次增加2.675%、2.931%。 结论:BMI、腰围、VAT质量、VAT面积、右室前壁脂肪、心尖脂肪是影响心功能的重要影响因素,尤以心尖脂肪对心功能的影响最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胆碱酯酶与三酰甘油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水平(ChE)与三酰甘油(TG)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同济大学附属普陀人民医院收治的321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将ChE水平按四分位数分为 Q1组(<6 915 U/L)81例、 Q2组(6 916~8 268 U/L)80例、 Q3组(8 269~9 578 U/L)80例、 Q4组(≥9 579 U/L)80例,分析血清ChE与TG的相关性。 结果:随着血清ChE的升高,TG水平显著升高( P<0.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hE与体重、体重指数、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均呈正相关( r分别为0.35、0.39、0.35、0.31、0.27、0.24、0.25、0.11, P<0.05、 P<0.01或 P<0.001),ChE与年龄、收缩压、血尿素氮(BUN)、肌酐、糖化白蛋白(GA)呈负相关( r分别为-0.46、-0.14、-0.20、-0.14、-0.21, P<0.05或 P<0.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hE是TG独立影响因素( β值为0.270, P<0.001)。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性别、年龄、体重、血红蛋白、白细胞、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ALT、BUN、肌酐、尿酸、吸烟史、饮酒史、HbA 1C、GA、TC、LDL-C后, Q4组发生高TG血症风险是 Q1组的6.024倍( P=0.011)。以TG 1.7 mmol/L为切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hE与高TG血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糖尿病ChE的最佳切点值为7 801 U/L。 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hE与TG呈正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怀化及其周边少数民族地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LADA的患病率调查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调查怀化及其周边少数民族地区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在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中的患病率,分析LADA的临床特征,研究LADA与T2DM患者临床特征及细胞免疫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420例,根据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阳性结果,将其分为LADA组和T2DM组,其中LADA组21例[根据抗GAD滴度分为LADA1组(≥180 Units/ml高滴度)和LADA2组(<180 Units/ml低滴度)],T2DM组399例。调查LADA患者的患病率。检测并比较LADA组和T2DM组间BMI、LDL-C、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空腹C肽(FCP)、餐后2 h C肽(2 h-CP)、胱抑素C(Cys C)、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20例LADA及年龄病程相匹配的20例T2DM患者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CD4 +/CD8 +T细胞亚群比值。观察LADA患者与T2DM患者临床生化特征及细胞免疫层面的差异。 结果:⑴新诊断T2DM患者中的LADA检出率为5.0%(21/420),汉族与少数民族的LADA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3%和4.4%)( P>0.05);⑵LADA组患者的C肽水平(FCP和2 h-CP)低于T2DM组( P均<0.05);LADA1组的FCP及2 h-CP水平较LADA2组更低( P<0.05)。T2DM组的BMI、LDL-C高于LAD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T2DM组血清中的Cys C、Hcy、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高于LAD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⑶LADA组患者T细胞亚群CD4 +/CD8 +T细胞比值高于T2DM组( P<0.05)。 结论:⑴新诊断汉族及少数民族T2DM患者中均存在相似比例的LADA患者。抗体高滴度LADA较低滴度LADA及T2DM患者体型偏瘦,胰岛功能更差。但较LADA患者,T2DM患者与代谢紊乱更相关,其大血管并发症风险更高。⑵LADA组较T2DM组患者存在更严重的T细胞免疫失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OCT参数与视力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分析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患者初诊时OCT参数与治疗后最终视力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9月至2021年10月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的DME 99例(137只眼)的临床资料,分析DME早期OCT参数变化与治疗后最终视力的相关性。治疗后随访≥6个月。结果:本研究患者初诊DME黄斑中心区厚度(CMT)为(354.96±208.50)μm。线性相关分析表明,发病初期CMT、视网膜外界膜损伤范围及椭圆体带损伤范围三者与患者末次随访视力呈显著相关( r=0.29、0.19、0.26, P=0.001、0.025、0.002)。与治疗后视力较好的患眼相比,视力较差的患眼初诊CMT更高( Z=-3.61, P<0.001),外界膜损伤范围更大( Z=-2.60, P=0.009),表现为浆液性视网膜脱离的患眼比例更高( χ2=5.72, P=0.017)。通过将OCT各指标和混杂因素共同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发现,初诊时高CMT是最终视力差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DME早期OCT参数与治疗后最终视力具有相关性,初次发病时较高的CMT可作为患者治疗后最终视力差的预测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司美格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实现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缓解1例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报道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1例初诊的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转化为司美格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最终停用降糖药物并达到糖尿病缓解的诊疗过程及其代谢控制情况。患者为35岁男性,主因“口干多饮多尿3个月,加重伴乏力1周”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结果示患者身高171 cm,体重89 kg,体重指数30.4 kg/m 2,糖化血红蛋白(HbA 1c)为11.7%,空腹血糖(FPG)为14.3 mmol/L,胰岛细胞抗体、胰岛素自身抗体及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均阴性,明确诊断为T2DM合并肥胖。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解除高血糖状态,序贯调整治疗方案为司美格鲁肽联合二甲双胍,血糖控制平稳后逐步减少降糖药物直至完全停用,患者血糖控制达标,无低血糖发生。患者停用降糖药物3个月后复查HbA 1c<6.5%,已实现糖尿病缓解。同时,患者血脂控制达标,体重明显下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16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特点及重症进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导致患者发展为重症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发现潜在重症病例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日至3月2日因诊断新冠肺炎收治于安徽省两家三级综合医院住院治疗的168例病例资料的临床特点。并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布的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的分型标准,将其中轻型和普通型病例归为轻症组( n=137),重型和危重型病例归为重症组( n=31)。对两组病例的一般资料、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指标等进行比较;先行单因素分析,再对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重型新冠肺炎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果:168例新冠肺炎患者中男性95例,女性73例,年龄(42.6±15.8)岁。轻症组年龄小于重症组[(40.5±15.5)岁 vs (51.6±14.1)岁, P<0.01]。重症组合并高血压(29.0% vs 10.9%, P=0.045 )、糖尿病(25.8% vs 2.2%, P=0.005)以及同时有2种以上基础疾病者比例(29.0% vs 4.4%, P=0.006)均明显高于轻症组。重症组中初诊就诊于二级以下医院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轻症组( P<0.01),且出现症状距确诊的时间更长[(8.00±3.27)d vs (6.49±3.90)d, P=0.048]。轻症组和重症组的首发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重症组就诊时体温更高[(38.80±0.67)℃ vs (37.9±0.60)℃, P<0.01]。入院时实验室检查中,重症组的淋巴细胞百分比值[(18.20±9.13)% vs (24.43±10.43)%, P<0.01]明显低于轻症组,而C-反应蛋白、白介素-6、D-二聚体、乳酸脱氢酶和谷草转氨酶等均明显高于轻症组( P<0.01)。CT影像学检查轻症组有11例(8%)病灶局限在肺单叶,重症组全部病例均存在肺多叶病灶,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本组168例新冠肺炎患者全部治愈,重症组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轻症组[(24.71±7.72)d vs (20.28±7.67)d, P=0.021]。经多元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 P=0.042),合并糖尿病( P=0.021),入院时体温( P=0.001),入院时IL-6水平( P=0.008)为患者转为重症新冠肺炎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加强对基层医院的专业知识培训有助于早期诊断新冠肺炎。高龄、合并糖尿病、初始高热以及IL-6明显增高者更易发展为重症,应早期识别并加以防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中医饮食运动疗法联合强化健康教育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BMI、血糖控制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中医饮食运动疗法联合强化健康教育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量指数(BMI)、血糖控制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0月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34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信封法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两组均67例,常规组予以常规门诊护理及随访管理,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行中医饮食运动疗法联合强化健康教育,两组患者均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BMI、血糖控制水平、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BMI、血糖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自我效能评分均无明显差异( P>0.05),干预后两组BMI、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均降低且联合组明显低于常规组( P<0.05),血糖控制率、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自我效能评分均升高且联合组明显高于常规组( P<0.05),联合组护理满意度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 P<0.05)。 结论: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中医饮食运动疗法联合强化健康教育可一定程度控制BMI及血糖水平,提升自我管理能力与自我效能,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利拉鲁肽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1例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报道1例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使用胰岛素及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治疗后,转换为GLP-1RA单药治疗,达到糖尿病临床缓解的诊疗过程。患者为27岁男性,因“消瘦2个月,突发心慌、深大呼吸1 d”入院,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予胰岛素泵、口服降糖及GLP-1RA药物联合治疗,逐步简化方案为利拉鲁肽1.8 mg每日1次皮下注射,血糖控制良好,患者满意,1年后复诊胰岛功能恢复良好。利拉鲁肽作为GLP-1RA日制剂的经典药物,初期可以与胰岛素或口服药物连用或单独使用,其具有强效的降糖作用及良好的减重效果,可用于2型糖尿病的起始或强化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糖尿病患者血清let-7、miR-26b表达水平及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let-7、微小RNA-26b(miR-26b)表达水平及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本院内分泌科收治的60例初诊T2DM患者作为T2DM组,及同期本院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受试者临床资料,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测定血清let-7、miR-26b表达水平;观察T2DM患者血清let-7、miR-26b表达水平及其与其他临床指标相关性,并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let-7、miR-26b表达水平对T2DM患者发生IR的预测价值。结果:T2DM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及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T2DM组患者血清let-7、miR-26b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T2DM组患者血清let-7、miR-26b表达水平与TC、TG、HbA1c、FPG、FINS及HOMA-IR均呈负相关( P<0.05),与ISI、HOMA-β均呈正相关( P<0.05)。ISI、HOMA-IR及血清let-7、miR-26b表达水平均是影响T2DM患者发生IR的独立危险因子( P<0.05)。血清let-7表达水平预测T2DM患者发生IR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8,最佳截断值为0.73,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50%、80.00%;血清miR-26b表达水平预测T2DM患者发生IR的AUC为0.908,最佳截断值为0.60,灵敏度为80.00%,特异度高达92.50%。 结论:T2DM患者血清let-7、miR-26b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两者可能共同参与IR发生、发展,对T2DM患者发生IR均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且miR-26b预测效果更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单基因糖尿病10例患儿的临床特征与遗传学病因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10例单基因糖尿病患儿的临床特征与遗传学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116例糖尿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数据,进行糖尿病分型,对其中21例疑诊为单基因糖尿病的患儿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及线粒体基因测序。结果:共发现10例单基因糖尿病患儿,均为青少年起病的成人型糖尿病(MODY),其中6例为 GCK基因变异所致的MODY2,1例为 HNF1A基因变异所致的MODY3,2例为 ABCC8基因变异所致的MODY12,1例为 KCNJ11基因变异所致的MODY13。10例患儿中仅1例因"多饮多尿"就诊,其他均无典型的糖尿病症状。MODY组的糖尿病家族史阳性率显著高于1型糖尿病(T1DM)组及2型糖尿病(T2DM)组( P<0.05)。MODY组的BMI较T1DM组高( P<0.05),初诊血糖较T1DM组低( P<0.05),空腹C肽水平较T1DM组高( P<0.05),糖化血红蛋白较T1DM组、T2DM组均低( P<0.05)。 结论:本研究纳入的患儿中,单基因糖尿病以MODY最常见, GCK基因变异所致的MODY2占主要类型。MODY患儿初诊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轻度升高,胰岛细胞功能尚存,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与T2DM患儿存在重叠。WES联合线粒体基因测序可望明确单基因糖尿病的病因学诊断,有助于实现精准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