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内脏脂肪含量与心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内脏脂肪(VAT)含量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就诊的18~70岁初诊T2DM患者,按体质指数(BMI)分为肥胖组(BMI≥28.0 kg/m 2)、超重组(24.0 kg/m 2≤BMI<28.0 kg/m 2)及正常体重组(18.5 kg/m 2≤BMI<24.0 kg/m 2)。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VAT质量、面积,采用心脏彩超测量右心室前壁脂肪、心尖脂肪及心功能[射血分数、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等指标。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和秩和检验,心功能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共入组患者142例,其中男77例,女65例,年龄51(42,59)岁;失访3例。分为肥胖组(48例)、超重组(45例)及正常体重组(46例)。(1)三组间比较BMI、腰围、腰臀比、VAT质量、VAT面积、右室前壁、心尖脂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2)单因素分析显示,射血分数与BMI、腰围、VAT面积、右室前壁脂肪、心尖脂肪相关(β=-0.590~-0.023,均 P<0.05),EDV与VAT面积、心尖脂肪相关(β=0.196、4.357,均 P<0.05),ESV与VAT面积、心尖脂肪相关(β=0.113、2.675,均 P<0.05)。(3)多元线性回归显示,在模型Ⅰ(未调整)和模型Ⅱ(调整年龄和性别)中,心尖脂肪每增加1 mm,射血分数分别下降0.590%、0.645%,EDV依次增加4.357%、4.835%,ESV依次增加2.675%、2.931%。 结论:BMI、腰围、VAT质量、VAT面积、右室前壁脂肪、心尖脂肪是影响心功能的重要影响因素,尤以心尖脂肪对心功能的影响最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妊娠早期内脏脂肪厚度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生风险的关联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研究我国女性妊娠早期内脏脂肪(VAT)厚度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生风险的关联。方法:基于青岛妇女儿童健康队列,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10月间妊娠早期(妊娠11~13 +6周)建档的孕妇为研究对象。VAT测量于妊娠11~13 +6周,采用多功能彩超测量从腹直肌内缘到大动脉前壁的距离。随访妊娠 24~28 周 75 g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结果,根据 75 g OGTT 试验的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 GDM 组和非 GDM 组。根据妊娠早期VAT的四分位数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用多因素log-binomial 回归模型和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别分析VAT与GDM、血糖浓度之间的关联。 结果:3 686例研究对象年龄为(30.56±4.05)岁,其中722例诊断为GDM,发病率为19.6%。多因素log-binomial 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VAT厚度 Q1(VAT<14.70 mm)者相比,VAT厚度 Q3(21.65≤VAT≤29.69 mm)者GDM发病风险增加34%[ RR(95% CI):1.34(1.08~1.67)],VAT厚度 Q4(VAT≥29.70 mm)者GDM的发病风险增加61%[ RR(95% CI):1.61(1.30~2.00)]。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妊娠年龄<35岁女性中,与VAT厚度 Q1者相比,VAT厚度 Q3和 Q4者GDM发病风险分别增加42%[ RR(95% CI):1.42(1.22~1.65)]和70%[ RR(95% CI):1.70(1.46~1.98)],而在妊娠年龄≥35岁女性中未发现该关联( P>0.05);在孕前BMI<24.0 kg/m 2的女性中,与VAT厚度 Q1者相比,VAT厚度 Q3和 Q4者GDM发病风险分别增加57%[ RR(95% CI):1.57(1.22~2.04)]和65%[ RR(95% CI):1.65(1.24~2.19)]。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VAT与空腹血糖、75 g OGTT 1 h后血糖及75 g OGTT 2 h后血糖均呈现正向关联( P趋势<0.001)。 结论:妊娠早期高内脏脂肪厚度与GDM发生有关联,随着脂肪厚度的增加,GDM发病风险随之升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内脏脂肪面积在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生物电阻抗法测定的内脏脂肪面积(VFA)在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与尿蛋白/肌酐比值(UACR)的关系。方法:选取巴彦淖尔市医院2018年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60例,采用生物电阻抗法测定VFA,同时检测身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UACR,分析VFA与UACR之间的关系。结果:内脏肥胖患者UACR较非肥胖患者增高[(25.9±3.3)mg/g比(19.8±4.1)mg/g, t=-3.871, P<0.05]。VFA与BMI对肥胖患病率评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5%(39/60)比68%(41/60),χ 2=18.100, P<0.05]。VFA与UACR有相关性( r=0.470, P<0.05)。 结论:生物电阻抗法测定的VFA与UACR有相关性,可用于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筛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内脏脂肪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全球最多见的慢性肝脏疾病,其主要临床特征是肥胖和代谢功能障碍,与肝硬化、肝细胞癌及其相关病死率增加密切相关,但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内脏脂肪组织比皮下脂肪组织具有更高的脂解和代谢活性,内脏脂肪组织的增加是NAFLD发展的始动因素。现总结内脏脂肪的无创评估指标,阐述内脏脂肪增多与NAFLD的关联性,为预防和治疗NAFLD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血清FGF1、NT5E与T2DM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糖脂及骨代谢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1)、5'-核苷酸酶(ecto-5'-nucleotidase,NT5E)与糖脂代谢及骨代谢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1月湖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T2DM患者180例,根据WHO骨质疏松标准分为骨量正常组62例、骨量减少组65例和骨质疏松组53例,均检测血清FGF1、NT5E水平、人体测量学指标[内脏脂肪面积(visceral fat area,VFA)、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皮下脂肪面积(subcutaneous fat area,SFA)]、糖脂代谢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及骨代谢指标[总Ⅰ型胶原氨基端肽(total procollagen type 1 amino-terminal propeptide,T-PINP)、总25-羟维生素D(25-hydroxy vitamin D,25-OH-D)、1型胶原羧基端肽 β特殊序列(beta C-terminal cross-linked telopeptides of type Ⅰ collagen, β-CTX)、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terminal mid-fragment,N-MID)、骨钙素(osteocalcin,OCN)],分析FGF1、NT5E与糖脂代谢、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T2DM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关系。 结果:骨量正常组血清FGF1、NT5E水平<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 F=690.73、290.76, P<0.05);骨量正常组BMI、VFA、SFA水平>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 F=12.91、40.65、23.17, P<0.05);三组TC、FPG、TG、HbA1c、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0.38、2.53、2.29、1.57、0.72、2.59, P>0.05),骨量正常组N-MID、T-PINP、25-OH-D水平>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 F=17.64、24.84、10.45, P<0.05);骨量正常组 β-CTX、OCN水平<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 F=21.43、46.06, P<0.05);血清FGF1、NT5E与N-MID、T-PINP、25-OH-D呈负相关( r1=-0.514、-0.583、-0.607, r2=-0.525、-0.610、-0.602, P<0.05),与 β-CTX、OCN呈正相关( r1=0.612、0.594, r2=0.573、0.622, P<0.05);血清FGF1、NT5E与骨代谢指标联合预测T2DM并发骨质疏松症的AUC为0.923大于各指标单独预测( P<0.05)。T2DM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症危险度分析,FGF1、NT5E所致 RR值分别为22.203、10.089( P<0.05)。 结论:血清FGF1、NT5E参与T2DM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与患者骨代谢存在明显相关性,联合骨代谢指标对T2DM患者骨质疏松具有较高预测效能,可作为评估骨质疏松症发生风险的有效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内脏脂肪含量对直肠癌术后早期严重并发症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CT)测量直肠癌患者内脏脂肪面积,探讨内脏脂肪含量对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严重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18年6月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接受直肠癌根治手术的135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男89例,女46例,年龄30~88岁,中位年龄63岁。根据术后30 d内是否发生严重并发症,将患者分为并发症组( n=16)和对照组( n=119),分析患者内脏脂肪含量与术后早期严重并发症发生的相关性。其中,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值±标准差( ±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 Q1, 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模型对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早期严重并发症的预测能力。 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并发症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100(62,187)mL比50(40,100)mL, Z=-2.04, P=0.042]、手术时间(325(212,375)min比260(180,310)min, Z=-2.04, P=0.041)、术前血糖[4.67(4.44,5.09)mmol/L比5.20(4.80,5.72)mmol/L, Z=-3.33, P=0.001]及内脏脂肪面积/皮下脂肪面积(V/S)(1.23±0.54比0.96±0.40, t=-2.39, P=0.018)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V/S比值( OR=3.978,95% CI:1.160~13.636, P=0.028)和术前血糖水平( OR=0.168,95% CI:0.055~0.512, P=0.002)是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早期严重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高内脏脂肪含量是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早期严重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V/S有望成为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严重并发症发生的预测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进食速度与肥胖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进食速度与肥胖的关系。方法:选取杭州市采荷街道40~65岁居民644名,收集人口学资料,完成居民健康调查问卷、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根据进食速度将研究对象分为非快速进食组和快速进食组。比较2组间肥胖相关指标的差异,并采用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进食速度与肥胖的关系。 结果:快速进食组的体重指数、腰围、内脏脂肪面积均大于非快速进食组(均 P<0.01)。多元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性别、年龄、吸烟、饮酒、每周体力活动水平及主食摄入量之后,与非快速进食比较,快速进食与腹型肥胖( OR=1.66,95% CI 1.11~2.48, P=0.014)、内脏型肥胖( OR=1.65,95% CI 1.14~2.39, P=0.007)有显著相关性。进一步按照性别分层后,男性研究对象中,快速进食与腹型肥胖( OR=2.04,95% CI 1.07~4.04, P=0.032)、内脏型肥胖( OR=1.85,95% CI 1.04~3.31, P=0.037)有显著相关性;女性研究对象中,快速进食与超重及肥胖( OR=1.59,95% CI 1.04~2.42, P=0.031)有显著相关性。 结论:进食速度过快与肥胖症患病风险升高存在相关性。对进食速度进行干预,或许有利于控制体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体检人群血尿酸水平与身体成分、运动素质及心肺功能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体检人群血尿酸水平与身体成分、运动素质及心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连续选取2023年6月1日至10月1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体检中心符合纳排标准的83例体检人群,按是否患有高尿酸血症(HUA)分为HUA组(53例)和非HUA组(30例)。使用人体成分测试仪获取体重指数、内脏脂肪面积等指标;使用握力、纵跳、背力、坐位体前屈等监测仪获取各项运动素质指标;最后进行台阶指数测试评估心肺功能水平。采用 t检验、 χ2检验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差异,分析体检人群血尿酸水平与身体成分、运动素质及心肺功能的相关性。 结果:HUA组骨骼肌含量、体脂肪含量、体重指数及内脏脂肪面积均显著高于非HUA组[(31.92±5.60)比(26.11±6.19)kg、(23.66±9.33)比(17.19±5.00)kg、(26.53±3.68)比(23.27±3.59)kg/m2、91.20(74.25,123.90)比68.25(56.25,90.48)cm 2],HUA组握力[右,32.70(25.25,40.30)比42.35(35.95,48.10)kg;左,30.30(24.10,36.48)比40.55(33.06,45.10)cm]、纵跳[24.20(20.60,32.23)比29.90(25.20,35.50)kg]、背拉力[65.60(51.75,78.00)比91.00(67.25,111.50)kg]及台阶指数[(51.00±9.07)比(59.03±12.23)]均显著低于非HUA组(均 P<0.05)。台阶指数与患HUA风险降低呈正相关( OR=0.875,95% CI:0.793~0.966)( P<0.05)。 结论:体检人群血尿酸水平与心肺功能存在相关性,心肺功能越好,患HUA风险越低;但与身体成分及运动素质的关系尚不明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江西省成人脂质蓄积指数与糖代谢异常患病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江西省成人脂质蓄积指数(LAP)与糖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于2018年3至7月在江西省14个城镇社区居委会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入选18岁及以上受试者4 790名,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人口统计学、受试者特征、疾病药物史、生活方式及心理情况等)、体格检查[测量计算身高、体重、腰围、血压、体质指数(BMI)、腰高比(WHtR)、LAP和内脏脂肪指数(VAI)值]和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诊断标准,诊断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和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LAP水平(四分位数分组)与糖尿病前期、糖尿病的关系。 结果:糖耐量正常组2 996名,糖尿病前期组1 097例,糖尿病组697例。3组研究对象中,年龄、收缩压、舒张压、BMI、腰围、LAP、VAI、FPG、2hPG、TC、TG、LDL-C随糖代谢严重程度增加而增加,而HDL-C降低( P均<0.05)。根据LAP四分位数分为Q1组(LAP<16.52)1 196例,Q2组(16.52≤LAP<29.52)1 198例,Q3组(29.52≤LAP<50.22)1 195例及Q4组(LAP≥50.22)组1 201例。随着LAP水平的增高,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的患病率呈递增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在校正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糖尿病家族史、家庭收入、吸烟史、饮酒史、运动情况、血压及BMI后,以低LAP水平组(Q1)为参照,最高LAP水平组(Q4)的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患病风险优势比(95%可信区间)分别为2.94(2.26~3.83)和5.00(3.58~6.97)。 结论:LAP与血糖代谢异常密切相关,LAP值越大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患病风险越高,对糖代谢异常的预警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后胰瘘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LADG)后胰瘘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8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LADG的患者189例,从中筛选符合术后胰瘘诊断标准的27例患者纳入胰瘘组,再随机选择同期的未发生胰瘘患者27例纳入非胰瘘组,记录所有患者的术前特征和手术数据,包括体重指数、内脏脂肪面积、术前病史、肿瘤分期、手术时间及出血量等,分析术后胰瘘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Mean± 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 结果:高体重指数( t=3.956, P=0.003)、高内脏脂肪面积( t=6.161, P=0.038)、手术时间长( t=2.650, P=0.024)、出血量大( t=1.887, P=0.042)、淋巴结清扫范围广( t =2.092, P=0.001)的患者更易出现术后胰瘘,而内脏脂肪面积/腹部总脂肪面积比值( χ2=1.334, P=0.324)、术前合并肺疾病( χ2=0.750, P=0.379)、冠心病( χ2=0.081, P=0.500)、高血压( χ2=0.667, P=0.239)、糖尿病( χ2=2.030, P=0.127)、慢性肾脏病( χ2=0.587, P=0.352)、肿瘤分期( χ2=1.388, P=0.500)等因素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肥胖患者及手术时间长的LADG患者发生术后胰瘘的可能性更大,综合性术前判断及谨慎的术中操作可能是避免术后胰瘘发生的有效手段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