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例胆囊切除术后顽固性腹水病因探寻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顽固性腹水是指通过限钠、利尿、补充白蛋白、治疗性腹穿、放腹水、腹腔抗感染等积极治疗措施后仍反复发生的腹腔积液,病死率高。积极查找发生顽固性腹水的病因是临床治愈的关键。现分享1例既往酒精性肝病患者,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后发生顽固性腹水,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经过长达7个多月诊治,最终诊断为胸导管梗阻导致淋巴回流障碍,经手术治疗获得临床治愈患者的治疗经过,以期为临床上顽固性腹水的病因治疗提供新的诊断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孙郁芝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临床经验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孙郁芝教授认为,复发性尿路感染病机为本虚标实,以脾肾亏虚为本,湿热蕴结为标,兼见气滞、血瘀。治疗应分期论治,急性期治以清利湿热,利尿通淋,以祛邪为主;迁延期治以补益脾肾,佐以少量清湿热之药,以扶正为主。此外,根据患者症状随证加疏肝解郁、活血化瘀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蒲公英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编辑人员丨2周前
蒲公英始载于《新修本草》,味苦、甘,性寒;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之功效,广泛应用于临床.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在综述蒲公英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蒲公英植物亲缘学、化学成分特有性证据、化学成分有效性和可测性等的关系,对蒲公英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进行分析,并预测木犀草素、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咖啡酸、绿原酸、菊苣酸、蒲公英甾醇可作为其质量标志物的候选化合物,以期为蒲公英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车前子的炮制历史沿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周前
车前子为我国临床常用的传统中药材,具有清热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明目、祛痰的功效.车前子炮制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就有炒制的记载,其后出现了酒制、盐制、米泔水制等多种炮制方法,车前子炮制加工后可减弱药物寒性,利于临床应用.现代研究表明,车前子的主要化学成分有苯乙醇苷类、环烯醚萜类、多糖类、黄酮类等,具有利尿、抗炎、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等药理作用.该文查阅历代本草、医药典籍和相关文献资料,从车前子的炮制历史沿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车前子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婴儿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4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分析婴儿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PIL)的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方法,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北京世纪坛医院淋巴外科收治的4例婴儿PIL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核素显像检查以及治疗方法,通过长期随访结果对婴儿期PIL诊治进行总结.结果 患儿年龄4~9个月,均为女性;均以腹泻为首发症状,伴下肢对称性水肿,3例合并呼吸道感染;实验室检查血淋巴细胞绝对值、白蛋白、球蛋白降低,有轻度贫血,低钙血症、铁缺乏;放射性核素显像提示有肠道蛋白丢失.4例患儿采取保肝、补蛋白、利尿等治疗,并予以全胃肠外营养治疗3~4周,出院后个体化的中链三酰甘油(MCT)饮食治疗3~30个月.随访10年,4例患儿恢复正常饮食,复查血白蛋白正常,未再复发.结论 婴儿PIL少见,临床表现以腹泻、水肿为主,常合并呼吸道感染,电解质紊乱以低钙血症、铁缺乏较为常见.对于疑诊为PIL的婴儿,放射性核素检查可作为确诊的首选方法.足疗程的全胃肠外营养治疗配合个体化的MCT饮食是婴儿PIL的有效治疗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国医大师林天东治疗Ⅲ型慢性前列腺炎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系统总结国医大师林天东教授治疗Ⅲ型慢性前列腺炎的用药规律及特点.方法:收集2022 年3 月至2023 年6 月海南省中医院国医大师林天东教授门诊收治的部分Ⅲ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处方,并对有效处方中高频药物的功效、药性、药味及归经等进行统计.使用Excel 2010 软件建立原始数据库,使用SPSS 25.0 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通过Weka 3.8.6软件进行关联规律分析,并应用熵层次聚类法得出组合新方.最后利用Cytoscape 3.9.1 软件将这些关联规则制作成可视化的网络视图.结果:共收集国医大师林天东教授治疗Ⅲ型慢性前列腺炎的有效处方 206 个,涉及 46 味中药,使用频次≥150次的中药有黄柏、车前子、茯苓、苦参、白茅根等.药物功效以清热燥湿药物居多,其次为利尿通淋类、利水消肿类和清热解毒类;药性以寒性多见,平性、温性次之;药味以苦味最为多见,其次为甘味、辛味、淡味;归经以肾经最为突出,其次为肝经、胃经、膀胱经.根据关联规则分析,黄柏-车前子是支持度最高的药对,其次是茯苓-黄柏、茯苓-车前子、苦参-黄柏、苦参-车前子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熵层次聚类法分析得到5 首新处方.结论:国医大师林天东教授治疗Ⅲ型慢性前列腺炎,以清热燥湿为治疗原则,辅以利尿通淋、泻火解毒、行滞散瘀等,所选用的药物多为寒性、平性、温性等,且以苦味、甘味、辛味、淡味药物多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国家中药复方专利治疗肾结石的用药规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 通过对治疗肾结石中药复方专利的挖掘,研究其配伍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肾结石的遣方用药及新药开发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2013年至2023年国家专利数据库治疗肾结石的中药复方专利,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对复方中药物的药性、药味、功效及中药频次进行统计,通过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中药复方的配伍规律.结果 共纳入治疗肾结石中药复方 153 首,涉及中药 554 味,使用频次前 6 位分别为金钱草、车前子、海金沙、鸡内金、滑石、牛膝.涉及药物药性以寒为主,其次为平、温;药味以甘居多,其次为苦、辛;功效以利尿渗湿类为主,其次为补虚类、清热类;金钱草-鸡内金药对组合出现频次最高,关联组合"鸡内金,滑石→金钱草"的置信度最高;聚类分析得到治疗肾结石的 4 组核心类方.结论 现代医家治疗肾结石用药灵活,以利尿通淋为核心,辅以补肾益气、活血化瘀,常用三金排石汤、八正散等经典名方为基础方加减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从"痰瘀毒"病机解构当归贝母苦参丸在肿瘤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从"痰瘀毒"病机探讨当归贝母苦参丸在肿瘤临床治疗中的运用.[方法]从《灵枢》相关论述出发,论述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病机,同时在系统阐述"痰""瘀""毒"病机基础上解构当归贝母苦参丸的组方机理,并列举相关临床案例.[结果]从恶性肿瘤的病机来看,"痰瘀互结"是恶性肿瘤重要的成形性病机,"毒"是恶性肿瘤重要的恶性属性病机,可以总结为"无痰瘀,不成形"和"无毒邪,不恶性".当归贝母苦参丸的组方原理可以与恶性肿瘤"痰瘀毒"病机相对应,总结为化痰祛瘀解毒法.所举2则案例,案例1患者为前列腺癌术后出现小便不利,因患者久为痰瘀之体,手术之后,络脉更损,痰瘀停滞,气化不利,故用当归贝母苦参丸化痰祛瘀解毒加通淋利尿之品而愈;案例2患者为肾癌晚期肿瘤病灶破溃而出现全程尿血,因患者痰瘀毒胶结不化,久而蕴热,损脉破络,致使肾络受伤,迫血外溢,故用当归贝母苦参丸和犀角地黄汤清热通淋、凉血止血而收功.[结论]从"痰瘀毒"病机解构当归贝母苦参丸,可以更好地理解该方并在肿瘤临床上加以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中医药治疗新冠病毒轻型感染用药规律及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研究辽宁丹东83例新型冠状病毒轻型感染者的用药规律及疗效分析.方法 收集2022年6月5日—2022年6月18日收住入丹东市第六人民医院、丹东结核病医院及职专方舱的83例新冠病毒轻型感染者.基于Excel及SPSS对资料进行频数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及回归分析.结果 共收录83首处方,涉及103味中药,共1523味次.使用频次前10位的药物分别为蒲公英、柴胡、甘草、苦杏仁、桔梗、薏苡仁、黄芩、麦冬、金银花、木香.药物四气频数前3位分别为寒性、温性、平性.药物五味频数前3位分别为苦味、甘味、辛味.药物归经频数前3位分别为肺经、胃经、脾经.药物功效频数前3位分别为清热解毒、利尿通淋、利水渗湿.对处方高频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剔出甘草对关联药物的影响,结果显示柴胡、蒲公英、苦杏仁、桔梗之间存在显著关联.经聚类分析,得出5类药物.经回归分析,显示服药前核酸阳性天数每增加1 d,服用中药后核酸阳性天数≥4 d的可能性将增加37.4%.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轻型感染的中医药治疗,应从肺、胃、脾入手,以清热解毒为主,兼以清利湿热、理气化痰、宣肺止咳、固护气阴,早期及时干预是疗效的关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张锡纯论治淋浊经验撷菁
编辑人员丨2024/3/30
张锡纯是近代中西汇通之名医,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代表了其行医治病的独特思维.张锡纯认为淋浊多由纵欲过度而下焦相火妄动酿生虚热,虚热牵制气机使得膀胱气化不利引起尿道牵引作痛,尿流不畅.张锡纯以运转气机、补肾固脱、清热利尿为治疗准则,用药别出心裁,在淋浊篇 14 个独创方剂中,常以山药、芡实、阿胶补肾固涩,知母、白芍清热利小便,龙骨、牡蛎收敛固元气,白头翁、鲜小蓟根清热利血淋,以及鸦胆子、丈菊子化瘀解毒淋.上述思想打破了淋浊实热论治的惯性思维,为后世淋浊论治点明了新方向,具有深远影响和时代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