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尿路感染性结石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上尿路感染性结石是由产脲酶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上尿路结石,治疗的核心目标是消除结石和病原微生物、保护肾功能和减少复发.为规范上尿路感染性结石的诊疗,由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感染与炎症学组、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结石学组和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激光学组共同邀请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参照国内外相关文献指南,结合国内外相关疾病诊治的临床经验,编写了本共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腹腔镜技术治疗300例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的经验总结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总结运用腹腔镜辅助下肛门成形术(laparoscopic-assisted anorectal pull-through,LAARP)治疗先天性中、高位型肛门直肠畸形患儿在手术后的短期和长期预后,以及手术相关的经验和方法。方法:收集2001年8月至2019年6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行LAARP术治疗的300例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congenial anorectal malformation,ARM)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94例,女6例;手术年龄为(3.1±0.4)个月,手术年龄范围为8 d至14岁(38例患儿手术年龄<28 d);高位型174例,中位型126例;直肠膀胱瘘59例,直肠尿道前列腺部瘘99例,直肠尿道球部瘘136例,直肠前庭瘘3例,直肠阴道瘘3例。对79例患儿行传统3孔LAARP术,221例患儿行经脐单孔LAARP术;对38例新生儿行1期LAARP术,余262例患儿行3期LAARP术。结果:所有患儿均无中转开放手术的情况发生。平均手术时间为1.52 h,住院时间为(11.6±1.7) d。所有患儿均无术后伤口感染、尿道损伤、瘘管复发或排尿困难等并发症,术后逆行尿路造影检查提示:1.0%(3/300)的患儿发生尿道憩室,不伴尿路感染、排尿困难、尿道黏膜外翻和尿路结石等并发症;7.7%(23/300)伴直肠黏膜脱垂,需行二次手术治疗;1.0%(3/300)有肛门狭窄,于LAARP术后5个月再次行肛门成形术;0.7%(2/300)有肛门回缩,于LAARP术后5~6 d再次行手术治疗。男性患儿中的高位型和中位型ARM患儿在手术时间(1.78 h比1.95 h)、肛门狭窄发生率(1.9%比1.6%)和尿道憩室发生率(0.7%比1.7%)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体表电刺激肛穴中心提示:高位型ARM患儿中有27.6%(48/174)能观察到强烈收缩,中位型ARM患儿中有90.5%(114/126)的患儿能观察到强烈收缩,说明这部分ARM患儿的外括约肌和纵肌是发育良好的,而其他收缩不明显且肛穴较浅患儿的外括约肌和纵肌发育不良。高位型ARM患儿的电刺激阳性率明显低于中位型患儿( P<0.001),男女患儿的肛穴发育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随访时间范围为3个月至15年。随访3年以上的228例患儿的中期预后年龄为5.8岁(范围为3.0~18.0岁),其中95.2%(217/228)的患儿有自发肠蠕动,88.6%(202/228)的患儿未出现污便或1级污便,10.1%(23/228)的患儿有2级污便,5.3%(12/228)的患儿有3级污便;13.2%(30/228)的患儿有1级便秘,11.0%(25/228)的患儿有2级便秘,无患儿伴发3级便秘(Krickenbeck评分)。 结论:腹腔镜对于肛门直肠成形术中游离和切除直肠、关闭瘘管、扩张横纹肌复合体隧道等操作有很大帮助,且LAARP术治疗先天性中、高位型肛门直肠畸形疗效较为确切,短期和长期预后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上尿路结石治疗中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上尿路结石治疗中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时机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4例在上尿路结石治疗过程中出现真菌感染的患者。例1男性,55岁,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多次体外碎石史。因发热性尿路感染收入肾内科,抗菌治疗期间发现右输尿管结石,转泌尿外科行输尿管镜碎石术后出现发热及真菌性败血症。例2女性,48岁,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外院右肾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出现尿频、尿急,尿常规检查示白细胞满视野,尿细菌培养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口服氟康唑200 mg,每日1次,治疗2周症状消失,尿细菌培养转阴。停用氟康唑后2~4周症状复发并尿细菌培养结果转阳,病情反复迁延1年。我院CT检查示双肾多发小结石,右肾结石为残石或复发无法明确。例3男性,74岁,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后。左侧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尿常规检查示白细胞满视野,尿细菌培养为白色假丝酵母菌,依据药敏口服氟康唑200 mg,每日1次,治疗2周后症状略有缓解但尿细菌培养不转阴,停用氟康唑后症状加重,病情迁延1.5年,CT检查示左肾下盏结石。例4男性,47岁,既往体健。左肾结石术后反复尿频、尿急、尿痛0.5年,尿常规检查示白细胞满视野,尿细菌培养为热带假丝酵母菌,合并左肾铸型结石。结果:例1患者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出现真菌血流感染,予静脉滴注氟康唑200 mg,每日1次,抗真菌治疗后体温正常,出院后1周出现真菌性眼内炎于眼科继续治疗。例2患者一期行双侧输尿管支架管置入引流,同时口服氟康唑200 mg,每日1次,治疗2周后行双侧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术后尿路真菌感染治愈。例3患者行左侧输尿管支架管置入引流,同时采用两性霉素B、氟康唑抗真菌治疗,体温正常后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但术后口服氟康唑200 mg,每日1次,抗真菌治疗仅至术后1周,导致左肾盂内真菌球形成并二次行输尿管软镜手术清除肾盂内真菌球,术后予口服氟康唑200 mg,每日1次,配合氟康唑300 mg肾盂内持续滴注1周,最终治愈。例4患者行经皮肾造瘘引流配合口服氟康唑200 mg,每日1次,2周后行经皮肾镜超声碎石术,术后持续口服氟康唑200 mg,每日1次,至支架管拔除、尿细菌培养转阴,患者治愈。结论:糖尿病是上尿路结石合并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对于此类患者如不彻底清除结石,真菌感染难以控制,术后易复发。应在抗真菌治疗的基础上清除结石,术后应持续抗真菌治疗直至尿路支架管拔除后至少2周。真菌血流感染诊断后的1周内应行眼科检查筛查眼内炎,明确有无组织播散,以决定疗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前列腺癌根治性放疗后原发灶复发患者冷冻消融的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冷冻消融技术治疗前列腺癌根治性放疗后原发灶复发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21年2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1例行冷冻消融治疗的前列腺癌根治性放疗后原发灶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73.1(57.3~85.0)岁,初诊Gleason评分6分5例,7分8例,≥8分8例。初诊临床分期:cT 2期13例;cT 3期8例。放疗前基线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35.3(6.4~78.5) ng/ml,放疗后PSA最低值为1.8ng/ml;中位随访8(3~12)个月后均因PSA持续升高就诊。盆腔MRI及PSMA SPECT检查提示前列腺癌原发灶复发。21例均行挽救性内分泌治疗,冷冻消融术前PSA 4.1(1.8~14.4)ng/ml。术前检查综合评估,患者仅原发灶复发,未见淋巴结或远处转移。采用氩气-氦气低温手术治疗系统,针对复发病灶留置1~3根冷冻针,采用两个冷热循环进行冷冻消融。术后继续应用内分泌治疗。观察不良反应,以及PSA进展、原发灶复发或转移等预后指标。 结果:2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评估前列腺体积中位值为42.0(23.0~85.0)ml。21例中术后2例出现尿潴留,1例尿路感染,2例排尿后出现组织脱落。11例术后2~3个月PSA快速下降,下降至中位最低值0.400(0.003~2.800)ng/ml。冷冻消融术后中位随访18(6~51)个月,1例影像学检查提示前列腺局部仍有弥散受限或PSMA摄取增高;4例出现PSA进展,PSA进展时间中位值13(4~36)个月;16例疾病控制良好。无复发转移病例。PSA进展患者较疾病控制良好患者的前列腺体积更大[69.2(59.2~85.0)ml与38.7(23.0~48.7)ml, P<0.001],冷冻消融术前PSA更高[9.8(6.4~14.4)ng/ml与2.0(1.8~13.8) ng/ml, P=0.021]。 结论:前列腺冷冻消融可延缓前列腺癌根治性放疗后原发肿瘤复发后的进展,尿潴留、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不高,可作为根治性放疗后原发灶复发的一种局部治疗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复杂性尿路感染治疗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复杂性尿路感染的特点包括病程长、极易复发、迁延难愈、伴有严重并发症以及病死率高等,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构成了严重威胁。如果长时间应用抗菌素,容易诱发耐药性、二重感染。本文就复杂性尿路感染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盏憩室内结石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盏憩室内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收治的56例肾盏憩室内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5例,女31例;平均年龄37.4(22~67)岁。憩室内结石位于肾上盏32例,中盏16例,下盏8例;左侧32例,右侧24例;结石单发10例,多发46例;结石直径平均11.5(3.0~17.5)mm。56例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患侧腰部疼痛症状和/或血尿,其中17例既往接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失败。56例中9例伴尿路感染。56例均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寻找到肾盏憩室后,应用钬激光将憩室颈口或憩室薄弱处切开、扩大,将憩室内结石碎成3mm以下的颗粒,较大的结石碎块使用取石网篮逐个取出,术后留置F6双J管。分析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和结石清除率等。结果:56例均找到憩室内结石,其中找到憩室开口48例(85.7%)。53例顺利碎石,3例结石嵌顿于盏颈狭长的肾下盏憩室内,受输尿管软镜末端弯曲度限制,碎石失败。其中2例结石位于肾脏后组盏,改行经皮肾镜取石术;另1例结石位于肾脏前组盏,术后改行ESWL。17例既往行ESWL失败者中,16例(94.1%)顺利碎石。56例平均手术时间68.1(37~105)min;平均住院时间1.8(1~3)d。并发症发生率为15.1%(8/53),均为轻度并发症(Clavien分级Ⅰ~Ⅱ级),无肾盂或输尿管穿孔、明显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平均6.3(3~12)个月,术后结石清除率为83.0% (44/53)。7例残留结石≥4 mm,其中6例行二期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另1例行ESWL和体外物理振动排石治疗。经二期治疗后结石清除率和症状缓解率分别为92.5%(49/53)和96.2%(51/53),随访期内未见结石复发。结论: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盏憩室内结石,利用人体自然腔道,微创、安全,结石清除率和症状缓解率高,无严重并发症,是治疗肾盏憩室内结石可以选择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儿童肾脓肿的保守治疗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儿童肾脓肿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山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5例儿童肾脓肿患儿的相关资料。其中,男1例,女4例;患儿年龄范围为9个月至8岁,中位年龄为5岁;3例患侧为左侧,2例为右侧。患儿的首发症状2例为高热伴腹痛或者腰痛(其中1例并发感染性休克),1例单纯发热,1例发热伴脊柱侧弯,1例仅有呕吐伴头痛,无明显发热。体格检查提示3例患儿存在不同程度患侧腹部压痛和肾区叩击痛。5例患儿中4例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红细胞沉降率均异常升高,另1例正常。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患肾体积明显增大、饱满,实质内可见低回声区,回声不均,直径大小的范围为2.9~4.7 cm。CT检查提示患肾实质内局限性低密度区,1例左肾脓肿并发腰肌脓肿,1例右肾脓肿并发胰腺炎,肝门部胆管扩张,肝肾间隙及盆腔积液。所有患儿中,4例为单个局限性病灶,1例为多发小病灶,均不伴有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入院后均给予静脉滴注广谱抗生素治疗,疗程时间范围为1~4周。结果:3例继发于尿路感染,2例病因不明。尿细菌学培养4例无细菌生长,1例为大肠杆菌。患儿经抗感染治疗痊愈,未行经皮引流或者手术治疗,无一例行肾切除术,预后良好。对所有患儿进行了门诊随访,随访时间范围为3~6个月。无血压升高的情况发生。1例患儿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右肾实质残留1.4 cm的不均匀回声区,其余4例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肾实质未见明显异常,所有患儿均行放射性核素肾显像,其中4例未见明显肾瘢痕(相对分肾功能正常),1例患肾显像影略小于对侧肾(相对分肾功能为42%)。所有患儿均未再出现发热性尿路感染或者肾脓肿复发,目前仍在进一步随访中。结论:对不存在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的肾脓肿行保守治疗效果良好,一般不遗留肾瘢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包皮环切术与持续抗生素预防治疗对于降低男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发热性尿路感染复发率的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包皮环切术与持续抗生素预防治疗对于降低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男童发热性尿路感染复发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于上海市儿童医院确诊的88例男性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临床资料。入组患儿年龄10.2(5.9,17.9)个月,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等待观察组(3例)、持续抗生素预防组(50例)、包皮环切术组(22例)以及持续抗生素预防+包皮环切术组(13例)。随访1~3年,统计各组发热性尿路感染复发情况。结果:88例患儿中发热性尿路感染复发率为23.9%(21/88),其中等待观察组3例中复发2例、持续抗生素预防组50例中复发16例,包皮环切术组复发率为22例中复发3例,持续抗生素预防+包皮环切术组无一例复发;4组复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 2=10.181, P=0.011)。析因分析结果提示,行包皮环切术是降低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发热性尿路感染复发率的主要因素( P=0.003)。 结论:对于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男童,包皮环切术联合持续抗生素预防治疗可最大程度减少发热性尿路感染复发,包皮环切术在降低复发率中发挥主要作用;单纯持续抗生素预防的使用与等待观察对于降低发热性尿路感染复发率的效果无明显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腹腔镜输尿管端侧吻合联合膀胱再植术治疗儿童复杂重复肾畸形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采用腹腔镜下输尿管端侧吻合联合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儿童复杂重复肾畸形的效果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手术治疗重复肾患儿的临床资料,选取同侧双输尿管病变的复杂重复肾畸形的病例患儿11例,其中男1例,女10例;平均月龄为33.5个月,范围为3~73个月;重复肾左侧7例,右侧2例,双侧2例。术前完善泌尿系B型超声、泌尿系CT血管造影/ CT尿路造影、肾动态核素显像、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排泄性膀胱尿路X线造影等影像学检查,采用腹腔镜下输尿管端侧吻合联合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分析手术时长、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前术后肾盂前后径变化、输尿管管径粗细、肾实质厚度、患肾部分肾功能、术后并发症等指标。数据采用配对 t检验。 结果:11例患儿中上位输尿管末端囊肿5例,上位输尿管末端梗阻6例(含输尿管开口异位3例),下位肾积水伴输尿管反流8例,下位肾积水伴输尿管末端梗阻3例。所有患儿均顺利行腹腔镜下输尿管端侧吻合联合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手术时长为(242.22±93.15) min,均未中转开放,术中出血0~20 ml,均未输血,术后住院天数(11.20±2.60) d。术后上位肾盂前后径为(8.17±3.96) mm,术后上位肾输尿管管径为(6.83±3.56) mm,术后下位肾盂前后径为(11.08±9.29) mm,术后下位肾输尿管管径为(5.14±2.63) mm,相较于术前,术后各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肾实质厚度为(8.51±3.20) mm,术后患肾部分肾功能为(40.62±13.52)%,与术前肾实质厚度、患肾部分肾功能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所有患儿随访6~24个月,术后排尿异常症状完全消失,尿路感染无复发;出现并发症1例,术后3个月复查提示下位肾积水进行性加重,患肾部分肾功能较前下降,之后行腹腔镜下左侧重复肾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提示肾实质萎缩,实质内肾小球数量减少,肾盂肾盏扩张,间质纤维化,符合肾发育不良。 结论:腹腔镜下输尿管端侧吻合联合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具有创面损伤小、手术操作空间充裕、术中视野暴露充分、并发症少、预后良好等优点,可作为一种安全创新的手术方式来治疗儿童复杂重复肾畸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腹腔镜直肠后囊肿切除术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后囊肿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8月至2019年8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58例行腹腔镜直肠后囊肿切除术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男5例,女53例;中位年龄为38岁,年龄范围为15~70岁。58例病人常规行腹腔镜直肠后囊肿切除术,根据病人情况选择是否行联合经骶尾部入路手术。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情况。(3)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情况。(4)随访情况。采用门诊方式进行随访,术后1年内每6个月随访1次,1年后每12个月随访1次,复查CT或MRI评估囊肿复发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8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 结果:(1)手术情况:58例病人中,54例行腹腔镜直肠后囊肿切除术,4例行腹腔镜联合经骶尾部后入路直肠后囊肿切除术。58例病人中,1例囊肿巨大并包绕直肠,术中分离直肠后壁造成破损,修补后行横结肠造口转流术;2例因囊肿与直肠粘连紧密,分离后不排除直肠壁热损伤,行预防性横结肠造口术。54例行腹腔镜直肠后囊肿切除术病人手术时间为(123±56)min,术中出血量为20 mL(5~500 mL);4例行腹腔镜联合经骶尾部后入路直肠后囊肿切除术病人手术时间为(232±38)min,术中出血量为90 mL(30~800 mL)。(2)术后情况:58例病人中,7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2例为术后直肠瘘,行横结肠造口转流,再次盆腔引流后愈合;2例为术后尿路感染,予以抗感染治疗后缓解;2例为拔除尿管后发生尿潴留,尿管留置3周后门诊拔除尿管,恢复良好;1例为骶尾部切口愈合不良,换药后愈合。58例病人术后住院时间为(7±4)d。(3)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情况:58例病人中,表皮样囊肿26例,畸胎瘤20例(其中2例为成熟畸胎瘤伴黏液腺癌、1例为成熟畸胎瘤伴神经内分泌癌),皮样囊肿10例,尾肠囊肿2例。(4)随访情况:58例病人中,57例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51个月,随访时间范围为2~85个月。57例获得随访病人中,1例术后8个月发现臀部皮下囊肿,行局部切除术;1例术后6个月盆腔MRI检查结果示骶前小囊肿复发,无明显增大,予继续观察随访;余55例病人无囊肿复发。结论:腹腔镜直肠后囊肿切除术安全、可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