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润肤霜联合周末外用糖皮质激素对延缓儿童特应性皮炎维持期疾病复发的随机、空白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某润肤霜联合周末外用糖皮质激素对延缓儿童特应性皮炎(AD)维持期疾病复发的作用。方法:以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和深圳市儿童医院就诊的AD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空白对照、多中心的临床研究。127例0 ~ 12岁中度AD患儿经外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润肤霜治疗,112例达到研究者整体评分(IGA)≤ 1分,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试验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试验组:润肤霜2次/d +周末外用糖皮质激素;对照组:周末外用糖皮质激素。两组患儿分别在基线、第2周(± 3 d)、4周(± 5 d)、12周(± 7 d)或AD复发时随访评估,观察润肤霜对儿童AD维持期缓解率和对外用糖皮质激素使用量、瘙痒、睡眠及皮肤pH值等的影响,同时观察记录治疗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研究终点定义为维持期AD复发,随访12周结束或发生严重不良事件。采用 χ2检验、Kaplan-Meier生存分析、Satterthwaite 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等比较组间疗效指标。 结果:全分析集数据结果显示,试验组(56例)AD维持期维持缓解45例(80.36%),对照组(56例)维持缓解30例(53.57%),两组缓解率率差(95% CI)为26.79%(10.09%,43.49%), χ2 = 9.11, P = 0.003;观察至维持期第12周,试验组AD患儿首次复发时间为(75.05 ± 25.07)d,明显长于对照组(49.55 ± 33.92)d, t′ = 4.52, P < 0.001。研究终点时,试验组AD疾病严重程度评分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EASI)[0.00(0.00,1.20)分]、瘙痒视觉模拟尺(VAS)评分[0.00(0.00,2.00)分]、睡眠VAS评分[0.00(0.00,0.00)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60(0.00,4.00)分、2.00(0.00,10.00)分、1.00(0.00,4.0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 = -2.77、2.43、3.48, P = 0.006、= 0.015、< 0.001),而试验组与对照组皮损区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 0.97, P = 0.335)。对于0 ~ 2岁组,试验组AD患儿维持期周末日均糖皮质激素使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Z = -1.97, P = 0.049);对于> 2 ~ 12岁组,试验组与对照组周末日均糖皮质激素使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 = -0.25, P = 0.802)。研究期间试验组(2/56,3.57%)与对照组(3/56,5.36%)治疗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1.000),且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结论:在儿童AD维持期,使用该润肤霜联合周末外用糖皮质激素与单独周末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相比,可显著提高儿童AD维持期缓解率,延长复发时间并减轻复发时疾病的严重程度,为儿童AD维持治疗方案提供新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含异体角质形成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细胞膜片治疗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临床评价含异体角质形成细胞(KC)和成纤维细胞(Fb)的细胞膜片治疗Ⅱ度烧伤创面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以聚氨酯生物膜为载体构建含人异体KC和Fb的细胞膜片,行大体和组织学观察。2016年4月—2017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对符合入选标准的急性Ⅱ度烧伤创面的患者进行前瞻性、阳性自身对照的临床试验。拟入组40个急性Ⅱ度烧伤创面,选择的单个创面≥10 cm×10 cm且≤5%体表总面积(TBSA),将创面均分为2个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别纳入细胞膜片组和常规治疗组。细胞膜片组创面内层覆盖细胞膜片、外覆无菌植皮纱布,视创面愈合及渗出情况于治疗开始后每1~3天更换外层纱布,每7天更换1次细胞膜片(即该组换药)。常规治疗组创面内层覆盖混合磺胺嘧啶银霜的纱布、外覆无菌植皮纱布,视创面渗出情况每2~3天更换内外层纱布。分别于治疗5、7、10、14 d,计算2组创面愈合率;记录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换药总次数、治疗期间创面感染情况;首次换药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疼痛评分;伤后6~12个月,随访创面瘢痕形成情况。观察安全性指标包括治疗期间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及不良反应。对数据行Wilcoxon秩和检验及Bonferroni校正。结果:(1)制备的细胞膜片直径约8 cm,每片面积约49 cm 2,含2层或3层KC和Fb。(2)共入选43例患者,其中3例脱落。完成治疗的患者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1~57岁,烧伤总面积为2%~26%TBSA。(3)治疗5、7、10、14 d,细胞膜片组创面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 Z=4.205、4.258、3.495、2.521, P<0.05或 P<0.01)。细胞膜片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为7(6,8)d,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的11(7,14)d( Z=4.219, P<0.01)。细胞膜片组创面换药总次数为1(1,2)次,明显少于常规治疗组的6(4,7)次( Z=5.464, P<0.01)。(4)31例患者细胞膜片组创面在首次换药前即已愈合,9例患者细胞膜片组创面首次换药疼痛评分为1(0,1)分;40例患者常规治疗组创面首次换药疼痛评分为2(1,3)分。40例患者2组创面完全愈合前均未见有明显感染发生。试验结束后,9例患者完成随访,其中6例患者细胞膜片组创面与常规治疗组创面均未见瘢痕形成,细胞膜片组创面颜色与正常肤色一致,仅见常规治疗组创面少量色素沉积;3例患者细胞膜片组创面仅有色素沉积,而常规治疗组创面瘢痕形成明显。(5)所有患者治疗期间体温、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异常波动主要随烧伤病程演进及创面愈合自行缓解,未见明显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与异常表现。 结论:含异体KC和Fb的细胞膜片可减少Ⅱ度烧伤创面换药次数、加速创面上皮化、缩短愈合时间、减轻换药疼痛;由于其加速创面上皮化进程,可能有利于减轻创面愈合后的瘢痕增生;临床应用简便、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舒缓保湿修复霜联合激光治疗促进痤疮凹陷性瘢痕创面修复的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舒缓保湿修复霜对痤疮凹陷性瘢痕剥脱性点阵激光术后创面修复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18年10月至2020年6月,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海慈医院皮肤科以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33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例、女25例,年龄20~36岁(29.6±8.6)岁。采用左右脸对照方法,激光术后试验侧予以舒缓保湿修复霜,对照侧予以安慰剂,通过采集患者激光术前、术后1 h、1、3、7、21 d面部图片、皮肤客观数据,结合研究者半主观评价、患者主观评价观察创面皮肤反应情况、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激光术后1、3、7、21 d,试验侧皮肤含水量高于对照侧( P<0.05)、皮肤失水量低于对照侧( P<0.05);3、7、21 d,试验侧皮肤色素沉着指数低于对照侧( P<0.05); 3、7 d,试验侧皮肤红斑指数低于对照侧( P<0.05); 1、3、7 d,试验侧创面皮肤红斑、水肿、干燥紧绷等反应低于对照侧( P<0.05)。试验侧创面疼痛持续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完全愈合时间短于对照侧( P<0.05)。患者对试验侧护理产品滋润度、舒适度满意度优于对照侧( P<0.05)。 结论:患者激光术后使用舒缓保湿修复霜无不良反应,可较好地抑制皮肤炎症反应、减少炎症后色素沉着、促进皮肤愈合,有助于激光术后创面修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药砒霜上调E-钙黏蛋白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侵袭、迁移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研究中药砒霜的主要成分三氧化二砷(As2O3)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侵袭、迁移的机制,观察As2O3对宫颈癌Hela细胞组蛋白脱乙酰基酶1(HDAC1)、E-钙黏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联合HDAC1抑制剂伏立诺他(SAHA)的协同作用.方法:以宫颈癌Hela细胞作为载体,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s2O3组、SAHA组、As2O3+SAHA组4组,采用CCK-8法测定不同药物浓度对Hela细胞活性的抑制情况,并筛选后续实验药物浓度;采用Transwell法、划痕法检测各组药物对Hela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及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HDAC1和E-钙黏蛋白的mRNA表达情况与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随着各组药物浓度增加,Hela细胞的活性逐渐降低.As2O3组、SAHA组、As2O3+SAHA组的Hela细胞活性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As2O3 组、SAHA组、As2O3+SAHA组穿越Transwell小室膜的细胞数量均少于空白对照组(P<0.05);As2O3+SAHA组的细胞数量少于As2O3组、SAHA组(P<0.05);As2O3组的细胞数量少于SAHA组(P<0.05).As2O3 组、SAHA组、As2O3+SAHA组的Hela细胞迁移百分比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As2O3+SAHA组的Hela细胞迁移百分比低于As2O3组、SAHA组(P<0.05);As2O3组的Hela细胞迁移百分比低于SAHA组(P<0.05).As2O3组、SAHA组、As2O3+SAHA组的HDAC1 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As2O3组的HDAC1 mRNA表达水平高于SAHA组(P<0.05);As2O3+SAHA组的HDAC1 mRNA表达水平低于As2O3组、SAHA组(P<0.05).As2O3组、SAHA组、As2O3+SAHA组的E-钙黏蛋白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As2O3+SAHA组的E-钙黏蛋白mRNA表达水平高于As2O3 组、SAHA组(P<0.05).As2O3组、SAHA组、As2O3+SAHA组的HDAC1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As2O3+SAHA组的HDAC1蛋白表达水平低于As2O3组、SAHA组(P<0.05).As2O3组、SAHA组、As2O3+SAHA组E-钙黏蛋白的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As2O3+SAHA组E-钙黏蛋白的蛋白表达水平高于As2O3组、SAHA组(P<0.05).结论:As2O3抑制Hela细胞的最佳浓度为8 μmol/L,联合SAHA时,最佳抑制浓度为4 μmol/L.As2O3可能通过抑制HDAC1的表达,同时促进升高E-钙黏蛋白的表达,与SAHA发挥协同作用抑制Hela细胞生长、侵袭、迁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正交试验优选千金子制霜工艺及制霜前后脂肪油成分变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优选得到千金子最佳机械压榨制霜工艺,明确其工艺参数,并分析制霜前后千金子脂肪油成分的变化情况.方法:以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规定的千金子霜外观性状和脂肪油含量作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优选千金子机械压榨制霜工艺的制霜温度、压制时间和制霜压力,以确定千金子最佳机械压榨制霜工艺;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千金子制霜前后脂肪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优选得到最佳机械压榨制霜工艺条件:取千金子种仁碾成泥状(粒度约为40~60目),在50℃、50 MPa的压力下压制1次,压制时间为10 min.千金子生品和霜品脂肪油中共检出14种共有脂肪酸甲酯,制霜前后脂肪油中脂肪酸成分组成基本一致,相对含量略有差别,但变化不大.结论:优选得到的千金子机械压榨制霜工艺稳定可靠,简便易行,可为千金子霜饮片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千金子制霜前后提取物对正常及癌性腹水模型小鼠泻下逐水效应与毒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8
目的:筛选千金子泻下逐水药效部位,探究其制霜前后泻下逐水效应及结肠、肾脏毒性的变化.方法:采用H22癌性腹水模型小鼠,以腹水量、粪便含水量、尿量等生物效应指标筛选千金子药效部位;采用H22癌性腹水模型小鼠,灌胃千金子生品、霜品石油醚部位,结合生物效应指标、脏器指数、肾脏功能指标、氧化应激指标、炎症因子含量及水通道蛋白表达考察千金子的泻下逐水效应;采用正常小鼠,以脏器指数、肾脏功能指标、氧化应激指标、炎症因子含量考察千金子制霜前后的毒性差异.结果:千金子制霜前后石油醚部位能够提高癌性腹水模型小鼠粪便含水量、尿量,降低小鼠腹水量(P<0.05,P<0.01),非石油醚部位无显著作用.药效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组织损伤显著减轻,在灌胃石油醚部位后小鼠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含量降低,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升高,丙二醛(MDA)含量下降,结肠、肾脏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显著降低,且能抑制结肠、肾脏组织中水通道蛋白1(AQP1)和水通道蛋白3(AQP3)蛋白表达水平.毒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各正常给药组小鼠给药后可见不同程度的结肠、肾脏组织损伤,TNF-α、IL-1β分泌增加,肾功能指标呈上升趋势,SOD含量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制霜后该损伤降低.结论:石油醚部位是千金子制霜前后泻下逐水的药效部位,千金子制霜后毒性显著降低的同时,其泻下逐水功效得以保留,表现为减毒存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
益气血法经后增殖方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中的临床疗效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观察益气血法经后增殖方(由党参、白术、茯苓、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鹿角霜、山萸肉、菟丝子、杜仲等组成)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促排卵治疗中的排卵率和妊娠率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效果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PCOS所致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枸橼酸氯米芬胶囊促排卵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促排卵方案基础上于月经或孕激素撤退性出血第5天开始同时服用经后增殖方,2组患者均以治疗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月经第2~5天的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孕酮(P)等性激素水平情况以及月经第2~5天和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的血清生长分化因子9(GDF9)、骨形态发生蛋白15(BMP15)水平变化情况,分析2组患者的排卵率、妊娠率和临床疗效.[结果](1)性激素水平方面:于月经第2~5天,2组患者的血清性激素E2、FSH、LH、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血清GDF9、BMP15水平方面:于月经第2~5天和HCG日,2组患者的血清GDF9、BMP15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排卵率和妊娠率方面:治疗组的排卵率和妊娠率分别为93.33%(28/30)、26.67%(8/3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21/30)、13.33%(4/30),组间比较(χ2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疗效方面: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为70.00%(21/30);组间比较(秩和检验),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血法经后增殖方能提高PCOS所致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促排卵治疗中的排卵率和妊娠率,由此推断经后增殖方能提高促排卵治疗中的卵细胞质量及胚胎着床潜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川黄连调控MAPK/ERK通路对口腔溃疡大鼠微循环及Th1/Th2细胞因子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目的 探究川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调控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对口腔溃疡大鼠微循环及Th1/Th2细胞水平的作用.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西瓜霜(200mg·kg-1)组和川黄连20、40、80mgkg-1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采用40%冰醋酸灼烧法制备口腔溃疡模型,各给药组涂抹给药,每2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7d.比较各组大鼠口腔溃疡面积;腹主动脉取血检测微循环指标[微量毛细管法测定红细胞压积(HCT),试剂盒法检测血清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椎板式黏度计测定血浆黏度];ELISA法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血清中Th1/Th2细胞相关因子γ-干扰素(IFN-γ)、IL-10水平;HE染色观察溃疡黏膜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黏膜组织中ERK1/2、p-ERK1/2、p38 MAPK、p-p38 MAPK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川黄连20、40、80mg·kg-1组口腔溃疡面积均显著减少(P<0.05),黏膜上皮细胞溶解、炎症反应、组织坏死等病理学改变明显减轻;HCT、FIB、血浆黏度均显著降低(P<0.05);血清中炎症因子IL-6、IL-8、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血清中 IFN-γ和 IFN-γ/IL-10水平显著降低,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ERK1/2、p-ERK1/2、p38 MAPK、p-p38MAPK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且川黄连80mg·kg-1作用最明显.结论 川黄连可改善口腔溃疡大鼠微循环,维持Th1/Th2细胞在体内平衡状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MAPK/ERK通路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中药炮制学"制霜法"概念及英文翻译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 梳理中药炮制学中制霜法的定义以及英文翻译词,探讨其概念范围和英文翻译词的准确性.方法 汇总分析包括中药炮制学教材在内的权威文献中制霜法的概念定义,及其英文翻译词.结果 关于制霜法的定义、概念范围及英文翻译在不同文献中存在较大差异,易造成偏颇和混淆.结论 制霜法应包括传统的去油制霜、渗析制霜、升华制霜、煎煮制霜4种,难以用单一英文词汇对应"制霜法"一词,根据中文"霜"字的含义和制霜法的中药炮制品性状,可将制霜法翻译为method of making frostlike powder.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口腔菌群参与槟榔提取物诱发大鼠口腔溃疡的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23
目的 通过槟榔提取物构建大鼠口腔溃疡模型,观察口腔内菌群结构变化及多样性特征,探索口腔菌群和局部炎性因子参与槟榔提取物诱发大鼠口腔溃疡的发病作用机制研究,为临床防治口腔溃疡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药物治疗组(桂林西瓜霜,8mg/d,连续7d),10只/组.大鼠口腔黏膜经皮下注射10 g/mL的槟榔提取物,复制大鼠口腔溃疡模型.通过观察溃疡面积、溃疡评分、局部组织口腔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IL-8 水平,并取口腔黏膜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其组织形态学的变化,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口腔微生物菌群结构分布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溃疡面积显著增大,溃疡评分显著上升(P<0.01),口腔黏膜组织TNF-α、IL-2、IL-8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大鼠口腔唾液的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P<0.05)、韦荣球菌属(Veillonella,P<0.001)均显著减少,模型组大鼠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增生或局灶性坏死,黏膜固有层水肿、出血,并伴有大量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药物治疗组大鼠溃疡面积显著减少(P<0.05,P<0.01),溃疡评分显著减少(P<0.05),口腔黏膜组织TNF-α(P<0.01)、IL-2(P<0.05)、IL-8(P<0.05)水平均显著降低,大鼠口腔唾液的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P<0.001)、韦荣球菌属(Veillonella,P<0.01)显著增加,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P<0.01)显著减少,口腔黏膜组织病变程度有明显改善.结论 槟榔提取物可成功复制大鼠口腔溃疡模型,其发病机制可能与口腔正常菌群水平降低,潜在致病菌水平升高,破坏其口腔菌群微生物平衡,进而破坏机体免疫系统,引起局部促炎因子升高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