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挤压刺梨牛肉干中维生素C损失预测模型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为了探索挤压刺梨牛肉干中维生素C(VC)的损失规律,解决挤压过程中营养物质损失的"黑箱"问题,本文使用双螺杆挤压机生产刺梨牛肉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物料挤压前后的VC含量,得到挤压前后的VC损失率.以碳粉为示踪剂,测定物料在挤压机内的停留时间,将平均停留时间(MRT,记作tm)视为不同条件下物料在挤压机内的反应时间,对不同挤压条件下VC损失率进行动力学分析,通过多项式回归分析得到不同机筒温度、螺杆转速条件下的VC损失率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挤压过程中VC损失率与机筒温度、螺杆转速均呈显著负相关,与刺梨添加量影响不显著.动力学分析表明,不同挤压条件下VC的损失速率常数(k)为 0.003 54~0.006 05 s-1,通过多项式回归分析得到k、tm对不同机筒温度、螺杆转速条件下的预测模型,相关系数R2分别为0.756 4和0.971 2,模型拟合度较高,可实现对挤压过程中营养物质损失规律的合理预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姜蛋白脱除刺梨果汁中单宁的工艺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8/10
为有效脱除刺梨果汁(Rosa roxburghii juice)中的单宁,降低其涩味改善口感,该研究以刺梨果汁为对象,采用化学沉淀法,以姜蛋白为单宁脱除剂,并以单宁脱除率和维生素C(VC)保留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姜蛋白脱除单宁工艺确定最优工艺.结果表明:(1)姜蛋白脱除刺梨果汁单宁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液固比 30∶1.2(mL∶g),刺梨果汁pH 3.0,搅拌温度 5℃,搅拌时间 30 min.(2)由正交试验分析可知,各因素对刺梨果汁脱除单宁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液固比>搅拌温度>刺梨果汁pH>搅拌时间.(3)在最优工艺条件下,单宁脱除率为(47.451±0.608)%,VC保留率为(75.904±1.244)%.(4)在最优工艺条件下,果汁透光率从(8.44±0.662)%提高到(92.47±0.397)%,涩味明显改善,同时丰富了刺梨果汁风味.该研究结果为解决刺梨果汁深加工行业面临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和新工艺技术路线基础,也为拓展生姜资源的综合利用奠定了一定技术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
中国野生刺梨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7/20
基于10对EST-SSR引物,对中国8个省29个居群的261份野生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进行毛细管电泳检测,探究其遗传多样性,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共扩增出了95个等位基因,位点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平均值为0.568;群体水平上,平均等位基因数(NA)和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3.131和2.331,平均观测杂合度(HO)和预期杂合度(HE)分别为0.508和0.488,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858,表明野生刺梨种质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群体遗传分化分析结果显示,平均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067,基因流(Nm)为4.511,说明刺梨群体间基因流动较频繁.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表明刺梨的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居群内(93.64%).各居群间的Nei氏标准遗传距离范围为 0.054~1.269,平均值为0.657,与地理距离表现为显著相关(r=0.467,P<0.000 1).聚类分析和PCA结果均将29个居群分为3个分支.研究结果说明中国野生刺梨资源核心分布区在我国西南地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刺梨SOD基因家族鉴定与表达模式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植物体内氧自由基的天然清除剂,对于保护植物免受环境胁迫起着关键作用,了解其在刺梨响应干旱胁迫中的作用,为深入研究刺梨SOD基因家族的功能提供基础.[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对刺梨SOD基因家族进行系统鉴定和分析,对其理化性质、染色体位置、基因结构、亚家族进化、顺式作用元件和WGCNA进行全面分析,并利用RT-qPCR分析刺梨SOD基因家族在干旱胁迫下的表达模式.[结果]刺梨SOD基因家族有 9 个成员,包括 4 个Cu/ZnSOD基因、3 个MnSOD基因和 2 个FeSOD基因,分布在 5 条染色体上.基因结构显示,同一亚家族成员的基序组成较为相似,但内含子/外显子排列和数量差异较大.亚家族进化分析发现,MnSOD亚家族较原始,其在所有蛋白质位置都表现出高度保守性,其次是FeSOD和Cu/ZnSOD,Cu/ZnSOD亚家族各序列之间差异较大,又可以分为 3 个亚类.顺式作用元件分析显示,该家族基因参与多种植物激素、生长发育以及胁迫响应,特别是RrCSD2 启动子区含有类黄酮生物合成元件(MBSI).进一步通过转录组和WGCNA分析发现,RrCSD2 所在模块的基因显著富集到黄酮和黄酮醇生物合成、类黄酮生物合成和花生四烯酸代谢等途径,表明RrCSD2可能参与类黄酮代谢过程.RT-qPCR结果显示,在干旱胁迫下,除RrMSD1 和RrMSD2 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外,其余 7 个基因的表达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特别是RrCSD2和RrCSD3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结论]刺梨SOD基因在干旱胁迫中起到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基于细胞焦亡及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探讨刺梨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基于细胞焦亡与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探讨刺梨根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造模组给予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联合灌肠建立UC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柳氮磺吡啶组(0.3 g/kg)和刺梨根低、中、高剂量组(2、4、8 g/kg),各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给药 21d后,计算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18、IL-1β 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Western blot 及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 NE、MPO、NLRP3、caspase-1、GSDMD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DAI评分升高(P<0.01),血清IL-1β、IL-18、MPO水平升高(P<0.01),结肠组织NE、MPO、caspase-1、NLRP3、GSDMD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柳氮磺吡啶组和刺梨根中、高剂量组DAI评分降低(P<0.05,P<0.01),血清IL-1β、IL-18、MPO水平降低(P<0.01),结肠组织NE、MPO、caspase-1、NLRP3、GSDMD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结论 刺梨根可能通过调控细胞焦亡及NETs缓解UC大鼠炎症反应,改善结肠病理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扁刺峨眉蔷薇化学成分及其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目的 对扁刺峨眉蔷薇Rosa omeiensis f.pteracantha全株的化学成分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进行研究.方法 将扁刺峨眉蔷薇样品进行干燥、粉碎,采用溶剂提取法、MCIHP20柱色谱、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半制备RP-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1D-NMR、MS等多种现代波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采用B16F10细胞建立酪氨酸酶抑制活性评价模型,利用多巴氧化法评价化合物对B16F10细胞中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结果 从扁刺峨眉蔷薇75%甲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共分离得到2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野鸦椿酸(1)、negundonorin A(2)、覆盆子酸(3)、刺梨苷(4)、野蔷薇苷(5)、2α,3α-dihydroxy-19-oxo-18,19-seco-urs-11,13(18)-dien-28-oicacid(6)、胡萝卜苷(7)、小麦黄素(8)、8-甲氧羰基儿茶素(9)、柚皮素(10)、槲皮素(11)、3,3'-O-二甲基鞣花酸(12)、1-hydroxy-2,6-bis-epi-pinoresinol(13)、东莨菪素(14)、3-吲哚甲醛(15)、短叶苏木酚酸甲酯(16)、3,4,5-trimethoxyphenyl-(6'-O-galloyl)-O-β-D-glucopyranoside(17)、没食子酸甲酯(18)、原儿茶酸(19)、β-羟基-3-甲氧基-4-羟基苯乙酮(20)、异香草酸(21).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在浓度40 μmol/L时,化合物1~3、5、13、14、16、21有显著酪氨酸酶抑制活性(P<0.05、0.01),且抑制作用高于阳性药曲酸.在浓度20μmol/L时,化合物1、3、5、14、21具有显著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P<0.05、0.001).结论 21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扁刺峨眉蔷薇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2、6、12、15、17、20为首次从蔷薇属中分离得到;多数化合物都具有显著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且活性高于阳性药曲酸.扁刺峨眉蔷薇资源在用于美白功效日用品的开发方面具有较高的潜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刺梨汁对砷诱导的大鼠肝脏S-腺苷甲硫氨酸消耗及肝损伤的改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4/2/3
[背景]砷可引起肝脏功能紊乱、脂肪变性、炎症、纤维化等不同程度肝损伤,但其机制尚不明确且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目的]从S-腺苷甲硫氨酸(SAM)代谢角度初步探讨刺梨汁对砷致大鼠肝损伤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36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 6组,每组 6只,雌雄各半.低、中、高砷剂量组分别给予 2.5、5.0、10.0 mg·kg-1 亚砷酸钠(NaAsO2)(以体重计,后同)灌胃,对照组给予10 mL·kg-1 去离子水灌胃;刺梨汁干预组给予 10 mg·kg-1 NaAsO2 灌胃 4 h后给予 10 mL·kg-1刺梨汁灌胃;刺梨汁对照组给予 10 mL·kg-1 刺梨汁灌胃;每天灌胃 1次,每周灌胃 6 d,共处理4个月.苏木素-伊红染色(HE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酶循环法、速率法分别检测大鼠肝功能指标总胆汁酸(TBA)、谷氨酰胺转移酶(γ-GT);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MS)检测大鼠肝脏SAM、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SAH)含量;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RT-qPCR)检测大鼠肝脏中SAM代谢相关酶甘氨酸-N-甲基转移酶(GNMT)、烟酰胺N-甲基转移酶(NNMT)、磷脂酰乙醇胺N-甲基转移酶(PEMT)基因(Gnmt、Nnmt、Pemt)的mRNA水平.[结果]对照组大鼠肝细胞核染清晰,胞浆染色均匀,肝索呈放射状排列,无炎性细胞浸润;低、中、高砷剂量组可见不同程度的肝窦扩张、充血,炎性浸润.与对照组比较,中、高砷组TBA及高砷组γ-GT明显增加(P<0.05),且随染砷剂量增加逐渐升高(P趋势<0.05).与对照组相比,低、中、高砷剂量组SAH含量明显增高,SAM含量、SAM/SAH明显降低(P<0.05),且均与染砷剂量呈剂量-反应关系(P趋势<0.05);SAM、SAM/SAH的降低与大鼠肝功能指标TBA(SAM:r=-0.569;SAM/SAH:r=-0.607)、γ-GT(SAM:r=-0.577;SAM/SAH:r=-0.622)的增加相关(P<0.05).此外,与对照组相比,高砷剂量组Gnmt及低、中、高砷剂量组Nnmt、Pemt基因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上升(P<0.05),且随染砷剂量升高呈上升趋势(P趋势<0.05).Gnmt、Nnmt、Pemt基因mRNA表达与SAM(r=-0.490,r=-0.567,r=-0.593)、SAM/SAH(r=-0.433,r=-0.564,r=-0.746)均呈负相关(P<0.05).与高砷剂量组相比,刺梨汁干预组大鼠肝细胞肝窦扩张减轻,炎性浸润情况得到缓解;γ-GT、TBA明显降低,且恢复至对照组水平;Gnmt、Nnmt、Pemt基因mRNA表达明显降低,SAH含量下降,SAM含量及SAM/SAH回升(P<0.05).[结论]砷诱导的大鼠肝损伤与肝脏Gnmt、Nnmt、Pemt基因mRNA表达升高和SAM消耗密切相关.刺梨汁可能通过抑制砷诱导的Gnmt、Nnmt、Pemt基因mRNA表达异常升高及SAM过度消耗改善砷引起的大鼠肝损伤.该研究结果为从维持SAM角度防治砷中毒肝损伤提供了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核桃/刺梨复合种植对刺梨生长、果实产量、品质和土壤性质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核桃和刺梨是西南山区栽培的2种重要乔灌果树,二者在该区域存在复合种植.本研究以贵州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核桃('黔核7号')/刺梨('贵农5号')复合种植模式为对象,研究了复合种植7年时刺梨的生长、产量、果实品质、光合作用及土壤肥力等情况.结果表明:与单一种植模式相比,复合种植中刺梨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显著降低;刺梨长势和产量显著下降,其中产量下降高达77.7%;刺梨的果实品质有所提升,果实中抗坏血酸(Vc)、总酚、糖类物质以及钾、钙、镁、铁、锰、锌等含量显著提高,其中果实Vc和锰含量分别提高34.1%和64.1%.复合种植刺梨土壤中全氮、有效态氮和有效态钾含量分别提高45.8%、34.8%和67.8%;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功能菌数量也明显增多,其中细菌和真菌的增幅均达36.0%以上,钾细菌和固氮菌分别提高71.3%和124.8%;土壤有机质、碳氮比、全磷、全钾及有效态矿质养分(磷、钙、镁、铁、锰、铜、锌)含量下降;除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外,其余土壤酶(蔗糖酶、纤维素酶、蛋白酶、磷酸酶)活性都显著降低.综上,在核桃/刺梨复合种植林中,随着核桃植株的不断生长,其对刺梨存在明显的遮阴和土壤肥力竞争,从而影响了刺梨产量,但对刺梨果实品质存在一定的改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
平卧菊三七化学成分研究(Ⅱ)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平卧菊三七Gynura proeumbens (Lour.) Merr.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反相ODS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核磁、质谱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平卧菊三七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2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熊果酸(2)、山柰酚-3-O-p-D-葡萄糖苷(3)、5-hydroxymaltol (4)、对羟基苯甲酸(5)、4-氨基肉桂酸(6)、(E)-2-hexeny1β-D-glucoside (7)、1-(3-indolyl)-2,3-dihydroxy-propan-1-one (8)、山柰酚-7-D-β-D-葡萄糖苷(9)、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10)、3,4,5-三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11)、芦丁(12)、橙皮苷(13)、3,4-dihydroxyphenylacetic acid methyl ester (14)、刺梨酸(15)、委陵菜酸(16)、2-methoxy-4-(2-propenyl)-phenyl-O-β-D-glucopyranoside (17)、negletein (18)、没食子酸-3-甲基醚(19)、caesalpiniaphenol D(20)、2,5-二羟基苯甲酸(21)、原儿茶醛(22)、isohematinic acid (23)、icariside B1 (24)、dendranthemoside B(25)、4-甲氧基肉桂酸(26)、黄芩苷(27).结论 化合物4、6~9、11、13~27为首次从菊三七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10和12为首次从平卧菊三七中分离得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刺梨黄酮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脏结构、功能及心室肌信号传导子和转录活化子1蛋白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刺梨黄酮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脏结构、功能及心室肌中信号传导子和转录活化子1(STAT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24只Sprague Dawley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模型组(n=9)和刺梨黄酮组(n=9).模型组和刺梨黄酮组大鼠腹腔注射0.5g·L-1盐酸阿霉素溶液(2 mL· kg-1)制备心力衰竭模型,每日1次,共10 d;空白对照组大鼠仅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造模的同时,刺梨黄酮组大鼠于每次注射阿霉素后给予0.1g·L-1刺梨黄酮溶液灌胃(2 mL·kg-1),每日1次,共10 d;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造模后超声检测各组大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然后处死大鼠,取左心室制备冰冻切片及超薄切片进行形态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技术检测各组大鼠心室肌组织中STAT1和factorⅧ蛋白表达,利用Image J软件对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实验过程中模型组和刺梨黄酮组分别有4只大鼠死亡.光学显微镜和电子透镜观察结果显示,对照组大鼠心肌纤维排列整齐,心肌细胞完整,线粒体结构清晰,未见异常改变.模型组大鼠心肌纤维紊乱呈波浪状,心肌间隙明显增宽,某些区域存在心肌细胞水肿、肌原纤维溶解和炎性细胞浸润,肌丝排列紊乱,出现明显的收缩带,Z线增粗,线粒体及细胞质基质出现局灶性溶解,并发生“鞘样”改变;细胞核发生棘突样改变,肌细胞表面出现大小不一的“指状突起”.刺梨黄酮组大鼠心室肌的状态较模型组改善,接近对照组.模型组大鼠LVEF低于对照组,LVESD和LVEDD高于对照组(P<0.05);刺梨黄酮组大鼠LVEF高于模型组,LVESD和LVEDD低于模型组(P<0.05).对照组、模型组和刺梨黄酮组大鼠心室肌中STAT1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27±0.02、0.56±0.07和0.32 ±0.03,模型组大鼠心室肌中STAT1蛋白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刺梨黄酮组大鼠心室肌中STAT1蛋白表达量低于模型组(P<0.05).STAT1与factorⅧ蛋白存在共表达.结论 刺梨黄酮可以减少阿霉素对心肌细胞的毒性作用,可通过下调STAT1蛋白表达来改善大鼠的心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