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硬化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小时前
由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引发的新冠病毒感染(COVID-19)至今仍呈全球流行,虽然其对人类的威胁在逐渐减弱,但老年人、免疫功能缺陷人群以及伴有严重基础疾病患者的重症率、病死率仍高于一般人群.肝硬化是一种进展期慢性肝病,全球共有1.12亿例患者,每年约200万例死于失代偿并发症及肝细胞癌[1],造成了沉重的健康和经济负担.肝硬化患者因存在免疫功能障碍,感染新冠病毒后将加快患者肝硬化病程,促进急性失代偿事件的发生[2].尽管对COVID-19的认识不断增加,但有关肝硬化合并COVID-19这一特殊人群的具体管理流程仍在不断探索和优化中.因此,本文就肝硬化患者合并COVID-19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高危因素及预后评估、临床特点、治疗及疫苗预防的进展展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小时前
-
"推肩俯卧撑"配合运动疗法在肩峰撞击综合征康复中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4小时前
目的 观察采用"推肩俯卧撑"配合运动疗法在肩峰撞击综合征康复中的疗效,为优化肩峰撞击综合征康复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9月在成都市第一骨科医院、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诊断为肩峰撞击综合征患者共60例,但在实际试验中排除患者不能坚持治疗、治疗结束时未及时测试等情况,最终实际纳入患者共53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26)和对照组(n=27),两组均给予物理因子、手法治疗等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运动疗法,试验组则采用"推肩俯卧撑"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前后均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肩关节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采用肩关节的主动活动测量(AROM)对肩关节屈曲和外展活动度进行评估;此外,还引入肩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指数(SPADI)对肩关节的疼痛和功能障碍进行评分.结果 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VAS评分、肩关节主动屈曲和外展活动度以及SPADI评分均得到了改善(P<0.05).试验组VAS评分、AROM(外展)角度、SPADI评分及AROM(屈曲)角度的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在肩峰撞击综合征患者治疗中,采用"推肩俯卧撑"配合运动疗法能更有效地缓解患者肩痛、改善肩关节屈曲和外展主动活动度,进而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小时前
-
脑心共患疾病共治与分治模式的卫生经济学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评估脑心共患疾病在共治与分治两种模式下的卫生经济学效益,以确定更优的医疗策略,提高治疗效率与经济效益.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3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血管外科和介入放射科等治疗的,符合中国疾病诊断相关分组(Chinese diagnosis related groups,CN-DRG)中神经系统疾病及功能障碍合并循环系统疾病及功能障碍患者的病历资料,记录患者的人口学特征、总住院天数、各类医疗费用以及病例组合指数(case mix index,CMI)和权重(relative weight,RW).将患者分为共治组(一次住院期间对患者的脑心共患疾病进行统筹规划和综合治疗)与分治组(不同住院期间分别进行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比较两组的基线特点及总住院天数、费用等经济学指标.结果 共纳入442例患者数据.共治组总住院天数低于分治组(6 d vs.14 d,P<0.001).经济学效益分析显示,共治组住院总费用低于分治组(65 967元vs.106 673元,P<0.001).此外,共治组的RW高于分治组(2.24 vs.1.61,P<0.001).结论 相较于分治模式,共治模式下脑心共患疾病患者的住院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更低.共治模式有利于优化脑心共患疾病的医疗资源配置和诊疗流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电针介导AMPK/GFAT-1/VEGF对缺血性脑卒中小鼠脑血流量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观察电针"百会""大椎"穴对缺血性脑卒中小鼠脑血流量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揭示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5′-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谷氨酰胺-6-磷酸果糖转氨酶-1(glutamine-fruc-tose-6-phosphate aminotransferase-1,GFA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分子通路参与电针减轻血管损伤,改善肢体运动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C57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6只.采用光栓法制备缺血性脑卒中小鼠模型.采用走格子测试和爬杯实验评估小鼠运动功能;TTC染色和激光散斑血流成像仪评估脑梗死体积与脑血流灌注量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AMPK、磷酸化AMPK(phosphorylated AMPK,p-AMPK)、GFAT-1、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运动功能受损(P<0.05),脑梗死体积增加(P<0.05),脑血流灌注量减少(P<0.05),AMPK、p-AMPK、VEGF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GFAT-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小鼠运动功能显著改善(P<0.05),脑梗死体积显著减小(P<0.05),脑血流灌注量显著增加(P<0.05),AMPK、p-AMPK、VEGF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GFAT-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电针可能通过介导AMPK/GFAT-1/VEGF分子通路,参与改善脑皮质缺血所致脑血管损伤和运动功能障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甘草酸调控水通道蛋白4表达影响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元活性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究甘草酸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神经元损伤的作用,以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每组20只.假手术组仅进行颅脑开孔处理;其余5组大鼠用体外冲击法建立TBI模型.于建模后的0、24、48 h,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分别腹腔注射10、50、100 mg·kg-1甘草酸溶液,对照组腹腔注射2 mg·kg-1尼莫地平;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在同样时间点腹腔注射等体积磷酸盐缓冲溶液.用脑水肿和改良的神经功能损害评分法(mNSS)评价大鼠神经功能障碍程度,用细胞凋亡染色法评估大鼠脑组织神经元凋亡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和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水平.结果 中、高剂量实验组和对照组、模型组、假手术组的mNSS 评分分别为(6.98±0.82)、(5.28±0.37)、(5.91±0.52)、(13.28±1.59)和(0.36±0.01)分,脑水肿程度分别为(63.27±10.33)%、(60.09±9.38)%、(66.86±9.91)%、(85.92±11.93)%和(52.17±8.53)%,神经元凋亡率分别为(6.81±0.73)%、(5.39±0.25)%、(5.87±0.62)%、(15.13±3.29)%和(2.56±0.03)%,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49±0.06、0.68±0.15、0.62±0.03、0.13±0.03 和0.95±0.13,Bcl-2 关联 X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 0.61±0.08、0.55±0.17、0.39±0.09、0.92±0.19 和0.16±0.02,AQP4 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 0.69±0.15、0.38±0.03、0.47±0.09、0.86±0.13和0.13±0.09;模型组的上述指标与中、高剂量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甘草酸能够减轻创伤性大鼠脑损伤的水肿程度和神经功能障碍,抑制神经元的损伤和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AQP4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核心症状群及与生活质量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构建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症状网络,探索核心症状群,为医护人员开展个体化、精准化症状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2022年12月-2024年1月便利抽取河北省三所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42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记忆症状评估量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收集资料.探索性因子析取症状群,R语言构建症状网络分析中心性指标,并通过分层回归明确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最大的症状群,确定核心症状群.结果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疼痛(83.5%)、担忧(80.6%)、恶心(75.7%),最严重的症状是疼痛(2.29±0.05),其次是恶心(1.93±0.06)、担忧(1.72±0.06).探索性因子分析出5个症状群,分别是病感症状群、功能障碍症状群、精神情绪症状群、呼吸道症状群和消化道症状群,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1.832%.症状网络中预期影响值最大的症状为疼痛(rs=1.17).分层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病感症状群的对生活质量影响程度最大(β=-4.677,95%CI:-5.224~-4.131,P<0.001),对模型解释度为46.5%.结论 病感症状群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核心症状群,医护人员可基于此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开展症状管理,进一步提高症状管理的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血清BNP TFC CO Scr水平与收缩功能障碍性心力衰竭患者短期预后关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血清BNP、TFC、CO、Scr等容量负荷评估指标与收缩功能障碍性心力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1月于承德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收缩功能障碍性(LVEF<50%)心力衰竭患者93例,记录患者出院后90d内出现心衰症状和体征加重、心血管性再就诊和(或)再住院以及心因性死亡等情况.根据预后情况分为两组: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结果:共完成随访93例患者,预后不良31人.预后不良组患者的LVEF、CO、冠心病患病率均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的BNP、cTnⅠ、TFC、Scr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其中容量负荷评估指标BNP、TFC、CO、Scr是收缩功能障碍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90天内发生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容量负荷评估指标BNP、TFC、CO、Scr是收缩功能障碍性心力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对其短期预后或可具有预测作用,对收缩功能障碍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无明显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乳腺癌患者脑血流变化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采用磁共振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PCASL)技术探索乳腺癌患者术后脑血流量(CBF)改变,同时采用神经心理学量表研究乳腺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改变.方法 选取接受外科手术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27例,以及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33例,对所有受试者进行神经心理学量表评估以及全脑CBF和T1高分辨率结构像数据采集.一般资料、神经心理学量表评分以及相关性分析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磁共振数据采用SPM 8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乳腺癌术后患者与健康志愿者相比,年龄、受教育年限以及神经心理学量表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但是左侧海马旁回、左侧岛叶、双侧额上回以及右后内侧额叶皮质CBF减低,并且术后天数与右后内侧额叶皮质、双侧额上回的CBF呈正相关.结论 尽管乳腺癌患者术后没有出现认知功能的降低,但麻醉手术仍会导致多发脑区血流量减低.而右后内侧额叶皮质、双侧额上回的异常脑血流灌注随术后时间进展可以出现改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上肢动作研究测试量表评定亚急性期缺血性卒中患者偏瘫侧上肢及手功能的信效度和敏感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上肢动作研究测试(action research arm test,ARAT)量表应用于亚急性期缺血性卒中患者上肢及手功能障碍评定的效度、信度和敏感性.方法 本研究招募2020年1月—2022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等17家医院住院的30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并由两名评定者分别对受试者进行ARAT量表评估.同时以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ugl-Meyer assessment-upper extremity,FMA-UE)作为效标.分别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及验证性因子分析评价ARAT量表的效标效度及结构效度;采用Cronbach's α系数及组内相关系数评价ARAT量表的内部信度、敏感性及外部信度.结果 以FMA-UE为效标,ARAT量表总分与其总分呈正相关(r=0.946,P<0.001).结构效度检验中,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因子间相关系数范围为0.79~0.92,模型整体拟合指标为x2/df=7.011,P=0.001,比较拟合指数=0.906,增值拟合指数=0.907,规范拟合指数=0.895,近似误差均方根=0.055.各因子的组合信度值在0.964~0.983,各因子的平均变异抽取量在0.940~0.952.内部一致性检验中,评分等级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87,敏感性分析中,Cronbach's α系数在0.986~0.987.外部一致性检验中,两名评定者间的组内相关系数最高为0.999,95%CI集中于0.961~0.999.结论 ARAT量表具有良好的效标效度、结构效度、信度和敏感性,适用于亚急性期缺血性卒中患者偏瘫侧上肢及手功能的评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相关指南的质量评价及内容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对国内外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相关指南进行质量评价和内容分析,为临床开展以证据为基础的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护理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检索 BMJ Best Practice、国际指南协作网、美国国立指南文库、英国国家临床医学研究所、苏格兰校际指南网、安大略省注册护士协会、美国脊髓损伤学会、美国残疾退伍军人协会、医脉通临床指南库、PubMed、Web of Science、CINAHL、Cochrane Library、Ovid数据库、万方、中国知网、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的相关指南,采用 AGREEⅡ对纳入的循证指南进行质量评价,采用 JBI的专家共识评价标准对专家共识类指南进行质量评价,运用内容分析法整合指南的推荐意见.结果 最终纳入 10篇文献,其中 6篇循证指南,4篇专家共识类指南.3 篇循证指南的质量评价结果为A级,3 篇结果为B级.10篇指南内容分析汇总为分类、护理目标、评估、基础肠道护理、药物护理、肠道灌洗、电和磁刺激、并发症预防、健康教育和护理记录 10个主题 27条推荐意见.结论 本研究整合了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相关指南中护理相关内容,总结 10个主题,内容丰富,整体质量较高,部分争议内容有待进一步研究.国内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护理指南欠缺,需组建多学科小组构建符合国内临床情境的护理指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