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某地DRG改革试点医疗机构2020-2022年住院费用结构变动度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研究2020-2022年安徽某地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病患者住院费用控制及结构变化,为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完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结构变动值、结构变动度和结构变动贡献率等评价指标,分析DRG改革后住院各项费用变化情况及其对总费用变化的影响程度.结果 DRG改革后两类疾病次均住院费用和次均住院天数明显下降,其中结构变动贡献率最高的分别是药品费(29.89%)和治疗费(26.61%).结论 DRG实际控费及结构优化效果明显;医护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费用构成仍需进一步提高;需要关注"以检查化验养医"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临床护士情绪智力潜在类别及其与沟通能力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调查临床护士情绪智力潜在类别,并探讨其与沟通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整群抽样法,从我国东部、西部、南部、北部和中部各抽取1个省,并从每个省抽取1所三级甲等医院,共抽取4 567名临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情绪智力量表、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士情绪智力可分为低情绪智力型(40.5%)、中情绪智力型(44.5%)、高情绪智力型(15.0%)3个潜在类别,其影响因素包括劳务关系、平均月收入、自评健康状况、参加护患沟通相关培训情况(P<0.05).临床护士情绪智力总分与沟通能力总分呈正相关(P<0.001).不同情绪智力潜在类别的临床护士沟通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临床护士情绪智力存在3个潜在类别,不同潜在类别影响因素不同,情绪智力与沟通能力呈正相关,可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升临床护士的情绪智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虚拟标准化临床生物化学实验室的诊断项目成本核算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基于虚拟标准化临床生物化学实验室对常规临床生物化学诊断项目进行成本核算。方法:提取2019年1—6月上海市10家医院的临床生物化学实验室相关数据,通过对3名卫生经济专家和上述医院检验科主任的访谈,确定关键指标并构建虚拟标准化临床生物化学实验室模型。从物资损耗成本、人力成本和其他成本方面核算模型实验室的项目成本。根据检测方法原理对常规临床生物化学诊断项目进行聚类,采用配对 t检验比较同一聚类内项目的成本差异。 结果:采用速率法和干化学法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成本分别为5.12元和11.63元;采用透射比浊法和散射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G的成本分别为20.00元和22.26元。对214个常规临床生物化学诊断项目进行聚类分析,其中的202项被归为42个聚类,其日均检测量占总检测量的91.7%(4 493/4 900)。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速率法)、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速率法)、胆固醇(酶法)和尿酸(酶法)这4种基于酶学的同一聚类实验室诊断项目进行成本核算,结果分别为5.12元、5.10元、5.24元和5.14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本研究构建的临床生物化学实验室诊断项目成本核算方法纳入了人力成本核算,体现出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并可基于项目聚类核算成本,可为医疗服务价格制定和医院运营管理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某医疗机构核医学工作场所劳务派遣保洁人员的职业健康管理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近几年,"劳务派遣"成了医疗机构终末消毒、保洁、垃圾回收等工作新的用工形式。由于多数用工单位和用人单位不清楚对劳务派遣人员职业健康管理中各自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以至于劳务派遣工在劳动过程中应享有的劳动保护权益未获得切实保障。本文就某医疗机构核医学工作场所劳务派遣保洁人员的职业健康管理监督案例进行讨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风险防控的医院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化建设探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在相对"宽松"的宏观政策环境下,为科研单位制定操作性强的实施管理办法来优化服务,做好风险防控,同时起到为科研人员"松绑"的作用。方法:本文以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为例,结合科研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针对制度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风险点,在建立健全劳务费管理办法、劳务派遣模式的科研财务助理制度、目录化试剂耗材采购管理模式、出入库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探讨,针对制度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上级政策模糊地带,提出具体的解决建议。结果:本文通过分析实际工作中的问题,结合实际提出具体解决措施,建议以"制度化"取代"惯性化"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建立完善劳务费管理办法,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基础上更加细化发放范围,明确不同类别人员的发放资格,根据当地年鉴制定出更加适当的发放标准;探索基础劳务派遣模式的科研财务助理制度,以期弥补财务助理工资低、聘期短、工作不稳定的缺点;建立目录化的试剂耗材采购管理模式及出入库制度,建议借助信息化管理措施,以实现对采购、使用各个环节的可视化管理。结论: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可以激发科研活力,而且能够加快科研学术诚信建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执行进展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基于全国典型地区工作实践,分析不同地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执行进展。方法:2019年4—10月,对14个调研地区开展现场调研,收集区/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制定和实施情况、签约服务组织形式和服务内容、激励机制和能力培养等,并通过关键人物访谈了解区/县政策执行的客观背景、政策落实情况及存在的困难等。计量资料采用均数表示,定性资料通过语义分析提取关键内容。结果: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已由试点探索逐步向规范性推进,71.0%的调研地区签约主体为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费逐步体现家庭医生劳务价值,东、中、西部地区平均签约服务费分别为125、31.25和42.5元/人/年。多数地区综合激励措施和医保政策发挥着对签约服务的助力作用。结论:需进一步建立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权益交换人和资源协调人的管理理念,强化家庭医生专业化培养和能力建设,落实签约服务费内涵和经济激励作用等,切实发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对构建以健康为中心服务体系的基础性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对医院经济运行影响的案例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以张家港市某县级公立医院为案例,分析综合改革对医院经济运行的影响。方法:某院2014年启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医院资源规划系统和成本核算信息系统收集该院2014年至2019年的医院业务运行数据、支出收入数据、药品零差率补偿数据、收费与成本数据,并核算医疗服务项目成本与病种成本。描述性分析该院服务量及医疗费用变化情况,测算收入结构、收支结余以及对药品零差率的补偿水平;对比分析医疗服务项目以及病种的实际收费与成本差额。结果:与2014年相比,2019年案例医院的门急诊、手术、出院人数分别上升了31.51%、40.21%和12.21%,次均住院费用增长了4.39%;药品费、材料费占比分别下降4.27个百分点和1.78个百分点,检验费和检查费占比分别上升3.15个百分点和3.98个百分点,手术、治疗、诊查及护理等反映技术劳务价值的费用占比变化均<0.60个百分点。自2017年始,医院业务支出超过收入,因零差率政策减少的药品收入由医疗服务收入补偿的比例从2015年的82.00%降至2019年的58.63%; 66.82%的医疗服务项目为亏损项目。10个主要"清单式"病种除了2型糖尿病,其余9个病种的实际收费均低于标准成本核算值。结论:实行医药价格综合改革后,短期可能出现较大的医疗收支缺口及成本高于收费的情况。制定区域医药价格综合改革政策时,应考虑同期实施政策的叠加效应,加强短期财政反应性,为公立医院逐步适应改革提供空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DRG付费模式下的病种成本核算方法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2019年6月,天津市被确定为DRG付费国家试点城市之一。医保DRG付费方式的实施,使得医院发展模式由规模扩张型向以质量和成本为核心的价值医疗转变。天津市现行的医疗服务价格主体是1999年制定的,虽然在2016年至2018年取消药品、卫生材料加成后做过调整,但仅仅是完成了价格平移,没有从根本上理顺价格体系,医疗服务价格不能反映医务人员技术价值和劳务付出。因此,准确核算病种成本,既可以为今后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及DRG付费标准的确定提供科学的依据,又可以提升医院内部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作者基于3种病种成本法的优势,通过七大步骤,在优化核算流程的基础上探索出一种与DRG付费模式相匹配的高效、便捷、精准有效的病种成本核算方法,最终形成有天津特色的病种核算体系和操作系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八统一"制度执行的关键问题与对策探讨:以福建省为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基于福建省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八统一"制度执行现状,对执行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为完善"八统一"制度提供借鉴。方法:2019年10—12月,选取福建省16个县区的紧密型医共体开展调研,通过访谈、问卷、现场考察等方法收集调研地区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运用米特-霍恩模型对"八统一"制度的执行现状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采用完成率描述"八统一"制度的执行情况。结果:调研地区16家医共体"八统一"制度建设的完成率为60.15%,山区县为65.90%,沿海地区为47.50%。在八项制度中,机构名称(16家,100.00%)、医疗质量(13家,81.25%)、宣传(12家,75.00%)、人员调配(11家,68.75%)和财务管理(10家,62.50%)的完成率较高,而药品供应(7家,43.75%)、劳务绩效(6家,37.50%)和信息化建设(3家,18.75%)的完成情况较差。部分调研地区能出台本土化的具体实施办法逐步推动"八统一"制度执行。政策目标模糊、政策资源不足、执行手段单一、执行主体价值取向的偏颇以及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等因素影响"八统一"制度的有效执行。结论:福建省紧密型医共体"八统一"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尚未取得预期效果,应通过明确政策目标、拓宽政策资源、丰富执行手段、加强经验交流和优化政策环境等保障制度的有序推进和长效实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多元化照护银行框架体系构成要素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多元化照护银行的构成要素,为构建多元化照护银行框架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的方式,于2021年3—5月选取苏州市养老机构护理管理人员以及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实施管理人员共15名专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借助NVivo 11软件管理访谈资料,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归纳分析并提炼主题。结果:基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多元化照护银行的构成要素包括多元化照护人员、多样化照护内容以及多元化激励措施3个主要模块,其中多元化照护人员模块包括专职照护人员、兼职照护人员2个要素,多样化照护内容包括日常生活协助、专业生活照护、专业医疗护理照护、沟通与情感支持、急救照护以及专病照护6个要素,多元化激励措施包括劳务币、"惠"护币2个要素。结论:照护银行中多元化照护人员为失能照护提供生生不息的后生力量;多样化照护内容为失能老年人的多种需求提供满足途径;多元化激励措施是吸引和稳定照护队伍的有效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