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光谱成像技术鉴别长鞭红景天和四裂红景天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采用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HSI)鉴别四裂红景天和长鞭红景天.方法 采集935~1720 nm长鞭红景天和四裂红景天的高光谱图像信息.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OPLS-DA)进行分类判别.结果 OPLS-DA比PCA分析具有更好的分类性能,HSI和OPLS-DA分析结合可准确识别两种红景天.结论 所用方法可快速、无损地鉴别长鞭红景天和四裂红景天,为红景天的品种鉴定、质量控制和评估提供了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欧矢车菊根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化学模式识别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建立欧矢车菊根的高效液相(High performance liquid phase,HPL 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法进行分析,建立多指标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WondaSil C18色谱柱(250 mm ×4.6 mm,5 μm),以乙腈(A)-0.1%甲酸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为29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 μL.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建立15批欧矢车菊根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并分析相似度,通过对照品比对指认,确定化学成分并进行含量测定,使用SPSS 26.0和SIMCA-P 14.1软件进行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alclus-ter analysis,H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分析,对不同批次样品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建立了 15批欧矢车菊根HPLC指纹图谱共匹配出20个共有峰,通过对照品比对指认出绿原酸(11号峰)、咖啡酸(13号峰)、异绿原酸A(19号峰).建立了绿原酸和异绿原酸A含量测定方法;指纹图谱相似度范围为0.601~0.983;HCA将15批欧矢车菊根分为2类;PCA得到4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5.260%;OPLS-DA表明绿原酸和异绿原酸A是影响欧矢车菊根药材质量的差异性标志物.结论 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技术可快速筛选出欧矢车菊根药材的差异性特征成分,为欧矢车菊根药材的质量控制及标准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指纹图谱的化学模式识别法和多指标测定评价枸杞不同部位的差异性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研究枸杞植株不同部位中主要化学成分的整体信息和含量差异,综合评价枸杞不同部位的质量和合理应用.方法 以 3 个主产区的枸杞子、枸杞叶和地骨皮药材为研究对象,建立HPLC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进行相似度评价;结合SIMCA 14.1 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等;采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枸杞多糖和总黄酮含量;并利用HPLC方法对甜菜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枸杞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均存在明显差异,叶和果实含有更丰富的化学成分,枸杞多糖、总黄酮和甜菜碱的含量均为枸杞叶>枸杞子>地骨皮.结论 枸杞叶含有更丰富的营养成分,其药理功能和营养价值可能优于枸杞子.因此,可考虑多产地开发枸杞叶作为枸杞药材来源之一,以促进枸杞资源的多途径、多层次开发利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高效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及模式识别的人参根茎和主根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对人参根茎(芦头)、主根的色谱指纹图谱进行比较分析,检视其化学成分整体一致性,为人参是否去芦头炮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薄层色谱(HPTLC)比较人参不同部位样品的色谱一致性;运用HPLC测定人参不同部位的指纹图谱,并结合对照品进行共有峰鉴定及相似度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HPTLC图谱中,人参芦头、主根及全参特征图谱相似,并且有较清晰的共有条斑7~9个。HPLC指纹图谱显示,人参芦头、主根及全参的色谱图有13个共有峰,鉴定了6个峰,包括7个人参皂苷,分别为人参皂苷Rg1&Re(混合峰)、Rf、Rb1、Rc、Ro、Rd;各样品相似度范围为0.842~0.993;各峰面积的差异综合贡献了样品间的相似度差异,其中芦头为主要影响;人参皂苷Ro、Rb1等6个成分为差异标志物,在人参芦头中相对含量显著高于主根。结论:人参芦头与主根和全参化学成分类型一致,人参炮制去芦头将导致人参整体有效成分人参皂苷损失。结合资源、人力成本方面考虑,建议人参炮制时无须去芦,以全参入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盐补骨脂炮制工艺优选与化学模式识别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优选盐补骨脂不同盐制工艺,比较不同盐制品的差异。方法:建立补骨脂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特征图谱,采用综合评分法,以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总含量、特征图谱峰面积为评价指标,优选“盐炙”“盐蒸”“盐喷”“盐微波”4种不同炮制工艺;采用熵权TOPSIS法及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化学模式识别方法比较不同补骨脂盐制品的质量差异。结果:优选的盐补骨脂“盐炙”工艺为170 ℃炒制13 min,“盐蒸”工艺为蒸制1 h,“盐喷”工艺为110 ℃炒制13 min,“盐微波”工艺为微波加热105 s。熵权TOPSIS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补骨脂盐制品质量排序为盐炙品>青盐炙品>盐喷品>盐微波品>盐蒸品;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补骨脂盐制品可聚为2类,其中盐炙品与青盐炙品聚为一类;盐喷品、盐蒸品和盐微波品聚为另一类;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补骨脂盐制品可聚为4类,其中盐炙品、青盐炙品、盐喷品分别单独聚为一类,盐微波品与盐蒸品聚为同一类。结论:不同盐制方法炮制的盐补骨脂化学成分存在差异,研究结果可为盐补骨脂的炮制工艺优化和不同盐制品识别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精细化作业流程重组护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精细化作业流程重组护理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山西白求恩医院消毒供应中心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在职工作员人员23名,分为管理前(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和管理后(2020年4月至2020年12月),管理前实施传统护理管理模式,管理后实施精细化作业流程重组护理管理模式,对两组工作人员专业素养、管理质量、物品合格率及不良事件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管理后,操作规范性、专业理论知识、消毒清洗及灭菌包装等得分高于管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与管理前相比,管理后工作人员在安全识别水平、环境管理、风险防范意识、回收发放质量及服务质量方面得分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管理后,分类清洗、物品消毒、灭菌等合格率高于管理前;漏放化学指示卡、记录缺失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采取精细化作业流程重组护理管理模式,可以强化工作人员专业素养水平及工作质量,提高消毒供应室物品消毒灭菌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UPLC-Q-TOF-MS结合化学识别模式的皖贝母指纹图谱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建立皖贝母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的指纹图谱及化学计量分析模式,为其质量评价及标准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CORTECS C 18色谱柱(4.6 mm×150 mm,2.7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和10 mmol/L甲酸铵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进样量为2.0 μl。采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年版)对9批皖贝母样品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通过液相色谱-质谱技术进行定性分析,并结合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正交最小偏二乘-判别分析进行整体质量评价。 结果:建立了不同批次皖贝母的指纹图谱,并确定了21个共有峰,初步指认出12个共有峰。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正交最小偏二乘-判别分析可将9批皖贝母聚为3类。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皖贝母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较好体现皖贝母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从而为皖贝母的质量评价及标准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指纹图谱与多成分含量测定的不同月份积雪草质量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建立积雪草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积雪草苷、羟基积雪草苷和积雪草苷-B含量,比较不同月份积雪草的质量差异。方法:色谱柱为岛津InertSustain C18(4.6 mm×250 mm,5 μm),以乙腈-2 mmol/L β环糊精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柱温30 ℃,检测波长204 nm,建立积雪草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以湖南郴州产的不同月份积雪草为研究对象,采用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含量测定方法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建立了不同月份的积雪草药材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9个共有峰;化学模式识别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月份的积雪草药材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以7月份的积雪草药材质量最优。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指纹图谱和多成分定量方法稳定可靠,可为积雪草药材的质量控制和利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技术的防风通圣丸化学成分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Orbitrap HRMS)技术对防风通圣丸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方法:采用Agilent InfinityLab Poroshell 120 C18色谱柱(150 mm×3.0 mm,2.7 μm),以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的正、负离子交替扫描模式、全扫描及自动触发二级质谱扫描功能(Full MS/dd-MS 2),进行数据采集。通过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及二级碎片离子信息,与对照品的保留时间、mzVault 2.0质谱数据库及相关文献报道进行比对,鉴定防风通圣丸的主要化学成分。 结果:共鉴定出82种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33个、色原酮类13个、三萜皂苷类8个、香豆素类6个、环稀醚萜类5个、苯肽类4个、萜类4个、酚酸类3个、木脂素类3个、蒽醌类2个、生物碱类1个。结论:UPLC-Q-Orbitrap HRMS技术可快速、准确地识别防风通圣丸中主要化学成分,为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及质量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野生和不同栽培方式桑黄药材质量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通过对桑黄药材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特征图谱和多组分含量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并评价野生和不同栽培方式桑黄药材质量。方法:采用UPLC建立桑黄药材的特征图谱及多组分含量测定方法,并运用聚类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方法进行化学模式识别分析。结果:18批桑黄药材特征图谱有10个共有峰,指认出麦角硫因(峰1)、原儿茶酸(峰2)、原儿茶醛(峰3)、咖啡酸(峰4)、Hispidin(峰5)5个成分,聚类分析、OPLS-DA可将野生品及不同栽培方式桑黄药材明确区分。结论:段木栽培桑黄较袋料栽培桑黄与野生桑黄更接近,建立的UPLC特征图谱和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可为桑黄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