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简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以下简称本刊)前身为《南京铁道医学院学报》,随着南京铁道医学院与东南大学合并,原刊于2001年9月更改为现刊名.本刊是教育部主管、东南大学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及新技术新方法、病例报告、综述等,并以分子遗传、影像医学、心脏介入、急诊医学为办刊特色.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多年来一直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波兰《哥白尼索引》(IC)、《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目次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天元数据网》、中华首席医学网、教育阅读网等全文收录,同时被《中国药学文摘》《中国医学文摘》各分册收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增强CT及MRI诊断原发性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后残留及病变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和增强CT(CECT)对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HC)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残留和新发病灶的诊断价值和准确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扬州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72例PHC患者,共92个病灶.所有患者均行TACE治疗,术后6个月随访.此外,所有患者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并以DSA结果为金标准,评价MRI和CECT对肝癌患者TACE术后残留和新发病灶的诊断价值和准确性.结果 两种诊断方法的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RI的诊断准确率和敏感性明显高于CECT(P<0.05). MRI检出的残留和新发病灶数明显高于多层螺旋CT(MSCT)(P<0.05),不同类型碘油沉积的PHC患者TACE后残留和新发病灶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ECT(P<0.05).术后MRI诊断的肿瘤包膜数明显高于CECT(P<0.05).两种诊断方法对术后动脉期残余强化征象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种诊断方法对门静脉癌栓诊断及术后病变的血供来源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MRI对肝癌患者TACE术后残存和新发病灶的诊断准确率和敏感性均高于CECT.然而,这两种诊断方法在门静脉癌栓的诊断、病变的血供来源以及术后动脉期残余强化的评分上是相似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Nomogram模型预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并发感染风险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构建预测剖宫产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PPH)患者并发感染风险Nomogram模型.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222例行剖宫产PPH患者,根据是否感染分为剖宫产PPH感染患者(感染组,111例)和剖宫产PPH未感染患者(未感染组,111例).统计两组临床资料、不同时间点血常规指标[白细胞、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中性粒细胞],分析血常规指标与患者并发感染的相关性;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并发感染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患者并发感染风险的Nomogram模型.风险能力指数(C-index)、ROC曲线、校正曲线对该模型进行检验与评价.结果 感染组年龄≥35岁、前置胎盘、胎膜早破患者占比高于未感染组(P<0.05);感染组分娩后1 d、分娩后3 d白细胞、CRP、中性粒细胞高于分娩前,且高于未感染组(P<0.05);分娩后1 d、分娩后3 d白细胞、CRP、中性粒细胞与患者并发感染呈正相关(P<0.05),其中分娩后1 d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分娩后3 d的CRP与患者并发感染的相关性更强.Lasso-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前置胎盘、胎膜早破、分娩后1 d白细胞、分娩后1 d中性粒细胞、分娩后3 d的CRP与剖宫产PPH患者并发感染显著相关(P<0.05);基于以上因素构建预测患者并发感染风险的Nomogram模型,C-index显示该模型具有较好区分度,ROC曲线显示灵敏度为91.89%,特异度为81.98%,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拟合良好.结论 剖宫产PPH患者并发感染的影响因素为前置胎盘、胎膜早破、分娩后1 d白细胞、分娩后1 d中性粒细胞、分娩后3 d的CRP,基于以上因素构建的并发感染风险预测Nomogram模型具有良好区分度和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对全麻腰椎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分析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对全麻腰椎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行全麻腰椎手术治疗患者7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诱导方式分为常规组(常规静脉麻醉诱导,n=35)、艾司氯胺酮组(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常规静脉麻醉诱导,n=35),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T0)、术前即刻(T1)、手术结束时(T2)、术后苏醒时(T3)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液中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比较两组患者血管活性药物用量(阿托品、去氧肾上腺素)、不良反应(恶心呕吐、术后躁动、呼吸抑制、心动过缓)发生情况.结果 常规组患者T1、T2点时HR水平低于T0时点,T3点时HR水平高于T1、T2时点,T2时点,艾司氯胺酮组患者HR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艾司氯胺酮组患者各时点H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氯胺酮组患者T1、T2、T3时点MAP水平低于T0时点,T1、T2时点,艾司氯胺酮组患者MAP水平高于常规组,常规组患者MAP水平随时间先下降后升高(P<0.05).两组患者NE水平各时点均呈下降趋势,其中T1、T2、T3时点,艾司氯胺酮组患者NE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艾司氯胺酮组患者阿托品、去氧肾上腺素补救药物用量低于常规组(P<0.05).艾司氯胺酮组患者心动过缓发生率低于常规组(5.71%vs22.86%,x2=4.200,P=0.040).结论 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可稳定全麻腰椎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效果好,减少血管活性药物用量,降低心动过缓发生情况,安全性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及应用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是学术型人才的重要补充,更是健康中国建设服务基层最重要的生力军和主力军.因此,以提升岗位胜任能力为目标构建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培养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从学校整体办学实践层面介绍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及取得的效果,以为其他学校办学实践提供借鉴.牡丹江医学院经过多年办学探索与实践,通过"做好顶层设计、强化专业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教学条件保障"构建了行之有效的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培养体系;体系的有效运用使得学校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教材建设、课程建设、教师教学水平、教学改革成果"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在校生获得省级、国家级竞赛奖励多项,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为93.55%~96.75%,基层医疗卫生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整体满意度97%以上.学校构建的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培养体系为新时期地方医学院校如何构建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党和国家需要的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全面分期手术对卵巢卵黄囊瘤治疗的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女性卵巢卵黄囊瘤(ovarian yolk sac tumor,OYST)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其全面分期手术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2004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17例OYST患者临床资料,对其发病特点、手术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将术中行淋巴结清扫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未行淋巴结清扫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 17例患者按FIGO分期,Ⅰ期11例、Ⅱ~Ⅳ期6例.所有患者均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5年生存率91%.术后7例有生育计划,正常妊娠完成生育并足月分娩6例(其中1例为辅助生殖).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出血量更多[(837.50±211.51)mL vs.(211.67±75.04)mL,P=0.003]、手术时间更长[(223.75±101.19)min vs.(80.67±29.33)min,P=0.001]、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更慢[(60.00±9.79)h vs.(40.00±9.34)h,P=0.003]、手术至化疗间隔时间更久[(11.25±1.25)d vs.(6.90±1.22)d,P<0.001],但一年生存率无差异(92.3%vs.100%,P=0.567).结论 OYST 常见于育龄期女性,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及术后及时化疗能够有效提升生存率,其中全面分期手术增加了手术创伤,对于短期预后无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2022-2023年上海某医学中心儿童流感流行病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分析2022-2023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流感患者感染甲型、乙型流感病毒的状况,及时为该地区的流感防控措施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析研究对象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抗原、核酸检测阳性情况,明确2022-2023年流感流行情况及优势类型.分别通过抗原检测法和核酸检测法分析2023年甲型流感病毒感染高峰,并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患者甲型流感病毒的两种方法检测的阳性率.结果 2022、2023年流感病毒抗原检测阳性患者中,以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患者为主.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核酸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患者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核酸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年龄段比较,>5~10岁患者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核酸检测阳性率最高.2023年2-12月甲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50.91%)明显高于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阳性率(28.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22年该地区未形成流感病毒感染高峰,2023年有2次甲型流感病毒感染高峰,甲型流感病毒抗原及核酸检测阳性率因检测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肺癌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相关肺炎(CIP)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接受ICIs治疗的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CIP分为CIP组和非CIP组,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连续变量预测CIP发生的最佳临界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肺癌患者发生CIP的危险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CIP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影响因素.结果:纳入的307例接受ICIs治疗的肺癌患者中,38例(12.38%)患者发生了 CIP,其中1例患者出现与CIP相关的死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低基线淋巴细胞计数(临界值1.265 × 109L-1)和高基线嗜酸粒细胞计数(临界值0.245 × 109L-1)是肺癌患者发生CI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Cox回归显示,吸烟史和严重程度是CIP患者PFS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低基线淋巴细胞计数、高基线嗜酸粒细胞计数与肺癌患者CIP风险增加独立相关.有吸烟史和临床分级高的CIP患者免疫疗效不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根因分析法的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妇产时出血的品管圈实践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基于根因分析法的预见性护理品管圈活动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妇产时出血量的应用效果.方法 建立品管圈,将活动主题确定为"降低产妇产时出血",选取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22年3月14日至24日阴道分娩的43例产妇作为对照组,2022年9月5日至15日阴道分娩的43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基于根因分析法的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产时出血发生率、出血量、会阴侧切率比及助产士的综合能力评分.结果 对照组9例发生产时出血,观察组6例发生产时出血,两组产时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93%vs 13.95%,x2=0.727,P=0.394).观察组出血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532.3±138.9)mLvs(678.6±214.5)mL,t=3.754,P<0.05).观察组会阴侧切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28%vs25.58%,x2=1.124,P=0.289).结论 基于根因分析法的预见性护理的品管圈活动能够降低阴道分娩产妇产时出血量,同时减少子宫收缩乏力、会阴侧切引起的产时出血风险,提高助产士的综合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深度学习牙体分割算法的准确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应用建立的全自动AI牙体分割算法,从CBCT影像中实现牙体的快速自动化分割,以口内扫描真实离体牙获得的三维数据作为金标准,验证算法的准确性.方法: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集30套CBCT数据及相应的59颗离体牙,通过建立的算法,分割出CBCT中的牙体三维数据.将离体牙处理后扫描获得的数字化信息作为金标准.为了比较算法分割结果以及扫描结果之间的差异,选取骰子系数(Dice)、灵敏度(sensitivity,Sen)以及平均表面距离(average symmetric surface distance,ASSD)评价算法的分割准确性.选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AI系统获得单个牙与数字化离体牙的长度、面积和体积差异.由于存在不同体素大小的CBCT,使用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体素组间的差异,同时通过SNK法对其进行两两比较.采用SPSS 2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算法分割结果与离体牙扫描结果对比后,得到平均Dice值为(94.7±1.88)%,平均Sen为(95.8±2.02)%,平均ASSD为(0.49±0.12)mm.比较数字化离体牙与AI系统获得的单个牙的长度、面积和体积的组内相关系数ICC值,分别为0.734、0.719和0.885,AI系统分割出的单个牙与数字化模型在评价长度、面积和体积时有着较好的一致性,但分割结果在具体数值上与真实情况仍有差异.CBCT体素越小,即分辨率越高,分割结果表现更好.结论:本研究建立的CBCT牙体分割算法能够准确实现各分辨率下CBCT中全牙列的牙体分割.CBCT分辨率提高,能让算法结果更准确.相比目前的分割算法,本研究的算法性能更好.但与实际情况相比,仍有一定差异,需对算法继续改进及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