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尺骨骨软骨瘤致上尺桡畸形脱位1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4/2/3
骨软骨瘤是发生在骨表面的一种骨性突起,其顶端有一软骨帽覆盖,可分为单发性骨软骨瘤和多发性骨软骨瘤.单发性骨软骨瘤也叫外生骨疣.骨软骨瘤是最常见的良性骨肿瘤之一,占所有良性骨肿瘤的20%~50%.发病年龄常在20岁之前,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更多[1],常发生于股骨(30%)、肱骨(20%)、胫骨(17%),而在某些长管状骨如桡、尺骨则不常见,其并发症常见骨折、骨畸形、神经损伤、滑囊肿和恶变[2],鲜有骨软骨瘤引发脱位报道.本院收治1例单发性尺骨近端骨软骨瘤致桡骨受压畸形合并桡骨头脱位患者,术后功能改善,病理确诊为骨软骨瘤,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浅析骨软骨瘤ICD-10编码
编辑人员丨2024/1/20
骨软骨瘤可分为单发性与多发性2种,二者具有相似的临床表现、病理及影像学改变,在WHO骨肿瘤分类中前者属于良性软骨源性肿瘤,后者属于骨与软组织的遗传性肿瘤综合征.单发性骨软骨瘤,又称外生骨疣,在ICD-10中分类于骨和关节软骨良性肿瘤,编码为D16,M9210/0.多发性骨软骨瘤属于先天性骨骼发育异常,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肿瘤为多发性,在ICD-10中分类于第十七章先天性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编码为Q78.6多发性先天性外生骨疣.在编码过程中,编码员因缺乏相关的临床知识,易将多发性骨软骨瘤分类于第二章肿瘤,还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导致编码错误.编码员应认真阅读病案、不断积累临床知识,提高鉴别诊断的能力,保障编码准确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吲哚胺2,3-双加氧酶和叉状头转录因子3在骨肉瘤中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检测骨肉瘤组织中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及叉状头转录因子3(FOXP3)的表达水平,并分析IDO与FOXP3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2005年5月至2014年9月,选取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确诊且有完整临床资料的骨肉瘤患者标本39例,骨巨细胞瘤患者标本20例,骨软骨瘤患者20例.骨肉瘤患者标本来自于患者术后大体标本.骨巨细胞瘤标本均取自四肢骨巨细胞瘤患者;骨软骨瘤标本均取自单发四肢骨软骨瘤患者,多发骨软骨瘤和骨软骨瘤病标本不纳入本实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IDO及FOXP3在39例骨肉瘤和20例骨巨细胞瘤,20例骨软骨瘤中的表达情况.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卡方检验分析各样本组间的差异,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 IDO,FOXP3在骨肉瘤组中阳性率分别为69.2%(27/39),53.8%(21/39),在骨巨细胞瘤组中阳性率分别为15%(3/20), 0%,骨软骨瘤组中无阳性表达,各组间IDO,FOXP3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IDO: x2=6.201,P<0.05;FOXP3:x2=5.834,P<0.05).IDO高表达(评分≥5分)在Enneking分期,肺部转移亚组间有差异(x2=6.594,P<0.05;x2=8.770,P<0.05)而FOXP3在各亚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IDO,FOXP3高表达患者各时点总体生存时间均短于低表达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905,P<0.05;x2=4.573,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肺转移及 IDO,FOXP3表达水平是影响骨肉瘤患者预后的因素而多因素分析显示,肺转移(HR=6.053,95% CI:13 ~34,P=0.040)是影响骨肉瘤预后的相关独立因素.结论 IDO,FOXP3在骨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具有显著差异;IDO、FOXP3的高表达可作为评判骨肉瘤不良预后的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距骨骨软骨瘤——14例病例报道及文献回顾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分析距骨骨软骨瘤病变的临床发病特征及治疗.[方法]对2000~2016年本院收治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4例距骨骨软骨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0例,女4例.所有病例由临床、影像、病理结合确诊.并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发病特征及影像学特点.[结果] 14例距骨骨软骨瘤患者发病年龄6~47岁,平均20.86岁.单发11例,多发3例,复发3例,无恶变病例.左足9例,右足6例,发生于距骨内侧9例,外侧2例,前方3例,后方6例,关节内游离体2例.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疼痛,局部肿胀,活动受限,行走困难.[结论]距骨骨软骨瘤病变发病率很低,大多数为良性病变,好发于男性,距骨受累部位内侧多于外侧,后方多于前方.患者症状与肿瘤发病部位有关.距骨骨软骨瘤无症状者可保守治疗.对于有症状者,外科手术切除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肺软骨瘤的CT表现及病理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肺软骨瘤的CT和病理表现,提高对该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软骨瘤的CT资料.结果 6例均为单发,右肺3例,左肺3例.肿瘤长径约1.0~5.1 cm.2例病灶呈浅分叶状,4例病灶呈光滑圆形.4例病灶境界清楚,2例病灶边缘毛糙.1例病灶内见伴斑片状钙化灶.结论 肺软骨瘤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包括“血管贴边征”和“海棠征”,但是需要与肺错构瘤、周围型肺癌和硬化性肺细胞瘤等鉴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内生软骨瘤的影像学诊断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内生软骨瘤的影像学特征,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9例内生软骨瘤的X线、CT、SPECT-CT及MRI资料.结果:29例中,短管骨23例,长管骨4例,肩胛骨2例;单发24例,多发5例;髓腔型20例,皮质型9例;临床表现为轻微疼痛22例,肿胀畸形13例,病理骨折6例;短管骨及肩胛骨表现为膨胀性骨破坏,内可见点状、斑片状、簇集团状钙化,骨皮质变薄或呈筛孔样改变或局部溶解消失,长管骨病变位于髓腔内,皮质轻度变薄,病灶内可见点状、沙砾样、斑片状或簇集团状钙化,边界清楚,边缘可见分叶状,周围软组织可伴轻度肿胀.结论:内生软骨瘤具有特征性表现,影像学检查对本病多可作出定性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肺原发性软骨瘤12例多层螺旋CT征象及病理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肺原发性软骨瘤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并分析其病理结构特点.方法 2013年1月—2017年8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诊治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软骨瘤患者12例并对其MS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原发性肺软骨瘤均位于肺周围带12例(100.0%);病灶位于右肺8例(66.7%),病灶多呈单发边缘光滑的无分叶结节或软组织肿块影,病灶内多出现斑点状、小斑片状及蛋壳状钙化8例(66.7%),增强CT为轻—中度强化,CT值(28.4±11.8)Hu.结论 肺原发性软骨瘤以单发、外周带居多,男性高发,病灶内伴有小片状、斑点状钙化为其特异性征象,其病理学表现有其特征性,最终确诊依赖病理学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肺软骨瘤的CT诊断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肺内软骨瘤的CT征象,探讨其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肺软骨瘤的CT征象.分析病灶的数量、位置、大小、形状、边界、钙化形状以及病灶的平扫和强化CT值.结果 10例肺软骨瘤均为单发、轻度分叶状、边界清楚的肿块影,其中6例发生于右肺,4例发生于左肺.病变大小从1.3cm×0.8cm~10.7cm×9.8cm.CT平扫9例(90%)呈不同程度钙化,8例病灶见斑点状钙化,1例呈环状钙化;CT增强扫描6例呈轻度均匀强化(强化CT值≤14 HU).结论 肺内软骨瘤多发生于肺外周带,表现为边缘光整的结节影,伴有明显钙化,轻度强化,这些影像特征有助于该病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取骨部位在治疗手部单发内生软骨瘤中的效益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采用两种不同取骨部位在治疗手部单发内生软骨瘤中的效益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7年11月我院符合纳入研究标准的手部单发内生软骨瘤患者共37例,其中采用同侧桡骨远端桡背侧取骨加病灶刮除植骨术为实验组,共17例;采用取自体同侧髂骨加病灶刮除植骨术为对照组,共20例;两组术后处理方式相同,分别对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及Kazwcki手部内生软骨瘤术后功能评价等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①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术前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②手术时间及住院费用,实验组分别为(74.43±11.70)min、(8 544.00±768.02)元,对照组分别为(104.86±3.85)min、(10 378.00±72.86)元,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手术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缩短、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Kazwcki手部内生软骨瘤术后功能评价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优良率分别为70.59%与85.00%,经x2检验,P=0.2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同侧桡骨远端桡背侧取骨治疗手部单发内生软骨瘤手术时间短、费用低、操作简单,是一种临床疗效确切、经济效益和时间效益双优的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电视胸腔镜下肋骨肿瘤切除24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微创切除胸壁肿瘤的可行性.方法 2013年6月至2017年5月,24例胸壁肿瘤患者行电视胸腔镜辅助微创切除治疗,其中骨纤维异样增殖症13例,肋骨纤维结构不良7例,软骨瘤2例,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髓外单发浆细胞瘤1例.3例术中C型臂定位,4例术中计算机导航定位.结果 24例患者均顺利切除肋骨肿瘤,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随访1~3年,均无复发.结论 胸腔镜辅助切除肋骨肿瘤可行,可微创精确切除,减小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