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帕罗西汀联合安非他酮致5-羟色胺综合征2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5-羟色胺综合征(serotonin syndrome,SS)是一种少见的、由于药物及其相互作用产生的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5-HT过多所致的药物副反应综合征,多见于使用5-HT能药物,或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onoamine oxidase inhibitors)联用5-HT能药物后出现。因该综合征进展快,重症可致死亡,现报道2例帕罗西汀联用安非他酮后导致SS患者的诊疗经过,以提醒临床医生在联用此类药物时应注意识别早期症状,避免发生严重后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4(NOX4)在肝癌细胞诱导巨噬细胞M2型极化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4(NOX4)在肝癌细胞诱导巨噬细胞M2型极化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单核巨噬细胞系THP-1和肝癌细胞系HepG2共培养模拟巨噬细胞的M2型极化,采用靶向NOX4的小干扰RNA(si-NOX4)和NOX4特异性抑制剂GLX351322抑制THP-1中NOX4的表达。将细胞分为对照组、si-NOX4组和GLX351322组。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CD206 +F4/80 +M2型巨噬细胞比例,试剂盒检测M1型相关分子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TNF-α的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M2型标志物精氨酸酶1(Arg1)、CCL22的表达以及TGF-β信号关键蛋白TGF-β1、Smad1的表达,试剂盒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CD206的表达。构建肝癌荷瘤小鼠模型,GLX351322干预后检测CD206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M2型标志物以及TGF-β信号关键蛋白的表达。 结果:si-NOX4和GLX351322抑制了NOX4的表达,THP-1和HepG2共培养后可显著抑制THP-1细胞活力,si-NOX4组和GLX351322组细胞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此外,si-NOX4组和GLX351322组CD206 +F4/80 +M2细胞比例也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M1型标志物iNOS和TNF-α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对照组中M2型标志物Arg1、CCL22以及TGF-β1、Smad1的表达显著高于si-NOX4组和GLX351322组( 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也显示M2型标志物CD206在si-NOX4组和GLX351322组中表达下调,荧光强度低于对照组( P<0.05)。肝癌荷瘤小鼠模型中,GLX351322干预后肿瘤组织中CD206的表达水平下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M2型标志物Arg1、CCL22以及TGF-β1、Smad1的表达也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抑制NOX4表达可显著抑制肝癌细胞诱导的巨噬细胞M2型极化,提示NOX4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转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芳香烃受体抑制剂SR1对小鼠造血系统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芳香烃受体抑制剂StemRegenin 1(SR1)对全身照射后小鼠造血系统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化区组设计,将15只健康C57BL/6J小鼠分为3组:对照组、4 Gy照射组(简称照射组)和4 Gy照射+SR1组(简称照射给药组),每组5只。照射给药组在照射前5 d至照射后5 d连续灌胃给予SR1(50 mg/kg),4 Gy γ射线全身照射后第9天处死小鼠,取外周血和单侧股骨细胞,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外周血白细胞(WBC)、红细胞(RBC)、骨髓有核细胞(BMNC)等计数;采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实验检测骨髓细胞增殖能力;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BMNC和造血干细胞(HSC)中的活性氧(ROS)水平、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4(NOX4)水平和外周血中免疫细胞百分比。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tudent t检验。 结果:与照射组相比,照射给药组小鼠外周血中WBC[(3.060±0.650)×10 9个/mL对(4.680±1.134)×10 9个/mL, t=2.770, P<0.05]和BMNC[(28.375±6.811)×10 9个/mL对(49.125±12.532)×10 9个/mL, t=3.231, P<0.05)]数量均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照射给药组RBC数量明显减少( t=4.301, P<0.05)。与照射组相比,照射给药组CFU-GM明显升高(3.4±1.7对13.6±6.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323, P<0.05);照射给药组小鼠的BMNC和HSC中ROS水平明显降低( t=3.962 、2.530,均 P<0.05),同时BMNC和HSC中NOX4水平亦明显降低( t=2.310 、2.848,均 P<0.05);照射给药组小鼠CD3 + T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8.512±3.716)%对(16.140±1.969)%, t=4.056, P<0.05],B220 + B细胞百分比亦明显升高[(0.608±0.267)%对(7.240±2.828)%, t=4.027, P<0.05]。 结论:芳香烃受体抑制剂SR1对全身照射造成的小鼠造血系统辐射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M2 型巨噬细胞与 GKT137831 对肝星状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4(NOX4)抑制剂GKT137831与M2型巨噬细胞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系(HSC-T6)氧化应激指标NOX4、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影响。方法:分离大鼠骨髓巨噬细胞,用白细胞介素(IL)-4诱导其分化为M2巨噬细胞表型。选5 μg/L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激活HSC-T6,采用细胞计数(CCK-8)法检测5~80 μmol/L浓度梯度下NOX4抑制剂GKT137831刺激活化的大鼠HSC-T6细胞48 h后细胞增殖情况,选定最适药物浓度。分单独培养HSC组(对照组)、TGF-β1刺激组、TGF-β1+GKT137831刺激组、共同培养M2型巨噬细胞+HSC组、M2型巨噬细胞+TGF-β1刺激组、M2型巨噬细胞+TGF-β1+GKT137831刺激组,后5组为实验组。采用DCFH-DA探针法检测各组细胞活性氧(ROS)产生水平,采用qRT-PCR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HSC细胞NOX4、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Nrf2和HO-1水平。两组数据间的比较采用 t检验,多组间比较行One-way ANOVA法分析。 结果:TGF-β1刺激后细胞内ROS显著升高,各组细胞ROS相对水平分别为1.03±0.11、3.88±0.07、2.90±0.08、0.99±0.06、3.30±0.05、2.21±0.11, F ?=?686.1, P ?=?0.001;NOX4、α-SMA、Nrf2、HO-1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 P ?0.05),加入GKT137831后,ROS及NOX4、α-SMA mRNA和蛋白表达较TGF-β1刺激组降低( P ?0.05),Nrf2和HO-1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 P ?0.05)。共培养组中TGF-β1刺激后HSC产生的ROS与NOX4、α-SMA mRNA及蛋白表达较单独培养组中TGF-β1刺激后显著降低( P ?0.05),而Nrf2和HO-1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 P ?0.05),加入GKT137831后,共同培养组中ROS与NOX4、α-SMA mRNA及蛋白表达较单独培养组进一步降低( P ?0.05),而Nrf2和HO-1 mRNA及蛋白表达进一步升高( P ?0.05)。 结论:NOX4抑制剂GKT137831能降低HSC中ROS及NOX4、α-SMA水平和升高Nrf2、HO-1水平;M2型巨噬细胞共培养后辅助GKT137831降低HSC中ROS及NOX4、α-SMA水平,升高Nrf2、HO-1水平,调节了氧化应激与抗氧化应激系统间的平衡,从而拮抗纤维化进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NOX4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对鼻咽癌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索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亚单位4(NOX4)与鼻咽癌放疗敏感性的关系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鼻咽癌细胞CNE1、CNE2和HONE1及正常鼻咽上皮NP69细胞中NOX4的表达。构建NOX4基因干扰和过表达慢病毒载体转染鼻咽癌细胞,联合放射线、PI3K/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处理,Western blot法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用GraphPad Prism 5进行作图及统计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鼻咽癌细胞中NOX4的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正常鼻咽上皮细胞。与空载慢病毒转染组(siNC组)相比,NOX4干扰慢病毒转染组(siNOX4组)鼻咽癌细胞增殖能力较弱[72 h吸光度( A)值:1.16比0.75]、凋亡率较高(2.9%比10.0%)。与空载慢病毒转染组(Vector组)比较,NOX4过表达组(NOX4组)鼻咽癌细胞增殖能力较强[72 h A值:1.01比1.32]、凋亡率较低(1.7%比1.1%)。联合PI3K/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处理,与NOX4组比较,NOX4+LY294002组鼻咽癌细胞增殖能力减弱[72h A值:1.32比0.77)、凋亡率增加(1.1%比3.1%)。当联合4 Gy剂量放射线照射处理,与siNC/Vector+放射组比较,siNOX4+放射组鼻咽癌细胞增殖能力较弱[72 h A值:0.72比0.33]、凋亡率较高(7.8%比17.3%);NOX4+放射组鼻咽癌细胞增殖能力较强[72 h A值:0.65比0.78]、凋亡率较低(8.1%比3.8%)。与NOX4+放射组相比,NOX4+放射+LY294002组鼻咽癌细胞增殖能力较弱[72 h A值:0.79比0.56],凋亡率较高(3.8%比8.1%)。 结论:NOX4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抑制鼻咽癌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NADPH氧化酶4抑制剂对贝伐单抗诱导人RPE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抑制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氧化酶4(NOX4)抑制剂对贝伐单抗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将人RPE细胞系ARPE-19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贝伐单抗组、贝伐单抗+VAS2870组和贝伐单抗+GKT137831组,其中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贝伐单抗组、贝伐单抗+VAS2870组和贝伐单抗+GKT137831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0.25 g/L贝伐单抗、0.25 g/L贝伐单抗+3 μmol/L VAS2870、0.25 g/L贝伐单抗+20 μmol/L GKT137831培养72 h,VAS2870和GKT137831均为NOX4抑制剂。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测定NOX4和EMT标志物纤维连接蛋白(FN)、波形蛋白(Viment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紧密连接相关蛋白闭锁小带蛋白-1(ZO-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验证NOX4和EMT标志物蛋白在各组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贝伐单抗组、贝伐单抗+VAS2870组和贝伐单抗+GKT137831组细胞中FN、Vimentin、α-SMA、ZO-1和NOX4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RNA: F=97.07、195.40、722.40、38.56、70.81,均 P<0.001;蛋白: F=23.09、64.58、58.19、26.97、63.19,均 P<0.001),其中贝伐单抗组FN、Vimentin、α-SMA和NOX4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ZO-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贝伐单抗+VAS2870组和贝伐单抗+GKT137831组FN、Vimentin、α-SMA和NOX4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贝伐单抗组,ZO-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贝伐单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贝伐单抗组FN、Vimentin、α-SMA荧光强度强于空白对照组,ZO-1荧光强度弱于空白对照组;贝伐单抗+VAS2870组和贝伐单抗+GKT137831组FN、Vimentin、α-SMA荧光强度弱于贝伐单抗组,ZO-1荧光强度强于贝伐单抗组。 结论:NOX4参与了贝伐单抗诱导RPE细胞EMT的发生,NOX4抑制剂可减轻贝伐单抗诱导人RPE细胞的EMT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利奈唑胺联用5-羟色胺能药物致5-羟色胺综合征文献病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利奈唑胺联用5-羟色胺能药物致5-羟色胺综合征(SS)的临床特征。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截至2021年2月),收集利奈唑胺联用5-羟色胺能药物致SS的病例报告类文献,记录患者基本情况(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等)、利奈唑胺和5-羟色胺能药物用药情况(用药原因、用法用量、药物洗脱期等)以及SS的发生时间、临床表现、处置及转归等信息,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的患者共50例(来自46篇文献),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龄23~98岁49例,4岁1例;使用5-羟色胺能药物的原因为精神疾病(36例)、疼痛(8例)和帕金森病(2例)等,使用利奈唑胺的原因为葡萄球菌属感染(24例)、肠球菌属感染(13例)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11例)等。50例患者中,先用5-羟色胺能药物再用利奈唑胺者48例,先用利奈唑胺再用5-羟色胺能药物者2例;44例无药物洗脱期记录,6例药物洗脱期不足。5-羟色胺能药物用药途径为口服者40例、静脉滴注者10例;35例患者有用法用量记录,均符合药品说明书规定;使用1、2、3、4种5-羟色胺能药物者分别为27、16、5、2例,所用药物主要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5-羟色胺能药物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片类药物等。利奈唑胺用药途径为静脉滴注者27例,口服者11例,未提及用药途径者12例;49例成人患者用药频次符合药品说明书规定,1例患儿用药频次低于药品说明书规定。SS发生于联合用药后3 h~20 d,多在联合用药后1~5 d;表现为精神状态改变、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和神经肌肉功能异常者分别为45、47、45例。停用利奈唑胺和/或5-羟色胺能药物并接受对症治疗2 h~9 d后,43例好转,1例出现SS后因心脏骤停死亡,6例在SS症状得到控制后死于原发疾病。结论:利奈唑胺联用5-羟色胺能药物致SS多发生在联合用药后1~5 d,临床表现与其他原因所致SS相似,停用相关药物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后,总体预后尚可,但严重者可致死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惊恐障碍急性期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及两者联合治疗疗效比较的网络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价和比较惊恐障碍急性期药物治疗、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CBT)及CBT联合药物治疗的疗效、可接受性和耐受性。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获取从建库至2021年3月24日发表的有关惊恐障碍急性期药物治疗、CBT及CBT联合药物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治疗时间为1~6个月,结局指标包括缓解率、有效率、可接受性和耐受性。采用网络Meta分析随机效应模型估计CBT、CBT联合药物、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reuptake inhibitors,SSRIs)、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erotonin-noradrenaline-reuptake inhibitors,SNRIs)、三环类抗抑郁药(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TCAs)、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onoamine oxidase inhibitors,MAOI)、苯二氮?类药(benzodiazepines,BZD)、去甲肾上腺素能再摄取抑制剂(noradrenergic-teuptake inhibitors,NRI)、其他药物的4个结局指标的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采用Review Manager对文章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软件的gemtc包进行数据分析,采用GRADEPro对证据等级进行评估。结果:检索发现7 173篇文献,72篇符合纳入排除条件,共12 293例患者。缓解率和有效率均比安慰剂高的治疗措施包括CBT+药物( RR:2.4,95% CI:1.7~3.5)、CBT( RR:1.8,95% CI:1.4~2.3)、SNRIs( RR:1.8,95% CI:1.5~2.2)、BZD( RR:1.6,95% CI:1.4~1.9)、SSRIs( RR:1.5,95% CI:1.4~1.7)、TCAs( RR:1.5,95% CI:1.4~1.8)(括号中为缓解率结果);其中CBT联合药物治疗优于SSRIs、SNRIs和TCAs,BZD的可接受性较好但耐受性较差,SSRIs和TCAs的耐受性较差。 结论:CBT联合药物治疗比CBT、BZD及常用抗抑郁药SSRIs、SNRIs有效,可能成为治疗惊恐障碍的一线治疗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帕金森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紊乱临床特点及对直立性低血压影响的初步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初步观察帕金森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紊乱的临床特点及对直立性低血压(OH)的影响。方法:连续采集2019年8月至2021年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就诊的165例帕金森病患者病史,完成运动和非运动症状评分,并采集患者24 h动态血压和卧-立位血压数据,完成OH问卷调查。观察血压昼夜节律紊乱各类型(觉醒期低血压、反杓型血压、夜间高血压)的发生率,分别采用 t检验、卡方检验、 U检验和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观察3种血压昼夜节律紊乱类型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血压昼夜节律紊乱各类型与OH和症状性OH(SOH)的关系。 结果:在165例帕金森病患者中,反杓型血压发生率为39.39%(65/165),夜间高血压发生率为43.64%(72/165),觉醒期低血压发生率为31.52%(52/165)。与无反杓型血压患者相比,伴反杓型血压患者年龄较大[分别为(71.72±7.81)岁、(65.29±9.68)岁, t=-4.491, P<0.001]、起病年龄较晚[分别为(66.67±9.10)岁、(62.16±10.66)岁, t=-2.809, P=0.006]、病程(月)更长[分别为36.00(20.50,95.50)、24.00(12.00,41.75), Z=-3.393, P<0.001]、每日左旋多巴剂量(LD)[分别为(426.15±267.38)mg/d、(284.00±235.58)mg/d, t=-3.590, P<0.001]和每日左旋多巴等效剂量(LED)[分别为(514.80±360.03)mg/d、(341.44±284.57)mg/d, t=-3.440, P=0.001)更大、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Ⅱ评分[分别为(12.92±6.38)分、(9.54±5.59)分, t=-3.434, P=0.001]和UPDRS-Ⅲ评分[分别为(28.34±11.60)分、(21.41±12.18)分, t=-3.508, P=0.001]更高、幻觉比例[分别为18.46%(12/65)、7.00%(7/100),χ2=5.079, P=0.024]更高;与无觉醒期低血压患者相比,伴发觉醒期低血压患者年龄较大[分别为(70.83±7.09)岁、(66.44±10.16)岁, t=-2.811, P=0.006];与无夜间高血压患者相比,伴发夜间高血压患者病程(月)更长[分别为39.50(15.00,96.00)、24.00(12.00,36.00), Z=-2.944, P=0.003]、LD[分别为(398.61±251.19)mg/d、(294.62±254.25)mg/d, t=-2.619, P=0.010]和LED[分别为(493.28±344.02)mg/d、(345.05±298.59)mg/d, t=-2.959, P=0.004)更大、幻觉比例更高[分别为19.44%(14/72)、5.38%(5/93),χ2 =7.882, P=0.005]、UPDRS-Ⅱ评分[分别为(12.08±6.33)分、(10.00±5.86)分, t=-2.086, P=0.039]和UPDRS-Ⅲ评分[分别为(26.50±11.72)分、(22.42±12.66)分, t=-2.034, P=0.044]更高、血压变异性更大(分别为20.66±5.47、17.44±5.36, t=-3.798, P<0.001)。趋势检验结果表明,血压昼夜节律紊乱种类数与年龄、病程、左旋多巴及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和金刚烷胺的使用频率、清晨与每日LD和LED、UPDRS-Ⅱ和UPDRS-Ⅲ评分、幻觉发生频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伴发OH和SOH的比例和加权-血压变异性(w-BPV)呈正相关(均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觉醒期低血压( OR=3.35,95% CI 1.55~7.22, P=0.002)和夜间高血压( OR=2.44,95% CI 1.20~4.97, P=0.014)是OH发生的危险因素,每日LED( OR=1.21,95% CI 1.01~1.43, P=0.035)、UPDRS-Ⅲ评分( OR=1.09,95% CI 1.02~1.16, P=0.009)和w-BPV( OR=1.14,95% CI 1.01~1.29, P=0.029)是SOH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帕金森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紊乱程度与年龄、病程和运动症状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觉醒期低血压和夜间高血压是帕金森病患者发生OH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重组人肠三叶因子对烧伤小鼠肠黏膜损伤与修复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建立高效的人肠三叶因子(ITF)重组表达及纯化策略,观察重组人ITF(rhITF)对烧伤小鼠肠黏膜损伤与修复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采用新型酵母表达载体pGAPZαA和酵母菌X33重组表达ITF,并通过金属螯合亲和层析与阴、阳离子交换层析法纯化蛋白,行非还原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及蛋白质印迹法鉴定rhITF。rhITF与胃蛋白酶溶液、胰蛋白酶溶液按体积比1∶1混合,分别作用0.5、1.0、1.5、2.0 h和1.0、2.0、4.0 h后行非还原SDS-PAGE,分析rhITF的稳定性。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5只6~8周龄BALB/c雄性小鼠分为假伤组(30只)、单纯烧伤组(45只)、烧伤+rhITF组(30只)。将单纯烧伤组和烧伤+rhITF组小鼠背部造成30%体表总面积Ⅲ度烧伤,假伤组小鼠模拟致假伤,烧伤+rhITF组小鼠伤后灌胃1 mg/kg rhITF,其余2组小鼠伤后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伤后24 h,取15只单纯烧伤组小鼠,制备烧伤血清,用于细胞实验。伤后3、5、7 d,每组各取10只小鼠处死后取小肠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肠黏膜病理变化,分光光度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肠组织二胺氧化酶(DAO)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取3批人结直肠腺癌HT-29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25 μg/mL rhITF组、50 μg/mL rhITF组(样本数为3),正常对照组、烧伤血清组、烧伤血清+rhITF组(样本数为3),CK869抑制剂组、CK666抑制剂组和溶剂对照组(样本数为2),分别进行相应处理,Transwell实验观察培养12 h后细胞移行。另取2批HT-29细胞,每批细胞均分为正常对照组、烧伤血清组和烧伤血清+rhITF组(样本数均为6),培养24 h后,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磷酸化AMPK(p-AMPK)、Ras相关C3肉毒杆菌毒素底物1(Rac1)及肌动蛋白相关蛋白2/3(Arp2/3)复合亚基1B(ARPC1B)蛋白表达,活化磁珠下拉实验检测细胞Rac1活性。对数据行析因设计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SNK检验。结果:每升发酵液获得rhITF 82.35 mg,蛋白纯度高达98%,且具有良好的抗原特异性。rhITF在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溶液中较稳定,与胰蛋白酶溶液作用2.0 h后仍有45%残余,与胃蛋白酶溶液作用4.0 h后仍有90%残余。假伤组小鼠伤后各时间点肠黏膜未见充血、水肿,单纯烧伤组小鼠伤后各时间点肠黏膜主要病理表现为充血、水肿、糜烂及出血。烧伤+rhITF组小鼠伤后3、5 d肠黏膜主要以充血、水肿为主,伤后7 d肠黏膜水肿和充血减轻。与单纯烧伤组比较,假伤组、烧伤+rhITF组小鼠伤后3、5、7 d肠组织DAO和LDH活性显著升高( P<0.05或 P<0.01)。培养12 h后,25 μg/mL rhITF组细胞移行数为(58±12)个,显著多于阴性对照组的(16±5)个( P<0.01),显著少于50 μg/mL rhITF组的(123±9)个( P<0.05)。培养12 h后,烧伤血清组细胞移行数为(60±13)个,显著少于正常对照组的(143±11)个和烧伤血清+rhITF组的(138±8)个( P<0.05)。培养12 h后,溶剂对照组细胞移行数为(155±9)个,明显多于CK666抑制剂组的(33±5)个、CK869抑制剂组的(28±5)个( P<0.01)。培养24 h后,烧伤血清组细胞AMPK、Rac1蛋白表达量与正常对照组、烧伤血清+rhITF组相近( P>0.05),p-AMPK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烧伤血清+rhITF组( P<0.05或 P<0.01),ARPC1B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烧伤血清+rhITF组( P<0.05)。培养24 h后,烧伤血清组细胞Rac1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烧伤血清+rhITF组( P<0.05或 P<0.01)。 结论:本研究获得的rhITF具有较高的纯度和超强的稳定性,能耐受极端pH和蛋白酶水解,减轻烧伤小鼠肠黏膜损伤。rhITF能通过抑制AMPK磷酸化维持Rac1-Arp2/3活性,促进肠上皮细胞移行,加速肠黏膜修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