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益母草膏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探讨益母草膏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20 年 3 月—2023年 12 月咸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 118 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 59例.对照组患者单次子宫肌层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250 μg.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益母草膏,10 g/次,2 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 3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出血情况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治疗前后宫底高度、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比容(HC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 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9.83%(P<0.05).治疗组治疗 2、12、24 h的出血量显著少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组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面色苍白、无力、头晕、耳鸣的改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宫底高度和DASS-21 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宫底高度和DASS-21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LT、HCT均显著升高,而FIB、D-D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PLT、HCT、FIB、D-D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母草膏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止血效果突出,能有效控制出血量,减轻凝血功能异常,加速产妇失血症状改善及子宫功能和心理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膝痹康颗粒中挥发油和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12
目的 优化膝痹康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膝痹康标准方剂为参比,以挥发油、地黄苷 D、益母草苷、毛蕊花糖苷、总多糖、阿魏酸、Z-藁本内酯、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在挥发油提取优化方面,用正交实验考察加水量、浸泡时间、提取时间 3 个因素对挥发油得量的影响;在活性成分提取优化方面,用正交实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溶剂倍数、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 提取时间是影响挥发油提取量的关键因素(P<0.05),挥发油的最佳提取条件为用 8 倍水浸泡 30 min、提取9h.在提取完挥发油后,再进行乙醇回流提取,乙醇体积分数、溶剂倍数、提取时间均为影响成分提取的关键因素(P<0.05),地黄苷D、益母草苷、毛蕊花糖苷、总多糖、阿魏酸、Z-藁本内酯、浸膏得率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加入 7 倍体积分数为 70%的乙醇回流提取 2h.挥发油、地黄苷D、益母草苷、毛蕊花糖苷、总多糖、阿魏酸、Z-藁本内酯、浸膏得率的 RSD值分别为 1.34%、1.92%、1.16%、2.68%、2.51%、1.18%、1.20%、3.08%,验证实验表明该工艺稳定,可获得稳定的挥发油和冻干粉末颗粒.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行,可作为膝痹康颗粒的提取工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2
-
复方益母草膏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对药物流产后患者血清孕酮及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复方益母草膏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对药物流产后患者血清孕酮、辅助性T细胞(Th) 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7月我院产科门诊行药物流产的2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09例)和观察组(119例).对照组患者在药物流产致胎囊排除后给予头孢呋辛酯片0.25 g,po,bid,连续服用6d抗感染+屈螺酮炔雌醇片1片,po,qd,连续服用21d为1个周期,间隔8d后开始第2个服药周期,共给药3个周期.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益母草膏10 g,po,bid,7d为1个疗程,连续给药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血清孕酮、Th1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和Th2细胞因子(IL-4、IL-6、IL-10)水平,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孕酮、Th1/Th2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孕酮、TNF-α、IL-2和IL-6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IL-4、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FN-γ水平均显著降低,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复方益母草膏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可调节药物流产后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维持Th1/Th2细胞因子的动态平衡,且安全性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正交试验优选益母草配方颗粒提取工艺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运用正交试验优化益母草配方颗粒工艺提取,为益母草配方颗粒的生产工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料液比、提取次数和提取时间3个因素设计L9(34)正交试验,以水苏碱含量、益母草碱含量与浸膏得率三者的综合考察指标作为评价指标,优选益母草配方颗粒提取工艺.结果:优选工艺为料液比1∶12,提取2次,每次1.5h,优化后的提取工艺经3个产地每个产地进3次平行验证试验,水苏碱的提取含量在34.29~35.93mg·g-1,益母草碱的提取含量在2.88~3.01 mg·g-1,浸膏得率在25.11%~26.42%,3个评价指标的RSD均小于2.0%,以及三者的综合考察值在0.93~0.97.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方法稳定可靠,水苏碱、益母草碱及浸膏的提取率较高,为规范和标准化益母草配方颗粒生产研究工艺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纳秒脉冲电场灭菌对益母草膏中盐酸水苏碱含量及小鼠肝脏毒性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考察纳秒脉冲电场灭菌对益母草膏中盐酸水苏碱的含量和小鼠肝脏毒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纳秒脉冲电场对益母草膏进行灭菌,用HPLC-UV和氨基柱测定盐酸水苏碱的含量,考察小鼠肝脏的毒性.结果:灭菌前后益母草中的盐酸水苏碱含量分别为78.58、77.92μg,对小鼠肝脏无毒性.结论:纳秒脉冲电场灭菌法对益母草膏中盐酸水苏碱的含量无影响、对肝脏无毒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隔药灸神阙穴对原发性痛经模型大鼠血液代谢组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隔药灸神阙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隔药灸组、灌胃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和催产素联用的方法制备原发性痛经大鼠模型.第5日开始,隔药灸组给予隔药灸神阙穴;灌胃组给予复方益母草膏溶液80g/(kg·d)灌胃,两组均每日1次,连续6日.空白组皮下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10日.观察各组大鼠腹腔注射催产素后30 min内的扭体反应情况.给药结束后检测大鼠腹主动脉血,进行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寻找隔药灸组与灌胃组主要差异性代谢产物和代谢通道. 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隔药灸组、灌胃组扭体潜伏期均延长,扭体次数均减少(P<0.01);与灌胃组比较,隔药灸组扭体潜伏期、扭体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隔药灸组筛选后得到10种差异性代谢物,其中鉴定了4种对分类有重要贡献的差异性代谢物,主要表现为血液中的羟脯氨酸、丙酮酸、L-半胱氨酸、谷氨酸的上升,涉及的代谢通路有谷胱甘肽代谢通道、氨基酸代谢通道、苯丙氨酸代谢通道.灌胃组筛选后得到12种差异性代谢物,其中鉴定了3种对分类有重要贡献的差异性代谢物,主要表现为血液中的氢化肉桂酸、硫磺酸、2-酮己二酸3的下降,涉及的代谢通路有氨基酸代谢通道、苯丙氨酸代谢通道.结论 隔药灸神阙穴对通过谷胱甘肽代谢通道代谢的胶原蛋白类氨基酸的影响可能是其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特异性机制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心脉通复方提取工艺优化及颗粒成型性考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心脉通颗粒的水提工艺优化与颗粒剂制备工艺的筛选.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干膏得率、原花青素和总生物碱的含量为指标,对心脉通颗粒的水提工艺进行优化;以颗粒的成品率与外观为指标对颗粒的成型工艺进行筛选.结果:确定处方水提工艺为取处方量药材,加8倍量水,浸泡90 min,煎煮提取1.5 h,共2次.过滤,合并水提液,离心,于80℃真空减压浓缩,60℃真空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得干浸膏粉.以糊精为稀释剂,干浸膏粉与辅料比例1∶1,加入0.2mL·g-1的5% PVP乙醇溶液作为粘合剂制软材,过12目筛制粒,60℃干燥,整粒.制得的心脉通颗粒在外观、粒度、水分、溶解性等方面均符合要求.结论:本心脉通复方水提工艺以及颗粒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制作工艺益母草中成药红外光谱无损鉴别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建立益母草中成药的红外光谱快速鉴别方法.方法:以益母草碱对照品红外谱图为依据,采用红外光谱法结合二阶导数光谱分析3种不同制剂(颗粒状、膏状、胶囊)的益母草中成药质量及益母草药材的红外特征谱峰.结果:不同制剂益母草中成药及益母草药材的一维和二阶导数红外谱图都有表征益母草碱的特征峰,但其红外光谱及其特征峰相对强度皆有不同,表明不同制剂益母草中成药的组成及益母草碱含量有明显差异.其中益母草颗粒在1095、1024、955 cm-1的益母草碱特征峰较显著,益母草膏在1575、1538、1090、1047 cm-1有明显的特征吸收峰,而益母草药材与益母草胶囊在1700、1668、1652 cm-1特征吸收峰十分尖锐.结论:通过红外光谱技术,可快速无损鉴别不同制剂的益母草中成药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屈螺酮炔雌醇联合复方益母草膏在宫内早孕人工流产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屈螺酮炔雌醇联合复发益母草膏治疗宫内早孕人工流产术后阴道出血的效果及对患者子宫内膜螺旋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相关细胞因子及雌二醇(E2)、孕激素(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宫内早孕人工流产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屈螺酮炔雌醇治疗,观察组采用屈螺酮炔雌醇联合复方益母草膏治疗.记录患者阴道出血情况,观察2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螺旋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相关细胞因子及E2、P水平的变化.结果:阴道出血时间观察组(5.45±1.28)天,对照组(8.67±1.79)天,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阴道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4项子宫内膜螺旋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 <0.05);观察组4项子宫内膜螺旋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观察组TNF-α、IFN-γ及IL-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 <0.05),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观察组IL-4、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E2及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观察组E2及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屈螺酮炔雌醇联合复方益母草膏治疗宫内早孕人工流产术后患者,可减少阴道出血量,改善细胞因子及性激素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安坤颗粒防治流产后阴道异常出血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安坤颗粒防治流产导致阴道异常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药物流产的避孕失败育龄健康女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2组患者均采用口服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片进行药物流产,当孕囊完整排出后,予奥硝唑口服治疗;观察组同时口服安坤颗粒,对照组口服益母草流浸膏;均连续治疗7天;观察记录2组患者阴道持续出血时间,出血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4%,对照组为63.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阴道出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血量明显少于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感染率、未完全流产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观察组分别为16.4%、5.5%、25.5%,对照组分别为32.7%、16.4%、54.6%,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月经失调率观察组为3.6%,对照组为5.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坤颗粒药物防治流产后阴道出血疗效显著,可明显减少患者出血量,缩短出血时间,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