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龄合并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三种促排卵方案的临床结局比较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使用3种不同促排卵方案对于高龄合并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的临床结局和费效比,探讨经济有效的促排卵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生殖中心高龄同时合并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按照POSEIDON标准,属于第4组)的低预后患者,行IVF-ET助孕,根据其使用的促排卵方案的不同,分为3组:拮抗剂方案组(A组,169个周期),微刺激方案组(B组,57个周期),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PPOS)组(C组,59个周期),分析3种促排卵方案的临床结局及费效比。结果:A组获卵数(4.46±1.45)多于B组(2.42±1.12)和C组(3.28±1.62)( P=0.013, P=0.021) ;累积临床妊娠率A组(35.50%)高于B组(21.43%)、C组(23.73%)( P=0.012, P=0.021);周期取消率A组(0.95%)最低;每获一卵所需费用A组[(3817±1450)元]明显低于B组[(5868±1820)元]、C组[(4484±1678)元]( P=0.011 ,P=0.214);每获一枚可利用胚胎所需费用A组[(7276±2329)元]低于B组[(7978±2560)元]和C组[(7466±2175)元]( P=0.001, P=0.012),每获一临床妊娠所需费用A组[(47 957±22 388)元]低于B组[(67 450±35 210)元]、C组[(61 984±33 463)元],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2, P=0.021)。 结论:对于35周岁以上、刺激前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从临床结局及费效比方面综合考虑,拮抗剂方案优于微刺激、PPOS,是比较理想的促排卵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方案中不同促性腺激素对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促排卵效果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 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周期中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progestin primed ovarian stimulation,PPOS)方案使用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uman menopausal gonadotropin,hMG)与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的促排卵效果差异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18年11月至2020年6月期间接受PPOS方案IVF助孕的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110个周期。根据使用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制剂不同分成FSH组(63个周期)和hMG组(47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促排卵结局及妊娠结局。结果:两组的获卵总数、M Ⅱ卵子数、受精总数、卵裂总数、第3日总胚胎数、冷冻总胚胎数、双原核受精率、囊胚形成率、第5日囊胚率、卵子利用率、生化妊娠率、流产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而FSH组较hMG组的第3日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更高[64.2%(111/173)比50.0%(48/96), P=0.024;45.8%(22/48)比21.2%(7/33), P=0.023;36.5%(27/74)比16.7%(8/48), P=0.0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而言,PPOS方案中使用FSH较hMG可获得更高的第3日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京津冀地区辅助生殖机构不孕不育首诊育龄夫妇现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我国京津冀地区辅助生殖机构首次就诊的不孕夫妇现况,为辅助生殖医疗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依据和线索。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依托全国生育力低下夫妇监控平台,提取平台中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石家庄市的辅助生殖中心10 159对首诊不孕夫妇的信息,分析三地患者构成差异及夫妇实验室指标随年龄的变化趋势。结果:不孕人群就诊时无子女率均达到80%以上。北京的外地来源患者[66.5%(1285/1934)]、初婚[91.7%(3326/3626)]、高龄女性的比例[3.3%(142/4331)]高于天津[11.9%(276/2381)、90.8%(2191/2412)、2.5%(101/4045)]和石家庄[4.7%(77/1628)、86.0%(1533/1783)、1.5%(27/178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北京就诊患者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水平>10 U/L人数占比[8.9%(361/4077)]和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水平<1.1 μg/L人数占比[26.8%(602/2249)]均高于天津[5.3%(202/3828)、25.8%(455/1763)]和河北石家庄地区[6.9%(115/1666)、15.7%(269/1712)],三组间比较和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随年龄增长,FSH水平明显上升(FSH>10.0 U/L由20岁时占0%到49岁时占67.7%),AMH水平及窦卵泡计数明显下降(AMH<1.1 μg/L由20岁时0%上升至49岁时100%;窦卵泡计数<5由20岁时11%上升至49岁时的100%)。 结论:我国京津冀地区首诊不孕患者构成情况存在差异,年龄对于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影响显著。因此,在辅助生殖资源配置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和当地条件,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更有针对性地合理配置辅助生殖医疗资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生长激素预治疗对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IVF/ICSI-ET助孕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预治疗在卵巢储备功能低下女性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 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ICSI-ET)的疗效。 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IVF/ICSI-ET助孕,行拮抗剂方案控制性卵巢刺激(controlled ovarian stimulation,COS),且基于波塞冬标准3组及4组的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应用GH预治疗,分为GH组( n=103)及对照组( n=197)。GH组促排卵前接受2 U/d GH皮下注射4周,促排卵期间剂量调整为4 U/d,继续使用至扳机日,对照组未使用GH,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结局。 结果:女方年龄、不孕年限、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基础窦卵泡计数(antral follicle count,AFC)、基础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使用时间、Gn用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hormone,hCG)注射日雌二醇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GH组获卵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GH组的可利用胚胎数[(2.62±2.41)枚]显著高于对照组[(1.51±1.56)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GH组56个新鲜移植周期,对照组106个新鲜移植周期,两组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移植胚胎数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GH组与对照组新鲜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促排卵前4周开始GH预治疗并持续至扳机日可增加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拮抗剂方案的可利用胚胎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三种促排卵方案在波塞冬低预后患者中的累积活产率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比较拮抗剂方案、甲羟孕酮(medroxyprogesterone,MPA)方案和克罗米芬(clomiphene citrate,CC)方案在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低预后人群中的累积活产率(cumulative live birth rate,CLBR)。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体外受精( 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或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助孕的患者,按波塞冬(POSEIDON)标准分组,纳入POSEIDON 3组人群和4组人群,促排卵采用拮抗剂方案、MPA方案或CC方案。分析三种促排卵方案的基础数据和临床结局,主要观察指标为CLBR,以拮抗剂组为参照,计算MPA组和CC组校正后比值比(adjusted odds ratio,a OR)及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 结果:波塞冬3组人群中,三种促排卵方案的CLB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经逻辑回归分析,促排卵方案并不影响POSEIDON 3组人群的CLBR( P=0.226, P=0.468)。在POSEIDON 4组人群中,MPA组的CLBR高于CC方案组(10.7%比5.4%, P=0.002),采用二元逻辑回归,以拮抗剂为对照,MPA方案的CLBR高于拮抗剂方案(a OR=2.22,95% CI=1.17~4.24, P=0.021),而CC方案的CLBR与拮抗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 OR=0.95,95% CI=0.48~1.85, P=0.868)。 结论:对于35岁以下、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患者,三种促排卵方案的临床结局相似。对于年龄≥35岁、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患者,MPA方案的CLBR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方案与超短方案对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价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拮抗剂方案在卵巢储备功能低下(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in vitro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5 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生殖中心首次接受IVF-ET治疗的DOR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促排卵方案不同,分为GnRH拮抗剂方案组和超短方案组。比较两组一般情况、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妊娠结局。结果:活产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GnRH拮抗剂方案组Gn用量[(3 082.04±1 004.40) IU]比超短方案组少[(3 510.05±1 119.09) IU]( P<0.001),Gn使用时间[(9.66±2.13) d]比超短方案组短[(10.63±2.27) d, P<0.001],获卵数(4.54±2.97)比超短方案组少(5.54±3.54, P<0.001)。 结论:DOR患者采用GnRH拮抗剂方案超促排卵治疗与超短方案妊娠结局相似,且Gn用量更少、Gn使用时间更短。因此,GnRH拮抗剂方案也是DOR患者适宜的促排卵方案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黄体期促排卵方案的临床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卵泡波理论的提出和胚胎冷冻技术的进步,使得黄体期促排卵方案得以应用。这一方案应用于不同卵巢功能的人群所获得的助孕结局不尽相同,对于卵巢储备功能低下、卵巢低反应和紧急生育力保存人群,该方案可打破月经周期的限制,有效控制早发黄体生成素峰,相较于卵泡期促排卵可能会获得更多具有正常发育潜能的卵子和胚胎。双刺激方案可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可用的卵子及胚胎,从而改善时间敏感性患者的助孕结局。作为超促排卵方案的一种,黄体期促排卵的结局受卵泡期处理、促排卵启动时机和用药方案影响,本文将从以上方面对黄体期促排卵的影响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坤泰胶囊用于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有效性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系统评价坤泰胶囊用于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EMbase数据库以及临床试验注册平台(https://clinicaltrials.gov/),搜索关于使用坤泰胶囊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7月。由2位评价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信息提取和风险评价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后纳入符合标准随机对照试验(RCT)的文献共14篇,共纳入119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坤泰胶囊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对于患者治疗前后基础窦卵泡数(MD=0.83,95% CI=0.32~1.35, 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MD=0.11,95% CI=-0.04~0.26, P=0.14)和Kupperman评分(MD=-2.67,95% CI=-7.43~2.10, P=0.27)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坤泰胶囊用于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可以有效提高基础窦卵泡数,但是不能显著提升患者血清AMH水平及改善Kupperman评分。但受纳入研究的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要开展更多研究予以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年龄≤35岁卵巢储备功能低下女性的冻融胚胎移植周期获得活产的围产期结局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卵巢储备功能低下(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对年龄≤35岁患者通过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周期获得活产的围产期结局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0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辅助生殖科就诊的≤35岁不孕妇女在FET治疗后妊娠≥24周的围产期结局资料。将患者分为非DOR组( n=14 342)和DOR组( n=1292)。主要观察指标为新生儿低出生体质量发生率,次要观察指标包括婴儿胎龄、出生体质量、性别以及先天性缺陷、新生儿死亡和产妇妊娠期合并症的发生率。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DOR与活产新生儿出生结局以及产妇妊娠期合并症发生率的相关性。 结果:DOR组分娩单胎、双胎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与非DOR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间新生儿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先天性缺陷、新生儿死亡以及产妇妊娠期合并症的发生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后,DOR不是年龄≤35岁患者行FET获得单胎以及双胎活产时发生低出生体质量的危险因素(单胎校正 OR=0.97,95% CI=0.69~1.34, P=0.831;双胎校正 OR=1.14,95% CI=0.95~1.36, P=0.166)。 结论:对于年龄≤35岁的DOR患者行FET获得的活产儿出生结局与非DOR患者相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生长激素联合补肾方治疗高龄女性卵巢储备功能减退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生长激素(GH)联合补肾方治疗卵巢储备功能减退临床效果.方法:纳入年龄≥35岁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90例,随机分组为西药组、中药组和联合治疗组,分别给予常规GH治疗、单纯补肾方治疗、GH联合补肾方治疗,均治疗3个月,记录各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检测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水平,阴道超声检测患者窦卵泡计数(AFC).结果:治疗3个月后,总有效率西药组(50.0%)、中药组(60.0%)和联合组(73.3%)依次升高(P<0.05).治疗3个月后,3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月经失血图评分升高,且中药组和联合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西药组,月经失血图评分高压西药组(均P<0.05);3组AFC均升高、AMH、E2、FSH和LH水平均降低,且联合组变化幅度均大于西药组(均P<0.05).3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异常和不良反应,随访治疗后1年成功妊娠率西药组(6.7%)、中药组(13.3%)和联合组(23.3%)依次升高(P<0.05).结论:补肾方及补肾方联合GH治疗高龄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有较好临床疗效益处,且治疗需持续至少3个疗程可体现出较好的临床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