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泛素化酶2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其恶性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去泛素化酶22(USP2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其恶性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8年9月到2020年1月手术切除的76例乳腺癌和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蛋白质组学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乳腺组织和癌旁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及其表达水平。采用慢病毒在乳腺癌细胞MCF-7构建USP22敲降(USP22 KD组)和对照细胞系(对照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分析两组细胞增殖能力;采用划痕实验分析两组细胞迁移能力;采用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Annexin V-FITC)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分析两组细胞凋亡水平;采用克隆形成实验分析两组细胞克隆形成能力;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两组细胞肿瘤干细胞基因;采用Western blot分析分析两组细胞BMI1蛋白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 结果:癌旁组织USP22蛋白平均表达水平(1.08±0.21)明显高于乳腺癌组织(2.62±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6.190, P<0.05)。USP22 KD组细胞吸光度( A)值(1.39±0.17)明显低于对照组(2.10±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798, P<0.05)。划痕实验结果显示,USP22 KD组细胞迁移数量[(73.40±9.96)个]明显低于对照组[(113.61±11.41)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382, P<0.05)。对照组细胞凋亡比例[(3.27±0.56)%]明显低于USP22 KD组[(19.49±2.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2.351, P<0.05)。对照组细胞克隆形成率[(75.41±6.77)%]明显高于USP22 KD组[(36.20±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1.000, P<0.05)。对照组细胞SOX2、OCT4和Nanog mRNA表达水平(1.04±0.10、1.06±0.07、1.06±0.078)明显高于USP22 KD组(0.44±0.08、0.54±0.05、0.52±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9.318、12.100、10.030, P<0.05)。癌旁组织BIM1蛋白平均表达水平(1.02±0.18)明显高于乳腺癌组织(2.86±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4.790, P<0.05)。对照组细胞BIM1表达水平(2.24±0.16)明显高于USP22 KD组(1.24±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9.272, P<0.05)。 结论:USP22在乳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通过调节BMI1表达调控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凋亡和干细胞特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去泛素化酶22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其恶性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去泛素化酶22(USP22)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分析UPS22对食管癌细胞增殖、上皮-间充质转化、侵袭和转移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7例食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组织化学分析食管癌和癌旁组织USP22表达水平。采用短发卡RNA(shRNA)技术在人食管癌细胞系SUNE-1中建立USP22敲降细胞系,并建立对照细胞系,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USP22 KD组。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两组细胞的增殖能力;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两组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能力;采用Transwell分析两组细胞的侵袭能力;采用异体移植瘤实验分析两组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能力。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 结果:癌旁组织中USP22表达水平(1.73±0.77)明显低于食管癌组织中USP22蛋白表达水平(2.72±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694, P<0.05)。对照组细胞48 h吸光度值(2.02±0.12)明显高于USP22 KD组细胞(1.57±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031, P<0.05)。对照组细胞在裸鼠体内生长15 d后肿瘤体积(1 219.43±169.61)明显大于USP22 KD组细胞(911.71±146.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636, P<0.05)。USP22 KD组细胞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1.39±0.14)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0.52±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1.531, P<0.05);对照组细胞间质标志物波形蛋白(Vimentin)和Slug表达水平(1.22±0.11、1.16±0.13)明显高于USP22 KD组细胞(0.51±0.11、0.39±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2.010、13.171, P<0.05)。对照组细胞侵袭数量[(100.14±15.59)个]明显高于USP22 KD组细胞侵袭数量[(48.86±9.84)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359, P<0.05)。对照组细胞在裸鼠体内转移数量[(15.29±2.29)个]明显高于USP22 KD组细胞[(6.86±2.27)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921, P<0.05)。对照组细胞增强子结合蛋白4(AP4) mRNA表达水平(1.25±0.14)明显高于USP22 KD组细胞(0.40±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1.550, P<0.05)。 结论:USP22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呈高表达,通过调节激活AP4转录水平,促进食管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和转移等细胞生物学特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泛素特异性肽酶22调控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水平及功能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究泛素特异性肽酶22(ubiquitin specific peptidase 22,USP22)与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HBx)相互作用对HBx蛋白水平及其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GST pull-down、免疫共沉淀以及激光共聚焦试验检测HBx与USP22的相互作用。瞬时转染USP22真核表达质粒或干扰USP22表达的siRNA,Western blot检测肝细胞中HBx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以环己酰亚胺(cycloheximide,CHX)、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carbobenzoxy-Leu-Leu-leucinal,MG132)分别处理转染后的细胞,检测HBx蛋白的降解速率。进一步通过细胞内泛素化试验检测USP22对HBx泛素化的影响,明确USP22影响HBx蛋白稳定性的具体机制。最后,以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和平板克隆试验检测USP22对HBx生物学功能的影响。结果:USP22与HBx存在相互作用。USP22显著增加HBx蛋白稳定性,并通过去除HBx的泛素化抑制HBx通过蛋白酶体降解,进而增强HBx的生物学功能。结论:USP22抑制HBx通过泛素依赖-蛋白酶体途径降解,增强HBx蛋白稳定性并促进HBx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去泛素化酶USP22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8/10
目的 探索去泛素化酶USP22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利用脱氢表雄酮(DHEA)诱导建立小鼠PCOS模型,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USP22在PCOS模型小鼠及对照小鼠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在卵巢颗粒细胞系(KGN)细胞中加入500 nmol/L双氢睾酮(DHT)模拟PCOS颗粒细胞中的高雄状态,并构建靶向USP22的siRNA,敲低KGN细胞中USP22的表达,对照组加入空白siRNA,CCK-8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变化,RT-PCR检测细胞周期相关分子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及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USP22蛋白主要定位于卵巢颗粒细胞的细胞核,且在PCOS小鼠卵巢组织中USP22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小鼠(P<0.05).细胞实验结果表明:敲低USP22后,KGN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下降(P<0.05),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B1、Cyclin D1、Cyclin E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而在KGN细胞中敲低USP22的同时加入DHT,KGN细胞增殖能力及相关分子表达下降更为显著(P<0.05);另外,敲低USP22后,KGN细胞中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PI3K和p-AKT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 去泛素化酶USP22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KGN细胞的增殖,从而影响PCOS的发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
miR-34b调控去泛素化酶USP22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HL60中的生物学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miR-34b调控其靶基因USP22分子机制及其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HL60中的生物学效应.方法 荧光定量PCR (qPCR)检测miR-34b、USP22转录水平;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USP22、Bax、Bcl-2蛋白表达水平;急性髓细胞白血病HL60细胞中过表达、抑制miR-34b或干扰USP22后,CCK-8及Annexin-V分别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及凋亡变化.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证实miR-34b与USP22的3’非编码区(3’-UTR)相互作用.结果 miR-34b在白血病细胞HL660中表达下调,为外周血健康对照单个核细胞的0.46±0.07倍(P<0.01).与对照细胞相比,在HL60细胞中过表达miR-34b或抑制miR-34b后,细胞相对活性分别出现减低或增强现象(P<0.01).miR-34b在HL60中过表达后,凋亡细胞(29.91 ±1.14)%较对照细胞(8.77±0.23)%增加了2.41倍(P<0.01),Western印迹检测证实了促凋亡分子Bax及抑制凋亡分子Bcl-2在miR-34b过表达后分别出现了上调及下调现象.利用在线预测软件预测USP22可能是miR-34b直接调控基因.在HL60细胞中过表达或抑制miR-34b后,USP22转录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均不同程度上调及下调(P<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证实miR-34b过表达后,USP22野生型的3’-UTR较对照组显著下调(P<0.01),而突变型无显著改变.进一步敲减USP22后HL60细胞增殖活性减低,并诱导细胞凋亡.结论 miR-34b对白血病细胞HL60的抑癌活性可部分通过抑制USP22得以实现;同时过表达miR-34b或抑制USP22表达有望成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诊治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去泛素化酶USP22在恶性肿瘤中多样性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5
泛素特异性酶22(USP22)是哺乳动物中一种高度保守的泛素水解酶,通过对底物蛋白的去泛素化修饰阻止蛋白降解,参与调节基因转录、DNA损伤修复及胚胎发育等生命过程,已被证实调控多种途径介导肿瘤的发生发展.本文着重讨论USP22通过去泛素化修饰功能调节肿瘤发生发展的相关作用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USP22参与雌激素受体α基因转录调控及其在血管钙化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证实去泛素化酶USP22参与雌激素受体α(ERα)介导的基因转录调控进而在血管钙化中发挥重要作用.方法 将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SMC)分别接种于正常培养基、含1.25 mmol/L CAL、2.5 mmol/L CAL、5 mmol/L CAL的培养基中培养0、3、7、9天.用1%/2%茜素红染色,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钙化情况;在5 mmol/L CAL条件下培养0、3、7、9天,Western blot实验检测钙化相关蛋白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核因子κB的受体激活剂配体(RANKL)、环氧合酶2(COX-2)、vitk依赖的分泌性蛋白(Gas6)、ERα的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在hASMC中,USP22是否参与ERα介导的基因转录调控;过表达USP22,Western blot实验检测钙化相关因子BMP-2、RANKL、COX-2、Gas6和ERα的蛋白表达.结果 在1.25 mmol/L CAL条件下培养到第9天,hASMC有明显的钙沉积;在2.5 mmol/L CAL、5 mmol/L CAL条件下培养到第7天hASMC出现钙沉积,第9天有明显钙沉积.hASMC在5 mmol/L CAL培养条件下,RANKL、BMP-2、USP22蛋白表达增加.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结果表明,在hASMC中USP22抑制ERα介导的基因转录调控;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USP22,ERα的下游基因Gas6蛋白表达减少.结论 在5 mmol/L CAL培养的条件下,hASMC钙化模型建立成功;USP22可能通过抑制ERα介导的下游基因Gas6的基因转录进而促进hASMC钙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结肠癌组织中USP22、FoxM1蛋白表达变化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结肠癌组织中去泛素化酶(USP22)、叉头框蛋白M1(FoxM1)表达变化,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结肠癌患者198例,术中取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USP22、FoxM1蛋白表达.对患者进行随访,分析USP22、FoxM1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与癌旁组织比较,结肠癌组织中USP22、FoxM1蛋白阳性表达率高(P均<0.05).结肠癌组织中USP22、FoxM1蛋白表达与结肠癌组织分化程度、肿瘤Duke's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USP22、FoxM1蛋白表达阳性患者3年生存率均高于阴性患者(P均<0.05).结论 结肠癌组织中USP22、FoxM1蛋白高表达,二者表达变化与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2与多系统肿瘤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2(USP22)为USP家族成员之一,是乙酰转移酶复合体(SAGA)的关键亚基,是B淋巴瘤莫洛尼鼠白血病病毒插入位点1(BMI1)通路上11个标记基因中的一个.近年来的研究表明,USP22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涉及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和药物敏感性.寻找更好的生物标志物来实现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是非常迫切的.本文着重讨论USP22与各系统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为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