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列线图与机器学习算法预测中老年龋齿的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对比列线图与不同机器学习算法构建中老年人龋齿预测模型的效能.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南宁市、贵港市、崇左市510名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及口腔检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asso回归筛选相关变量,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最终独立影响因素.基于显著特征,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运用线性判别分析(LDA)、偏最小二乘算法(PLS)、距离多普勒算法(RDA)、广义线性模型(GLM)、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机(SVM)核函数(SVM-Radial)及SVM线性核函数(SVM-Linear)7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7种龋齿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中位数评价各模型预测性能,以及不同变量筛选方法所构建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 中老年人龋齿检出率为71.18%.经过特征筛选后最终保留5个预测因子,分别是年龄(OR=0.945,95%CI:0.917~0.973)、刷牙频率(OR=0.688,95%CI:0.475~0.997)、过去1年是否洗牙(OR=0.303,95%CI:0.103~0.890)、牙存留数(OR=1.062,95%CI:1.038~1.087)和口腔健康评估量表(OHAT)得分(OR=1.363,95%CI:1.234~1.505).各模型对比结果显示,RF算法所构建的预测模型表现最佳,AUC中位数为0.747,其次为列线图,AUC中位数为0.733.单因素+Lasso+多因素logistic(简称Lasso+logistic)筛选自变量构建预测模型的AUC中位数均高于RF算法筛选自变量构建的预测模型.结论 基于Lasso+logistic筛选变量,RF较列线图及其他机器学习算法在中老年龋齿预测中提供了更可靠的预测性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食品甜味剂科学共识(2022)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甜味剂是一类食品添加剂,能够赋予食品甜味,只提供较少能量或不提供能量,为有控糖需求的人群提供了多样化选择。因其工艺性能稳定、安全性好,过去100多年间在全球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日化等行业。甜味剂的安全性基于严格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已得到多个国际组织和国家/地区权威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和食品安全管理部门的肯定。合理使用甜味剂能够提供甜味,有利于控制能量摄入;有助于降低龋齿发生风险;为高血糖人群及糖尿病患者提供更丰富食物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隧道瓣联合结缔组织移植术治疗下前牙连续多牙牙龈退缩1例及6年随访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隧道瓣被广泛用于根面覆盖术并具有较好的可预期性;然而下前牙区由于普遍存在龈缘软组织较薄、附着龈宽度不足、异常系带牵拉、前庭沟较浅等情况,隧道瓣应用较少。本文介绍1例下颌4颗切牙唇侧Miller Ⅲ类牙龈退缩伴非龋性牙体缺损的病例,采用隧道瓣联合结缔组织移植术治疗,术后随访6年,结果显示,一次手术获得了长期稳定的根面覆盖效果,患者角化龈宽度和厚度同时增加,前庭沟深度略加深,异常系带附着被去除并获得良好的软组织美学效果;证实隧道瓣可较好地治疗下前牙区牙龈退缩并同时实现根面覆盖和角化龈增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深龋的治疗策略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龋病进展到牙本质深层时即为深龋,进一步发展存在牙髓暴露的风险,严重危害牙髓活力,影响牙齿寿命。目前深龋的诊断缺乏客观标准,其治疗方案强调彻底去尽龋坏组织,导致牙髓暴露的风险较高。去龋后如何处理剩余牙本质观点不一,深龋露髓后多直接采用根管治疗。近年由于牙髓生物学、生物活性盖髓材料和临床循证医学的发展,深龋的治疗原则转变为优先保护牙髓。本文基于国际上最新研究进展、循证医学证据和专家共识,对深龋的命名、深龋下的牙髓病理学变化和牙髓修复防御机制、深龋的治疗原则、去龋的技术策略以及深龋露髓后治疗方案的选择等进展进行梳理,旨在加深口腔医师对深龋的认识和理解,为深龋的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成熟恒牙因龋露髓行生物陶瓷材料直接盖髓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察用生物陶瓷盖髓剂对因龋露髓成熟恒牙行直接盖髓术的临床疗效和影响因素,探讨对此类患牙行活髓治疗的可行性及适应证选择。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就诊的57例龋源性露髓患者(57颗患牙),所有病例的术前诊断均为深龋或可复性牙髓炎,且上橡皮障去腐露髓后出血鲜红,经2.5%次氯酸钠棉球轻压3 min内可止血;显微镜下以生物陶瓷盖髓剂(iRoot BP Plus)行直接盖髓术后即刻或2周复诊时行复合树脂粘接修复。术后12~50个月(平均30个月)复查,通过患者症状、临床检查及根尖X线片进行疗效评价。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统计治疗成功率,Log-Rank检验分析各种因素对疗效的影响。结果:50例患者[年龄(32±13)岁(13~68岁),男性12例,女性38例]接受了1年以上的复查,总体成功率为90%(45/50);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术后1、2年及≥3年的成功率分别为98%、89%和81%。分析发现年龄、性别、是否有牙髓刺激症状、牙位和洞形、露髓孔大小以及冠方修复材料等因素对疗效均无显著影响( P>0.05)。 结论:对诊断为深龋或可复性牙髓炎的露髓成熟恒牙以生物陶瓷作为盖髓剂行直接盖髓术可获得良好疗效,年龄、性别、是否有牙髓刺激症状、患牙牙位与洞形、露髓孔大小等因素不影响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伢典微创去腐联合树脂充填治疗学龄前儿童龋齿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Carisolv伢典微创去腐联合树脂充填治疗学龄前儿童龋齿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笔者医院就诊的88例学龄前儿童龋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给予传统机械去腐联合树脂充填;研究组:44例,给予Carisolv伢典微创去腐联合树脂充填.比较两组治疗时间、儿童疼痛行为量表(The face,legs,activity,cry,consolability behavioral tool,FLACC)评分及牙周指标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变化,统计修复效果.结果:两组去腐时间、充填时间及总体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无痛、轻度疼痛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中度及重度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PLI、GI低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研究组修复总有效率为98.11%,高于对照组的85.45%(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龋齿采用Carisolv伢典微创去腐联合树脂充填治疗可获得理想的修复效果,改善牙周健康,且疼痛程度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选择性与完全去龋技术治疗恒牙深龋近髓的临床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比较选择性与完全去龋技术治疗恒牙深龋近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就诊的恒牙深龋患者52例(患牙52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选择性去龋组)和对照组(完全去龋组)各26例(患牙26颗),分别在口腔手术显微镜下以对应方法去龋。根据去龋完成后是否露髓,采用iRoot BP Plus直接盖髓或TheraCal LC间接盖髓,流体树脂封闭牙本质层,3M复合树脂分层充填窝洞。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术中露髓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术后1周的疼痛程度;采用Fisher精确检验比较两组术后随访6个月的并发症;采用符合方案分析和意向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的成功率。结果:选择性去龋组的术中露髓率(0%)明显低于完全去龋组(3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4);选择性去龋组术后24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值为(2.9 ± 0.7)分,明显低于完全去龋组(3.3 ± 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120,P = 0.039);选择性去龋组的术后并发症(2例牙髓炎)与完全去龋组(1例根尖炎和2例牙髓炎)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369);符合方案分析结果显示,选择性去龋组术后半年的成功率(91.30%)和完全去龋组的成功率(87.50%)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 失访不计入 = 0.696,95% CI 失访不计入:0.128 ~ 3.790,P失访不计入 = 0.675)。意向治疗分析结果显示,选择性去龋组术后半年的成功率分别为80.77%和92.31%,完全去龋组的成功率分别为80.77%和88.4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R失访全部失败 = 1.000,95% CI失访全部失败:0.328 ~ 3.047,P失访全部失败 = 1.000;RR失访全部成功 = 0.667,95% CI失访全部成功:0.121 ~ 3.666,P失访全部成功 = 0.641)。结论:与传统完全去腐技术相比较,选择性去龋技术牙髓暴露风险低、微创、术后并发症少、成功率高,建议在恒牙深龋近髓患者中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浓缩生长因子血纤维蛋白用于恒磨牙深龋直接盖髓术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将浓缩生长因子血纤维蛋白(CGF)作为盖髓材料应用于恒磨牙深龋去尽龋坏后穿髓的直接盖髓术(DPC)中,观察患牙术后反应,明确其作为盖髓材料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2021年05月至2023年12月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病科诊断为恒磨牙深龋且去尽龋坏后穿髓、符合DPC治疗的患者.根据直接盖髓材料的不同以及患者意愿分为Dycal对照组和CGF试验组,两组除直接盖髓材料不同以外,垫底材料及充填材料均相同.术后1、3、6个月定期复查,观察2组术后反应及临床效果.结果:共有132例患牙纳入本研究,8例失访.Dycal对照组和CGF试验组各62例.治疗前出现牙齿敏感的患者在术后6个月复查时,Dycal对照组和CGF试验组牙齿敏感缓解情况分别为58.62%、71.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共成功115例,失败9例.两组总体成功率为92.74%,Dycal组和CGF组成功率分别为93.54%、91.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CGF作为盖髓剂用于恒磨牙去尽龋坏后穿髓的DPC可以达到保存生活牙髓,降低牙髓摘除率及根管治疗率的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基于micro-CT评估3种去龋方法清除龋损组织效果及微创潜力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使用微型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omputerized tomography,micro-CT)评价传统球钻去龋法、去腐凝胶辅助去龋法和龋显像笔辅助去龋法的清除龋损组织效果和微创潜力.方法 本研究已获得医院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委员会审批及患者知情同意.收集30颗有牙本质龋的磨牙或前磨牙,随机分为3组,分别使用传统球钻去龋法(传统球钻组)、去腐凝胶去龋法(去腐凝胶组)和龋显像笔去龋法(龋显像笔组)对样本进行去龋处理,并记录每个样本的去龋操作时间,去龋前后均使用micro-CT进行扫描并记录每颗牙齿的龋损及健康牙体体积.根据去龋前后的龋损体积及去龋前后的健康牙体体积分别评估3种去龋方法的清除龋损组织效果、微创潜能.结果 在去龋时间方面,去腐凝胶组所用时间(501.7±143.6)s高于传统球钻组(263.9±121.2)s和龋显像笔组(284.2±135.6)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传统球钻组和龋显像笔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清除龋损组织效果方面,残余龋损体积与初始龋损体积的比值传统球钻组(0.087±0.04)最低,去腐凝胶组(0.51±0.10)最高,龋显像笔组(0.36±0.10)介于前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微创潜能方面,去龋前后健康牙体体积比值传统球钻组(0.87±0.05)低于去腐凝胶组(0.99±0.01)和龋显像笔组(0.98±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去腐凝胶组和龋显像笔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传统球钻组操作时间最短,但会过多去除健康牙本质和脱矿牙本质,微创潜能最差.去腐凝胶组可保留脱矿牙本质和全部健康牙本质,微创潜能最好,但清除龋损组织效果不佳,操作时间较长.龋显像笔组可以保留部分脱矿牙本质和健康牙本质,具有一定微创潜力,临床操作时间适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Er∶YAG激光和传统车针去龋后牙本质粘接强度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比较使用不同模式Er∶YAG激光以及传统车针去龋后牙本质与复合树脂的粘接强度.方法:选用人类离体磨牙模拟龋坏,分别采用Er∶YAG激光中短脉冲(medium short pulse,MSP)模式、Er∶YAG激光超短脉冲(super short pulse,SSP)模式和传统车针去除模拟的龋坏后,采用自酸蚀粘接剂将牙体标本与复合树脂粘接制成试件.使用万能试验机对试件进行拉伸试验,测得断裂负荷和粘接强度,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ukey多重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3种不同去龋方式处理后的牙本质表面形态,以及涂布自酸蚀粘接剂并固化后试件的横截面形态.结果:使用Er∶YAG激光MSP模式处理后牙本质与复合树脂的粘接强度最高,SSP模式处理后次之,传统车针处理后最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显示,Er∶YAG激光MSP模式处理后的牙本质表面较平坦,牙本质小管内几乎没有残屑;Er∶YAG激光SSP模式处理后的牙本质表面呈现鳞片状,牙本质小管内可见少量碎屑;而传统车针处理后牙本质小管大部分处于被表面牙本质部分甚至完全遮盖的状态,牙本质小管内充满残屑.结论:使用Er∶YAG激光去龋相比传统车针去龋可以获得较好的牙本质粘接强度,且对牙本质小管的处理深度和洁净度明显优于传统车针去龋,其中MSP模式更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