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声根管间断荡洗在牙髓血运重建中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超声根管间断荡洗在牙髓血运重建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2颗牙髓、根尖周病变年轻恒牙,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超声根管间断荡洗,对照组采用次氯酸钠根管冲洗。通过观察术前术后临床症状及根尖片检查,评价根尖周病变的变化及牙根发育状况,探讨牙髓血运重建的临床效果。通过分析初诊治疗至矿化物三氧化物凝聚体(MTA)覆盖起始时间,探讨炎症控制时间。结果:实验组16颗患牙与对照组16颗患牙临床症状均消失,根尖周病变消除,牙根继续发育。实验组中13颗患牙牙根形成,成功率81.25%,3颗患牙根尖孔缩小,进步率18.75%;对照组中10颗患牙牙根形成,成功率62.50%,6颗患牙根尖孔缩小,进步率37.5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控制炎症时间为(28.44±5.98)d,对照组控制炎症时间为(34.13±7.17)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超声根管间断荡洗应用于牙髓血运重建,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且缩短了炎症控制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选择性与完全去龋技术治疗恒牙深龋近髓的临床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选择性与完全去龋技术治疗恒牙深龋近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就诊的恒牙深龋患者52例(患牙52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选择性去龋组)和对照组(完全去龋组)各26例(患牙26颗),分别在口腔手术显微镜下以对应方法去龋。根据去龋完成后是否露髓,采用iRoot BP Plus直接盖髓或TheraCal LC间接盖髓,流体树脂封闭牙本质层,3M复合树脂分层充填窝洞。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术中露髓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术后1周的疼痛程度;采用Fisher精确检验比较两组术后随访6个月的并发症;采用符合方案分析和意向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的成功率。结果:选择性去龋组的术中露髓率(0%)明显低于完全去龋组(3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4);选择性去龋组术后24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值为(2.9 ± 0.7)分,明显低于完全去龋组(3.3 ± 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120,P = 0.039);选择性去龋组的术后并发症(2例牙髓炎)与完全去龋组(1例根尖炎和2例牙髓炎)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369);符合方案分析结果显示,选择性去龋组术后半年的成功率(91.30%)和完全去龋组的成功率(87.50%)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 失访不计入 = 0.696,95% CI 失访不计入:0.128 ~ 3.790,P失访不计入 = 0.675)。意向治疗分析结果显示,选择性去龋组术后半年的成功率分别为80.77%和92.31%,完全去龋组的成功率分别为80.77%和88.4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R失访全部失败 = 1.000,95% CI失访全部失败:0.328 ~ 3.047,P失访全部失败 = 1.000;RR失访全部成功 = 0.667,95% CI失访全部成功:0.121 ~ 3.666,P失访全部成功 = 0.641)。结论:与传统完全去腐技术相比较,选择性去龋技术牙髓暴露风险低、微创、术后并发症少、成功率高,建议在恒牙深龋近髓患者中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牙科显微镜联合iRoot BP Plus用于恒牙牙髓切断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6/8
目的:评估牙科显微镜联合iRoot BP Plus用于恒牙牙髓切断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 2021~2022 年在我科行恒牙牙髓切断术的 44 例患者(57 颗患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显微镜+iRoot BP Plus)和对照组(目视+MTA),实验组在显微镜下完成牙髓切断后,将iRoot BP Plus均匀覆盖于牙髓断面.对照组常规完成牙髓切断后,将MTA覆盖于牙髓断面.两组均在术后 1 个月,3 个月,12 个月进行临床及X线片检查,评估其术后临床疗效及钙化桥的形成情况.结果:术后 12 个月,实验组临床成功率为 100%,对照组成功率 95.8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盖髓时间的比较上,实验组短于对照组,且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术后 12 个月实验组钙化桥形成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显微镜下行iRoot BP Plus活髓切断术和MTA活髓切断术两种方法均能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但前者能显著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复诊次数,且更早,更好地促进牙本质桥的形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
不同盖髓剂直接盖髓术在年轻恒牙龋源性漏髓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4/6
目的 探讨生物陶瓷(iRoot BP)、矿物三氧化物聚合体(MTA)及氢氧化钙(CH)三种材料在年轻恒牙龋源性漏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中部战区总医院口腔科收治的63例年轻恒牙龋源性漏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每组21例.A组患者给予iRoot BP覆盖,B组患者给予MTA覆盖,C组患者给予CH覆盖,均治疗1个月.治疗1个月后,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牙髓活力及盖髓操作时间,记录治疗前、治疗1个月时患者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及牙体功能变化,统计三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为95.24%,明显高于B组的85.71%和C组的61.90%,且B组明显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牙髓活力正常率为95.24%,明显高于B组的76.19%和C组的57.14%,且B组明显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盖髓操作时间为(2.71±0.42)min,明显短于B组的(3.84±0.56)min和C组的(4.92±0.49)min,且B组明显短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3个月后,A组患者的VAS评分分别为(2.98±0.50)分、(2.17±0.36)分,明显低于B组的(3.76±0.38)分、(3.21±0.31)分和C组的(4.81±0.42)分、(3.82±0.68)分,且B组明显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固定功能、舒适功能、美观度评分分别为(8.93±1.53)分、(8.47±1.73)分、(8.49±1.29)分,明显高于B组的(7.28±1.47)分、(7.21±1.32)分、(7.26±1.35)分和C组的(6.21±1.32)分、(6.28±1.30)分、(6.11±1.27)分,且B组明显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明显低于B组的23.81%和C组的3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和C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Root BP应用于年轻恒牙龋源性漏髓的治疗中,可缩短盖髓操作时间,缓解疼痛,提高牙髓活力及牙体功能,减少并发症,临床应用效果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
乳牙直接盖髓术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2/3
乳牙龋病及牙髓病的及时治疗对于维护儿童口腔健康有重要意义.直接盖髓术是一种将生物活性材料直接覆盖于牙髓暴露处,促进牙本质桥形成的活髓保存治疗方法.直接盖髓术可用于治疗牙髓活力正常、露髓孔≤ 1 mm的机械性露髓乳牙,具有微创、舒适、操作简单和椅旁时间短等优点,适合在儿童口腔临床中开展.早期研究认为深龋露髓乳牙使用直接盖髓术疗效不佳,近年来随着材料和技术的进步,直接盖髓术在乳牙深龋治疗的临床研究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然而,因相关研究质量较低,龋源性露髓乳牙的直接盖髓治疗尚未被普遍推荐,其广泛应用仍需更多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牙髓状态、隔离去龋操作、盖髓剂、洞型及牙位、冠方封闭及牙科畏惧等均是乳牙直接盖髓术成功率的影响因素.临床操作中应正确判断牙髓状态,最大程度减少细菌污染.三氧化矿物凝聚体(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MTA)是目前证据较为充分、治疗效果良好的直接盖髓剂,盖髓后应进行严密冠方封闭.iRoot BP Plus等新型生物活性材料应用于乳牙直接盖髓术的效果,以及止血方法等其他因素对患牙预后的影响仍待进一步深入探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TIMP-1在大鼠不可复性牙髓炎中的抗炎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研究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在大鼠不可复性牙髓炎模型活髓保存治疗中的抗炎作用.方法 对8~10周龄雄性大鼠上颌第一磨牙采用髓腔开放法建立不可复性牙髓炎模型,髓腔开放24、36、48 h后进行牙髓切断术,用TIMP-1覆盖牙髓断面(TIMP-1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NS组),玻璃离子填充窝洞.给药后24、48 h分别进行组织学及免疫组化分析.结果 HE染色切片的组织病理学定量分析结果显示,TIMP-1组的根髓炎性细胞反应、根髓组织形态改变、根髓坏死范围的炎症评分高于NS组(P<0.001或P<0.01).免疫荧光染色(CD68标记)切片显示,TIMP-1组CD68免疫荧光强度高于NS组(P<0.001).结论 TIMP-1在大鼠不可复性牙髓炎模型中无抗炎作用,且加重了根髓的炎症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iRoot BP Plus和MTA用于年轻恒牙直接盖髓的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观察和对比深龋露髓的年轻恒牙应用iRoot BP Plus和矿物三氧化聚合体(MTA)直接盖髓的远期临床疗效,探讨iRoot BP Plus在年轻恒牙盖髓治疗上的优越性.方法 对7~15岁患者的30颗年轻、深龋露髓患牙(包括去腐露髓和意外露髓的年轻恒牙),随机分为iRoot BP Plus组和MTA组,每组各15颗,分别行iRoot BP Plus和MTA直接盖髓术,随访2组1年内的临床疗效(包括牙髓症状、牙髓活力、钙化桥的形成和根尖孔闭合),对比分析2组钙化桥形成率和直接盖髓成功率,百分率统计采用秩和检验,两者盖髓时间统计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术后1年,iRoot BP Plus组和MTA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86.7%和80.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0,P=0.624);而2组直接盖髓操作时间分别为(2.55±0.33)和(4.88±0.2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83,P<0.001);iRoot BP Plus组盖髓就诊次数少于MTA组,iRoot BP Plus组和MTA组术后随访3个月X线完整钙化桥形成率为80.0%和73.3%(χ2=0.186,P=0.666),6个月形成率分别为86.7%和80.0%(χ2=0.240,P=0.624),12个月形成率分别为86.7%和80.0%(χ2=0.240,P=0.624),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iRoot BP Plus组患牙未见牙齿变色,MTA组患牙均观察到牙齿变色现象.结论 iRoot BP Plus直接盖髓的临床疗效与MTA相近,但iRoot BP Plus操作较为便利、就诊次数少且无牙齿变色现象,是临床上更为理想的直接盖髓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骨缺损致牙周牙髓联合病变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下颌第三磨牙近中阻生时,常因食物嵌塞、阻生第三磨牙拔除后致第二磨牙远中骨缺损.阻生第三磨牙拔牙创愈合后,第二磨牙远中仍有不同程度的牙槽骨吸收,容易继发龋损、牙齿松动、牙周病变等[1].第二磨牙经牙周治疗和单纯性生物膜覆盖后,其基骨再生效果也不显著[2].引导组织再生术(GTR)是在牙周手术中利用生物膜材料作为屏障,阻挡牙龈上皮和牙龈结缔组织在愈合过程中向根面生长,进而引导具有形成附着能力的牙周膜细胞优先向根面生长,从而在病变根面上形成新的牙骨质并有牙周膜纤维埋入,形成新附着性愈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金相切割机在牙体组织磨片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牙体组织包含釉质、牙本质、牙骨质三种硬组织和一种软组织即牙髓,其中覆盖牙冠的高度矿化的釉质,也是人体最硬的组织,洛氏硬度值为296 KHN.常规脱矿处理后制作的组织学切片无法保存釉质.欲观察釉质的组织学结构——釉柱、釉质牙本质界、釉丛、釉梭、釉板、釉柱横纹、生长线等,必须使用磨片.牙体组织磨片技术的传承与改进对口腔医学教育、科研等意义重大,是口腔病理人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Dycal和光固化氢氧化钙Calcimol LC在直接盖髓中的临床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龋病是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对于浅龋、中龋及去净腐质未露髓的深龋而言,临床都能取得理性的临床效果.但对去净腐质露髓孔小(<2 mm)的深龋,我们一般采用直接盖髓的方法争取尽量保存牙髓活力[1].随着近年来材料学突飞猛进的发展,直接盖髓术的成功率比以往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直接盖髓术是将药物覆盖在露髓孔上,促进形成牙本质桥,隔绝外界理化因素刺激牙髓,保护牙髓的治疗方法[2].Dycal是一种具有优良性能的盖髓剂,颗粒度极小,固化时间短,密封性能好,只是需临床手工调制,操作略有不便.光固化氢氧化钙Calcimol LC具有封闭性能好、高流动性、操作极其简便等优点,在临床中被大为推广[3].本文拟通过对80例去龋净后露髓(露髓孔<2 mm)的患者进行Dycal和光固化氢氧化钙Calcimol LC直接盖髓治疗,评价两者的治疗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