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柏散外敷在预防急性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肿胀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双柏散外敷在预防急性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肿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科2018年5~12月收治的偏瘫患者6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1例和对照组33例。实验组除常规功能锻炼、良肢位摆放等常规护理方法外,采用双柏散外敷偏瘫侧肢端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分别于入院后3 d、7 d评估双侧上下肢肿胀程度,从而判断干预方法的有效性。结果:两组干预后3 d、7 d双侧上下肢肿胀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急性中风早期使用双柏散外敷能有效预防偏瘫肢体肿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滋阴壮骨中药内服合双柏散外敷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疗效及对血栓素B2和6-酮前列腺素F1a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滋阴壮骨中药内服合双柏散外敷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疗效及对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la)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给予双氯芬酸钠口服,观察组5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滋阴壮骨中药内服合双柏散外敷治疗,2组治疗时间均为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TXB2及6-Keto-PGF1a水平的变化,统计2组近期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腰部冷病重着、腰痛如刺、思维联想障碍、得温痛减、转侧不利、舌苔白滑质紫暗及脉沉而迟缓或涩积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ODI评分、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TNF-α、IL-6及TXB2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6-Keto-PGF1a水平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滋阴壮骨中药内服合双柏散外敷治疗慢性腰肌劳损可有效缓解腰痛症状,改善肢体活动功能,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局部炎症反应,并有助于调节TXB2和6-Keto-PGF1a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双柏散外敷治疗轻型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双柏散外敷治疗轻型急性胰腺炎(脾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双柏散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双柏散组给予双柏散外敷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疗程7 d,观察2组腹痛和腹部压痛改善情况、肠鸣音和排气排便恢复情况,以及血白细胞和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并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7 d后,双柏散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0.00%,双柏散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双柏散组的腹痛改善率、腹部压痛缓解率、肠鸣音和排气排便恢复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双柏散组的腹痛改善时间、腹部压痛缓解时间、肠鸣音和排气排便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3)双柏散组的血白细胞和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柏散外敷治疗轻型急性胰腺炎(脾心痛)患者,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并缩短病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益肾蠲痹丸内服配合双柏散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内服益肾蠲痹丸联合外敷双柏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及相关研究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选取116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58例与对照组58例,对照组常规给予碳酸氢钠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试验组给予患者益肾蠲痹丸联合双柏散外敷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评分及血清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血尿酸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关节疼痛等症状评分、血清炎性指标水平及血尿酸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试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为75.86%,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肾蠲痹丸内服联合外敷双柏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能够改善患者症状,减轻炎性反应,临床应用价值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雷火灸联合双柏散外敷治疗轻中度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比较雷火灸联合双柏散外敷与单纯雷火灸治疗轻中度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70例轻中度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采用雷火灸联合双柏散外敷治疗,雷火灸取穴为血海、梁丘、内膝眼、阳陵泉及阿是穴,在雷火灸治疗完成后对患膝行双柏散外敷;对照组采用单纯雷火灸治疗,均每日1次,7d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1 d,连续观察4个疗程.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量表评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僵硬、日常活动功能进行评价,并评定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WOMAC总分及疼痛、僵硬、日常活动功能各分项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0.01);治疗后观察组以上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32/33),优于对照组的91.2%(31/34,P<0.05).结论:雷火灸联合双柏散外敷在改善轻中度膝骨关节炎患者症状及延缓病情发展方面效果优于单纯雷火灸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输卵管介入再通术后辅助化瘀通管汤灌肠合双柏散外敷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输卵管介入再通术后辅助化瘀通管汤灌肠合双柏散外敷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98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介入再通术+术后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术后出血干净后给予双柏散外敷+化瘀通管汤灌肠治疗.术后3个月,对比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小腹胀痛、经行腹痛、腰骶疼痛、带下异常、胸胁乳房胀痛)、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及妊娠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小腹胀痛、经行腹痛、腰骶疼痛、带下异常、胸胁乳房胀痛积分和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显著降低(P均<0.05),红细胞变形指数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和1年内妊娠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输卵管介入再通术后辅助化瘀通管汤灌肠合双柏散外敷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效调节血液流变学异常,促进患者生殖功能的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剂量双柏散外敷对脾心痛(急性轻型胰腺炎)疗效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双柏散外敷辅助治疗脾心痛(急性轻型胰腺炎)的临床疗效,筛选较合适的治疗剂量参数.方法:本研究将符合方案分析集分析(PPS)的60例急性轻型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双柏散组(双柏散外敷+西医基础治疗)及对照组(西医基础治疗),再将双柏散组按剂量分为3个亚组(50 g、100 g,200 g).对比各组的腹痛缓解、腹部压痛消失、肛门排气以及血淀粉酶恢复正常等所需的时间指标.结果:(1)生存分析的检验结果显示双柏散组与对照组在腹痛缓解、腹部压痛消失、肛门排气以及血淀粉酶恢复正常等所需的时间指标上均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各组间疗效指标的关系:①在以上指标中50 g双柏散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②100 g与200 g双柏散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与对照组,各项指标差异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亚组各指标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双柏散外敷治疗脾心痛(急性轻型胰腺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其剂量与疗效不完全呈正相关性,双柏散100 g是较适宜的治疗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及对IL-1β、NALP3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中药痛风消内服联合双柏散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治疗的110例AG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和中药双柏散外敷,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痛风消内服,2组均治疗7 d.比较2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及血尿酸(UA)、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介素-1(IL-1β)、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ALP3)水平变化,并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2组治疗后关节红肿、疼痛和活动受限评分,UA、CRP、ESR及IL-1β、NALP3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关节红肿、疼痛和活动受限评分,UA、CRP、ESR、IL-1β、NALP3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痛风消内服联合双柏散外敷可有效缓解AGA患者症状,降低UA、CRP、ESR水平,抑制IL-1β、NALP3释放,治疗效果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双柏散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早期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双柏散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早期结果.[方法] 95例(143髋)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积液患者给予双柏散外用治疗,观察VAS评分、髋内-外旋转ROM和Harris评分,并行MRI检查,测量髋关节积液的量分.[结果]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随时间推移,患者VAS评分显著减少(P<0.05),而I-ER ROM和Harris评分显著增加(P<0.05).143髋治疗前髋关节积液量为(7 937.06±6 225.62) mm3,经双柏散治疗3个月后减少至(4 470.84±3 972.04) 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柏散外敷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可明显缓解疼痛,改善功能,减少髋关节积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双柏散外敷结合电磁波照射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及对患儿临床症状、炎症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究双柏散外敷结合电磁波照射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患儿临床症状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抗感染或抗病毒对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双柏散外敷结合电磁波治疗仪照射治疗,连续治疗3个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高于对照组的75.76%(P<0.05);观察组患儿的腹痛、腹泻、食欲不振、发热和大便不调等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肠系膜淋巴结横径和纵径均明显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的肠系膜淋巴结横径和纵径均小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清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的血清IL-6、CRP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双柏散外敷结合电磁波治疗仪在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方面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缩小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促进患儿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