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大口黑鲈弹状病毒发酵中草药的筛选及其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4/2/3
为筛选出能够对MSRV具有抑制效果的发酵中草药,研究通过MTT法检测8种发酵中草药(L1、L2、L3、L4、L5、X1、X2和ZHS)对EPC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L1、L2、L3、X1、X2和ZHS未对EPC细胞造成明显的损伤和毒性,L4和L5在4 mg/mL时对细胞造成损害;通过荧光定量PCR法(qRT-PCR)筛选出X1药物(主要成分为板蓝根、鱼腥草、南芪和杏仁)对MSRV有良好的抗病毒效果;在细胞水平上通过qRT-PCR法发现X1药物能够抑制MSRV的感染;空斑实验结果表明X1药物可以降低约10倍MSRV的病毒滴度.在鱼体水平上设置空白对照组、药物对照组、攻毒组、预防组和治疗组,评价X1药物对MSRV的抗病毒效果,结果表明经X1药物处理后,治疗组可以将大口黑鲈的存活率提高20%;通过qRT-PCR法检测大口黑鲈组织中病毒载量,结果表明X1药物显著抑制MSRV在肝脏、脾脏组织中的复制;通过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X1药物可以抑制MSRV引起的在肝脏、脾脏组织病变.研究为发酵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为开发抗MSRV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益生菌代谢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中药有效成分得以发挥其药理活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体内肠道益生菌的微生态环境.益生菌通过影响中药有效成分的代谢、转化、吸收等作用而改变中草药的功效或增添新的内容.益生菌和中药的结合是功能性食品及中药研发的创新点,也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新思路.该文简要地综述了国内外肠道益生菌代谢中药主要有效成分的研究进展,中药有效成分对肠道益生菌的调节作用,益生菌在中药中的应用现状,研究和开发益生菌中药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前景分析,旨在为中药发酵工程提供理论指导和实际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芝芪菌质提取物免疫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究芝芪菌质及其各部位免疫活性.方法 芝芪菌质为灵芝菌丝-黄芪药渣的固体发酵复合体.通过小鼠碳粒廓清实验,鸡红细胞吞噬功能实验,小鼠血清溶血素、免疫球蛋白M(IgM)和免疫球蛋白G(IgG)的含量检测,以及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实验,筛选了芝芪菌质水提液,芝芪菌质水浸液,芝芪菌质水提液经大孔树脂分离的部位(水洗脱液、40%乙醇洗脱液和95%乙醇洗脱液)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活性.结果 碳粒廓清实验中,K值最高为水浸液和水提液组的0.23,α值最高为水提液组的2.44.吞噬指数最高为水浸液和水提液组的0.36,鸡红细胞吞噬百分率最佳为水浸液组的47.25%.小鼠溶血素含量最高为水洗脱组的0.4.IgM含量最高为水提液组的34.19 mg·L-1,而IgG最高则是水浸液组的44.50 mg·L-1.淋巴细胞增殖指数最高为40%乙醇洗脱液组的1.23.结论 芝芪菌质水提液、芝芪菌质水浸液和40%乙醇洗脱液具有显著的免疫增强功效,为芝芪菌质制成增强人体抵抗力的功能性食品及药品提供实验数据和理论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灵芝酸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灵芝酸 (ganoderic acid, GA) 是传统名贵中草药灵芝的主要活性成分, 是一类结构高度氧化的四环三萜类羊毛甾烷型衍生物, 具有多种重要的药理活性, 如抗肿瘤、调节免疫、抗氧化、抗糖尿病及抗HIV等.目前, 有关灵芝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合成、发酵调控、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和药理药效等方面, 与临床应用密切相关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还相对偏少.近年来研究表明, GA口服后, 可经胃肠道迅速吸收并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器官, 在肝脏发生Ⅰ相和Ⅱ相代谢后, 主要经胆汁排泄.该文对GA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及其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 以期为灵芝三萜类药物的应用开发研究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桑黄提取物体内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检测桑黄3种提取物对H22荷瘤小鼠的抑瘤率,探讨桑黄提取物的抗肿瘤活性.方法 将SPF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组后,于小鼠右前肢腋窝皮下接种H22肝癌细胞,接种1d后,分别采用桑黄3种提取物的低、中、高剂量(100、500、1 000 mg· kg-1·d-1)灌胃,以生理盐水和环磷酰胺为阴性和阳性对照,连续给药10 d.实验期间每天测定各组小鼠的体质量;给药10 d后处死小鼠测瘤质量,并计算各组抑瘤率.结果 桑黄3种提取物可以增加H22荷瘤小鼠体质量.低、中、高剂量桑黄菌丝体多糖提取物对H22荷瘤小鼠的抑瘤率分别为32.87%、57.08%和68.35%;低、中、高剂量桑黄子实体多糖提取物对H22荷瘤小鼠的抑瘤率分别为44.14%、52.81%和73.69%;低、中、高剂量桑黄发酵液多糖提取物对H22荷瘤小鼠的抑瘤率分别为49.16%、50.63%和51.81%.结论 桑黄3种提取物均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其中抗肿瘤效果最好的是桑黄子实体多糖提取物,该提取物也可以显著增加H22荷瘤小鼠体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微生物发酵中草药及其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中草药是传统的兼具防治疾病与保健功能的天然植物,功能广泛、副作用小、无耐药性、成本低廉.利用微生物发酵中草药能使微生物和中草药的功效双重升级.中草药经微生物的酶系作用后,纤维及木质部分变疏松,活性成分有效释放,或产生新的活性物质,极大提高和改善药效.经微生物发酵后,中草药中的活性大分子物质转化为能够被动物肠道直接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在动物体内充分代谢,避免了药物残留.发酵后由中草药产生的益生元促进微生物繁殖,微生物也可促进中草药的吸收利用,两者相辅相成、协同增效.中草药以调动机体自身抗菌因子为主要手段来对抗病原菌,不会产生抗药性.因此利用微生物发酵中草药作为抗生素在畜禽养殖业中的替代产品,有极大的运用潜力,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该研究就中草药发酵菌种、类型及发酵后的活性物质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微生物发酵中草药的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中草药作为天然传统药物,具有纯天然、无药残、无抗药性和毒副作用小等特点,在临床医疗和日常保健中被广泛使用.微生物发酵中草药过程中,中草药经微生物产生的酶作用后,细胞壁中的纤维素、木质素等物质被降解,其活性成分得以释放;中草药活性成分酶解为小分子物质,增强药效以利于机体消化吸收.部分中草药经发酵可以降低其毒性,减少毒副作用,甚至产生新活性物质.同时中草药中的某些成分可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由此可见中草药与微生物协同作用、相辅相成.本文从发酵中草药的优势、常用微生物、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关键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中草药发酵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相信随着发酵技术的成熟和中草药的现代化发展,微生物发酵中草药将具有更广阔的发展潜力和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红曲霉-金钗石斛双向发酵工艺优化
编辑人员丨2023/8/5
红曲霉(Monascus sp.)代谢产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是天然的抗氧化剂重要来源.金钗石斛是中国传统中药材,具有很多生物活性,结合红曲霉与中草药材双向发酵有望增强其抗氧化能力和改变代谢通路,为探究筛选最佳的金钗石斛-红曲霉发酵条件,提高双向发酵代谢产物的抗氧化活性,采用ABTS法、DPPH法和抗脂质过氧化法三种体外抗氧化模型,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影响抗氧化活性的发酵条件,然后设计了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优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0%、料水比1∶0.7、培养时间16d和温度(28±1)℃.在此条件下,石斛红曲的脂质过氧化抑制率为69.32%,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45.65%,ABTS+自由基清除率90.63%,比单独红曲霉发酵代谢产物的抗氧化性分别提高了13.04%,14.10%,29.07%,比金钗石斛的抗氧化性分别提高了42.48%,44.99%,74.63%.可为新型双向发酵的抗氧化产品的开发提供一定的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