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清suPAR、BDNF、sTWEAK水平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疾病活动度及骨密度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研究血清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受体(suPAR)、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样细胞凋亡弱诱导因子(sTWEAK)水平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疾病活动度及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40例为类风湿关节炎组,以及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至本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者70例为对照组.评估患者组疾病活动度,测定骨密度.检测对照组和类风湿关节炎组的血清suPAR、BDNF、sTWEAK水平.根据疾病活动度水平将类风湿关节炎组患者再分为低度亚组(2.6~3.2)、中度亚组(3.2~5.1)、高度亚组(>5.1).比较类风湿关节炎组与对照组、3个亚组的suPAR、BDNF、sTWEAK、骨密度;分析suPAR、BDNF、sTWEAK与疾病活动度、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suPAR、BDNF、sTWEAK联合检测在预测疾病加重风险中的价值.结果 类风湿关节炎组血清suPAR、BDNF、sTWEAK高于对照组(P<0.05).高度亚组血清suPAR、BDNF、sTWEAK明显大于中度亚组和低度亚组(P<0.05),中度亚组血清suPAR、BDNF、sTWEAK明显大于低度亚组(P<0.05).类风湿关节炎组前臂远端、腰椎L1-4、股骨颈、髋关节的骨密度小于对照组(P<0.05).高度组前臂远端、腰椎L1-4、股骨颈、髋关节骨密度明显小于中度亚组和低度亚组,中度亚组前臂远端、腰椎L1-4、股骨颈、髋关节骨密度明显小于低度亚组(P<0.05).血清suPAR、BDNF、sTWEAK与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与前臂远端、腰椎L1-4、股骨颈、髋关节的骨密度呈负相关(P<0.05).联合suPAR、BDNF、sTWEAK三项指标预测疾病活动度升高风险的AUC大于单独预测的AUC(P=0.000).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suPAR、BDNF、sTWEAK与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与骨密度呈负相关,联合检测suPAR、BDNF、sTWEAK可为预测患者疾病未来变化趋势提供有效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弱诱导因子在斑秃病人血清及皮损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检测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弱诱导因子(sTWEAK)在斑秃病人血清及皮损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在斑秃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确诊并治疗的斑秃病人70例为斑秃组,依据病情分为轻症组(44例)、重症组(26例).同期该院因色素痣或皮肤良性肿瘤进行头皮手术的人群6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sTWEAK及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4、IL-12、γ干扰素(IFN-γ)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两指标间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各指标与sTWEAK或脱发严重度工具(SALT)评分的关系.结果 斑秃组血清及皮损中sTWEAK表达水平[(196.73±32.48)ng/L,(2.35±0.62)ng/L]高于对照组[(121.75±19.62)ng/L,(1.49±0.45)ng/L](P<0.05).斑秃组血清及皮损中细胞因子IL-12、IFN-γ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IL-4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斑秃病人血清及皮损中sTWEAK表达水平与IL-12及IFN-γ呈正相关,与IL-4表达水平无明显相关性.轻症组血清及皮损中sTWEAK[(173.25±26.84)ng/L,(2.04±0.57)ng/L]、IL-12及IFN-γ表达水平低于重症组[(236.47±42.02)ng/L,(2.87±0.70)ng/L](P<0.05);轻症组、重症组血清及皮损中IL-4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斑秃病人血清、皮损处sTWEAK、IL-12、IFN-γ与SALT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IL-12、IFN-γ与血清和皮损处sTWEAK呈显著正相关;血清及皮损处sTWEAK、IL-12、IFN-γ与SALT评分存在正相关性(P<0.05).结论 斑秃病人血清及皮损中sTWEAK表达水平增加,与IL-12及IFN-γ呈正相关,sTWEAK、IL-12及IFN-γ均与斑秃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sTWEAK可能参与斑秃炎症反应过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自发性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sCD163/sTWEAK比值与预后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 探究自发性急性脑出血(ACH)患者血浆可溶性CD163(sCD163)/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弱诱导因子(sTWEAK)比值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纳入ACH患者90例作为病例组,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将病例组分为预后不良组(38例)和预后良好组(52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45例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浆sCD163、sTWEAK水平并计算sCD163/sTWEAK比值.分析血浆sCD163、sTWEAK水平及sCD163/sTWEAK比值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ACH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CD163/sTWEAK比值对ACH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病例组血浆sCD163、sTWEAK水平及sCD163/sTWEAK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预后良好组上述指标均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预后良好组血肿体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高血压及幕下出血比例均低于预后不良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浆sCD163、sTWEAK水平及sCD163/sTWEAK比值与出血部位、血肿体积、NIHSS评分、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CD163/sTWEAK比值、出血部位、血肿体积、NIHSS评分为ACH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表明,sCD163/sTWEAK比值评估ACH患者预后不良的AUC为0.850,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84%和69.23%.结论 sCD163/sTWEAK比值在ACH患者血浆中水平较高,并与预后不良有关,该值对此类患者的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弱诱导因子对急诊介入术后院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研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弱诱导因子(sTWEAK)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院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在我院诊断为急性STEMI并接受急诊PCI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评价患者PCI术后院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包括死亡、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脑血管意外的情况.分析PCI术后院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及血清sTWEAK的预测价值.结果 入组的100例患者中,PCI术后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14例,发生率为14%.单因素分析显示,与PCI术后未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患者比较,PCI术后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患者的糖尿病率、白细胞计数、血糖、高敏C反应蛋白、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多支血管病变比例、sTWEAK含量均增加,发病至PCI时间延长,使用替罗非班比例、血栓抽吸比例、治疗后TIMI分级均降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CK-MB峰值、sTWEAK、使用替罗非班、血栓抽吸是PCI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入院时血清sTWEAK预测PCI术后院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最佳截点为68.5 ng/L,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62.35%、71.43%.结论 急性STEMI患者入院时血清sTWEAK增高对PCI术后院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具有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TWEAK介导Fn14信号通路在抑郁样动物模型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弱诱导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like weak inducer of apoptosis,TWEAK)是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tumor necrosis factor super family, TNFSF)中的一员.TNFSF在人体中表达广泛,在免疫应答,炎症反应,细胞稳态和组织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TWEAK通过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的14 (Fn14)结合而发挥作用,Fn14是一种I型跨膜蛋白,是目前报道的其唯一的受体, TWEAK也是唯一与Fn14结合的配体.TWEAK主要表达为II型跨膜蛋白,但可通过弗林蛋白酶将膜固定TWEAK(mTWEAK)进行蛋白水解加工产生可溶性TWEAK(sTWEAK),mTWEAK和sTWEAK均可与Fn14结合 [1-2].TWEAK是一种糖蛋白,由c端胞外区、跨膜区和n端胞内区三部分组成.Fn14包含与TWEAK结合的胞外结构域以及对信号转导至关重要的胞质尾部区域.Fn14 胞质(29aa)不包含死亡域, 而具有含3个苏氨酸的TNFR 相关因子结合域,可被磷酸化并诱导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TRAF)结合,参与TWEAK 的信号转导 [3].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慢性肾脏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动脉粥样硬化是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心血管疾病则是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生物标志物可在CKD患者心血管疾病早期阶段协助疾病诊断及预后预测,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本文就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生物标志物包括血管生成素2、基质金属蛋白酶、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弱诱导因子、生长分化因子15、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等在疾病诊断和预后判断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伊伐布雷定对PCI术后患者心脏康复及vWF、MMP-9及sTWEAK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研究伊伐布雷定(IVB)对PCI术后患者心脏康复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及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样弱凋亡诱导因子(sTWEAK)水平的影响.方法:于我院行PCI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38例被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接受双联抗血小板、美托洛尔和基础药物治疗)和IVB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接受IVB),治疗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6min步行距离(6MWD)、心率、LVEF、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红细胞聚集指数(EAI)、全血黏度高切(BVH)、全血黏度低切(BVL)、纤维蛋白原(Fg)、血清vWF、MMP-9、sTWEAK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率.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治疗后IVB组6MWD[(367.16±34.68)m比(393.15±35.64)m、LVEF[(45.61±5.06)%比(48.76±4.32)%]显著升高,心率[(77.26±7.74)次/min比(71.93±7.04)次/min]、LVEDV[(136.83±13.44) ml比(129.79±13.71) ml]、LVESV [(80.65±10.15) ml比(77.53±7.06) ml]、EAI [(2.26±0.27)比(2.14±0.24)]、BVH[(4.36±0.47) mPa·s比(4.15±0.44) mPa·s]、BVL[(10.80±1.09) mPa·s比(10.15±0.98)mPa·s]、Fg [(4.37±0.54) g/L比(4.15±0.38) g/L]、血清vWF [(95.08±9.53) mU/ml比(88.18±9.31) mU/ml]、MMP-9[(86.60±8.58) ng/L比(82.40±9.91) ng/L]、sTWEAK[(37.00±3.61) pg/ml比(34.74±3.58)pg/ml]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0.01.两组不良反应率无显著差异,P=0.716.结论:伊伐布雷定可显著减慢PCI患者术后心率,改善血液流变学,提高心功能及运动能力,减轻内皮损伤,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神经精神性狼疮患者血清IL-6、sTWEAK水平及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神经精神性狼疮(NPSLE)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6、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微弱诱导剂(sTWEAK)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7年2月至2021年9月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6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根据NPSLE发生与否分为NPSLE组(68例)和非NPSLE组(97例).此外,根据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将NPSLE组患者分为轻度组(23例)、中度组(26例)、重度组(19例).检测血清IL-6、sTWEAK水平,分析NPSLE发病的相关因素及IL-6、sTWEAK诊断NPSLE的价值.结果 NPSLE组发病年龄低于非NPSLE组,病程长于非NPSLE组,SLEDAI评分高于非NPSL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PSLE组血清IL-6、sTWEAK水平高于非NPSL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SLEDAI评分NPSLE患者血清IL-6、sTWEAK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度组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中度组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LEDAI评分(OR=1.872,95%CI:1.533~2.286,P<0.001)、IL-6(OR=1.370,95%CI:1.113~1.687,P=0.002)、sTWEAK(OR=1.508,95%CI:1.185~1.920,P<0.001)是NPSLE发生的危险因素.IL-6、sTWEAK诊断NPSLE的曲线下面积为0.698、0.692,联合IL-6、sTWEAK诊断NPSLE的曲线下面积为0.854,高于单独IL-6、sTWEAK诊断(P<0.05).结论 NPSLE患者血清IL-6、sTWEAK水平均增高,且与NPSLE发生和疾病活动性有关,可作为NPSLE诊断的辅助生物学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FGF-23、sclerostin及sTWEAK与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血清骨硬化蛋白(sclerostin)及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微弱诱导剂(sTWEAK)水平变化与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4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根据有无合并冠状动脉钙化将其分为合并组(n=59)、未合并组(n=89).比较两组以及不同钙化程度患者FGF-23、sclerostin及sTWEAK水平,分析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单因素、多因素.结果 合并组FGF-23、sclerostin水平高于未合并组,sTWEAK水平低于未合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GF-23、sclerostin水平:轻度钙化<中度钙化<重度钙化,sTWEAK水平:轻度钙化>中度钙化>重度钙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钙、FGF-23、Sclerostin、sTWEAK为影响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单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血钙、FGF-23、Sclerostin、sTWEAK为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多因素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FGF-23、Sclerostin、sTWEAK水平随着冠状动脉钙化程度的不同而变化,临床可根据其水平变化作为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血清sCD163/sTWEAK比值与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病人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分析可溶性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163蛋白(sCD163)/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弱诱导因子(sTWEAK)比值与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住院病人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CVE)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CAP病人15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CVE分为CVE组及无CVE组.统计所有病人30 d生存情况,并进一步分为死亡组及生存组.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CVE发生的相关因素,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CAP病人入院30 d内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CVE组年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sCD163、sTWEAK及sCD163/sTWEAK以及高血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病、意识改变、PSI评分≥Ⅳ级、酸中毒、低白蛋白血症病人比例均高于无CVE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慢性心力衰竭、PSI评分及sCD163/sTWEAK是影响CAP住院病人发生CV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死亡组病人血清sCD163/sTWEAK明显高于生存组(P<0.05),且sCD163/sTWEAK≥0.35是CAP病人入院30 d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随着血清sCD163/sTWEAK升高,CAP病人发生CVE的风险及30 d内病死率增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